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的适用范围
一个谚语的适用范围能有多大呢?我们能把它引申到多广而不至于让人觉得引申得太过?正如上文提到的,能用同一个谚语来描述的诸多情况表面上看起来相差太大了。这意味着这些谚语所代表的范畴包含的内容很广,它们所描述的不同情景只有在最抽象的层面才有共同点。
法文中有一句谚语“Qui vole un oeuf vole un boeuf”(偷鸡蛋的人以后会偷牛)在中文里有一个对应的谚语“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在阿拉伯文中则变成了“偷鸡蛋的人以后会偷骆驼”。有人也许会说这三条谚语表达的不是一个意思,因为无论是看针和鸡蛋,还是牛、金或者鸡蛋,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过荒谬,因为这几句谚语就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我们对“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理解应该比它字面的意思要宽泛得多。也就是说,小时候或者是先前偷过不值钱的东西的人,长大之后或者在这之后更有可能去偷更贵重的东西。小时候在商店里偷糖吃的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去偷名贵的书画,或者也可以说,“五岁顺走回形针,廿五提刀抢银行”。不过,这条谚语背后的教训却应该比这个宽泛得多。因为它针对的其实并不是偷盗,而是各种形式的不良行为,比如考试作弊、打架斗殴等。所以这条谚语的关键在于,刚开始看似不起眼的不良行为往往会成为以后不良行径的开端,这些后续不良行径和最早的行为十分相似,但是性质却变得严重得多了。
而且不仅仅是从小规模、小范围变成大规模、大范围,坏行为的性质也有可能发生转变,从偷变成抢,从抢变成杀。所以,“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也完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喜欢欺负弱小的小孩长大后成为亡命天涯的歹徒。
但是还没完呢,谁说这些谚语只能用来讨论犯罪行为呢?为什么不能让它所表示的范畴更加灵活一点,这样就能涵盖其他的“不良行为”?比如,小时候对父母不礼貌,长大后就可能养成说话带刺的习惯;小时候常说些无关紧要的谎言,长大了就对配偶撒谎成性;小时候张口闭口就是“蠢蛋”,长大后就变得脏话连篇。这些情况能不能用“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来形容呢?这句谚语所代表的范畴,它暗含的边界在哪里呢?
假设我们放宽这句谚语的适用范围,比如,不要求实际的行为是负面的不良行为,而是任何行为都可以。这时,谚语的意义大概就变成:“不起眼的小行为将会发展成大行为”。这意味着,小时候向乞丐碗里投下一毛钱硬币的小孩子,长大后可能成为一个慈善机构的领导人;或者说小时候学习某种乐器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流的音乐家。这些行为也能用此谚语概括吗?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引申得太过了,因为用这条谚语来形容积极向上的好行为,并且完全不管之前发生和之后发生的两件事之间是否相似,都不是此谚语的真正含义。这就好比除了用“椅子”这个词描述人类文明数千年所造的所有椅子之外,还把它用在其他无数个人可以坐的物体上,因为人几乎可以坐在任何物品上面,所以它们就都是“椅子”,但此时,“椅子”就已经失去了它最有用的意义了。这一切告诉我们,对一句谚语所能描述的情景都有一个最适当的概括,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泛,甚至宽泛到了近乎荒谬的地步。
倘若听到这句谚语却仅仅只想到偷窃的情况,那的确是太狭隘了。因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向罪恶深渊滑动了多少,也就是从“小恶”滑向了差不多同类的“大恶”。想必该谚语的目的是让人们提早防范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免得任由它们发展,以至无法掌控。“把坏行为扼杀在萌芽中!”大概就是这句谚语给我们的忠告吧。
但是,如果我们把谚语中的行为从坏行为扩展引申到好行为,那么防范这些行为就完全没法解释了。因为我们不需要预防好行为,不需要“将好行为扼杀在萌芽中”。毫无疑问,我们当然也可以想象出一个上坡,小善逐渐滑向大善,但这并非该谚语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真的这样理解,那么就是忽略了此谚语的重要信息。而忽略的原因是因为理解时我们对此谚语的含义进行了“抽象”,而“抽象”的定义就是要略去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但这并非情有可原,因为如果我们在“抽象”时不注意谚语本身想要表达的意图,那么谚语的中心思想迟早也会被一同忽略掉。这时,在“抽象”过程中我们犯的小错误很可能就滑向一个大错误了。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扩展引申,首先略去由“小”滑向“大”这个意义,“然后再把谚语中“偷”或者其他的行为动作也忽略掉,那么这句谚语剩下的就只有“一件事导致另一件事”这个含义了。如此极端的抽象之后,这句谚语就能用来描述所有因果关系了,但是这种抽象又有什么用呢?该谚语原本的丰富内涵已经消失殆尽。实际上,抽象到这种程度之后,“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就变得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没有多大区别了,因为二者都是用来描述某一原因导致某一后果的。
顺着抽象的阶梯一层一层地抽象下去,有时候是智慧和思维灵活的体现,但如果抽象过头,就会变成空洞而肤浅的游戏了。倘若在理解谚语时总是玩这样的游戏,那么我们对谚语的理解就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到头来,这种抽象过头的行为和追求字面意义过头的行为就没什么区别了,因为把任意两件事用类比联系起来,与无法在任何两件事之间找到类比一样,都毫无意义。
因此,抽象总得有一个最佳的程度。如果还没到那个程度就停了下来,我们就把许多本来可以用该谚语描述的场景排除在外了,比如幼儿园里不时冒出脏话的小朋友多年后成了某个人的脾气暴躁的配偶;与此相反,倘若抽象过头,那许多不该用这个谚语的情况就鱼目混珠地进入了该谚语的范畴,比如6岁时卖汽水挣了三块钱的小孩到60岁时成了软饮界的亿万富翁。
在说谚语的时候抽象过头,就好比有的人把身边所有的事物都说成“那个”“那个里面”“那个地儿”。所以他们有时会说出“抽象派”的语言:“那个在那个地儿的那个里面。”其实他们想说的无非是“感冒药在卧室的床头柜里”。这两个句子相比较,我们肯定更喜欢后面这个细节表达更充分的句子,不过也有可能因人而异。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蓝精灵》这个动画片。在美国版的《蓝精灵》中,蓝精灵们有一个非常简单但却极为抽象的词库。在它们的词汇中,所有的名词还有其他一些如动词、形容词、副词都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smurf”。所以片中人物可能高兴地喊道:“We’re off to smurf a smurf tonight.”,也许这就是它们的谚语。这就好比有一部中文动画片叫《那啥》,里面所有人物的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都只有一个抽象的词“那啥”。所以片中人物可能高兴地喊道:“我们那啥地那啥了!”其实他们想说“我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一个那啥那啥不那啥”就是他们的谚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对蓝精灵来讲,这些句子恐怕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对我们来讲,则抽象得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了。
词汇过于抽象,也就是语言中能表达的概念太少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在不同范畴间作出的区分实在是太少了。就好比在高海拔的山上,氧气就成了稀有之物。抽象有可取之处,我们会适时指出。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的范畴,那么思考就会变得像在珠穆朗玛峰上呼吸一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