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效应:人人都希望成为焦点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在康奈尔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让某个大学生事先穿上一件名牌衣服,然后让这个学生走进教室。在进入教室前,这名学生认为班上肯定有过半的学生会注意他,但实际上,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结果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认为别人会对我们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事实上,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同样一种心理:我们习惯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这就是焦点效应。生活中,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这一效应,给对方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某些时候试着让对方多做做“焦点”,这样才能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才能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
生活中的你,可能都有这样经历:你每次出门前都会精心打扮一下,因为你想成为他人眼中的焦点。用餐时,你不小心将餐巾纸弄掉了,你很尴尬,实际上,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这也是焦点心理在作怪。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这么紧张。有实验表明,我们(不是公众人物的情况下)并不是那么受人关注。但从人们的这一心理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获得他人好感的秘诀——满足他人成为焦点的心理。
社交生活中,无论沟通出于什么目的,我们都要懂得做足“预热”工作。特别是面对陌生人时,如果我们一味地说自己的事,对方必然觉得乏味;而如果说对方的事,对方则更愿意听,交谈也必然更顺利。
一位女助理奉上司之命,要和另一公司谈合作之事,这天,她敲开门、走进对方公司王总的办公室。王总当时正在处理另外一件事,就让她暂时坐在沙发上稍等一下。她静静地坐了下来,观察了一下王总的办公室:在王总的办公桌上是一个很大的书柜,隐约地,她看见这些书柜里摆放了很多书,然而最显眼的还是那张博士服的照片。实际上,她已经听说了,这个王总,和一般的博士不一样,他是通过自学考上大学,然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这时,她心中的敬意涌上心头。
当王总忙完以后,她对王总说:“王总,您是博士毕业啊?您的事迹我听过一些,很让人敬佩,您是博士,又掌管着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国内像您这样的董事长可不多啊!”王总一听,立刻哈哈大笑:“哪里,哪里,过奖了……”于是,王总开始讲起了自己以前的辛酸故事。
不一会儿,她就带着王总进入商业正题,她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将公司积压的那批货卖给王总的公司,这样,才能解决财政危机。但是,当她如实报出了上司订的价格时,王总的脸色马上就变了,这时,她看出了不对劲,于是,她又说:“王总,照片上的字是您写的吧?真有气势,你对书法肯定也很有研究吧?”
王总一听,说道:“过奖了……我以前……”
最后,这笔生意很快就谈成了,而她也成了王总的朋友,王总经常主动找她一起打球、喝茶,畅谈人生理想。
这名女助理是聪明机智的,刚开始,她通过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肯定对方的能力和充满心酸的历史,来拉近和对方之间的距离。在冷场的时候,她再次强化了对方这一需求。试想,如果一开始她就直接将正题放在工作上,大谈对方和自己合作的好处,那么她谈判的过程还会如此顺利吗?
事实上,生活中,我们与人沟通的时候,并不需要处心积虑地讨好对方,也不需要毫无瑕疵地语言奉承,因为这些都不及让对方做焦点人物来得更有效。
因此,我们每个人,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都应该重视人们的这种焦点心理,并在适当的时候满足人们的焦点心理,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沟通效率。相反,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考虑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从来不考虑对方的“渴望被重视”的“焦点心理”,就可能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麻烦。
总之,每个人都想成为焦点,每个人都想博取别人的关注。我们承认这是一种心理弱点,但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在日常交际的过程中,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人们心理客观存在的这种“焦点心理”,一定要试着让别人多做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