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践育人创新模式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雷晓寅
西南民族大学教务处 黄玲珠
西南民族大学团委 雷鹏飞
摘要: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和机制化,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深入推进学生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连续三年开展的“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为例,探索高校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学生活动模式,总结活动开展的流程、成效及经验,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校志愿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 志愿服务;专业实践;实践育人
①:活动调研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高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化,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学生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模式,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公益活动,对“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活动模式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大学生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如何开展和利用好大学生活动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且通过调查发现,采用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活动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②:模拟招聘会
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活动模式,是指高校组织师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运用专业知识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在助人的同时锻炼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例如,高校组织法学专业的师生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组织心理学专业师生开展困境群体心理辅导活动等都属于这一模式。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立足于专业特色,发现社会需求,组织师生连续三年开展“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并积极打造活动品牌,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和制度化。
二、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结合的大学生活动模式的实施过程
1.开展公益设计服务需求调研
2013年,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师生在社会调研中发现:很多经适房、安置房的使用者因为费用原因,家装时会省去设计环节直接施工,这样不仅没有将布局优化,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是,联合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ABBS建筑论坛共同发起了成都市第一届“我心中的家”公益家装设计活动,帮助低收入家庭实现一个房子从“空间”到“温馨之家”的转变。城建学院通过模拟招聘会组建了5个公益设计团队,组织团队走进房交会、保障房社区,为百余个家庭提供了公益家装咨询,为困难家庭绘制了效果图和施工图,并对材料采购和施工监督、验收给予了指导。
2.以雷锋精神为榜样拓展志愿服务内容
2015年1月,“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被立项为成都市“雷锋精神种子志愿百日”项目,在四川电视台、《成都晚报》等媒体的关注下,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了活动。该活动也增加了公共场所的空间设计、公益机构的VI设计等服务内容。2015年2月,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志愿者团队运用专业知识,结合活动经验,推出了成都市首本经适房、限价房家装公益读本——《“我心中的家”实用家装手册》,通过手册普及家装知识,助力更多家庭实现“心中的家”。
3.表彰先进和成立社团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2015年3月,正值志愿者活动月,西南民族大学校领导及成都市房管局、成都市文明办领导在活动总结会上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同日,城建学院成立了“心家”公益设计社团。社团将秉承志愿精神,推动“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持续开展。
4.加入四川省学雷锋联盟,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
2015年3月,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志愿者团队受邀参加四川省暨成都市学雷锋爱心联盟启动仪式,并加入了四川省暨成都市学雷锋爱心联盟、学雷锋热线,成都市民拨打成都市学雷锋热线就能联系到城建学院“心家”公益设计团队,为其提供免费设计咨询及服务。5月,“心家”公益设计社团成为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第四期培育孵化的公益组织。
③:设计团队走进社区
④:设计团队走进房交会
⑤:活动启动仪式
5.积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及国家发展战略服务
今后,城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把活动开展成城建学院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实践活动品牌、成都市民欢迎并受益的公益活动品牌,并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空间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和服务范围(民族地区、西南地区),积极为少数民族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活动模式的活动成效
“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宣传教育,弘扬志愿精神,强化师生的责任和使命意识
师生们通过对“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系列活动的参与和了解,强化了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
三年中,1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系列活动中,开展志愿服务300多人次,以实际行动助力低收入家庭安居梦的实现。活动有效地将广大师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转化为实践行动,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
2.拓宽专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拓宽了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平台,三年中学生们为300多个家庭提供了设计咨询,为近50个家庭或公益机构提供了设计服务,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据统计,参加过活动的毕业生都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多位设计团队队长已成立工作室,开始自主创业。
3.服务社会,提升学校影响力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西南民族大学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重要使命。“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得到了各界领导的关注与肯定,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对活动进行了三次报道,《中国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等媒体对活动的报道信息有近20条,项目被评为成都市“雷锋精神种子志愿百日”活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获批成都市“雷锋精神种子志愿百日”项目高校实践基地,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⑥:参加四川省学雷锋联盟启动仪式
⑦:第一届总结交流会
4.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西南民族大学是拥有56个民族师生的大家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利于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主要经验与问题分析
“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是“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这一活动模式在设计类学科的实践探索,活动的成功开展证明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总结这一活动,归纳起来,取得的经验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班会等形式,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可以坚定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的信念,有效激发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二是模式创新,探索“理论—实践—服务—能力”的培养路径。活动立足于专业特色,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活动创新模式,搭建平台,让学生把在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理论—实践—服务—能力”的学生成长成才培养路径。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一结合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成效,同时创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
三是志愿服务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动活动机制化。志愿服务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专业教师对活动进行过程指导,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活动设计案例,将课堂优秀设计作业运用于校外实践。这样既保证了设计作品的质量,也激发了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和创意才智为志愿服务助力的积极性。志愿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校内创意设计与校外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活动机制。
四是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活动通过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形成朋辈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各专业学生在组织和宣传工作中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并通过成立“心家”公益设计社团,充分发挥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社团平台,让学生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在活动中,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有效地组织、统筹、协调全院师生投入志愿服务工作,对活动的各关键阶段和环节直接把关;学院通过和权威公益机构、权威建筑论坛紧密合作,构建了“我心中的家”公益设计活动的保障机制,促进活动组织的专业化,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
与此同时,我们在实践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活动模式过程中,也发现有以下主要问题:
⑧:开展公益家装知识讲座
⑨:开展设计咨询
一是团队服务能力如何提高。志愿活动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团队的服务能力决定了活动能否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志愿者团队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优势是团队在某一领域的意识和能力高于普通群众。但低年级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容易影响活动的服务满意度及公信力。做好志愿者的基本技能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和团队管理能力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各团队配备指导教师,由专业的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和过程管理;其次,各团队高低年级学生并存,分工合作,通过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形成朋辈教育。最后,把专业实践中的问题和案例作为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是活动影响力如何提升。志愿活动面向的是校外群体,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直接影响受众的参与度和服务的社会效应。高校常规校园文化活动通常在校内开展,针对的是学生群体。两者在活动对象、活动地点上的差异,导致活动流程设计及活动组织等方面也需要有所不同。校园活动如何走出象牙塔,提升影响力?活动组织者要有意识地推动活动品牌化。首先是创品牌,然后是探索品牌化运营,形成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是广泛合作,可以和公信力较高的公益组织、行业内较有知名度的协会或论坛合作,邀请他们作为顾问、共同发起人或协办方,以提升活动的知名度和公信力;其次是充分整合媒体的资源,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公益媒体及新媒体平台,以加大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
三是项目保障机制如何建立。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是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常态化的重要前提。机制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建立?机制至少应该包含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建立保障机制,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给予物力、财力、人力的大力支持;其次,要和相关教研室通力合作,取得专业教师的支持,将志愿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激励机制的对象是志愿者,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四是服务常态化如何维持。即要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高校还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把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和志愿服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让志愿服务活动有章可循;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让更多的公益项目得到落地实施;建立大学生志愿活动爱心基地,使大学生成为服务社会的坚定的主力军;鼓励成立志愿服务社团,形成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氛围;探索高校公益组织孵化平台,推动志愿服务社团独立化、社会化,成为学生就业、创业的另一选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Z].2009(7).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2(2).
[3]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Z].20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