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网络媒体中的《红楼梦》

在互联网时代,《红楼梦》这部已在印刷文化时代获得巨大声誉的经典又积极涉足网络,慷慨地为新媒体领域提供文化资源,孕育并孵化出更多新的红楼作品,基本可以分为原作上网、网络原创、主题论坛、跨媒体互动等几类。

(一)原作上网

小说进入网络公益图书馆,供更多的人阅读、查找是《红楼梦》上网最基本的形式。同时,将小说录制为声音文件,将已拍摄好的红楼影视、戏剧转化为视频,也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功能传播较早且较常见的形式。

虽然是将已经制作成型的文字或声像作品上网,但却并不是单纯的搬运,而是为拓宽现成作品的传播范围,并产生出以往不具备的功能。例如,读《红楼梦》小说是一个专门、连续的过程,其文本上网却将其打断,变成片段式的、不讲究时间地点的阅读。网络搜索功能更方便了专题性阅读,可以专读“晴雯撕扇”或是“红楼二尤”,也可以将大观园里起诗社的几章挑出来穿插阅读。以往只是特别迷恋的读者甚至研究人员才用的检索法,在网络上成为快速阅读的捷径。又如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由于讲述节奏较慢和播放时间原因,观众以中老年为主。成为音频进入手机软件之后,受众年龄结构却发生了完全的逆转,绝大多数是青年[6]

(二)网络原创

在网民自发原创的《红楼梦》相关网络文学作品中,以原作人物为主角的“同人”文、现代人附身古代的“穿越”文、重新设定角色命运的“重生”文等占据主流。在自由开放、求新猎奇的网络创作中,能看到《重生于康熙末年》这样托身曹雪芹之父的想象性红楼诞生记,也能看到《惜春纪》《红楼重生之环三爷》《神棍贾赦》这样以原作次要角色另辟蹊径的生发,围绕故事主角之一林黛玉的作品更是数量众多。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度将写作称为作家的“白日梦”,“艺术创作就是以想象来构筑幻想世界,以卸下现实重担,换得幻想型的欣悦与欲望的满足”[7]。这一点在网络作者身上较之传统作家更为明显。因为网络写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读者意识相对薄弱,不太关注读者的接受能力,更注重表达的快感和自我的流露。这种倾向从网上“黛玉同人”文中可以见出。不同于传统续书以作者身世、判词等为线索,力图趋近曹雪芹的“林妹妹”的追求,网络林妹妹属于网民。大部分“黛玉同人”为她设计了亲属:有林如海重生,有贾敏魂魄归来,也有身世神秘的姊妹、兄弟,其中尤以兄弟居多。如《红楼之黛玉重生》《林家嫡子》《伪黛玉和哥哥的红楼生活》《黛玉的新生活》《红楼之黛玉之弟》《穿越红楼之林家有儿》《红楼之姐姐不哭》《红楼之林家双玉》[8]等,都将兄弟作为改变黛玉命运的重要因素。在《红楼八卦周刊》里,因穿越而熟知情节发展的现代晴雯,甚至为保护黛玉设法过继了一个弟弟。

网络写作中让林妹妹有亲兄弟的做法虽然与原著毫不相干,却可以从当前青少年心理状况中找到缘由。黛玉精神的忧郁、身体的孱弱,很大程度源于她“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姊妹扶持”,而这种孤独感恰与占据网络写作主流人群的“80后”类似。这些具备写作才情、迷恋网络中的幻想世界,却惧怕实际人际交往的年轻人,很容易将其孤独感和沟通障碍归咎于“独生子女”的身份,并试图在网络写作中对现实缺憾进行想象性弥补。黛玉就是他们生活体验和个性自我的投射。

(三)主题论坛

与红楼相关的网络文学作品虽在网上,但围绕创作这个中心,虽然网络作者某种程度上能够接收到读者反馈,但其创作必须完成完整独立的构思,写作多半遵循传统小说的路子,这与印刷书籍类似。因此,有大批量网络文学下网成为畅销书,丰富了印刷书刊市场。这类作品的网络化并不十分彻底。

红楼梦主题论坛则完全显示了网络媒体与印刷媒体的区别。当前网络上人气较高的红楼论坛有“夜看红楼”“中国红楼梦在线”“红楼梦吧”“红楼星语”以及“天涯网”“搜狐网”等综合网站的红楼频道。在海量信息、自由选择、网站完全凭借提高用户黏着度的网络环境中,这些特色各异的论坛以特色鲜明的栏目显示出网络媒体的独特性。如“夜看红楼”论坛照顾到红迷的不同层次,设置了“初涉红楼”“品读红楼”和“红学研究”等版块,以高度相关的主题和明确的细分将自身定位为专业红迷网站。“红楼星语”则在醒目位置列出“红学史上的今天”条幅,不仅仅记录了红学发展的足迹,在一些尚无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里,还会提示并鼓励网友自发补充,这就很好地显示出红学普及的亲和力。“百度贴吧”下属的“红楼梦吧”比起前二者,虽欠缺规范和专业性,却为网民提供了一个“问答”“宣泄”“八卦”“吐槽”“评论”的园地。同时,作为国内主流搜索引擎,“百度”又有能力在网民搜索时,将其“红楼梦吧”中的话题以与搜索话题相关或类似的形式进行推送。由此,“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而是一个人人愿意参与、乐于插话、敢于提问、勇于提供自我见解的公众性话题。在公众间,即便是误读或臆测,一次次对“红楼梦”的重提、作品在不同场景中的重现,也很好地诠释了“红楼梦”已沁入国人文化血脉的渗透力。网络话题的随意性能够诱发寻常人对“红楼梦”的兴趣及话题的参与,在这里,“红楼梦”不是个别人的私享,它生生不息的力量正是来自大众的接受、理解和再创造。

(四)跨媒体互动

跨媒体延伸并不是网络时代特有的现象,《红楼梦》从小说到各类艺术形式的媒介转型已经证明了它艺术感染力和辐射力的强大。但由于印刷、电子媒体传播由唯一中心向外辐射的特质,互动行为却极其缺乏。如小说研究、赏析,影视剧评等均不能算作互动,只能称为反馈。在这方面,互联网的优势和对传播革命性变革显现出来。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赋予普通网民以话语权,同时,它在技术上综合了以往各类媒体的展示方式,所以,此前《红楼梦》几乎所有媒体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对应物:电子书、绘画图集、视频、剧照截图,等等。

同时,作为一种传播革新,互联网上还不断酝酿新媒体,《红楼梦》也随之进入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仅就“微信”来看,其中《红楼梦学刊》账号选择一些深入浅出的专业研究成果上网,订户转发进朋友圈后可获得网友的点赞或转发,极大地拓展了学术刊物的读者群,使“红学”辐射更广。而公众账号“红楼梦精雅生活”则主要召集并展示与“红楼梦”中生活主题相关的线下活动,如“调香”“品茶”“联句”“祈福”等。随着如今“慢生活”潮流复兴、“有闲阶级”逐渐出现,“享乐”不再是一个罪恶的字眼,一些都市青年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精雅呢?《红楼梦》对清代贵族子弟的家庭生活的描绘正为如今的都市年轻人提供了值得憧憬和模仿的对象。只可惜,古代贵族生活中那些遥远而美好的侧面已经离开我们太久,寻常个人甚至无法想象,更遑论参与。于是,一些或民间或商业的组织,利用新媒体,在线下组织网民,帮他们了解并进入一种类似红楼梦的生活方式。这种行为虽然一方面含有商业推广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在传承和发扬古老文化方面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