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互联网变革课程的基础

决定课程的关键因素有四个:知识、社会要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所谓知识,代表一定时期国际范围内科学知识的总和,即人类积累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技术的总和。课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这些知识中选择什么,因此,它是影响课程的最基本的前提。社会要求是指社会生产活动对人素质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差别,决定了人们从知识库中进行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课程,可以说,社会要求是影响课程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条件则是社会科学技术及物质生产水平的总称,它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物质与技术基础,它是决定课程物质形态的基础。学生特点主要指学生的认识特点、认识水平、学习动机等诸多因素。在同样知识总和、同样社会因素下,学生的不同也会带来课程的不同,如对擅长文艺和擅长逻辑推理的学生就应开设不同的学科课程。

互联网对决定课程的基本要素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它要求课程发展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实施方法手段等,实施全面的变革。当前教育界迫切呼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理论、新课程设计模式的出现。对于构建这种全新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因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包含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信息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有赖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而且还因为各个学科(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学科)及其教学的深化改革都离不开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环境的支持。

3.1.1 互联网改变课程知识传承的目标基础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爆炸,客观要求课程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随着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科学大量涌现,知识量急剧膨胀,知识更新过程空前加快,出现了“知识爆炸”现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有人预计,到2050年左右,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届时将仅为知识总量的1%。这就是说,走向互联网后的人类社会,将创新出99%以上的新知识。可见,信息和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这种知识的极度膨胀和快速更新,使得课程陷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量的新知识需要加入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过多过难、学生负担加重等方面的批评越来越多。课程开展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无限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但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急剧增加,又是课程研究者所不能忽视的。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变革“课程是继承人类经验知识精华”这个基本观点,即变革学习过程是一种单纯继承性的观点。课程应该在传授一些基础性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性和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对受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具备进行终身学习的动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我们应该彻底抛弃那种认为大脑是存储事实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课程是填充仓库的材料,学习就是获得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得越多,就越有学问”的“仓库理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全面论述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出了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对策。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新构想,认为要适应未来生活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全新设计,重新组织。“四大支柱”首先强调的就是学会认知,而且对认知的含义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自己去获取和更新知识,而不是学习知识本身。由于信息时代知识急剧增长,若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只强调知识本身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学到的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过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的方法,进入社会以后,他们才能够自我更新知识结构,通过自学继续学习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四大支柱”中的认知观对课程发展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那就是课程主要目标要从传授知识转向教会学习的技能与方法。当然,学习技能的获得过程,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展开,课程不可能不传授知识,但当代课程要转到传授知识和传授学习技能并重的模式上来。课程中的知识应该强调基础性、通用性。正如布鲁纳所主张的:“学习任何学科应该要学习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学过程的中心是促使这些基本知识的迁移,以及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应用情景中知识迁移的技能。”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不是说课程的表现形式就是这些枯燥的原则(基本结构),而是要求课程采用接近真实生活的情景和案例来表现这些基本结构。设计课程时,不仅应设计课程的内容(教材教学计划等),更应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促进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结构的迁移,学习技能就隐含在利用学习资源进行知识迁移的学习活动之中。

3.1.2 互联网时代课程要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信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是信息,信息成了社会活动与社会生产所围绕的核心,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2]

首先,信息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信息社会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只是初见端倪,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我们已经看到知识经济的曙光。据统计,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以知识为基础,信息社会中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利用,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都足以使一个企业成为领跑者或面临破产。在信息产业中,知识就是生命线,谁能及时获取和充分利用知识信息,谁就是胜利者。用“白热化”和“瞬息万变”形容信息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是不过分的。

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是通过对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存储、利用而得到的(通过对信息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就可形成知识,所以信息与知识密切相关)。信息时代常见的特征就是信息爆炸,随处都是信息,但这些信息却是纷繁无杂的,我们只有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提炼和加工,才能获取对我们有用的知识,才不会淹没在信息的洪水之中。信息时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融洽、国际网络的无所不在,都使得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比如,芯片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加工信息的速度,扩大了人类存储知识的容量;光纤和数字化技术大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速度;模块化软件技术可以使得极其复杂的知识以高品化的形式在社会中传播、增值。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改变将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导致生产关系的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导致经济基础的改变,从而又引起上层建筑从政治、法律、经济理论、文化教育到整个意识形态的彻底变革。人类社会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组成,一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整个社会就必然要飞跃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信息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发生变化以后,整个社会形态(包括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将随之发生全面的变革。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形态全面变更、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全新要求,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和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和信息的控制与传输。上述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有关的知识可以简称为“信息基本知识”,相应的能力可以简称为“信息能力”。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人类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像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数字不再是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就将被信息社会淘汰。换句话说,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信息社会中已和体现传统文化基础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读、写、算、信息”将取代原来的“读、写、算”而成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

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主要通过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来培养,因此,课程必须随文化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将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种层次的课程范围。

3.1.3 互联网时代的课程要适应学生信息型认知结构的要求

信息时代赋予人类的“信息型认知结构”,客观要求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形成社会,并在改造自然中不断进化。现代的人类,无论是在生理结构还是在心理、智力结构上,都与古代人类有着显著的不同,这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同样在改造人类,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导致人类自身的变化和发展。现代人想当然的事情,恐怕古代最具智慧的人也无法想象,每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都鲜明地烙在这个时代的人脑中。同样,信息时代也会给这个时代人们的观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方式打上“信息”的标签。信息技术不仅会对人类的经济基础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而且会给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桑新民教授就曾指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促使我们传统社会的“读、写、算”三大文化基础发生巨大的裂变[3]

阅读方式的裂变:传统的线性的文本阅读,将让位于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以多种连接和组合方式提供高效的检索和更多的信息;单纯的文字读物将发展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验有机结合;在电子数据库和电子百科全书中的交互式阅读,极大地提高了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

写作方式的裂变:从手写走向利用键盘、鼠标、光电扫描、语音输入等方式的计算机写作;单纯文字写作转为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学会进行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交互式的写作。

计算方式的裂变:由单纯手工数学计算走向使用计算机高速计算;计算机语言将上升为文化,去整合传统的读、写、算;图像、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使虚拟现实变成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将强烈地影响教学。

人类文化基础的裂变,必然会导致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大裂变,虽然这种裂变后的形态目前还不明朗,但不可否认,它正在裂变中。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信息时代的学生具备了信息型认知结构时,必然要求我们的课程,无论是在结构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实施手段上,都要符合促进信息型认知结构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