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结语
“微时代”是一个新的机器时代,也是一个新的生命时代。在此,机器和人变得更加难以分离,由此也使得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难以辨别。在过去的世纪里,人曾经被从理性、神、动物等各个层面去定义、理解,而现在,在一个机器获得了前所未有重要性的时代,一个生命和生活被逐渐信息化的时代,“人”又将从何种角度加以定义呢?本文题目中所说的“后人类”只是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当信息世界的生存、交流、价值、意义开始不断威胁到现实世界的重要性时,现实中作为生物体的“人”究竟应该承担何种功能呢?我们已经不可避免地与各种iPhone、网络、账号捆绑在了一起,已经逐步进入一种“科技生命”的时代,这是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同时也是新的思考和研究的起点。
[1]张凯,国家图书馆馆员。
[2][德]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第32页。
[3]同上书,第34页。
[4]汪民安:《手机:身体与社会》,《文艺研究》2009年第7期。
[5][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6][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9页。
[8][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9]汪民安主编:《生产》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