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才发展蓝皮书(2016—2017)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区域发展与区域人才体系建设探析——兼评长三角区域城市人才竞争力

□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一、构建区域人才新体系的基础与效应

构建区域人才新体系是制定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区域人才体系尚不完善,由此带来的是区域人才发展战略的分割化和独立化、区域人才政策逆向化和碎片化,以及区域人才竞争无序化和过度化等问题,使我国区域人才发展的协调性和协同性的状态始终难以形成,这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一)国家区域格局新态势对人才体系提出新要求

1.区域战略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要求人才体系具有协调性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和人口与产出水平分布的不均衡、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域性差异,以及由此导致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决定了中国的中央决策层必须针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以便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这就是国家区域性战略。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主导发布和批复了50余个带有国家区域战略意义的规划和文件,大的如“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小的如“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点”等。这表明了我国的国家区域战略越来越具有目标针对性和区域适应性。大量针对特定地区或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国家区域战略的推出,也带来了如何在关联区域内协调或者联动构建区域人才体系的问题。

2.区域战略的联动性和整体性要求人才体系具有趋同性

近年来支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础性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国家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长期持续大量投资产生的累积性效应,特别是高速铁路网和江海联运网络的形成,改变了传统的相对静态的区域发展格局,使得要素资源在不同属性区域间的快速流动成为可能,大大缩短了不同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从而为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特别是推动区域间的发展联动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区域战略选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开始重视不同地区间的联动效应及整体性特征。陈建军:《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意图》,《人民论坛》2014年第5期(下),第31—32页。同时,也带来如何在关联区域内人才体系的趋同化或者梯度化建设的问题。

3.区域经济的信息化格局要求人才体系具有开放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开放格局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长足发展将对产业业态和地区环境产生根本性的重大影响。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将可以使“信息闭塞之地”不再存在,发挥想象力的思想网络不再受区域阻隔,因而各地区都可能在跨区、跨域、跨境、跨国间发挥想象力具象化的能力,实现开放式协同性创新,将区域发展推入创新驱动的轨道。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空间的区域格局。金碚:《全球化新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1期,第12页。相应地,也带来了如何在信息化空间内使区域人才结构体系更具合理开放性的问题。

(二)构建我国区域人才新体系时机已经成熟

优化区域人才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条件下,区域经济所具有的公共性和市场失灵之处,是政府合理干预经济比较好的切入点。因此,政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人才结构的调整比对产业结构调整就具有更多的合理性。构建我国完善的区域人才体系,优化区域人才结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与人才的协调和协同发展,就是一项政府应当承担的必要责任。

1.构建完整的区域人才新体系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从总体上看,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导下,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和协同发展,客观上需要加快构建区域人才新体系,以区域人才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改变地区相对差距扩大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积极的区域公共人才政策等的干预,才使我国部分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率先走向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了区域经济差距。

2.构建完整的区域人才新体系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首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适应“新常态”的要求。其次,是区域经济进一步合理分工和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要求。再次,是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后,是落实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总体战略要求。中央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和协同发展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三四三”总体战略部署。第一个“三”是指“一二三号”重点区域工程:一号工程是指京津冀协同发展,二号工程是指长江流域经济带,三号工程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四大板块”是指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第三个“三”是指“三个支撑带”,即长三角支撑长江经济带,环渤海支撑东北、华北和西北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支撑西南和中南经济带。为了落实这个总体战略部署,就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区域人才新体系。

二、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人才新体系实施路径:指标体系评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当今世界正步入新的经济竞争时代即科技竞争时代,其实质就是对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的竞争。如何更好地利用本区域的资源特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可持续开发人才,成为政府、社会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区域人才发展的调查发现,人才发展的空间表现通常是:转移、扎根和升级(或再转移),这一切是由区域对人才发展的吸引力、承载力、融合力和支撑力所决定的。

(一)衡量区域人才竞争力的共同尺度

1.区域人才竞争力决定机制:人才要素—产业—价值(TIV)分析框架

不同区域由于在主体素质和要素环境方面禀赋不同、成本有异,接近和利用区域外部的要素环境距离和成本也不相同,区域多元化和独特性将对人才的竞争起到关键性作用。由于区域间人才、企业和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可移动的,区域要素环境差异又导致潜在收益的差异。区域之间的人才要素与环境以及主体素质的变化,会引起资源、人才要素与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原有一般均衡的进程常常被打断,并趋向新的均衡。这一进程就是竞争—均衡—再竞争—再均衡的发展过程。

区域人才竞争力是指某一区域经济、人口、科技、社会文化环境等,在吸引要素、利用环境、发展产业、提供服务、占领市场的竞争合作和发展过程中,对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结构、流动、贡献等的影响,及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通过要素环境、产业体系与价值收益相互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提升人才的竞争实力来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决定并影响着区域格局的不断变化。

2.区域人才体系的决定性要素:经济、技术和文化

一般来说,区域人才发展的决定因素有三个:比较成本、科技水平和文化特质。工业化初期,第一个因素,即要素丰度和成本(价格)最重要;工业化发展期,第二个因素,即技术资源和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要。而长远来看,第三个因素,即地区文化(市场文化、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具有决定性。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长期发展中所积淀而成的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习惯倾向。到了后工业化时期,各国工业化表现各异,几乎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其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即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工业化道路的多样性。金碚:《全球化新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1期,第16页。

因此,本文区域人才竞争体系构建的长期逻辑是,除了区位和资源特点在工业化初期与发展期的重要作用外,科技创新与文化蕴涵是两个决定性因素。此外,决定区域人才发展的比较成本、科技水平和文化特质这三个要素,是需要有空间因素支持的,即打破区域限制,按照市场规律促进供给侧全要素的科学配置和自由流动。所以我们把构建区域人才竞争体系,重点放在关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的空间结构调整上,所分析的区域人才竞争力将侧重于城市(包括城市群、城市圈)的人才竞争。

3.人才承吸力和区域价值的政策抉择

一个地区的产业吸引力强,生态环境好,公共服务到位,居民生活质量高,当然就会表现出较强的人才和人力资源吸引力。人才竞争力与区域价值良性关系的理想表现是:产业和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才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优化,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呈现流入态势。因此,要筑实人才发展的区域根基,就必须培育和增进对人才发展的吸引力、承载力、融合力和支撑力,这是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所以,区域人才竞争力的问题实质就是:哪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人力资源素质、科技创新条件和社会文化支撑基础等区域价值优势强,哪些区域的人才竞争力就强。

(二)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人才体系构建与要素分析

1.区域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人才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以区域人才体系为基础的。我们认为,所谓区域人才体系是指由人才占用地表空间资源行为特点所决定的“点、线、面”布局结构和体系,其中点线结构构成人才布局的空间结构框架,面状体系构成空间分区分层系统(不同层级的区域人才解决不同的问题,而且各层级区域都有其自身的点线结构)。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了由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区域人力资源竞争力、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区域社会文化竞争力“四位一体”分区分层系统组成的完整的区域人才竞争力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区域人才竞争力体系要素指标

2.指标体系说明

(1)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对区域人才竞争力的影响。经济发展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是决定区域人才总体成长的最根本的因素,也是影响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总量和质量、第三产业占比、新增市场主体数、新兴产业、城市化、工业化、产业结构与就业吸收能力等。其中人均GDP反映了国民生活水平状况,从而反映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第三产业是连接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具有就业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的特点,从而反映人才承载能力;新兴产业、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为吸引人才和人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人才质量、效益发展的重要指标。

(2)区域人力资源竞争力对区域人才竞争力的影响。人才竞争力首先反映的是一种资源的较量,区域人口规模、人口的净流入率、人才的总量和结构、人才贡献率、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人口占比等资源要素的差异和较量,是区域人才竞争力的基础。

具体指标中,人口规模、人才总量是区域经济活动和人才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一个地区人才发展最直接、直观的表征;人口增量、人口净流入率反映了一个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高端人才、创业创新人才等反映地区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是人力资源素质的表征,是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潜在影响因素。

(3)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对区域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是由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共同支持、有助于创新活动进而改善并维持区域人才竞争优势的核心条件。具体包括以下指标:区域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比重、高校研发机构与人口的占比、专利授权量和专利保护实力指数、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覆盖率等。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是从区域的技术创新动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科技和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并对区域人才竞争力产生影响。

(4)区域社会文化竞争力对区域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区域社会文化竞争力主要是指社会、文化、生活等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是与人才基本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如为人才发展和创业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开放包容公平的市场自由度、政府效率等,是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环境是区域人才竞争的软实力,包括图书出版、文体影视、美术音乐、博物展览、国际赛会等环境。一个能够抢占文化制高点,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各类文化生活丰富,有能力经常举办一些高质量的展览会、博览会、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等的区域,其社会与国际影响力对人才更具有吸引力和稳定的凝聚力。

三、长三角区域城市人才新体系发展策略:基于区域人才竞争力分析

当前,长三角地区发展如何破除约束,优化结构,从提高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改革当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探究人才红利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战略环境及约束条件

1.战略环境

(1)大国战略。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的经济引擎和城镇化主要承载区域,在一系列的国家战略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崛起需要以长三角区域的崛起做支撑,而长三角区域崛起也需要在中国整体崛起中获得支持。

(2)经济全球化影响。伴随着后工业化转型、金融危机的缓解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长三角区域融入全球化发展也在进一步深化。集中体现在:经济格局进一步调整,以人才流动、服务经济流动、知识经济流动、科技创新流动、金融资本流动为特征的新时期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3)新技术创新周期叠加。目前长三角区域正在经历一波新的技术创新浪潮,来自多个领域技术创新(包括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和云数据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新型交通运输工具技术、生物和医疗新技术等)的叠加,预示着一波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到来。

(4)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信息技术一方面为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散化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又催生了更多的社会交往需求,使得长三角城市的区域化分散和特定类型功能及交往空间的集聚,共同构成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特征。

(5)“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融合。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将区域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有效衔接,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找到自身发展的机会,加强与周边地区良好的竞合关系,建成亚太经济圈最发达的引擎,发挥巨大的辐射功能和最优的综合竞争力。

2.约束条件

(1)区域经济增长压力。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出现速度减缓的现象(安徽省除外),长期高速发展导致的各种矛盾开始显现。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投资驱动的路径依赖,城市功能提升滞后;土地要素和资本等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仍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足。

(2)人口压力和老龄化趋势。长三角区域内由于人口出生率普遍偏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且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也持续升高,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较快。上海、浙江等地在进入成年型人口结构的同时,开始向老年型人口过渡,且老龄化社会的形成有加快的趋势。

(3)资源与环境瓶颈。长三角区域最大的软肋仍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部分城市其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等排放量还落后于珠三角、山东半岛城市区域及成渝经济区。但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已有明显改善,浙江等地的“五水共治”“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反映出长三角城市区域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

(二)长三角区域的人才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地域优势。长三角区域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为中心,江浙皖为三翼,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北联“京津冀”,南接“珠三角”经济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城市体系完备,城镇分布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千米80多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城镇间联系密切,区域人才多层级、宽领域的对话平台和协商沟通比较通畅。

二是人口集聚优势。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优势明显,2014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1%;长三角核心区(23市)总人口约1.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8%。未来30年长三角区域人口将持续增加,到2050年人口规模总量预计达到约2.5亿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的18%左右),核心区人口约1.7亿人。

三是产业特色优势。长三角区域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综合经济实力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作用显现,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占全国的32%和55%。浙江省加快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和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江苏省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安徽省在全国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兴工业大省地位逐步确立。

四是创新引领优势。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引领和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作用凸显。区域科教与创新资源丰富,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00多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近300家。2013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专利授权数占全国总数的43.92%。上海国际化程度高,2015年年底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2家,留学生创业园11个,留学人员13万余人,实际在沪就业的外国人达8.6万人。

五是市场开放优势。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市场开放度高,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本自由度高,政府效率高,投资环境优,辐射带动能力强,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制度体系完善。目前长三角区域正发挥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溢出”效应,围绕规则体系共建、创新模式共推、市场监管共治、流通设施互联、市场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等六个方面,建立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市场。

六是城乡一体优势。长三角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实现均衡发展。新一代以“互联网+”为驱动的信息经济从技术上解决城市乡村的地域分割问题,将城市乡村前所未有地紧密连接在一起,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从提高劳动力特别是农民的素质、增进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工的获得感、提升产业特别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特别是农村环境美化等方面,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于新东:《城乡发展一体化》,《浙江经济》2015年第13期,第21页。

(三)长三角区域城市人才竞争力评析

中外现代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城市或靠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即人口等多种要素集聚、产城融合、交通便利、多元文化汇集的地方,才能提供同时具备比较成本、科技水平和文化特质这三个要素的空间支持。因而,以城市化引领带动区域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基本路径。

根据对长三角人才优势战略和约束条件的分析,我们结合区域人才竞争力相关指标,着重考察了2014—2016年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和宁波等6个长三角重点城市的人才竞争力状况。按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区域人力资源竞争力、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区域社会文化竞争力指标进行分类测度(见图1)。

图1 区域经济、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和社会文化竞争力指数分布

分析显示,上海市的各项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区域人力资源竞争力、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和区域社会文化竞争力三年平均得分分别为18.1、18.7、29.6和17.8。

经济发展竞争力方面,杭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竞争力得分平均17.3;南京市居第三,发展最为稳定,三年平均分为14;宁波市得分为12。苏州市近年来因外资企业大迁移对工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等因素,其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排名有所下滑。

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上海市不仅具有人才数量方面的优势,在人才结构、人才投入、人才平台和人才贡献率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南京市、合肥市、宁波市和苏州市在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比和人才总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杭州市近年来人才的流入率走在了长三角各城市甚至全国的前列。

科技创新竞争力方面,有5个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分值都较高接近26分,上海市继续走在前列。杭州市由于新增发明专利数、新增市场主体数、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等处于领先,显示市场竞争力较强;南京市和苏州市,由于外资企业数量较多,科创研发平台载体众多,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具有优势;宁波市研发机构质量、信息经济、互联网覆盖率等项目成绩较好。

社会文化竞争力方面,上海、杭州、南京为人均GDP突破10万元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就业形势良好。上海市在社会环境(如市场规模、开放自由度、资本流动)、文化环境(如文化场馆、图书出版)、社会环境(如医疗资源、社会养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三年平均分高出第二位近10%,显示其龙头地位毋庸置疑;杭州市和宁波市的创业创新氛围较好,政府效率高,“最多跑一次”浙江省提出到2017年年底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让政府服务效率迈上新台阶。教育投资支出大,金融、营商环境良好,资本自由度活跃,显示其投资环境优越。空气、水质量、工业废弃物处理率、生活治安等方面都位居前列。杭州市已成为2016年人才净流入量在全国排名第一的城市。南京市和苏州市在社会环境(政府服务、人才政策等)、生活环境(住房、交通、生态等)和文化环境(传统特色、人文底蕴等)方面发展得分均衡。合肥市在房价指数、生活成本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奋起直追,已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发展新引擎,发展态势竞争力强。

综上所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区域之一,也是综合人才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尤其在科技创新竞争力方面均衡发展优势凸显。长三角区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城市人才竞争力之间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存在着既紧密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关系。未来,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长三角区域城市人才竞争力潜力将进一步得到挖掘和发挥,区域优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显现。

四、创新区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区域人才体制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的区域人才共同体,是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以人才支撑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保障。

(一)营造区域人才发展良好服务生态

1.优化专业服务平台

鼓励共建区域创新服务联盟,设立区域城市群协同创新服务中心,为人才的技术扩散、科技评估等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各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在区域城市间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为人才提供科技研发、专利管理等服务。加强区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体化服务。推动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区域性创业人才开发培养基地等建设,为区域人才引进培养提供增值服务。建立规范、统一、灵活的区域人力资源市场,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

2.推动协同服务创新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入、风险补偿等形式,支持区域科技研发,为深化区域人才创新研发、集成应用、成果转化协作等提供优质服务。发展区域“孵化+创投”模式,建设创客空间,集成提供人才的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融资担保等链式孵化服务。积极探索区域通用的创新券、创业券等新模式,区域共享在人才培训、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质量品牌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3.营造优质服务环境

以区域人才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基点,加快区域人才硬环境建设,完善区域陆海空港交通枢纽、信息、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人才工作基础生活配套设施,早日实现互联互通。围绕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坚持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大力发展图书出版、美术音乐、文体影视、博物展览、国际赛会等产业,积极打造区域生态文化软环境。

(二)优化区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1.强化区域人才发展顶层设计

联合制订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推动重大区域人才工程实施和重要创新政策落地。建立完善区域人才工作部门联席议事机制,定期就区域重大人才工作和事项进行沟通协商。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政策,编制区域产业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动态调控和优化区域人才结构,逐步形成区域人才随产业有效集聚、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

2.协同推进区域人才管理改革

建立区域开放式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机构等开展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建立区域人才相互挂职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允许人才在不同城市、不同部门间实行“旋转门”式的自由流动,科技人员可以在区域内多地、多部门兼职,医师可以在多地、多医院、多点执业。实行区域内人才流动专业技术职称互认、医疗保险关系等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区域内流动人才子女和家属就学、就医、就业的一体化待遇保障机制。

3.构建开放协同的区域人才政策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区域海外人才孵化器,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高精准引才效率;建立完善立体化的区域人才培养政策,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重点培育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职业经理人才,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市场化的区域人才激励政策,优化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式,探索按人才个税贡献建立在购房、保险、年金时的奖励返现办法等;完善全方位的人才保障政策,推行区域高层次人才“红卡”制度,为人才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更加优惠的保障和便利。

(三)建立区域人才发展工作新模式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工作发展模式、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应体现差别和侧重。

1.加强区域人才工作的协同性

对处于工业化发展初、中期的地区,人才工作重点要强调协同性。围绕“人才流入区”建设,加强各种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不断扩展人才工作内涵和外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区域人才工作的合作力度,形成人才工作发展合力。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实用适用人才引进开发,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分工出发,优化人才资源结构的有效配置。

2.加强区域人才工作的同一性

处于工业化发展成熟期的地区,人才工作同一性十分重要。首先要解决的是“高端人才有效集聚和发挥作用”的问题,其工作内涵是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创新平台和重大项目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其次以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在推动区域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发挥聪明才智上下功夫,为产业发展、人才汇聚和智力涵养提供服务保障与支持;再次是人才工作重点要瞄准重点产业、工业园区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产业人才聚集地和创新创业人才基地,积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均衡发展。

3.加强区域人才工作的差异性

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地区,人才工作要在做好协同性、同一性的同时,更要关注差异性。这一时期区域发展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创新阶段,不仅需要高度完善的产业要素聚集,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智力驱动的创新内生动力系统,从而达到一种人才、产业、社会创新发展的多元化、包容性均衡。孙锐:《正确认识区域人才工作发展的阶段模式》,《中国人才》2016年第11期,第39页。人才工作重点是将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着力营造开放多元、宽怀包容、自我更新的创新创业人才生态系统,在差异中创新、差异中竞争、差异中发展。不断吸引、集聚具有国际化的各类优秀人才,持续增强创新发展的强大活力和创造力,最终建立起在国际人才竞争、智力竞争、创新创业竞争中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跨越式创新发展。


课题组成员:陈诗达 吴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