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诚文集(第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做广告的诀窍

今年的龙潭湖春节庙会,入场券由菜市口百货商场出资2.5万元印刷。入场券上理所当然地加上菜市口百货商场的广告。这广告也别出心裁。一是说明春节期间若干种商品的降价幅度。二是附上从龙潭湖到菜市口的交通路线图。果然此举带来菜市口百货商场上百万元的销售额。人们认为,这笔广告费花得很值。这件事,《北京日报》在头版头条做了报道,报道也写得好,很引人看。

这些年,人们对做广告的观念已经大有转变,普遍认识到这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商品要出卖,就要被人认识,使人了解,就要吆喝。这就离不开广告。但是,由于人们运用广告经验毕竟还不多,所以难免要采取一些不够聪明的做法。有的把自己的产品吹上了天,以为这样就可招来更多的顾客,岂不知过分地夸大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疑问,即使有上钩的,也因为期望值太高,一经实践,落差太大,引起反感;有的广告虽然打动了消费者,消费者却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到这种商品;有的只着力渲染产品本身的诱人,却不公布价格,消费者难以权衡利害得失,下不了购买的决心,广告词也就等于过眼烟云;有的是划出一笔广告费,凡来拉广告的,有面子就给一点,却不知道那些报刊的读者是否有可能对这类广告发生兴趣;有的登广告是到处撒胡椒面,不计算投入产出,以至于造成“做广告不合算”的后果。

其实,根本不是“做广告不合算”,而是这些企业的广告做得不得法。

日本的报纸上常有这样的广告:剪下来于某日某店购某物可以当500日元、600日元等等。到星期日、节假日,这一类广告尤多。我原以为这是为了推销积压商品,曾经拿这个问题请教日本商界的朋友。他们说:登这样的广告,让利的不但绝对不是积压商品,而且一般都是选择最当令、最畅销的商品。他们说,否则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这广告费就算白花了。我说:这样做商场岂不是吃亏吗?他们说:从一件商品看当然是吃亏的。但是,商场最重要的就是要吸引顾客。日本人生活节奏紧张,用于购物的时间不多。如果能把顾客吸引来,他就不会只购买一件商品,不会另花许多时间去别的商场。商场在一件商品上亏了,却可以在其他商品上赚回来。这是一种生意经。这种生意经的前提是把商场看作一个整体来求效益。如果商场的柜台都出租了,就没法用这种生意经。

有一次,我去湖北沙市开会。出发前,女儿问我去哪里,我说去沙市。女儿脱口而出说:“沙市日化,活力28”。可见这“活力28”广告之深入人心。到了沙市,参观日化厂,看到他们生产的日用化学产品,香皂、洗发剂、厨房洁净剂等等,整个系列,琳琅满目。我问:其他产品为何不像“活力28”那样做广告?厂长说,每一件产品都做广告,谁能记得那么多?集中力量宣传“活力28”,打响了,工厂有了信誉,其他产品自然会随之好销。后来我去海南岛海口罐头厂,这个厂是以生产椰树牌天然椰子汁闻名的。到这个厂一看,他们生产的饮料也是一系列的,有椰子的,有其他水果的,还有八宝粥、菊花茶,其中有些产品销路相当不小。但他们广告上也是集中力量宣传天然椰子汁,因为这是“世界首创,中国一绝”。

这些成功的广告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但是它们没有虚幻不实之词,没有用“托儿”来对消费者进行欺骗、诱导,没有诱使消费者买他们不必要的东西,没有回扣、提成、塞红包。他们的诀窍很值得我们思考。

广告的目的是为了争取消费者。归根到底,只有对消费者有利,至少不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才能长久地、稳定地争取到消费者。在市场中,谁能为消费者也就是顾客的利益打算得周到,谁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利益。这里还有很多学问,有广阔的天地,需要很费心思,也可以给人以很多成功的乐趣。


(《北京日报》,1993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