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呜呼(於乎、於呼、於戏、乌乎、乌呼);嗟乎
“呜呼”看起来由单音叹词“呜(於、乌)、呼(戏、乎)”构成,实际上它的用法与叹词“於”、“呼”的用法差别较大。“嗟乎”也是如此,与单音叹词“嗟”、“呼”的用法有较大差别。“呜呼”、“嗟乎”可以说是两个全新的叹词。
先秦时双音叹词的种类虽不如单音叹词,但双音“呜呼”、“嗟乎”的使用频率已较高。到了《史记》中,“嗟乎”比“呜呼”更常见。
“呜呼”的特点是:写法多样化,有“於乎、於呼、於戏、乌乎,乌呼”,等等,但有趣的是在皇帝的诏书或比较庄重的场合常写作“於戏”; 常位于谈话开始处或谈话中;用于上对下的谈话中居多,也可用于下对上的场合;后面一般接感叹句、反问句和带有某种情绪的叙述句。如:
(盘庚)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尚书·盘庚中》)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乎?”(《尚书·西伯戡黎》)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尚书·大诰》)
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吕氏春秋·音初》)
“嗟乎”的特点是:后面一般接感叹句(有时是倒装形式)、反问句或带有某种情绪的叙述句;位于谈话开始处居多,还有位于谈话中间的;出现场合较复杂,可用于下对上、上对下或平级之间的谈话,甚至较多地用于自言自语的场合,特别是在汉以后的文献如《史记》等中,“嗟乎”的这些特点表现得更充分。与“呜呼”比,“嗟乎”的使用者更为大众化,使用场合也更为随便,这可能是它的使用频率在《史记》等中超过了“呜呼”的原因。在后世仿照古文写作时,尤其是发议论、抒情时,作者较多使用“呜呼”,较少用“嗟乎”,这也正好反映出人们的心目中可能觉得“呜呼”似乎带有更正式的色彩。如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所说,后世作者已把“呜呼”作为写议论文的一种必要形式,完全不顾古人和当代人的实际语言情况了。如: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极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庄子·徐无鬼》)
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乎?”(《吕氏春秋·观世》)
炮人呼天曰:“嗟乎!臣有三罪,死而不自知乎?”(《韩非子·内储说下》)
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战国策·赵策·晋毕阳之孙豫让》)
“嗟夫”、“嗟嗞乎”的用例较少,用法与“嗟乎”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