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听知、思维与心理素质
一、听知
据专家称,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听的大有人在。能平心静气和有目的倾听对方讲话的人不足10%,这是因为一般人大都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不大注意别人。再加上口语环境中引起听者注意力分散的因素甚多,稍不留意,便会造成偏听、误听、漏听或者没有听清、听懂的情况。因此,有人说,口才学应名为“口耳之学”。研究“说”必须从研究“听”开始,“练口”必须同时“练耳”。
完整的听知过程,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听清。它指集中注意力听清楚别人说话的内容,包括“观色”和“辨音”两个方面。“观色”,就是真切、明白地看清楚来自言说者态势方面的特征或内容。“辨音”,是指对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听个真切、明白。
(2)听记。它指用心记住别人说话的内容,包括话语的观点、头尾、主要事实或数据、重要的停顿或转折、关键词语等。可以是笔录,也可以是心记。
(3)听辨。它指通过说话人的语气、重音、腔调以及眼神、表情、手势,分析辨识别人说话的内容,包括弄清其隐含的意思。
(4)听悟。它也叫听懂,就是完全领悟别人说话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是听清、听记、听辨的必然结果。
(5)听评。它指对别人的话语内容、说话的目的动机、风格特点和表达效果进行审视、品评。它不仅是听懂听悟的手段,也是对别人的话语进行取舍、作出回应的需要。
积极的听知过程,是一个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的过程,要求做到:
(1)集中注意力听清。据研究,人们平均每分钟表达120~150个词,而作为听者则可处理500个词,听和思的速度大约是说话速度的4倍。这就是许多人不注意倾听的原因。所以,集中注意力听清,要注意克服心不在焉的毛病。
(2)抓住关键听懂。从交际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说话并非总是明白直率的。所以,听知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注意分辨“话中话”,听懂“弦外音”,抓住关键听懂。
(3)品评优劣,辨别正误,力求有“得”。听辨、理解别人话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积极思考、选择应变策略的过程,所以要注意细心辨别别人的话语,包括品味别人话语的高下优劣。
【案例2-11】
请客
某人请客,久候多时,客人只到了一半。主人着急地说:“怎么该来的还没来呢?”
在座的客人想:“那我们一定是不该来的!”于是起身走了一半。
另一半客人正将信将疑时,只听主人更加着急地说:“嗨!不该走的又走了!”
本来打定主意不走的这一半客人心想:“那我们一定是该走的!”于是也站起身走了。
主人两句话,不仅没有盼来迟到的客人,而且将已经到来的客人都赶走了!
(资料来源:豆瓣网,请客,http://www.douban.com)
初看,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不会说话”的笑话。但细想,故事中的客人站起来就走,也是给主人添乱了。试想,你是尊贵的客人,是主人邀请来捧场、赏光的,还没有饮食款待,主人怎么会冲着你“下逐客令”呢?你应该跟主人一样着急才是:都要开饭了,怎么那些该来的客人还不来呢?问题就出在偏听、误听或者没有听懂(听悟)上,在“应该”、“不应该”这些敏感字眼上,客人“多心”了,可见听知是何其重要。
二、思维
口才在内表现为思维,思维在外表现为口才,两者相辅相成,如影随形。思维被认为是口才的灵魂。口才对思维的要求,几乎涉及思维的一切形式。
第一,口才需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观察力对口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累方面。观察是联系外部世界与人的心灵的窗口。人间万象、湖光山色,就是借助观察这个窗口进入人的大脑,被加工改造成人的思想和言论内容的。二是判断决策方面。观察是帮助人们明白说话的形势,选择、调整说话策略的重要手段。所谓“眼观六路”,就是指观察的重要性。
第二,口才需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记忆力。口才对于记忆的要求,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短时记忆方面。口才要求一个人能够边听边记,对听懂听悟的内容作短暂保留,以供应答之用。二是持久记忆方面。说话非常强调资料占有,这就要求平时注意将那些有利于增强口才魅力的谈资储存起来,以备遣用。
第三,口才需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抽象思维能力或曰逻辑思维能力,是口才表现力的核心。多少演讲、辩论、对白,之所以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一个重要的秘密,就是因为说话人将自己的观点“放进”了一个很好的“逻辑框架”,使之产生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思维的概括性,可以保证一个人的话语内容具有统一性、连贯性和层次性,使人说话直截了当,要言不烦,避免语无伦次或颠三倒四。
第四,口才需要一个人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在首届华语国际大专辩论赛上,复旦大学队“用形象的类比取代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数据取代经院哲学式的说教;用生动的事例取代烦琐的论证;用幽默感人的语言取代贫乏枯燥的陈述”,结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这就是形象思维的威力。形象思维有助于增强言语表达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生动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增强口才的感染力。
此外,口才还需要一个人的思维具有开阔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使其语言表现出深刻、犀利、机智灵活与绚丽多彩的特点。
【案例2-12】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个小时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个小时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 3 600 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个小时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个半小时的光阴。是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资料来源:武传涛.著名演讲词鉴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留学美国,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学生。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28年至1931年,胡适担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案例2-12是他1929年在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演讲开门见山、自然紧凑,一开始便送给诸位毕业同学一句话:“不要抛弃学问。”然后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从几个方面进行演说,或说理,或举例,或对比,或假设,或设问,或反问,提出种种可能并一一加以解释,推心置腹、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全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有理有序,“简约而不简单”,充分显示了一个学者思维的缜密与严谨,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思想、语言与思维结合所产生的魅力。
三、心理素质
口才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话人对自己的心理调控,二是与听众的心理相容。
自我心理调控,对于新手来讲,主要是消除紧张。有道是“练说先练胆”,说话不怯场,这是口才最起码的要求。一怯场,什么准备都化为乌有。有时情形越危急,场面越大,越需要具有驾驭局面的气魄和勇气。因为过分关心“效果”而引起的说话紧张,演讲心理学上称为“心理障碍”。消除紧张的最根本办法是建立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在认识上确立“人人如此”、“激情是必要的”、“紧张是自然的”、“勇者必胜”等信念,在行动中准确把握激情与紧张投入的“度”。适度的紧张不仅无害,而且是产生良好表达效果的必要条件。关键是“度”,既不可“不及”,又不可“过度”。“不及”,给人消极、被动、冷漠或心不在焉的感觉:表达缺乏热情,语调缺乏气势,不能感染和打动听众;“过度”,给人冲动、鲁莽、激烈的感觉:言辞过于夸张,手势过多过滥,或通篇激昂,大呼小叫,也绝对不受欢迎。
【案例2-13】
戏剧家萧伯纳“练胆”的故事
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口才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他年轻时却胆怯木讷,拜访朋友不敢敲门,常常“在门口徘徊20多分钟”还是选择离去。后来,他鼓起勇气参加了“辩论学会”,不放过一切机会和对手争辩。他练习胆量,练习语言,练习机智,千锤百炼成为演讲大师。他的演说、妙对,传诵至今。有人问他是怎么练习口才的,他说:“我是以自己学溜冰的办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味地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
对听众的心理控制,主要在于如何做到与听众心理相容。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戒备心理(或称“心理防卫”),“心理不相容”的时候居多。如果说心理调控主要在于“了解自己”,心理沟通则主要在于“了解别人”。首先要熟悉说话前听众的心理状态,了解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或个性特点。演讲心理学家认为,说话前听众的心理状态,大致呈现出如下几种情况:①喜悦;②无所谓;③惶恐、紧张、羞怯;④揣测、防御;⑤轻视、对立。其中前三种较易实现“心理相容”,后两种较难实现“心理相容”。
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有如下几种:一是性格。待人热情总比冷淡更有吸引力。二是相似性。一个人如果能表现出与交往对象相近的政治主张、社会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就容易与他人相互吸引。三是才能。一个人在能力与特长方面如果表现突出,就容易产生人际吸引力。四是仪表。人的长相、穿着、姿态、风度等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下列负面个性特征不利于人际吸引:①不尊重别人的人格;②自我中心主义;③利用别人,操纵别人,待人不真诚;④过分顺从别人、惧怕权势或取悦他人;⑤妒忌心强,好猜疑;⑥自卑而缺乏自信;⑦对完成的工作过分自夸,对别人批评过分;⑧偏见过甚,苛求他人。这些都是实现心理沟通、追求心理相容的过程中,必须小心避开的“心理雷区”。
【案例2-14】
丘吉尔在美国的圣诞演讲
我的朋友,伟大而卓越的罗斯福总统,刚才已经发表过圣诞节前夕的演说,已经向全美国的家庭致友爱的献词。我现在能追随骥尾讲几句话,内心感觉无限的荣幸。我今天虽然远离家庭和祖国,在这里过节,但我一点也没有异乡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由于本人的母系血统和你们相同,抑或是由于本人多年来在此所得的友谊,抑或是由于这两个文字相同、信仰相同、理想相同的国家,在共同奋斗中所产生出来的同志感觉,抑或是由于上述种种关系的综合。总之,我在美国的政治中心地——华盛顿过节,完全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之客。我和各位之间,本来就有手足之情,再加上各位欢迎的盛意,我觉得很应该和各位共坐炉边,同享这圣诞之乐。
(资料来源:豆丁网,丘吉尔在美国的圣诞演讲,http://www.docin.com,节选)
说话的目的是拉近与听者的心理或情感距离,以增进了解,或起到说服、教育、鼓励、帮助、劝慰的作用。如何做到从思想情感上征服听众、获得听众的认同呢?实践表明,追求与听众的心理相容这个方法,屡试不爽。说者与听者之间在身份、背景、地位、经历、情趣、爱好或信仰方面,总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从这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切入话题,往往能迅速产生你与听众心理相容的效果。丘吉尔的演讲,从他与美国人民之间在血统、文字、信仰,尤其是共同战斗所结下的友谊等方面切入话题,使他与美国人民的感情一下子升温到“一家人”的高度,其演讲的效果便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