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与管正平君相识于2009年,他报考本所古典文献专业博士,可两次都由于英语一分之差而无缘浙江大学。虽然没有师生之谊,但我们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交往,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每写就一篇论文,我都有幸在第一时间拜读。2013年,很高兴地获悉管君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专业博士,拜入赵生群先生门下,我由衷地为他高兴。南师大位于六朝古都南京,是吾国经学研究重镇,名家云集,治学风气纯正,条件优越,而管君又得亲炙名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治学,对管君来说可谓得天时地利与人和,因而在这三年中,管君在撰写博士论文的同时,还在重要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完成了数十万字的古籍整理工作。2016年,以《春秋礼学》获得博士学位,可谓实至名归。
对先秦礼学的研究,史料最多的是春秋时期,因而对于春秋时期礼学的研究也最受人关注,但主要集中在某一部礼经、某一类礼或某一类材料的研究,而对于整个春秋时期典籍的综合利用以及对春秋礼学的整体观照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资料收集的便利条件,全面掌握与春秋时期礼学研究有关的资料,包括传世的春秋史料、出土文献以及后人的研究成果,主要从礼的价值观原则、礼的仪义组合及礼的运行规律三个方面对春秋礼学作了系统研究和深入分析。“礼的价值观原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礼是社会人的行为准则,要有效地管理社会人,礼就必须包含特定的价值追求,作者将此归纳为敬、正、诚、平等十五类价值观原则。比如“敬”的原则,作者分为尊尊、尊贤、尚齿、敬先、敬神、敬时、敬妻子、敬敌、敬夷狄九种不同的情形,并列举史料作了详细的解释,这是对礼的价值观原则最为完备的分类与全面的分析。“礼的仪义组合”则是对礼在运行过程中其内容与形式结合的四种不同状态作了详细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仪义离析、无仪之义、因义生仪三种情况的阐释,很好地解释了礼发展变化的原因所在。“礼的运行规律”则从目标、动力、轨迹三个方面对礼运行的规律作了探索,这是作者的创见,以前未见有人措意于此。本文可说是对春秋礼学最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中国礼学史的研究、对礼学本质的认识以及对礼学思想发展情形的把握,均具有重要价值。
论文即将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管君来索序于我,虽然我对礼学一知半解,但却之则不恭,故述其文之旨以为序,聊以塞管君之命。
许建平
2016年12月于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