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产总值
建市30年来,在改革开放强大动力推动下,晋城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总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1985年GDP为13.76亿元,2014年为103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1倍,年均递增11.3%;1985年全市人均GDP为758元,2014年增至44943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2倍,年均递增10.5%。
纵观晋城经济这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七五”时期(1986—1990年)的“建市成长”期,GDP由1986年的15.5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6.95亿元,年均增长7.7%;“八五”时期(1991—1995年)的“快速发展”期,GDP由1991年的29.42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83.06亿元,年均增长13.4%;“九五”时期(1996—2000年)的“调整改善”期,GDP由1996年的100.8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46.22亿元,年均增长11%;“十五”时期(2001—2005年)的“高速增长”期,GDP由2001年的161.8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20.15亿元,年均增长12.9%;“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的“高位调整”期,GDP由2006年的37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30.54亿元,年均增长12.8%;现正处于“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的“转型换挡”期,2011年GDP为895亿元,2014年已增加到1035.8亿元,年均增长8.4%。
1985—2014年晋城市生产总值表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注: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了调整,调整年度为2005—2008年。
1985—2014年晋城市生产总值指数表
(本表按可比价格计算)
第一产业茁壮成长。晋城建市30年是农村改革发展的30年,从农村基本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农业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第一产业发展活力与潜力得到激发和释放,发展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到2013年底,晋城第一产业总产值从1985年的41326万元增加到777963万元,增长了17.83倍。其中农业产值从29468万元增加到349182万元,林业产值从3938万元增加到28486万元,畜牧业产值从7913万元增加到379121万元,渔业产值从7万元增加到4500万元,分别增长了10.85倍、6.23倍、46.91倍和641.86倍。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从1985年的434434吨增加到2013年的904836吨,增长了1.08倍,其中谷物产量从409219吨增加到818349吨,增长了将近1倍,豆类产量从10983吨增加到69404吨,增长了5.32倍;生猪产量从1985年的270200头增加到2013年的1654456头,增长了5.12倍;肉类产量从1985年的18952吨增加到2013年的140277吨,增长了6.4倍;蛋奶类产量从1985年的7481吨增加到2013年的73922吨增长了8.88吨。
第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建市30年来,在改革开放强力推动下,国有工业活力逐步增强,民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资”工业发展迅速。到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644.4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74.3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605.46亿元,比1985年增长76.52倍。2013年,主要工业产品煤炭产量达到8143万吨、发电量232.87亿千瓦小时、水泥236万吨、钢材273.42万吨、尿素270.64万吨(折纯),分别是1985年的3.62倍、41.43倍、10.26倍、183.5倍和18.65倍(尿素为2002年—2013年)。到2013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达到119个,工业产值达到638.89亿元,资产总值达到2224.8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79.14亿元,企业个数比2002年增加了50个,增长了72.46%,工业产值增长了8.26倍、资产总值增长了6.08倍、利税总额增长了14.64倍。国有企业在主要工业领域的地位非常突出。2013年,晋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排前6位的是煤炭、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冶铸、化肥和石油天然气,在这6个主要产业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煤炭产值占到81.6%、电力占到97.94%、化工占到92.29%、石油天然气占到68.5%。到2013年底,规模以上个体私营工业企业92个,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6.65%,产值达到201.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9.8%。2000年时晋城市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资产总值仅有0.24亿元,2005年达到127.54亿元,到2013年达到311.78亿元,2013年比2005年增长了144.46%。2000年,晋城市仅有规模以上工业“三资”企业3家,工业总产值1400万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0.24%。2005年时,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增加到5家,工业产值达到34.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1.96%,比2000年提高了11.72个百分点;到2013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增加到17家,比2005年增加了12家,产值达到200.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74%,是2000年的81.25倍。2005—2013年年均递增24.7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递增速度7.57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8.96个百分点。2005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利税总额4.56亿元,到2013年达到34.54亿元,绝对值增加了29.98亿元,是2005年的6.57倍,年均递增28.8%。
晋城市若干年份规模以上“三资”企业情况表
资料来源:《2014晋城统计年鉴》
2000—2013年晋城市国有、私营、“三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示意图
第三产业全面快速发展。以1985年晋城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为标志到1991年底是晋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服务业焕发了勃勃生机,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服务业增加值从2.36亿元增长到9.44亿元,年均递增16.12%,快于GDP增速10.0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从17.11%增长到32.08%,提高了14.97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从129.67元增加到485.6元,年均递增20.76%,高于同期人均GDP年均递增速度9.3个百分点。就业人数从17.5万人增加到21.8万人,净增4.3万人,年平均增加650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21.97%上升到23.61%,上升了1.64个百分点。从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到2000年底,晋城市服务业处于一个持续稳步发展的阶段。服务业增加值从9.44亿元增长到57.02亿元,年均递增16.0%;占GDP的比重从32.08%增长到39%,增长了将近8个百分点;就业人数从21.8万人增加到31.9万人,净增10.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1万人,比上一阶段年均增多360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23.61%增长到30.37%,增长了6.76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从591.67元提高到2638.59元,年均递增18.07%,超过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1.95个百分点。从2001年到2007年底,晋城服务业发展速度处于一个波动性下滑时期。服务业增加值从65.61亿元增加到132.79亿元,年均递增10.48%,增速较第二阶段降低了6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从3022.11元增加到5973.46元,年均递增速度由上一阶段的18.07%下降到了10.22%,下降了7.8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也从40.54%下降到了31.62%,下降了将近9个百分点;就业人数从32.3万人增加到38.4万人,年均增加0.87万人,比第二阶段减少0.09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从30.7%,上升到32.37%,仅上升1.67个百分点,较第二阶段降低了5个多百分点,年均就业增长是三个阶段中最低的。2007年服务业发展止落回升,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30.95%上升到31.62%。比重上升不到1个百分点,但却是6年以来的首次回升。2008年以来,随着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支持扶持力度的加大,晋城市服务业呈现出在新的层次全面快速发展的势头。到2014年,晋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3.4亿元,是1985年的162.5倍。
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建市30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各类经济主体市场意识日益增强,一批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一批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壮大,一批落后产能遭到淘汰,晋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8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86亿元、8.54亿元和2.36亿元,到2014年分别达到了43.8亿元、608.6亿元和383.4亿元,分别增长了15.3倍、71.3倍和162.5倍。1985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0.8∶62.1∶17.1,2014年演进为4.2∶58.8∶37.0,第一产业下降了16.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7.1个百分点。
1985—2014年晋城市三次产业构成变化表(%)
产业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显著提升。建市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晋城产业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一是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组织协调、产业布局集中、产业技术进步等方面。主要集中表现在:(1)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推动下,晋城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晋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生产能力达到9360万吨,化肥(尿素)256万吨(折纯),水泥680万吨,生铁469万吨,钢材300万吨,电力464亿千瓦时。实际生产量分别达到8143万吨、270.64万吨、生铁346万吨、发电量232.87亿千瓦时,分别是1985年的3.62倍、82.01倍、10.26倍、6.92倍和41.44倍。(2)产业组织趋于协调结构逐步优化。1985年以来,晋城产业组织特别是工业组织不断调整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度,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组织结构趋于优化。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有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70家,小型企业157家,分别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3%、30.43%和68.26%。到201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24家,中型企业89家,小型企业138家,分别占到9.56%、35.46%和54.98%。大型企业比1985年提升了8.26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比1985年提升了5.0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减少了13.28个百分点。在工业总产值中,1985年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占2.9%,中型企业24.7%,小型企业72.4%,到2013年改变为65.47%、23.98%、10.55%,大型企业占比比1985年上升了62.5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降低了61.85个百分点。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突出表现在已经建立了规范性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不断增多。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56家,股份公司3家,私营企业29家,外资企业5家(包括港澳台商企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4.35%、1.3%、12.61%和2.17%。到2013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125家,股份有限公司10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84家、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企业)17家,分别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8%、3.98%、33.47%和6.77%。(3)产业布局集中度明显提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乡村就地就近办企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工业企业分散在乡镇和村庄。经过1995年开始的乡镇企业整顿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晋城产业集中度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特别是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集聚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1992年8月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先后引进了富士康、富基、汉通、皇城药业等光电制造、新材料、机械铸造、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下,晋城产业经济逐步走向园区化。到2013年,全市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15个,其中市级园区1个(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区);开发区园区1个(金匠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县级园区13个。其中重点规划建设的“一区六园”总面积达到142.1平方公里,2013年已入驻规模工业企业63户,总资产1191亿元,拥有从业人员94918人;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88亿元,同比增长64.9%;完成销售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32.7%。商贸流通业的相对集中也很突出。市区在城市东部和西部分别形成两大物流集中园区,在市区新市西街形成了批发零售集聚区,城市南部以居然之家、喜临门等企业为主形成了家居建材业集聚区。
晋城市若干年份各类型企业产值构成变化表
二是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纵观晋城产业经济,受煤炭资源型经济影响和制约,晋城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与建市之初相比,还是有很大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产业技术研发有明显进步。2005年晋城专利申请授权39件,其中发明12件,实用新型20件。2013年专利申请授权619件,其中发明33件,实用新型392件,分别是2005年的15.87倍、2.75倍和19.6倍。到2013年底,晋城科技示范园区达到69个,实施项目198项,其中国家和省62项。科技总投资达到18.49亿元;工业企业技术研发人员1786人,其中大型企业1750人,采矿业1718人。电力、化肥、丝麻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很突出,特别是丝麻产业先后开发了麻脱胶、梳理、纺纱、织造等关键技术,获得了5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5种产品或“国家级新产品”,绿洲公司成为迄今中国最大现代麻纺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2)产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1985年以来,晋城煤炭产业装备水平有了显著进步。1985年时,大多数煤矿采用机械通风、绞车提升、无极循环绳矿车刮板机皮带运输、电煤钻凿岩机掘进。1988年晋煤集团(原晋城矿务局)引进3套综合采煤设备,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全部实现机械化。经过不断改造提高,到2013年,晋城煤炭产业装备已经有了全国领先的一次性全采高液压支架采掘设备,从采掘到提升运输、从排水通风供电到瓦斯防爆等煤矿安全设施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电力发电机组跃上了一个大台阶。建市初期,晋城火力发电机组大多是千瓦级小机组,现在最大发电机组达60万千瓦。晋城火电发电量从1985年的5.32亿千瓦小时提高到2013年的231.98亿千瓦小时,增长了42.58倍。建市初期,晋城的化肥厂主要生产碳酸氢铵。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改小建大”,从“813”到“1830”再到“4060”,2013年年产大颗粒尿素达到270.64万吨。水泥产业的装备改造提升更为突出。建市初期,晋城水泥多使用蛋窑和土立窑,1989年开始推广机立窑。到1999年取缔关闭了蛋窑、普通立窑、窑径2.2米及以下水泥企业,到2000年,全市水泥企业16家,水泥产量达到99万吨。2003年开始上马干法水泥生产线,先后上马了日产1600吨、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到2013年晋城山水合聚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全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达到6家,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3)生产工艺水平明显提升。晋城煤炭产业上世纪70年代普遍采用“房柱式”采煤法,煤炭资源回采率只有20~30%,资源浪费非常严重。1980年代开始推广“短壁刀柱”采煤技术,同时普采、长壁分层等技术开始使用,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到60%以上。90年代以来,“综合开采”、滑移悬移支架等新技术被广泛使用,特别是2010年煤炭企业重组兼并后,“长壁分层综合机械化采煤综采放顶煤开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小煤柱注浆留巷”等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煤炭资源开发效率进一步提升。冶铸业是晋城传统产业,白煤炼铁技术曾一度驰名中外,1995年全市利用白煤炼铁技术的4—8立方小高炉有2354座,年产生铁400万吨左右。1996年之后,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造,采取“关小建大”,工艺技术方面广泛推进微机控制、自动上料、矿粉烧结、高炉喷煤、尾气发电等,整个行业面貌为之改观。到2013年,仅福盛钢铁公司已建成1380立方高炉2座、680立方高炉2座、530立方高炉2座,年产生铁520万吨。(4)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44.88万千瓦,是1985年的4.03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453台,是1985年的1.46倍,小型拖拉机47567台,是1985年的4.45倍;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8299部,是1985年的3.82倍,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94089部,是1985年的12.27倍。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平均每一位农业从业人员粮食生产量从1985年的1464.95公斤提高到2013年的2061.49公斤,提高了40.72%。
三是资源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提升,附加值不断提高。晋城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建市以来,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输出资源原材料的粗放型方式,提高资源原材料就地加工转化率,延伸产业链条,在资源深度加工转化中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始终是晋城经济发展追求的一项目标。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抓在手上,已经在几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煤炭方面:实现了“煤转肥”“煤转电”“煤转气”“煤转油”的突破。“煤转电”2013年耗煤894.93万吨,火力发电量达到231.98亿千瓦时。“煤转气”2013年达到822.82百万千焦。“煤转油”早在1994年就完成了2000吨工业实验,目前晋煤集团正在建设年产百万吨煤制油项目。相对成熟的是“煤转肥”,以大颗粒尿素为主的化肥2013年耗煤将近600万吨,产出尿素270.64万吨(折纯),同时形成111.5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10万吨合成油、3万吨甲醛、1.5万吨三聚氰胺的生产能力。煤层气方面:已形成了煤层气抽采—输送—压缩液化—发电—车用—民用—工业用等煤层气产业链条。已建成地面抽采井6000余口,地面煤层气年抽采能力达40亿立方米以上;年输气能力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煤层气日液化能力已达210万立方米,年可液化煤层气6.3亿立方米;全市各类煤层气汽车15000余辆;煤层气居民用户达17万户,民用及商业使用煤层气2亿立方米;陶瓷、玻璃、冶铸等工商企业年用气1.5亿立方米以上。已建成瓦斯发电厂33座,总装机容量35万千瓦。晋城已成为世界上利用井下瓦斯发电密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区域。冶炼铸造方面:晋城的冶炼铸造业历史悠久,生产的铁锅、犁镜等产品享誉国内外,现在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建市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晋城冶炼铸造业浴火重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晋城生铁加工主要是炼钢、铸管、工业配件,现在主要是高档球墨铸管、精密机械铸件等。泫氏管业、清慧汽配等冶铸企业已拥有全国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晋城已形成以厦普赛尔、伊健食品公司为龙头的饮料加工业;以绿洲大麻、吉利尔、晋氏织造、佳美茧丝等为龙头的丝麻加工业;以鸿生淀粉公司为龙头的玉米加工业;以古陵山淀粉公司为龙头的马铃薯加工业;以丰田食品、彤康食品、五色土公司为龙头的小杂粮加工业;以新胜食品、华强肉牛公司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业;以兰花酿造、源源醋业为龙头的醋产品加工业;以中晋药业、花草药业、北京同仁堂陵川党参公司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泽州泽地萃、高平金田、沁水嘉沁等为龙头的工厂化食用菌加工业。特别是以高平、泽州、陵川为主产区的生猪产业已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加工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营销品牌化的农产品加工新格局。
四是产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改善。30年来,晋城不断强化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招才引智,晋城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据《2008年晋城经济普查年鉴》显示:2004—2008年,晋城市从业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从832人增加到1545人,增长了85.2%,大学本科人员从20414人增加到38118人,增长了86.72%,大学专科人员从61913人增加到84056人,增长了35.76%,高中从业人员从156699人增加到177232人,增长了13.1%,初中及以下从业人员从223692人减少到203517人,下降了9.02%。从就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情况看,2004—2008年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从4116人增加到4983人,增长了21.06%,中级职称人员从27256人增加到27894人,增长了2.34%,初级职称人员从42642人增加到46411人,增长了9.3%。从就业人员中具有技术等级的人员情况看,2004—2008年高级技师从543人增加到1397人,增长了157.27%,技师从1961人增加到4152人,增长了111.73%,高级工从11336人增加到11999人,增长了5.85%,中级工从21348减少到20912人,减少了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