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能包容,有雅量,心中无私天地宽

将对手看成风景

生活中时不时出现一个对手、增加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并不是坏事。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疗伤,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一颗晶莹的珍珠。可以说,没有沙子这一障碍和磨难,蚌就不可能制造出珍珠。

对手、压力和磨难,是人生中难得的历练,这些历练最终将变成人生的财富。通过对手给予的历练,我们能飞得更高、跑得更快。欣赏对手,对手也会欣赏你,这种对立的关系也将因此转变为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我们从对手那里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经历和教训,还有一位“千金难买”的朋友。盘珪禅师在说禅的时候,有很多人前来谛听。其中不单有禅宗的信徒,许多平民百姓和其他宗派的人也来听法,深感受教。

久而久之,盘珪禅师的信徒越来越多,不少其他宗派的信徒纷纷投奔他,结果激怒了日莲宗的一位法师。于是,这位法师来找盘珪禅师理论,决心斗法。

这位禅师来到盘珪禅师面前大声说道:“这位禅师,听说你的信徒众多,你可以让很多人对你表示信服,我却不然,你能让我也同样信服你,我就承认你的地位。”

盘珪禅师微笑着说:“那你到我的旁边来,我做给你看。”

这位法师依言过去。

“你到我的左边来!”盘珪禅师说。

这位法师走到了他的左边。

“哎呀,你还是到右边来,这样我们也好亲近一点说话。”

这位法师依言照做。

盘珪禅师笑着说:“你看,你已经服从我了。看样子你是个谦和的人,不如也坐下来听法吧。”

这位法师无言以对,不得不服。盘珪禅师用智慧的善行化解了日莲宗法师的敌意,既显出了大慈悲的情怀,也为自我的修为提升了一个境界。正应了佛祖的那句话:慈悲没有敌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视对手为“敌人”,还常常提醒自己:“他是我的竞争对手,也就是我的敌人!只要他成功了,我就会被打败!因此,千万要提高警惕,不要对他有半点儿好心。”实际上,与其这样时时提心吊胆,充满敌意,将对手当成人生的一道障碍,不如将对手当作自己生命里一道美好的风景,与对手一起成长。因为没有对手的人生太寂寞,也太平庸,正如自然界里的动物,若没有克住它们的天敌,恐怕它们也会在安逸里失去生存繁衍的动力。有位动物学家,对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进行过研究。他发现在东岸的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而且奔跑的速度也要快。而这些羚羊的种类和生存环境都一样。把西岸和东岸的各抓十只送到对岸,经过试验发现:送到东岸的羚羊,结果在一年以后,繁殖14只,而送到西岸的则变得懒惰安逸,体弱多病最终只剩下3只。结果表明: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他们生存的附近生活着一群狼,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是因为没有天敌。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敌人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自然界的法则在人类社会中同样适用。羚羊有了天敌所以发展得更加强壮,更适应自然环境;我们也因为有对手、有磨难而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位成功者说:“为人处世,要坦诚宽容;不要耿耿于怀,小肚鸡肠。当然,尤其是对你的对手。”把对手当成动力,他们就是我们进步、成功的阶梯。竞争虽在所难免,但不存在永远的敌人;将对手看成风景,你这边才会风和日丽。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任何领域想必都有比我们能力强大的人,与强人共事的时候,我们要把他们当作对手,更要当作发展目标,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对手。

一个人之所以生机勃勃,斗志昂扬,是由于有竞争对手的存在。竞争对手不是永恒不变的,今天是竞争对手,或许明天就是你的合作伙伴。所以,请不要把竞争对手当作“敌人”对待,应该看到他的优势,并且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赞扬的心态去接受他,欣赏他。对于在竞争中胜利的对手,你要与他握手,祝贺他、赞美他、钦佩他;对于失败的对手,更要与他握手,鼓励他,同时应该赞美他的优势。对于对手,切不可嘲笑、贬低,更不要诅咒他。因为所有的敌人可能是你的对手,但对手不一定是你的敌人,他们有可能是你的前进的动力、朋友乃至知音。

身外辱不计较

清朝初期的李绂作过一篇《无怒轩记》,他说:“吾年逾四十,无涵养性情之学,无变化气质之功。因怒得过,旋悔旋犯,惧终于忿戾而已,因以‘无怒’名轩。”李绂以“无怒”命名自己的书房,他要求自己“无怒”,而对待百姓则宽容有加,一生效国为民,深得百姓爱戴。

在他看来荣与辱乃是身外之事,不必计较,更不必为遭到他人的羞辱而生气。面对他人的言语侮辱,我们要以忍耐、宽容之心。宽容别人,自己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一位福利院院长为遗孤筹募基金,当时的福利院已经是风雨飘摇了,但院长一直坚信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天,院长来到一家酒店,他进去后发现里面有三个人正在玩牌。于是,他等快结束的时候上前请这三个人为慈善工作捐献一点儿钱。有两个人很爽快地递了一点钱过去打发他走,可是当中有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后咒骂他,要上帝降祸于他,并且朝他脸上吐了一口口水。

院长此时平静地取出手帕,擦掉面颊上的吐沫,然后不带丝毫怒气地说:“现在我的那份已经得到,先生,可是我的孤儿能得到点儿什么呢?”

那个辱骂人的玩牌者,听到院长的话后既惊讶又惭愧,一时无语,随后把手伸进口袋里,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那位院长。

院长最终凭着自己的真诚、宽容和毅力使福利院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对于卑劣之人,这位院长没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是用自己忍耐、宽容的力量去感化、折服对方,最终让对方感觉惭愧。但生活中很少有像院长那样面对侮辱不计较、不生气的人。一旦遇到对方恶语相向,攻击或者侮辱自己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法不动神色,充耳不闻,而是立即怒火中烧,于是一场冲突就此展开。

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位福利院院长遭到侮辱只是一味地回避,太没有尊严了。其实忍辱不是让一个人做缩头乌龟,而是教会一个人不要因为外界的变化引起内心的变化。为此,我们需要不断修炼自己,强大自己的内心。当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胸怀足够宽广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事情能轻易让我们生气。不会生气,别人的侮辱没有了效力,也就自动消除了。

在这个纷繁多变的社会中,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事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对人恶语相加。这时候,如果我们也以牙还牙,势必会爆发冲突。但如果我们心胸开阔一些,气量大一点,不与人斤斤计较,多包容、理解和忍让他人,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能够忍辱的人早已把荣辱看作了身外之物,再大的侮辱都不能让他烦恼。他不在意侮辱,也自然不会在意、记恨侮辱他的人,不计较他人的侮辱,因为他知道心田宽一寸,生命里的福田就会多一亩。

豁达一生,人事之间才能沟通

“一个真正的忍者,对待恶骂、打击、毁谤都要有承担、忍耐的力量。”这话固然不错,但是承担、忍耐并不是为了自我满足,而是为了修炼出豁达的胸怀,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最大的力量是豁达。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看得远,不被眼前利益所蒙蔽,当然容易有成就;心量狭隘自私的人,处处与人计较,琐碎小事就能扰乱他的心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减少了。李善长是明朝宰相,他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时,立下赫赫功劳,地位极尊,但他为人却较为苛刻,外表宽和,内实狭隘,性格执拗,爱记恨人。

开国之后,李善长曾任丞相,权势很大,其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有贪污罪,当时任御史中丞的刘基负责调查此事,李善长多次从中说情阻挠,最后,刘基还是奏报了朱元璋,将李彬杀死。自此,李善长便怀恨在心,暗设计谋,令人诬告刘基,自己还亲自弹劾刘基擅权。结果,刘基回家避祸。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对他有冒犯之处,李善长就罗织罪名割了杨的鼻子和李的胸乳,导致二人一死一伤。

后来,李善长又培养私人集团,导致朝纲混乱,引起忠臣直士的反对。最后,终因胡惟庸谋反一案受到株连,被迫自尽,全家70余人也尽行赐死。李善长身居宰相之位,却无宰相的肚量。对于肚量狭小,爱记仇恨之人而言,有权势而无肚量,不仅不是幸事,反而会成为祸端。

生活中,心胸狭窄之人成就小事也许是可能的,但要想干一番宏图伟业,却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因为,为人不豁达,总在情绪和利益上纠结计较,就难以在做事时与他人实现真正的沟通。为人豁达,心胸开阔,能容天下的人,方能为天下人所容,从而处处得到人和事上的提携和助益。

真正的豁达是无论遭遇什么人,什么事,都能够一以贯之地用自己的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可是,大多数人却总是牵挂太多,太在意得失,以至于遇到一点点阻碍便心绪起伏,患得患失,遇到不顺心的人事,便生出怨恨和烦恼,这样自然就很难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学会豁达不是一件易事,要学会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置身于一种高屋建瓴的思想高度,一种高瞻远瞩的人生极限。学会了豁达,面对窘境你会坦然,面对世俗你会宽容,面对遥远梦想你会孜孜以求,面对人生诸多不快你会一笑而过。

人在广阔天地间其实是很渺小的,一味地将当下的名利和烦恼放大,其实是一件很徒劳的事;但是人的心怀和眼界又可以无限放大,无论人生遭际是顺遂还是多舛,都可以用豁达的气量和胸怀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不拘泥于小情绪、小悲喜,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达成沟通交流,否则,连自己的生活起伏都容不下,就更谈不上与世界交流,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了。

过雅量人生,千般凡事不挂心

生活中真正有大雅量的人是智者,他能参透人生本源,感受到生命的溯真,即使面对诸多责难和非议的时候,内心也清净如冰,心有雅量,凡事不挂碍于心,便如一缕阳光柔化心田,柔化生命的一切悲伤与苦难。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面对生活中的诋毁和误会,我们不需要汲汲务求去澄清,而是用一种雅量的胸怀去承接这些事情,凡事不要千方百计地挂在心上,只要拥有包容之心,毁谤自然不攻自破,误会也可自然化解。同样,在遭遇来自外界的伤害时,也不必睚眦必报,如果事事挂在心上,甚至记恨、报复,那么恶果最后还会回到自己身上。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大臣在年轻时曾经与画家的父亲交恶,所以当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想要买下时,画家却出于往日的旧恨,匆匆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出一笔高价买这幅画。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过去,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忽然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地酷似。

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如果画家以能包容、有雅量的心去宽容曾经伤害过自己父亲的大臣,也许两家会和好,甚至成为世交好友,即使不能,至少他也不会日日被仇恨缠身,被痛苦侵蚀了生活。很多时候,在面对和处理外来的伤害时,是用仇恨去伤害对方,还是用包容豁达的心去看淡和原谅?是用狭隘的心将自己和他人困在怨恨的枷锁里不得动弹,还是用宽大的胸怀消弭心中的愤怒不平,给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带来自由和快乐?结果如何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有时,我们不妨多一些雅量,忘记别人对自己的诽谤或者伤害,万般凡事不挂在心上,是非、对错、善恶……一切都留给时间去解决。

时间可以治愈苦痛,冲淡欲求。此时痛苦得无可忍受的事,过段时间再去看,就会变得无关紧要;此时觉得一定要得到手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再牵动我们的心念。能看到这一点,就不会时时将得失、喜怒放在心上。一个不将自我的利益和情绪放得太大的人,才会真正具备雅量,做到凡事不挂心,遇到矛盾时也就不会与他人针尖对麦芒。

丢掉仇恨,对人对己都是福音

仇恨会累积,报复会循环,这种累积和循环是永无止尽的,只有心中有爱的人与慈悲为怀的人,懂得如何用最柔软有效的方式去对待恨、消泯恨。

原谅他人,自己也能得到宽慰与解脱,不仇恨他人,于人于己都是福音。世事纷繁复杂,为人处世难免有是非骚扰,若能包容得了是非,忍得了骚扰,更能以爱去消融人与人之间以敌意铸成的冰封,那么这纷繁复杂的世事也就不能够侵扰你。

一个真正的智者能够原谅别人的过错,记住他人的优点和好处,忘记他人所犯下的错误和对自己的伤害。相反一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只会从别人身上寻找原因,记住他人的缺点和坏处,内心也会充满仇恨。背负仇恨生活的人往往很累,其实换个想法和角度,看开一些,放下仇恨,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一个年轻人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年轻人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禅师,对他说:“年轻人,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你忘记它,不犯它,它会小如当初,你越是在意它,和它对着干,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有人说忘记仇恨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要把怨气、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满心的爱,挤走仇恨。的确,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消除、丢掉仇恨,只要不断以爱充满内心、以关怀滋润胸襟,仇恨自然没有容身之处。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三儿子丢掉了仇恨,这一举动既救了仇人的命,也成就了他自己的人生。放下仇恨,的确是于人于己都大有益处的事。一个人的生命里若保留着仇恨,他就很难分出心神去做其他事情,如此一来,成就自然有限。而且,胸中积满仇恨,会让人看起来自私自利,面目可憎。相反,如果能够将仇恨从生命里清除出去,人生很快就能呈现不一样的面貌,至少,自己的心灵能够轻松许多。

其实放下仇恨并没有那么难,有时候,只是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了,一念丑恶,心量就会变得狭隘;一念慈悲和善意,心量就可以大如宇宙。心量大的人不仅能够稀释外来的痛苦和伤害,不会因一些小事而心绪不宁、烦躁苦闷,而且还能具备充足的内心能量,为自己也为他人营造一片福田。

学会释怀,忘记生活中的纠葛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才智过人,口才出众,但是她心狠手辣,有仇必报,只要有人得罪了她,侵害了她的利益,她就不会放过,因为算计得太过精明,最后才误了性命。为此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禁去设想:如果王熙凤不过分在意那些小小的纠葛,不紧紧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换一种方式为人处世,也许又会是另外的结局。

人生真的不必太计较。太过斤斤计较的人,人们往往不愿意与之相处、交流;而那些懂得释怀,能够将生活中的各种纠葛淡忘的人则会更受人欢迎。所谓释怀,是说把心中的爱憎悲喜消除掉,放下那些让人心生计较的人事和利益纠葛。只是,感情上的、人际关系上的、事业上的很多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放下,所以大多数人都难以做到释怀,背负太多,想要得到的太多,不想失去的太多,因而也就难以在生活中真正获得轻松。

释怀会让人获得自在。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很累,身体累,心也累,总之就是疲惫不堪,那是因为心被太多情绪、太多欲求占满。人生在世,就是一次旅途,装的东西太多,就会走不动了,又怎么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好的风景。轻囊才可致远,静心方能行久。心灵需要空间,生命需要舍弃,若将生活中遭遇到的每件事都放在心上,只怕人生就再也没有快乐的可能了。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平静淡泊,兴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老禅师年复一年地积聚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乐得其事,上午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到最后轮到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滑下来砸在了花盆上,连花盆架也碰倒了,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弟子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后非但一点儿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是修身养性,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修行禅定。拥有时爱惜,失去时便洒脱放手。对心爱之物不执着,即使心有不舍,也决不为此生怒生恨,明云禅师的修养可谓深厚。当花盆已经摔碎,再去扼腕、生气已毫无意义,禅师深深懂得这一点,所以选择事过不留,心中不存丝毫留恋,这正是释怀的智慧。

许多时候,懂得释怀,不被生活中的纠葛所牵绊,往往比过于计较更有利。生活中遭遇感情上的问题时,云淡风轻地去处理,比起失去理智、歇斯底里更易于走过感情的沟壑;当别人与我们产生矛盾或发生纠纷时,试着去原谅,不将别人的冒犯放在心上,比起与对方针锋相对,更易于缓和人际关系;当事业上出现坎坷挫败时,放下过分的得失之心,把它当作考验,积极寻求出路,比起深陷于绝望的情绪里,更易于摆脱困境。能够释怀,就不至于会被外界的得失牵着鼻子走,就不至于因为太在乎、太执着、太自私而失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能够释怀,便会觉得天地宽广,人生旷达。

别活在他人的口舌里

一位著名演员被记者问起有观众不喜欢他时,怎样对待。这位演员轻松地回答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不可能要求全世界的人都喜欢我,认可我的表演。我尽全力扮演好要演的角色,只求问心无愧就好。”演员身处在名利的旋涡中,喜欢他的人越多,名气越大,随之而来的便是滚滚不断的财源。可是这位演员却想得看,放得下,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赞美也好,诋毁也罢,都是不可控制的,所以也不必强求。如果太过在意他人的恶语,与之大打口水战,完全生活在别人的口舌中,随着别人的看法左右摇摆,反而很容易失去自我,忘记自己真正的追求。

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是否能坦然地面对别人的赞美、批评甚至侮辱和诽谤,认清自己,坚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一个农夫和他的儿子,赶着一头驴到邻村的市场去卖。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群姑娘在路边谈笑。一个姑娘大声说:“嘿,快瞧,你们见过这种傻瓜吗?有驴子不骑,宁愿自己走路。”农夫听到这话,立刻让儿子骑上驴,自己高兴地在后面跟着走。

不久,他们遇见一群老人正在激烈地争执:“喏,你们看见了吗,如今的老人真是可怜。看那个懒惰的孩子自己骑着驴,却让年老的父亲在地上走。”农夫听见这话,连忙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

没过多久又遇上一群妇女和孩子,几个妇女七嘴八舌地喊着:“嘿,你这个狠心的老家伙!怎么能自己骑着驴,让可怜的孩子跟着走呢?”农夫立刻叫儿子上来,和他一同骑在驴的背上。

快到市场时,一个城里人大叫道:“哟,瞧这驴多惨啊,竟然驮着两个人,它是你们自己的驴吗?”另一个人插嘴说:“哦,谁能想到你们这么骑驴,依我看,不如你们两个驮着它走吧。”农夫和儿子急忙跳下来,他们用绳子捆上驴的腿,找了一根棍子把驴抬了起来。

他们卖力地想把驴抬过闹市入口的小桥时,又引起了桥头上一群人的哄笑。驴子受了惊吓,挣脱了捆绑撒腿就跑,不想却失足落入河中。农夫只好既恼怒又羞愧地空手而归了。农夫的行为十分可笑,不过,这种任由别人支配自己行为、生活在他人口舌之中的人并非只有农夫一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像笑话里的农夫,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人家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谁抗议,就听谁的,结果迷失了自我。

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不论外界的评价是好是坏,是善意还是恶意,都与自身无碍,若为了每个人的言语而动摇,便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无谓的烦恼。我们既不会因为别人的赞扬而更加优秀,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而一无是处,真正决定自身好坏的因素并非来自身外的评价,如果为了周围的评价而改变自己,那就永远也无法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特质和才华。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苦心撰写了一篇小说,请作家批评指正。因为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顿下来。作家问道:“结束了吗?”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追问,煽起学生的激情,立刻灵感喷发,马上接续道:“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达一个段落,作家又似乎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

学生更兴奋,更激昂,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力。决断力是作家最重要的能力,不懂得适时做决断写出来的作品绵延逶迤,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

学生追悔莫及,太容易受外界以及他人言语、观点的左右,恐不是当作家的料。

很久以后,这名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正确运用,作品一定能脱颖而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凡事绝难有统一定论,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对我们满意,所以可以拿他们的“意见”做参考,却不可以代替自己的“主见”,不要让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譬如看一池荷花,于污泥之中生,观者有人欢喜有人忧,然而一池荷花就在那里,不动,不痴,不染,荷花还是荷花。行走世间,我们也应如荷花一样,不为他人口舌所动、所染,不为他人所左右而失去自己的方向。

不计他人错,待人需宽和

古语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个将注意力集中在大事情上的人,很少会去为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而斤斤计较,对这一类人来说,不仅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甚至连别人对自己的伤害都不值得放在心上。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比起计较他人的过错,不如专注于自己人生的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能包容,有雅量,内心宽和的人。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党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计旧怨,而且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心中充满怨怼的人,会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与他对立的,而如果以宽和面对时,这种对立感自然便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友好与快乐,以及成事的空间。

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我们要承认生活是不公正的,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不如愿的事情也时常发生。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妨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应对。如此一来,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同时还可以腾出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宽和的人通常在任何时候都能顾及别人的脸面和心情,他们总能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并能尊重对方,即使在对方犯下错误时,也能给人留情面,不故意揭短。有一位修行的禅师住在山中茅屋,散步归来,眼见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时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了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且早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中。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了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禅师没有当时揭穿小偷,而是以宽和的心送给小偷一件御寒的衣服,这无疑是在小偷的心中悬挂了一轮耀眼的明月,禅师的包容胸襟使小偷深深地受到了感化。宽和待人是一味心灵的良药,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若能时时多讲人好,多留情面,记住别人的好,不揭别人的短处,多一些宽容,给别人多一次机会,也就是在给自己一次收获快乐和广阔心灵空间的机会。

看得开,生活处处动人

心灵开阔,才是获得快乐的途径。说白了就是凡事要看开,看得开的人会发现生活的美妙,享受生活的乐趣,而看不开的人往往容易钻牛角尖,使自己的心灵陷入困局中,难以自拔。所以,放开心胸,看开一些,与人分享,生活也会变得处处生动,动人心弦。有一个对生活极度厌倦的绝望少女,她打算以投湖的方式自杀。在湖边她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老画家,老画家专心致志地画着一幅画。少女厌恶极了,她鄙薄地看了老画家一眼,心想:“幼稚,那鬼一样狰狞的山有什么好画的!那坟场一样荒废的湖有什么好画的!”

老画家似乎注意到了少女的存在和情绪,但他依然专心致志、神情怡然地画,一会儿,他说:“姑娘,来看看画吧。”

她走过去,傲慢地睨视着老画家和他手里的画。

少女被吸引了,竟然将自杀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她从没发现过世界上还有那样美丽的画面——他将“坟场一样”的湖面画成了天上的宫殿,将“鬼一样狰狞”的山画成了美丽的、长着翅膀的女人,最后将这幅画命名为“生活”。

良久,老画家突然挥笔在这幅美丽的画上点了一些黑点,似污泥,又像蚊蝇。

少女惊喜地说:星辰和花瓣!

老画家满意地笑了:“是啊,美丽的生活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发现的呀!”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人因为看不开,爱计较,被狭隘的心灵蒙住了双眼,看不到生活的美丽与动人之处。其实,我们每个人面对的生活都一样,只不过不同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所以有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快乐、美丽、动人,感觉自己很幸福;而有的人只顾着与别人攀比、计较,于是生活中只有抱怨与仇恨。前者感觉自己生活在仙境,后者则感觉自己生活在万劫不复的地狱。

事实上,地狱与仙境的环境一样,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心态不同导致了生存境遇的迥然不同。地狱中的人一心只想到自己,不考虑他人,可以说是他们将仙境变成地狱的;而看得开、不计较、不比较的人,互相关爱,互相照顾,所以他们生活的地方即使是地狱也会变成仙境。

为了快乐而给予他人,一定会获得安乐的生活。因为懂得分享,给予的人凡事看得开,从不计较得失、多少,不会为了他人获得,自己一无所获而生气。他们懂得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独占也不意味着拥有。看破这一点,自然想开,也就没有什么可惜的。

面对恶言,要有雅量

一个人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以一颗宽容心对己对人,以一份豁达的心境面对人与事,这个人就能够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恶言相赠的人,这些人一旦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在面色、言行上面显露出来,看谁都不顺眼。这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份雅量,以沉默表示自己并不接受对方的恶语,以硬碰硬只会让局面更糟。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人,那人愤怒地冲进精舍来。原来是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了,因此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了他的无理辱骂后,等他稍微安静时,对他说:“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那人回答:“当然有了,你为什么问这些呢?”

佛陀不答,继续问道:“那个时候,你偶尔也会款待客人吧?”

那个人说:“那是当然了。”

佛陀继续问:“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谁呢?”

那个人回答:“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归我了。”

佛陀以慈祥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今天在我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谩骂,那是归于你自己的啊!婆罗门啊,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面对他人的无理谩骂,佛陀并未生气,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甚至以一颗雅量之心为他剖析其中缘由。

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遭别人误会猜疑。当别人为此对我们施之以恶言恶语时,如果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或者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还不如拔除愤怒的毒根,让怒火自己消失。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为眼前的一点儿小事与人纠缠不休。面对他人的恶语,多一些雅量,也是一种美德。胡适的两个嫂嫂都不懂事,而且气量狭窄,她们常常闹意见。只是因为胡适的母亲是个宽厚和气的人,有这个榜样在,两人还不敢公开对骂对打,冲突只是停留在冷战阶段。她们闹气时,只是吊起脸,谁也不搭理谁。与胡适母亲发生了矛盾,也是如此。多年后胡适回忆起这段生活,说:“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胡适的母亲本就是脾气好的人,做了后妈后婆婆,更是格外容忍,处处留心。胡适大哥的女儿比胡适只小一岁,吃穿用度都与胡适一样,没有薄厚之分。两个小孩子偶尔吵嘴打架,母亲总是偏袒着大哥家的女儿,不问对错先责备自己的儿子。

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她们冷战时便增添了一个新武器:打孩子来出气,假借着骂孩子骂给别人听。胡适的母亲岂能不知道这种小伎俩,只是不说破,装做听不见而已。实在受不了了,就悄悄去邻居家坐一会儿,她是无论如何不和两个儿媳妇吵一句嘴的。胡适母亲的和气隐忍每每能够使处在暴风雨边缘的家庭保持宁静。我们身边不免也有一些像胡适两位嫂子一样“得理不让人,无理争三分”的人,总怕自己会吃亏;与之相反,还有一些人,真理在握也会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胡适的母亲显然属于后者。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

如果我们能够像胡母那样坦然地面对恶言恶语,以关怀、雅量、同情的心对待别人,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以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然能够浇灭怒火,化解没有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