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发展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早在19世纪初,Sylvanus Thayer将军曾在西点军校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上课前,让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准备好的资料对课堂讲授的核心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在上课时,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是在学生学习准备基础上,结合批判思维训练,采用课堂活动的形式,开展小组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但Sylvanus Thayer的这种方式没有引起社会和学者的过多关注,更不要说在现实中进行普遍推广了,现在看来,这主要是由技术手段和相关资源的缺乏造成的。2000年,Lage与Platt在《经济学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和Bake发表的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中,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或“classroom flip”)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

2004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的数学教学视频风靡一时,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萨尔曼·可汗也因此在《时代周刊》评出的2012年影响世界的百人榜中位列第四。

直到2007年YouTube的出现,翻转课堂才找到一个很好的实现平台。同年,美国的两位高中化学老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尝试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的播放与讲解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以此来为因请假而缺席的学生补习落下的功课。然后,他们让学生回家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回到课堂上完成作业,而他们则从旁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完成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受教的同学们都很喜欢亚伦和乔纳森的这种教学方式。2011年,Salman Khan曾在演讲中提到:有很多学生喜欢晚上在家观看Khan 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白天在教室里完成课堂作业,当存在疑惑时,可以及时向在场的老师请求给予帮助。这种课堂模式与“白天教师在教室上课,晚上学生在家做作业”的教学过程正好相反,于是他们称之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从此之后,翻转课堂成为2011年最为热门的教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追捧。

翻转课堂目前在美国被广泛采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英特尔(INTEL)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在大陆举行的2011年度“因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年会”上说:“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2012年1月30日,为了帮助其他任教教师更好地理解翻转课堂理念,在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Open House),让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观摩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学习状态。这种做法有利于翻转课堂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另外,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了资源上的支持,特别是“开放教育资源(ORE)运动”,如可汗学院微视频、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视频、耶鲁公开课、MOOC网络资源、网易公开课等,这些资源对翻转课堂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国内翻转课堂发展脉络

在翻转课堂提出之前,我国已有类似的教育思想产生。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创造了一种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模式,此教改模式已经萌生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初具“翻转课堂”的韵味。后来,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形成了“三三六”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同样运用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理念,可以称作是翻转课堂的前身。2006年,浙江万里学院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小范围试点,到2008年试点面积扩大时,有些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新形式,教师设计的教学翻案采用了课前导学、课中研讨的模式,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也可以称作“翻转课堂”的前身。直到2011年,Salman Khan在TED上的演讲,才使我国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了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并开始了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全面研究。

2012年,浙江万里学院的袁葵芳老师率先在万里学院会计学专业的税法课程中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试点,并逐步在专业课中扩大试点范围;此后我校有越来越多的课程和教师尝试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目前“翻转课堂”在我国山东的一些中学已经开始尝试,并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而在高等教育中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尚非常鲜见。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实行翻转课堂的消息,其实浙江万里学院尝试得更早一些,只是各高校对个别课程的尝试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也没有像一些中学那样达到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行的程度。

总体来说,在我国,人们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可能带来高等教育的颠覆性的变化,也有人认为在我国现行的条件下根本实施不下去。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