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建市30年实录(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1985—2014年,随着晋城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内容和项目不断发生变化。

一、财政收入

晋城市从1985年起,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8年实行包干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改革。2002—2014年,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体制的改革,构建中央、省、市、县(市、区)四级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框架。

建市30年来,晋城财政收入呈现稳定、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反映出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及财税工作者为财源建设付出的艰辛努力。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07.3亿元,年均增长1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85年的1.1亿元增长到98亿元,年均增长16.7%。其中,税收收入由1985年的8793万元增加到68.6亿元,年均增长16.2%;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995年的515万元增加到4.9亿元,年均增长17%;罚没收入由1995年的2390万元增加到1.6亿元,年均增长6.9%;专项收入由1985年的42万元增加到19.1亿元,年均增长33.7%;政府性基金由1998年的4081万元增加到45.3亿元,年均增长17.6%。

分阶段来看,1985—198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在2亿元之内,平均年增加1438.4万元。1990年,突破2亿元,1998年达到10亿元,平均年增加1.02亿元。1998—200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在20亿元以下,平均年增加3.03亿元。2002年,突破22亿元,用4年时间,2005年达到62亿元,平均年增加9.85亿元。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3亿元。2012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13亿元,这一大幅度的跨越仅用4年,平均每年增加25亿元。2013年,财政总收入在高基数上完成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014年财政总收入完成207.3亿元。

1985—2014年晋城市财政总收入分项目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于《晋城市主要财政收支统计资料》( 1985~2004年)及晋城市财政总决算报表( 2005~2014年)

1985—2014年晋城市财政总收入分县表

注:数据来源于《晋城市主要财政收支统计资料》(1985—2004年)及晋城市财政总决算报表(2005—2014年)

1985—2014年晋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县表

注:数据来源于《晋城市主要财政收支统计资料》(1985—2004年)及晋城市财政总决算报表(2005—2014年)。

1994—2014年晋城市财政收入分级次统计表

注:数据来源于《晋城市主要财政收支统计资料》(1985—2004年)及晋城市财政总决算报表(2005—2014年)。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归宿,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反映了政府政策的选择,体现政府活动的方面和范围。

1985—2000年,晋城市财政支出呈平稳低位发展态势,由12764万元增长至99029万元。财政支出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要财力用于维持政府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二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财政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全市整体达小康、基本脱贫做出了贡献。这一阶段的财政被称为“吃饭财政”。

2001—2010年,全市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由124602万元增长至895069万元,年平均增长24.5%。支出结构日益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断调整和完善财政支持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域、重点、方向和机制,积极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引导企业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不断扩大支持“三农”力度,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资金62亿元支持“蓝天碧水”和绿化、畅通等工程,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捧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作出贡献。

2011年以来,进入“十二五”时期后,随着晋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2011—2014年全市财政支出由113.2亿元增加至161.7亿元。财政支出突出了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一是突出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特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切实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全市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2014年,全市与民生直接或密切相关的支出达142.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88.8%。二是积极探索财政服务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对各类扶持经济发展资金效果进行评估,暂停或整合了一批风险资金、结余资金、闲置资金,以及使用率较低的资金,完善经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出台《晋城市市直部门争取上级发展资金考核奖励办法》,开展市级财政借出款项清理,推行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金经营预算管理,促进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制定《晋城市加快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实施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的意见》《晋城市市级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暂行办法》《晋城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等,使每一笔资金都用之有据。三是加强财政金融服务,优化企业信贷环境。取消、免征、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5项,积极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四是大力保障重点工程资金需求。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建立绿色通道,疏通拨款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执行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筹资32.6亿元,支持全市新建1.9万套和续建1.6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五是进一步加大全市社保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支持“三农”工作,积极打造民生财政。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化解资金总额达到3413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化解任务。下拨资金7302万元,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步伐,巩固和完善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六是深化财政改革,着眼于建立现代化财政体制,简政放权,强化支出管理。2014年,推行取消用款计划审批,提高财政授权支付限额,提高行政效率。实行涉农补贴资金发放“一卡通”,使涉农资金发放安全、及时、便捷。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管好用好政府性债务资金,确保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硬化财政支出预算约束,规范市级单位预算管理程序和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将财政资金集中投入到民生等重点领域。推进“三公”经费管理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财政透明度。

晋城市若干年份财政收支及增长情况表

1985—2006年晋城市财政支出分类明细表

2007—2014年晋城市财政支出分类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