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刺猬效应:亲密也应“有间”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又各自分开。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太远,又冻得难受。它们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效应”,刺猬效应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

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这是一个美学命题,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两个人之所以成为朋友,必然是有一定的相容性;但两个人也必定是两个单独的个体,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如彼此连一点点个人空间都没有,那时间久了也会生厌,所以这时就需要营造一个距离。

生活中,人际间的关系也经常会遇到这类心理距离问题——人与人之间,因为某种机缘相遇、相识、相知,并因为志趣相投,彼此互相欣赏,为了工作和生活中的情感需要和现实需求,好友间肝胆相照,甚至产生桃园结义式的友情。但毕竟大家来自不同的环境,接受过不同的教育,时间一长,即使再亲近的朋友,也难免会出现问题。感情往往是最脆弱的。太过疏远难免淡漠,太过亲密难免疲惫,只有保持适中的距离,才能保持和谐。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朋友间沟通,也要保留一定的距离,太过亲近,不小心忘了分寸,口无遮拦,会造成彼此间关系的紧张。

刘敏在一家外企人事部门工作,这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她能说会道,办公室的同事和领导都非常喜欢她,尤其是她的顶头上司张女士,她们的爱好惊人地相似,她们喜欢买同一品牌的衣服,用同一品牌的化妆品,就连喜欢吃的食物也一样,于是,刘敏来这家公司不久,她就和张女士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张女士平时也很照顾她。

有一天早上,刘敏和张女士在电梯里遇到,竟发现她们穿着一模一样的外套,真是太默契了,张女士就开了句玩笑:“你是个小妖精。”

“我是小妖精,你就是老妖精。”刘敏回答她。于是,两个人笑着去上班了。

但她们俩走得太近了,办公室的其他同事渐渐地开始说闲话了。张女士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她开始刻意避开刘敏,而刘敏却一点也不知趣。

这天,张女士正在办公室谈公事,刘敏没有敲门就进来,半开着玩笑说:“老妖精,下班后一起去扫货吧,今天可是光棍节,到处都在打折呢!”张女士脸色立即变了,只是冷冷地回答:“你难道不知道进来前应该先敲门吗?”刘敏这才发现,原来上级领导吴经理也在。

不久,刘敏便被调到市场部做统计,离开了这份自己十分喜欢的工作。

张女士与下属刘敏兴趣相投,于是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就比较长,两人的距离自然而然地被拉近了。两个距离很近的人说话自然会非常随意,刘敏就是因为一句随意的话,让领导张女士在上级领导面前颜面尽失,也导致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影响。如果张女士平时就注意与刘敏保持适当的距离,那么刘敏就会有所收敛,在进门的那一刻就不会如此随意,张女士也就不会陷入现在上级面前损伤颜面的尴尬境地。

的确,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感情容易滋养人心,也会轻易伤害人心,不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海誓山盟的爱情,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刺痛对方。

那么,在人际关系中,根据刺猬法则,我们该如何与他人保持距离呢?

1.亲密有间,疏而不远

与人沟通时,表现得太疏远,会使人产生沟通障碍,出现彼此陌生的反应。关系太亲近了,又会使人感到厌倦、疲劳甚至反感。有些人有事没事就把朋友约出来,也不询问一下朋友是否真的有时间,这样,不但干扰了朋友的工作、休息和生活,还会让朋友觉得厌烦。合适的交往距离,应该是交往既不要过多、也不宜过少,应该把握在双方都感觉恰如其分的范围内。

2.沟通时要保持一定的认知差距

我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朋友,以为对方的想法与自己一致,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与人沟通时一定不要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所想就是朋友所想,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

当然,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不是对他人的漠视,而是为了日后更好的交往,只有亲密有间的关系,才是恰当的交往关系。留出距离是为了给彼此的感情腾出一个足以盛放的空间。为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方的距离承载了更多的向往和更多的牵挂,距离换取的是更多的珍惜而不是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