作者序一
2017年3月,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印度洋的码头旁,一名中国工人在烈日下挥起铁锤,为蒙内铁路补上一根路基。
蒙内铁路连接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由中国路桥承建。拍下这张照片时,铁路刚刚完工,正在等待通车验收。望着来自中国的铁轨在东非土地上延伸开来,我写下一句话:
在蒙巴萨敲一下铁轨,在内罗毕已经可以听到声音。
离开蒙巴萨,我乘坐汽车,驶上了返回内罗毕的公路。车开得并不快,货运卡车在两车道的公路上排成两队,像一个个繁忙的血液细胞,游走在东非最粗壮的动脉血管中。车窗一侧,几座崭新的调度站一闪而过,连接起即将通车的标准轨蒙内铁路;而向另一侧望去,则是两根已近废弃的铁轨,这是英国修建的米轨铁路。
一百年前,蒙巴萨曾是英国殖民统治东非的首府,为了控制以维多利亚湖为中心的东非地区,当年英国花费500万英镑打造了这条米轨铁路。一百年后的今天,东非各国均已独立,“日不落”帝国的统治不再,一家中国公司在遥远的非洲土地上,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新旧两条铁路并排而行,一百年前的英国和一百年后的中国在东非的土地上相遇。
其实,中国人了解蒙巴萨不比英国人晚。早在一千多年前,《新唐书》便有记载:“自拂菻西南度碛二千里,有国曰磨邻,曰老勃萨。”清朝徐继畬在其编写的《瀛寰志略》中认为,《新唐书》中的“老勃萨”即为蒙巴萨。而在明朝的《郑和航海图》中,蒙巴萨则被标作“慢八撒”,近年也在蒙巴萨周边地区发掘出大量郑和时期的中国瓷器。
一千多年后,中国人循着前人留下的足迹,再一次来到蒙巴萨,在东非第一大港口和东非最大城市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铁路。而蒙内铁路仅仅是东非铁路网的第一段,项目全称是SGR标准轨铁路项目(Standard Gauge Railway Project),在未来将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在内的整个东非。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铁路只是一个开始,中肯正在规划铁路沿线经济走廊,除了在蒙巴萨建设自贸区,也要在内罗毕建设工业园区。有了铁路后,铁路、港口和开发区会连接起来,与城镇化一起给沿线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以蒙巴萨为起点,放眼望去,中国的投资早已遍布整个非洲。摩洛哥的旅行社、尼日利亚的中国城、埃塞俄比亚的华坚鞋业、乌干达的中国农场、风靡整个非洲的TECNO手机、飞速增长的电商Kilimall、建造东非第一高楼的中航国际、为非洲提供电视转播的Startimes(四达时代),等等,无数中国企业已在非洲耕耘多年,并在这片土地扎根成长。
但是,当无数中国企业在非洲拓展业务的同时,很多人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并不了解,甚至存有偏见。例如,当我在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做实习记者的时候,一个BBC的同行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中国在殖民非洲吗?”
面对这个“来者不善”的问题,我一方面觉得生气,另一方面也觉得可笑,只能回答她:“英国曾经殖民了很多国家,每一次殖民都是通过军事行动或军事威胁达成,但中国从未对非洲国家施加过任何形式的军事威胁。”
当我回国后,一些国内朋友的问题则是:“非洲是不是很热”“你有没有淘到钻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一些媒体报道的影响。前几年,很多电视台和摄影展都喜欢展示一片干涸开裂的非洲土地,而一些网络媒体也经常以一种猎奇心理描写中国人去刚果丛林寻找钻石的故事。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我总是想,一家又一家的中国企业在非洲迈步前行,能不能把这些故事展示给国内的读者。
这便是本书写作的初衷:记录中国企业在非洲创业最为真实的故事。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梳理中非间的交流,根据对几位20世纪80年代以前进入非洲的中国人的访谈,中国企业在非洲发展的脉络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80年代以前,只有很少的中国人取道香港来到非洲;80年代后,国企开始探索非洲业务;90年代后期,已有大量的中国商人从事中非间的商品贸易;2000年后,有投资能力的大型企业开始进入非洲。
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以来中非间的交流是从商品贸易开始的。直到现在,商品贸易仍然是中非经贸合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近几年中非间的商品贸易中,手机成为非洲最为热销的中国商品,因此,本书第一章选取手机贸易为代表,讲述中国人在非洲从事商品贸易的故事。
由于中国商品在非洲的热销,中非贸易飞速发展,很多非洲国家逐渐产生了集中销售中国商品的商城,如专门销售假发的假发一条街、专门销售手机的电子产品商城等。与此同时,为了保护本国商人,很多非洲国家政府开始出台法规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入,而这些中国商品集中销售的区域则成为重点关注的地方。本书第二章便是尼日利亚中国商城和当地政府间博弈的故事,1999年,老知青孙国平创建尼日利亚中国商城,虽繁荣一时,但终究没逃过尼政府的纺织品贸易禁令。
第三章主要讲述两个旅行社在非洲传承发展的故事。两位旅行社的创始人作为最早进入非洲的那一批中国人,他们的儿女很多从小在非洲长大。在非洲的第二代中国人受到中非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他们对父辈的事业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进入2000年后,中国一些大型企业开始以成熟投资者的身份进入非洲,以华坚鞋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鞋厂为代表的制造业项目,以五征集团在乌干达投资农场为代表的农业项目,以中航国际投资东非第一高楼为代表的国企工程项目,在第四、五、六、七章展开,分别关注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关税政策优势、土地产权法律风险和企业形象建设经验。
近年来,一些有互联网背景的创新型企业也进入非洲,如以类似京东的电商模式进入非洲的Kilimall、从事数字电视转播业务的Startimes,第八章讲述的便是这两个项目的故事。
当我在非洲进行这些故事的采访时,一直在思考人们经常讨论的那个问题,也是在非投资的中国企业最关心的问题:非洲现在这么穷,未来到底能不能发展起来?
很多人对非洲的未来持悲观态度,而当在非洲完成近两年的采访后,我对这个问题逐渐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新华社记者桂涛在他《是非洲》一书中写道:2010年2月28日到2012年2月28日的两年里,有34个非洲国家刚刚“年满”50周岁。
在此之前,大部分非洲国家都是以殖民地的形态出现,而在殖民地之前,大部分非洲地区还是相互隔绝的部落。也就是说,大部分非洲人民建立“国家”这一概念只有短短的50年;而现在世界上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大多都已有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国历史。因此,非洲人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尝试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
2017年年初,华坚鞋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的第二个鞋厂开始运营。鞋厂副总经理尹新军讲述了他的故事:1996年华坚在东莞创业的时候,东莞的鞋业是台湾人和香港人的天下,而他最开始的身份便是一家台湾鞋厂的工人,后来做到中层的管理者,他便带着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入华坚的创业团队,而同时期在港台制鞋企业工作的大陆人纷纷开始创立自己的鞋业企业。
尹新军在埃塞俄比亚管理鞋厂工人的时候,经常想起东莞工人在台湾鞋厂工作的场景。东莞曾以其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轻工业投资,而现在,随着制鞋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非洲,东莞的鞋厂便开始在非洲投资建厂,如同一个故事的轮回。
一些学者认为,现代社会一个新兴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所需的时间已被大大缩短,就像30年前,没有人能想象,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实现了工业的腾飞和互联网产业的繁荣。
现在的非洲,人口已超过12亿,拥有着全世界最年轻的人口结构,其社会基础并不弱于30年前的中国。这片广袤、多难、矛盾而又奋然前行的土地将孕育出怎样的文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