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主体教育思想的践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儿童是教育的中心。这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首先提出并积极推行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教育理念。杜威积极倡导“儿童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杜威说:“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中心”的教育告别那种“心中有书本,眼中无学生”的教育,走向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美国教育部部长邓肯高度赞誉这种教育:“这是21世纪人类最好的教育,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20世纪末,我和瞿梅福先生相识在温岭的方城小学,他刚从另外一所学校调入并负责教育科研工作。当时,我正在方城小学进行一项有关“小学生人格发展”的教育实验。从那时起,我们就一起讨论、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在教育实践以及研究过程中,他对“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学校教育过程“见物不见人”,学生处于被动、机械接受知识的境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难以有效地发挥,常常被教师的主导作用所遮蔽,甚至所替代,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与对策: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素质个性化发展。在此基础上,他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并成为一以贯之的教改基本思想。他开始尝试进行学生学习心理机制的分析研究,聚焦学生学习活动尤其是积极主动学习活动的分析研究;接着,又提出“双主体”教学改革设想并进行实践尝试,“学为主体”的教育改革设想逐步明晰与形成。期间,他的闯劲、学识、能力被上级所认可,被任命为新兴的温岭市城西小学校长,“学为主体”教改思想和他一道肩负了建设新兴学校的重任。

时至今日,历时十余载,学校教学改革也从城西小学,影响扩展到台州其他学校,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区域教育改革实践共同体;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在《人民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以及《上海教育科研》等国内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在浙江省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并辐射到全国;在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以及发展“学为主体”的教育改革理论认识,形成了具有一定实践成效的操作框架体系。可以说,我是这个研究成果的见证者、对话者和分享者。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古往今来,概莫能外。经历“学为主体”教改思想的研究与实践过程,瞿梅福先生感同身受,他享受研究中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依据经验来创造意义,并在活动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的过程。教学活动应该在一个比较真实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中心,经过协商会话,让学生主动获取、丰富与改变知识。毫无疑问,“学为主体”教改思想是在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20世纪末,正式开始于我国新课程试验的2001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为主体”教改主张的提出,在当时确实是有一定的远见的,或者说,具有一定的理论敏感性。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种远见与敏感性来自于他长期学习、思考、实践的积累,也来自于他教育改革的勇气,更来自于他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学为主体”内涵的核心要素是“学习者中心”和“学生发展本位”。我很赞同他这样的理解与界定。此一时的“学习者中心”不是彼一时的“儿童中心”的简单翻版,他赋予“儿童中心”新的时代意蕴与使命。就儿童的本能、儿童的兴趣而言,这不是一种盲目的“儿童兴趣主义”,而是有选择、有引导的儿童的兴趣发展。“学为主体”倡导学生是学习的设计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为主体”教改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在学习目标与内容、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结果与反思这几个结构环节与要素上,具体表述是:“学习目标的选择性”、“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学习结果的反思性”。学生作为学习与自我学习、教育与自我教育、评价与自我评价的主人,这种教育教学过程架构以及实施环节的把握,体现出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主体的本质特征与要求,既切中传统教育教学过程存在问题的要害,又提供解决问题的支点与操作框架。

“学为主体”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及区域推进的实施策略主要是,分项实施、重点突破,教师主体、专家引领,边学边做、总结提高。这相对于教育综合性研究来说,无疑是非常可行而很有效的策略选择。这些专题主要有:为学服务的集体备课研究、让教于学的活力课堂建设、展示自我的作业改革研究、需求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等。同时,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人积极作用的需要,辩证地看待与处理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系,学教统一,教学相长,共享课堂。“学为主体”教改研究与实践是以学校为本,整合资源,合力攻关的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机制与制度,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新路子,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市以及国家级优秀奖励,受到广泛赞誉与肯定。

学生是生活的主人。什么是教育?“教育即生活”。杜威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陶行知先生把杜威的思想带回中国,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思想理论。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所以,儿童始终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更是生活的主人。学习应回归生活,与鲜活的生活接轨,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引领学生观照生活,现实地反映生活,让学习走进学生的生命旅程。我非常欣赏“学为主体”教改思想中有关学习与生活的论述。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把现实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努力做到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还儿童以“童真”,还儿童以“童趣”,为儿童留下美好的童年。

最后,我用下面三句话作为本序言的结尾:

儿童是教育的中心,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学习的快乐。

学生是生活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优秀的自己。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龙海

2016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