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追求和交往心理研究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精华部分,党和人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大学生更是祖国的期望所在。处在我国新历史时代的大学生,其心理状态是生动的、丰富的。为了对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我们采用心理科学课外学术活动的方式,在对本校166名大学生(男103人,女63人)进行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做了大学生心理的自我分析。本文对在这一尝试性研究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个探讨的侧重点放在分析,而不在数据。因此对数据只以举例方式粗略地予以引用。
一、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专业
青年都关心自己一生事业的奋斗目标,它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积极性有较大的自我激励作用。
在个人的事业理想方面,大学生与高中生有显著的不同。高中生虽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但还不能确认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高中生也缺乏确立自我的条件,因为他们面临学业和升学的压力,未来的事业还未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他们也难以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高中生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是模糊不清并时时变动的。大学生则不然,他们的职业已基本定向,他们有更多的必要和可能,把目光投向自己,确立自我。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形象已从中学生时代的模糊状态中清晰稳定起来。
促使大学生确立自我的第一契机是高考选专业。高考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既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竞赛,也是确立职业方向的一次决策。报考前,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事业可以有形形色色的幻想,他们完全可以在想象的太空中遨游。但当他们对高考选科做出决定后,他们对职业、专业、理想的遨游空间便大为缩小。如选了体艺科的高中毕业生,就不会再幻想自己未来成为一个文学家或工程师了。而通过高考、填报志愿后,他们就把自己的未来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里了。
一旦接到录取通知单并正式进入某一大学的某个专业后,高中生就正式成为大学生了。他们的职业、专业方向就基本明确了,他们人生的轮廓便大体描绘出来了,他们此时已能明白自己一生将以何种职业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
开始了大学学习的青年,客观上要求他们以所学的专业为他们的主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他们的职业理想和事业理想。在当代大学生中,确实也已有相当多的学生把理想的自我建立在现实的专业基础上。他们由于实现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专业的和谐统一,因此学习目标专一,心情舒畅愉快,钻研劲头十足。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专业的偏差。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甚至还是一部分大学生烦恼的主要来源。如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你理想的职业是什么”这一问题,只有27%的调查对象,把与现在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作为自己理想的职业。这种情况,在其他大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什么按照自己志愿录取的还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专业呢?从大学生的心理自我分析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大多是“佼佼者”,他们对未来的设计是十分美好的。但大学毕业后将从事与专业相联系的职业却是十分现实的。于是,他们便会把自己未来形象与理想的自我形象进行对比,当发现两者有较大的差距时,他们可能会对事业理想产生新的追求,而对自愿选择的专业失去兴趣。
(2)许多大学生为了获得高校录取机会,有意地选择了不理想的专业。在报考填写志愿时,每个考生都知道,志愿选择必须与考分一致,否则会被淘汰。绝大多数考生既希望考取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又希望不会落选。对于考分不是很高的考生来说,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愿望是不容易的,于是在填报志愿时就会发生思想斗争。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虽能满足自己较高层次的事业职业理想的需要,但是落选了就连较低层次的生活需要和自尊需要也得不到满足,为了维护较低层次的需要,他们只好有意识地选择能够录取但不合理想的志愿。这样录取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不低于半数。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在高考竞赛中,是获胜者,但在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考分的斗争中,理想的自我向现实的考分做了让步和屈服。这样,他们必然会产生挫折感。所以,他们的专业志愿选择,是一种勉强的不得已的志愿选择。在条件较差的大学和那些被传统观念贬低了价值的专业中,这类大学生的数量必定更多,甚至会占多数。然而,这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大多数是佼佼者,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宠儿,他们也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和强烈的自信心。他们虽然进了大学,但其理想的自我不会轻易消失,甚至会不时地冒出来贬责现实的自我。于是,他们常会出现焦虑。
(3)有些大学生虽然完全按照理想被录取,但是他们在中学时代对理想事业的想法往往是肤浅的,只看到其斑斓的色彩和耀眼的光环,而不知实现理想的艰辛和理想事业是否与自己的潜能相适应。进入大学后,随着专业学习的展开和深入,他们渐渐发觉原来所选择的专业和志趣不符,因此他们放弃将自己所学的专业当作奋斗终生的理想事业。
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兴趣爱好,或发现了自己的特长,认为只有改变专业,才能获得最佳发展。
大学生的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专业的矛盾,从发展趋势看,存在着三种类型,各类型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1)把理想的自我融入现实的专业中去。他们中有的正视现实的自我状况和客观现实对自己的要求,自觉调整了对事业、职业的理想,建立起和专业相一致的抱负和事业心;有的从自己现实的专业中发现或找到了实现原先理想的可行道路。他们在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之间重新建立起了平衡,情绪重获稳定,充满青春的激情和活力,努力使奋斗目标和现实统一。
(2)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专业互不一致却能平行地发展,两者互不相扰,也互不取代。他们在课堂上努力学习今后工作需要的一切专业知识;在课外却让理想的自我张开翅膀,干着与理想一致的事业。他们准备学好专业,作为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并让它去支持理想自我的发展,以便将来干出一番自认为能做出较大贡献的事业。但是,他们因为存在着理想的事业和现实的专业的矛盾,常流露出苦恼。不过,他们还是不息地奋斗着。
(3)理想的自我遭挫折后不能重新确立,对现实的专业又不抱期望,因此日趋消沉,但仍勤勉学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丧失追求事业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但还没有失去青年的本色。他们用社会责任心和毅力激励自己,尽力学好并下决心将来做好不属自己理想的职业工作。然而,其中也有一些大学生,因没有考上理想的专业,感到前途渺茫,对什么事都抱无所谓态度,学习、生活都提不起劲头,甚至滋长消极的人生观。如何在他们心中重新燃起理想之火,确立一个既与现实专业一致,又富于吸引力的奋斗目标,这是学校思想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迫切课题。
二、对生活目标追求的心理水平
大学生的职业、专业和事业的理想是与生活理想、社会理想联系着的。他们与中学生不同,人生观已基本形成,学习动机受人生观的支配,事业理想和大学生涯的学习目标往往都融入对人生生活目标的追求上去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量不再是得到高分数和直接的学习兴趣,而是对人生和社会目标的追求。大学生对生活目标追求的心理水平是有高低的,我们把它分为五个等级,一个大学生可能同时符合几个等级的特征,但从中可分析出占主导地位的一个等级。
(1)生活目标在第一个等级的大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人生目标模糊,还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活着。他们有的是在家长的压力下或跟随伙伴的行动而上大学的。他们对生活和学习都较随便,显出没有追求和动力不足的样子。从我们和其他学校的调查材料看,这一类目标占主导地位的大学生比例最小,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只占3%左右。
(2)生活目标在第二个等级的大学生。他们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取得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上大学主要是为了解决个人的户口、粮食,取得学历和谋生的手段,期望得到较高的工资,建立美满的家庭。对物质生活、爱情和家庭幸福的追求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这一个等级的大学生,约占15%。
(3)生活目标在第三个等级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追求和上大学的目的是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希望自己将来在事业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并期望得到较高的学衔、职称、社会声誉和地位,有的还决心努力奋斗为父母和家庭争光,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他们也希望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但对精神领域的追求是他们占主导地位的生活目标。这一等级的大学生占我们调查对象的最高比例,约为50%。
(4)生活目标达到第四个等级的大学生。他们追求的目标更为高尚。他们不把自己的追求局限在家庭的幸福和个人前途上,而是已把目标转向社会,尽社会义务,为祖国繁荣和四化建设做贡献是他们的基本目标和学习动机。这类目标占主导地位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多,约为我们调查对象的27%。
(5)生活目标达到第五个等级的大学生。他们的追求目标与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不仅要为祖国的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身,且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而学习和奋斗。但自认这类水平的生活目标占主导地位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很低,只占我们调查对象的5%左右。
上述关于生活目标追求的五级分类法和我们对调查对象各类比例的百分比统计,其本身还是不够科学的。五个等级可能还不能客观地反映追求的发展层次,而且个体可以同时存在多种追求,但作为粗略考察还是有价值的,从中可以获得对于当代我国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追求的几点初步印象。
(1)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领域,我国大学生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大学生把提高知识和业务水准,全面地发展自己作为第一位需求,这从第三个等级的人数比例远远超过第二个等级可以看出。如果对生活目标做两项选择,第三个等级的目标选择率会高到100%。大学生重视个性的发展是其显著的特点和优点,这与青年知识分子这一称号是相符合的。大学生唾弃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人生观,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能为任何物质生活所取代。他们知道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使自己的生活充实,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他们厌恶只图舒适的空虚生活,不愿碌碌无为地过日子,他们要在充分发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的前提下,使自己有较大作为。所以,他们要培养自己的广泛兴趣,并孜孜不倦地吸取精神养料。如果学校和老师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他们会感到失望和痛苦。这样的生活追求基本上是健康的、高尚的,不能把它与“个人奋斗”混为一谈,否则会减弱他们的奋斗动力;当然也不能认为是最高尚的,否则就会阻碍他们人生观的进一步发展。
(2)大学生的社会义务感强烈,希望对祖国尽自己的义务。大学生首先重视发展充实自己,这是无可指责的上进心。但充实发展自己还不是生活的最终目标,生活的最终目标可能停留在个人和小家庭的幸福上,也可能转向社会。我国大学生在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同时还投向社会,这表明他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正在摆脱只追求个人幸福的人生哲学,而是像他们自己所分析的,对社会做贡献永远比向社会索取快乐,大学生应在尽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取得个人的生活幸福。他们的这种高尚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反映,也是大学生进一步发展献身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良好心理条件。
(3)共产主义理想还没有成为大学生奋斗的主要目标和力量的基本源泉。这从主导生活目标到达第五个等级的百分数很低可以看出,也和多数大学生自答还未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状况是一致的。为什么大学生还未能把共产主义当作自己生活的主要目标呢?从大学生的自我分析看,主要原因有:①大学生没有受剥削受压迫的亲身经历,也没有经历过革命斗争的壮烈场面,不易懂得共产主义的意义;②对假共产主义的厌恶,妨碍了他们对真共产主义的认识;③我国目前的生活水平不高,社会风气和党风还未根本好转,共产主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榜样还不多见,使有些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现实性尚存疑问,有的甚至把共产主义宣传错误地等同于唱高调、说空话。这些心理状态表明,大学生虽说是青年中最富知识和理想的群体,但其生活目标还是接近现实的。他们的力量源泉仍主要来自能看清楚的目标,只有学校和大学生双方都做出积极的努力,大学生才能形成最高层次的生活理想,进入高度自觉的精神境界。
(4)还有部分大学生存在过于注重个人物质生活的意向。例如,以第二个等级为主导地位的人数比例约占15%,五个等级中占第三位。大学生如果不把物质追求作为主导目标,而是将其视为更高级追求下的附属目标,显然是合乎情理的。人们的追求总是多层次的,各层次的目标都有激励行为的推动作用。但若把个人的追求停留在第二个等级上,把上大学和未来的事业当作获取个人物质条件的“敲门砖”,则说明其精神世界还不够高尚。他们一旦实现其物质目标,如户口、就业等得以解决,就觉得人生目标已实现。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往往可以获得一只“铁饭碗”,这些人进入大学后,就会丧失高考时的拼搏精神,对知识的学习和政治的要求都抱无所谓态度。其中少数还会让物质欲望过分膨胀,追求享乐,热衷于眼前的利益。个别还会发展到生活不羁,学习懒散,在各种诱惑中堕落。可见,以第二个等级的生活目标为主导地位,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因素,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生活目标的水平。
三、独立的意向和对师友交往的期望
随着知识面、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人生观的形成,当代大学生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对师友品质的较高要求。
1.独立意识的增强
在涉及政治信仰和人生道路等带有较强政治色彩的问题上,他们倾向于独立探索。当问及“你是否需要他人帮助建立信仰”时,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半数明确表示不需要,另外半数则是有条件需要。不需要帮助的理由有两类:一类是相信自己能通过独立的探索,确立正确的信仰;另一类认为自己已确立了信仰和生活道路,不管其正确与否,准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有条件的需要的理由也有两类:一类是希望帮助者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另一类希望帮助者多采用个别接触特殊对待。
大学生在政治方面显示出的独立意识,既是他们心理发展渐趋成熟的表现,也是他们对社会权威和师长的崇敬心理有所减弱的反映。大学生即将独立成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个独立的角色,需要养成独立确定生活方向的能力,他们的认识和知识水平也已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大学生对确立信仰抱有自信是合乎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的,但是独立意识与接受他人帮助本来是相辅相成的,而大学生为什么不愿他人帮助或只要有条件地帮助他确立信仰呢?有些人说,这是由于大学生对政治教育存在抵抗心理,大学生自我心理分析揭示的原因表明他们内心有“我们大学生都彼此彼此”的想法。他们对帮助者缺乏信任,感到他们言行不一,认为对信仰若只停留在口头上,自己也是能够说一些的。这说明,大学生心理还没有畸形地发展到否定他人帮助的地步,只不过是用了消极的或无声的形式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这也隐含着对当前教育界的批评。如果大学了解当代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提高教师和政工干部政治素质的基础上,采用和大学生有较强独立意识这一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如多用读书会、讨论会、辩论会等方式),那么大学生和大学教育者的心理相融度会提高,教育效果也会好些。
2.对老师的心理依赖减弱
大学生在独立意识增长的同时,对朋友的情感依恋也更为强烈。在回答“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喜欢找谁帮助”这一问题时,80%以上的调查对象都表示喜欢找同学、朋友和知己者解决,约15%的人会找了解自己的人解决,只有5%的调查对象表示要找组织、班主任和班干部帮助解决。
这说明,大学生的友谊感是强烈的。他们不少人把友谊看作仅次于求知需要的第二需要。他们希望与态度宽容、能理解自己的伙伴一起谈心、交换看法。在建立了友谊的同伴面前,他们觉得关系平等,谈吐自由,交往轻松,把自己的糗事说出来也不怕笑话,感到精神舒畅。与中学生相比,对班主任和老师的依赖性,大学生已大为减少,所以遇到困难首先去找师长帮助解决的比例极少。
但是,从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分析看,他们遇到困难不先去找组织和班主任,还与他们的组织观念淡薄,与老师、班主任的交往不够亲密有关。他们中有不少人认为,现在大学里的组织似乎与学生个人关系不大,所以有困难,除非组织发现并帮助解决,很少主动向组织求助,有时不得不找组织帮助时,还感到不自然。
至于大学生的班主任和老师,不像中学里的老师、班主任那样深入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大学的班主任有的不兼课,老师更少过问班级的事。老师、班主任处理问题和了解情况大多通过班干部间接进行。因此,许多大学生感到班主任不够亲近,老师与自己的距离太远。他们希望班主任和老师能主动走到自己身边,更期望组织和老师用交朋友的方式增强与学生的关系。
3.对朋友和教师的品行要求较高
他们都重视朋友和教师的内在,而不看重外表。男女大学生对理想朋友的五项要求的次序是:①诚实坦率;②重友谊;③品德高尚;④敬重他人;⑤有才华。他们在交友上不予重视的有:①是否党团员;②是否有风度;③是否善交际。他们中的多数人,似乎不大喜欢与沉默寡言、内向和严格守纪的同学交友。这些择友倾向对集体风气的形成会有无形的心理影响。
大学生对教师品质的期望,重视是否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善于讲演等项;对班主任的期望,重视是否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处事公正、有组织能力等项。他们对教师的选择上不予看重的是:外表风度、政治面貌、职务职称、独创性和政治原则性。
大学生交友和从师的选择心理,既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生活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较高尚的追求,也反映出他们中有部分人有忽视政治和组织纪律的倾向。这部分大学生似乎对政治生活和组织纪律有些厌烦,因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从兴趣调查看也是如此,他们对专业学习、文艺活动、体育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对政治学习兴致寥寥。
四、对异性间交往的态度和择偶心理
大学生年龄大都在十八九岁到二十三四岁之间,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和性意识的发展,他们对异性间交往的兴趣不断增加,恋爱择偶已成为他们心理上关心和生理上困扰的一个问题。但他们毕竟还在学习时期,这一人生问题,与一般社会青年相比,显得更为理智、深沉,有独特的看法和追求。
1.对异性交往的态度
被调查的对象,不论性别,全部都认为,开展两性交往是必要的,并大都愿意一起参加社交活动。对于“大学生可否谈恋爱”的问题,多数直言作答,并说明理由。其中,60%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谈或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谈,30%认为不可以谈,另外10%不确定。对这问题还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和不显著的性别差异。高年级学生做肯定回答的比例比低年级高得多。做否定回答的,低年级较多,且男生稍多于女生。这些差别与青年发育的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是一致的。从所阐述的理由看,不同看法的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心理水平。
(1)认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的理由
大学生对可以谈恋爱的理由是实际的、纯洁的、积极的,很少有低级庸俗方面的想法,概括起来有四点。①从生理发育和结婚年龄看,大学生毕业时大都已到法定结婚年龄,部分更到晚婚年龄。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知识青年结婚平均年龄以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为最佳,但就一般而论,结婚前要有两三年的两性交往,然后进入恋爱过程较为合适。因此20岁出头的大学生,开始进行两性自然交际进而发展到恋爱是合乎规律要求的。从这样的年龄开始两性交往,双方可以有充分的相互了解、适应并建立深厚感情的时间。如恋爱成功,婚后夫妇生活必融洽;如不成功,受到的心理挫折也不会太大。反之,若年龄拖大了才开始两性接触,易在交往不深、情感尚浅时匆忙结婚,不仅本人会因此烦恼,甚至产生不当的恋爱心理,造成家庭甚至社会问题。②大学生集体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异性间自然接触和相互选择的适宜环境。③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较中学生成熟定型,有能力在道德感和理智感控制下发展两性情感,可克服因恋爱带给学习的不利影响,还可利用恋爱的积极作用,推动学习,相互鼓励鞭策,共同向更高目标前进。④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已基本确定,毕业后的生活来源有保障,恋爱成功,结婚有期。因此,大学生认为可在大学学习阶段谈恋爱,不像中学生纯属情感冲动,是经过理智分析的。
(2)认为大学生不宜谈恋爱的理由
认为大学生不可以谈恋爱的调查对象,虽然所占人数比例不高,但他(她)们考虑得更慎重,更深刻,其理由可概括为三点。①上大学是良好的学习机会,时间不长,应把时间用于学习,而谈恋爱多少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业。②大学生,尤其是年级低的大学生,年纪尚轻,社会阅历不足,还没有处理两性交往中可能产生的恋爱纠葛等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如处理不当,会影响终生。③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虽然基本定型,但是就业未定,抱负各异,毕业后变化都很大。这些因素既影响恋爱的成功率,也可能给恋爱成功的双方带来苦恼和不便,若在毕业工作稳定后谈恋爱,这些问题都可避开。不过,认为不可谈恋爱的大学生也不反对在有利学习、事业和身心发展的条件下,开展两性间的交往活动。
综合上述看法,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谈恋爱既有比较一致的态度,也有不同的看法。较一致的看法是:低年级和年纪轻的大学生,不应急于考虑恋爱问题;高年级大学生,谈恋爱应顺其自然;开展正常的两性社交活动,各年级都是需要的,学校各组织应创造条件并适当组织。这样既能满足大学生想与异性接触的心理需求,也可使他们的生活更多彩些。
2.大学生的择偶心理
大学生和一般青年一样,都希望找到理想的伴侣。但是在择偶心理方面,大学生有较特殊的追求,且性别差异明显。
就综合的择偶条件看,大学生较追求对方固有的身心条件,而不大追求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准和本人政治条件,这可从调查对象对九项择偶条件重视程度的排列次序看出。男生重视的择偶条件依次为:①身体;②品质;③性格、才能;④容貌;⑤学历;⑥职业;⑦年龄;⑧家庭;⑨本人政治条件。女生重视的择偶条件依次为:①性格、才能;②品质;③学历;④身体;⑤职业;⑥容貌;⑦家庭;⑧年龄;⑨本人政治条件。看来,大学生最重视对方的品质、性格和才能,摆脱了嫌贫爱富的拜金主义择偶标准。他们认为,配偶的良好品性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一对精神相配的伴侣比一对虽占有财富但离心离德的伴侣更能经受生活的考验。生命短促,美德长存,觅偶最难得的是内心的美。
从调查看,在大学生择偶条件的调查中,政治条件未包含在品质中,他们对政治条件最不注重,或抱无所谓态度。对伴侣政治条件项目中所列的“党员”“团员”“群众”和“无所谓”四项,2/3以上的调查对象都选“无所谓”。大学生对配偶的政治条件要求不高或没有特别的追求,主要基于下述心理:①认为爱情是情感领域的生活,政治比较严肃,过于注重政治,会影响家庭生活的自然乐趣;②不少人政治上进心不高,有些怕太上进会遭到孤立,因此对配偶的政治条件也不做特殊要求;③认为政治面貌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一定相符,现实中有些政治条件高的同志,心灵不见得美。以上这些想法虽然有片面性,但择偶心理是大学生主观世界的一个特殊领域,会随社会现状的发展和青年意识的变化而变化发展。
对配偶家庭条件的选择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某些意识倾向。选择比例最高的,是知识分子家庭,70%的女性调查对象选择了这个选项。其次是工人职员家庭,然后是农民家庭,干部家庭的选择率很低,其他如华侨等富有家庭几乎无人选择。他们不追求配偶家庭的条件、地位和财富,而追求其知识水平,这有两个原因: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深入人心;②在大学生心目中,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较优,其子女在才能、兴趣、性格、人生观等方面发展得较全面。较少人选择干部家庭,认为“干部子女娇生惯养,优越感较重”。家庭选择,女性的要求比男性高些。女大学生对知识分子家庭的选择率大大高于男大学生,而对农民家庭的选择率却大大低于男大学生。在女大学生看来,农民家庭封建意识较重,男尊女卑的旧俗还普遍存在,而知识分子家庭在这方面要好些。女性更关心家庭生活中男女地位平等是合乎客观规律的。
在择偶的学历条件、年龄和容貌条件上,男女大学生有更显著的心理差异。他们在学历上多数选择与自己学历相当的,认为这样的结合,感情的融洽度会高些。若自己的水平太低于对方,会影响家庭的平等相处。有的男大学生仍有“女比男强,好景不长”的旧意识残余,认为自己比女方的水平低,有损于“男子汉”的自尊。有的女大学生在择偶的学历条件上比男性的标准高些,这是现实社会中高学历阶层男多女少情况的反映,不能因此指责女性要求过高。不过男女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受“男应比女强”的传统婚恋观念束缚,造成人为的婚恋阻滞。
在择偶年龄的选择上,71%的男大学生选择比自己年龄小的,22%选与自己同龄的,很少选比自己大的。而86%的女大学生选择比自己年龄大的,其余选择相同的,少有人选择比自己小的。这种两性心理差异,显然是生理发育、性别差异和社会传统习俗的反映。但是,这种两性婚龄差观念,不能认为是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婚恋应以感情为基础,对于已发育成熟的两性青年来说,习惯上的婚龄差不是婚恋的主要条件,不能让它成为通向幸福的障碍。现实中有许多女比男大的夫妇生活得很幸福。
对配偶外形的选择,大学生以貌取人的现象比较少,更多追求“内在美”。他们说,只要爱情纯洁,相互称心,容貌仪表是无所谓的。而且女大学生对对方容貌的追求比男性更低些。调查中,择偶容貌条件,选择“外形一般”的,女性比男性的比例高得多,而选择“外形漂亮”的,女性的比例则低得多。说明大学生择偶心理还受“郎才女貌”传统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在减少对外表美追求的同时,把侧重点放到内在美上面去了。在内在美方面,男女大学生都重视对方的情感、作风和才华,只是男性更追求女方的温顺,女性更追求男方的作风和事业抱负。对配偶才华方面的追求,虽然女性高些,但男性也很注重。今天的大学生已摆脱“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心理束缚,有才华的女性更受社会的尊重,因此有才华的女青年觅偶难的主要原因,不是男性不爱才华。
(原载《福建高教研究》198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