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算线上进行最优化
在符合预算的商品组合当中,消费者会如何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来考察这一问题。
现在假设有一位消费者,他的偏好如图2-5的无差异曲线所示。我们还和前文一样,假设面包价格是1日元,咖啡价格是2日元,他的收入是6日元。从结论来说,这位消费者最终会在符合预算的组合当中选择对自己来说最好的(4,1)。
图2-5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4,1)为最优解
为什么这一点是最好的呢。因为与预算线上的其他点如(3,1.5)相比,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要位于更上方。同样,与预算线上的点(2,2)相比,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也位于更上方。与预算线上其他所有的点相比,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都位于最上方。像点(4,1)这样,符合预算的消费组合当中的最好组合叫作最优解(optimal solution)。
观察图2-5可以发现,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在于与预算线完美相切于点(4,1)。由于无差异曲线因人而异,最优解也会因人而异。我们举例的这位消费者的最优解是(4,1),只是因为他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偶然相切于点(4,1)。而对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于点(2,2)的人来说,(2,2)就是最优解。
最优解之所以“最优”,是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在所有可以选择的选项当中,这一点是他最喜欢的。然而,这个最优解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明智至极的选项。假设某位消费者是个酒鬼,那么对他来说的最优解可能就是选择将所有收入都用来买酒。也就是说,此处的“最优”,归根结底只是消费者这一时点在主观上认定的最优。
经济学上一般将这种意义上的最优选择称为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虽然“理性选择”听起来似乎就是消费者在冷静状态下做出的最正确且最明智的选择,但它在经济学上通常并不包含这层意义。
经常有人会对经济学提出批判,认为“现实中的消费者未必会像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明智”。然而,正如前面介绍的,这种观点完全是出于误会。如果说经济学真有一些值得批判的地方,倒不如批判它“明明消费者做出的选择在外人看来愚蠢至极,却完全不去阻止他”或许更恰当一些。
收入与价格决定预算约束,消费者在此基础上按照前面介绍的过程来选择最优解。至少在基础层面的经济学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消费者的行为。也就是说,“购买自己想要或是需要的商品”(不买不想要或不需要的商品),可以视为消费者做出选择时的原则。当然,其前提条件是,其购买偏好由消费者本人自己来判断。
有些读者可能认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还没有好到可以称为“最优”的程度。他们觉得自己总是一不小心就买了一些没用的东西,或是随随便便就做了选择。说不定还有些读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购买了我这本书,那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人,在走进便利店、超市或者书店时,应该也会尽力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考虑商品的价格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毕竟便利店、超市或者书店里的商品有成千上万种,多到让人目不暇接。如果真买了不需要的东西或是随便挑选,你的购物篮里的东西恐怕就全都是自己不需要的了。想象一下,如果要在数不胜数的商品中用转转盘的方式来随机决定购买什么,你就会意外地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在预算范围内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