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科技生命

iPhone等智能手机造就了一种新的科技生命,它是人和电脑、智能手机的组合体,同时又是一个不断过滤和生产信息的端口。“微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生活的时代,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iPhone”每时每刻都在查找网络的接入点,寻找通往信息世界的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中已然出现了一个新的信息空间,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的现实空间交织在一起。相应地,现代的都市人也有了两种生活:现实生活与信息生活。前者对应的是一个生物体的人,会吃饭、工作、休息、生病、死亡;而后者则对应的是一个信息化的“人”,它只是数据库中的信息,是永生不死的“账号”。在过去,现实与信息世界之间有着一道鲜明的界限,随着电脑的开、关,人们可以在两个世界之间自由转换。而现在,对于“人—iPhone”而言,现实与信息世界的障碍消失了,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但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与信息世界的“接入”状态。

任何一种“人—机器”组合都具有生产功能。“人—纺织机”生产的纱布,“人—汽车”产出的速度,而“人—iPhone”配置所生产的则是信息。在此,“一个信息的建筑就是一个流动(flow)的、运动的、促进远距实时关系的建筑;它是拔根的(disembedding)、压缩时间空间的建筑。”[8]这里是无数字节的狂欢,是各种真实信息、虚假信息、谣言、小道消息的杂糅。“人—iPhone”是这个世界的缔造者,也是这个世界的居民。在各种信息流的生产中,“账号”是“人—iPhone”唯一的识别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账号是信息世界最鲜明的个体化标志,它记录了个体行踪,同时也能够隐瞒个体的现实身份——虚假账号的设置和装饰。真实账号与虚假账号,它们并存在信息世界中,也共同指向着现实存在的个体。对于“人—iPhone”配置而言,账号是他们必须通过的门户,无论是网络的介入,还是信息的发布,表面上看都是某一账户的行为。所以,与其说“人—iPhone”是在无限的生产信息,不如说是在永不停歇地生产、包装“账号”,而也正是通过“人—iPhone”,个体才真正完成了“账号化”,能够实时地保持现实与信息世界的同步。

因此,“微时代”也是一个账号“永远在线”的时代,现实中的个体形象被一个个闪亮的“在线状态”所取代,我们会不停地去联系对方的QQ、微信、微博,访问对方的空间、朋友圈,仿佛这些账号就代表着现实个体的一切;与此同时,我们自己本身也会不停地更新各种账号的“新鲜事”、发表各种状态,将自身的活动与账号的更新保持同步。通过账号的变换和装饰,我们仿佛突破了生物性个体本身的时空限制。更重要的是,账号本身是无主体的,它并不必然指向现实中的个体,经过iPhone和信息世界的转换,账号完全可以独立存在,它是永远“在线”的,也是可以不停更新的,即使背后那个有所指涉的生物体死亡了,账号依然还可以代替本人在信息世界中存在。这是一个无器官的身体,它拒绝任何身份的判定,也拒绝任何组织化的划分,而只是在不停地流动、生成、变化。因此,它更像是德勒兹意义上的“欲望”,一种“功能性异质元素组合;它是这一种对立与结构或者发生论的过程;它是感情(sentiment)而不是情感(affect);它是一种独立于主体性的‘个体性’(haecceity,一天,一季或是一生的特性);它是对立于事情或任务的事件(event)。”[9]“账号”是对现实中各种层级、身份的嘲讽和反抗。与此同时,账号又是需要表达的,它总是对着另一个账号、事件、信息、数据流开放,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账号的表达,它所言说的一切,一经产生就会四处漫溢、播散、迅速传至每一个角落,然后它又会在不同的地方得到回应、对话、交流。这是信息的流动方式,而账号就在这不断的信息流动中四处游荡,它掀起的是能指的狂欢,抹掉的是一切固有的、深层的反思和建构。在此,宏大叙事和象征秩序在四处蔓延的账号言说中被进一步消解了。这里存在的是信息的流动、生产,是无限增生和繁殖的信息产品和垃圾的乐园,而作为永生的账号,则是这里最有力的居民。

个体通过账号获得了信息世界的准入权,与此同时,账号在此也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合法性,有了一种现实中的真实性。正是由于智能手机的介入,个体完全与一个虚拟世界的账号紧密绑定在了一起,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实世界与虚拟的信息世界也变得难以分开。现实中的生物性个体和信息世界中的个体账号能够同时标注着个人的身份,个体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生物体,同时也是信息世界中的信息体。更重要的是,随着信息世界的不断拓展,信息化的个体,或者说是信息世界中的个人账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微博、微信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获得迅速的发展,其根本的原因正在于此。这些网络账号是个体的专属标志,也是个体的私有财产,同时也更加是信息世界中的一种信息。但是,在一个庞大而又运转迅速的信息世界中,个体身份(个体信息)如何才能被识别出来呢?

个体在信息时代所能接纳的永远都只能是最新的或最具震撼效果的信息,相应地,当一个账号、一个个体需要在信息世界中被发现时,它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要不断制造最新的信息、动态,要不停制造最具“震撼”性的感受。换言之,在信息世界中,个体的识别信息必定是一种没有深度的信息,这是一个靠不断地包裹和更新维持其有效性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信息世界中所遇到的个体,不管是现实世界的朋友、亲人,还是陌生人,其背后已不再具有可供质询或反思的内容,而只是一种暂时的、突发性的、情感性的“事件”,它们很快便会消失,会立刻被另一件更新的、更具震撼性的信息所取代。而且,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当我们将一条最新的动态或信息贴到账号中去时,真正需要的,也不过是引起一场短暂的“轰动”。所以,“点赞”成了最具“微时代”特色的行为艺术,它抹掉了所有深度交往和反思的可能,营造的只是一种虚假的群体效应。这里少见任何交往的可能,存在的只是各个账号的自吹自擂。在所谓的“微时代”中,技术和社会似乎在向着一种交流更加便利、知识信息更加开放的未来发展,但实际上,当我们打开iPhone时,当我们登录到自己的账号中时,我们是否还能感受到一种人际交往的乐趣呢?更深的孤独感应该能够说明一切。

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机器的发展已经在逐步拉近现实与科幻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得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有了一种新的科技生命。在这种新的“人—机器”组合中,个体变成了一种信息化的形式,它所指向的是信息世界的账号注册和信息生产。在这一关系中,现实中作为生物体的“人”被隐藏在了庞大的数据流之后,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通过网络,我们所能想到的、见到的、接触到的都只是一个个虚拟的账号,甚至,当现实中的人没有注册某一账号时,他仿佛就失去了一种社会联系方式(如微信)。因此,信息世界中的个体身份永远不是一个与现实无关的虚拟存在,而是不可避免地与真实的个体绑定在了一起,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信息世界对现实的进一步渗透,这种身份的重要性还会进一步增强。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才不再仅仅作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群体而存在,而是一种与科技、信息整合在一起的新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