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通信网络
邮政通信建市初只有邮政局一家,建市30年,也是邮政通信飞速发展的30年。到2014年,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转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市、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并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全市邮政业务总量由1985年的405.2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2.3亿元,增长550倍;移动电话从无到有,用户发展到242.7万户,超过全市总人口数(公安户籍人口);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23589个,互联网上网用户392613户;而电报、电子寻呼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通讯工业的迅速发展,架起了晋城通向外界的桥梁。
一、邮政
(一)机构沿革
1985年5月建市后,原由晋东南地区邮电办事处管辖的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等县的邮电局改归晋城市邮电局管辖。主要业务有函件、包件、汇兑、报刊发行、机要文件、公众电报、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农村电话等9种。
晋城市邮电局设办公室、电信科、邮政科、检查科、工程技术科、人事科、计财科、基建科、总务供应科。同年9月,成立巴公邮电中心支局和犁川邮电中心支局。
1987年1月,增设计划财务部、审计科、邮票公司。同年3月,增设机要科、报刊零售公司。同年5月增设保卫科。
1988年11月,市局内部机构调整,撤销人事科,增设人劳科、宣教科;撤销检查科,成立审计监察科;撤销总务供应科,成立总务科、供应科,增设封转科。1989年3月,设农村电话管理科。
1990年1月17日,成立晋城市用户交换机管理委员会。2月,市邮电局进行机构调整,撤消人事劳资科,设劳动工资科;撤销宣传教育科,设教育科;撤销审计监察科,设监察科、审计科;撤销保卫科,设公安科;撤销封发转运科,设转运科;撤销报刊零售公司;设大十字中心支局、公共管理办公室、档案室。
1991年1月,设晋城市邮电局泽州路中心支局、储汇发行科、市话科、长途通信科。1992年3月,晋城市邮电局增设老干部科。7月31日,晋城市邮电通信建设领导组成立,统一负责全市通信建设规划以及各项通信建设工程的指挥、协调和竣工验收工作。1993年3月21日,晋城市邮电局鸿飞通信实业开发公司挂牌营业。9月8日,晋城市邮电局增设邮政速递局。
1995年1月5日,设晋城市邮电局总工程师办公室、市话二分局、市话三分局,撤销市局通信技术科、市内电话科。3月20日,晋城邮区中心局体制正式运行。晋城成为三级邮件转运分拣中心。1996年2月,新设储汇科等8个科(局)、撤销城市中心通信服务办公室。3月27日,设邮电局经营办公室。8月20日,市邮电局通信行业管理科更名为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并举行挂牌揭幕仪式。市区、城区及泽州县设邮电局2处。1997年3月28日,省局向部报《关于呈送山西省邮电企业分等分级管理实施细则》及分等分级测算结果的报告,定为三等三级。
1998年下半年,根据省局《关于对晋城市邮电局(现业局)分营操作方案的批复》《关于对晋城市邮电局分营工作实施细则的批复》及《关于成立晋城市邮政局、电信局的通知》,10月19日正式成立晋城市邮政局。同年11月11日,市局成立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事教育部、经营服务部、运行维护部、邮政视察室、社会保险办公室、基本建设办公室、车队等职能部室,成立营业科、城区邮政局、泽州邮政局、储汇科、储汇稽查室、封转科、邮运科、发行投递科、速递局、邮票公司、机要科、广告邮购经销部等生产单位。同时,成立中共晋城市邮政局委员会、中国邮电工会晋城市邮政工作委员会和晋城市邮政局工会委员会。
1999年1月6日,撤销经营服务部、营业科、发行投递科、广告邮购经销部,成立市场经营部、城区邮政局、报刊发行投递局、广告部、公安科、监察科、总务供应科(隶属综合办公室)、邮购部(隶属市场经营部)、邮政礼仪部(隶属速递局),下设发行投递中心、报刊零售中心和音像发行中心。同年8月,成立审计科。同年9月,职能机构调整为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事教育部、市场经营部、运行维护部、视察室、审计科、公安科、基本建设办公室及党委办公室、工会办公室。同年10月,成立信息技术中心。
晋城邮政投递员对客户进行收订服务
2000年7月,成立投递局。同年8月,成立邮区中心局。同年10月,成立山西省邮政寻呼局晋城分局。
2001年12月,成立集邮协会;将山西省邮政寻呼局晋城分局更名为晋城邮政电信业务分局。2002年6月,撤销邮购部,成立物流局。
2004年1月,撤销党委办公室、监察科、视察室、公安科、审计科、人事教育部、市场经营部、运行维护部,成立督察保卫部、人力资源部、市场业务部、大客户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撤销报刊零售中心、音像发行中心,成立书报刊音像中心。同年,按照省局《关于印发<山西省邮政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及《关于公布各市(地)、县邮政局分类分级结果的通知》,市局被确定为五类四级。
2006年1月,撤销邮政广告部,成立保险业务部、函件广告局;将大客户服务中心并入市场业务部。同年3月,将电信业务分局更名为信息业务分局。
2007年5月,成立矿区邮政局;设立安全保卫中心,挂靠督察保卫部。2008年3月,成立邮运指挥调度中心。晋城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其部分机构与人员从邮政局划分出去并开始独立运营。7月成立金融从业人员管理办公室。11月,信息业务分局更名为电子商务分局。12月撤销保险业务部,成立金融业务局。2009年12月4日,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晋城市分公司成立。同月31日,成立高平市、阳城县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沁水县邮政速递物流营业部,隶属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晋城市分公司。同年,电子商务分局更名为电子商务局;安全保卫中心单独设立,不再挂靠督察保卫部,督察保卫部更名为督察部;成立营销策划中心,挂靠市场业务部。2010年1月,撤销基本建设办公室和车队。4月,按照省公司专业化经营改革总体安排,成立储汇业务局、函件广告局、报刊发行投递局、集邮公司、保险业务局、电子商务局、分销业务局7个专业局(公司);同年6月,金融从业人员管理办公室划归市邮政储汇业务局;下辖4个县(市)局、3个区局。2012年8月,成立“自邮一族”客户服务中心,挂靠电子商务局。2013年3月,邮运指挥调度中心更名为网络运营中心,机要通信分局更名为晋城市机要通信分局。4月,成立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及便民服务站建设办公室(简称双建办),挂靠市场业务部。
2014年3月13日,晋城市邮政局更名为山西省邮政公司晋城市分公司,3月18日,成立督导中心,主要负责省、市公司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各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督促检查中发现的先进经验、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反馈,并依据相关规定提出推广、改进、考核意见或建议。同时撤销城区局、泽州局、矿区局,成立城郊邮政局,负责原城区、泽州、矿区局各项事务。
(二)邮政设施
晋城市分公司共有生产车辆86辆,邮政支局所106个(其中:自办支局所79个,委代办支局所27个;电子化支局68个,邮储网点59个),邮路27条,邮路总里程2385公里,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9886公里,服务面积942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29余万人。有48台ATM,17台CRS叫号机,67个室内外LED宣传屏。
(三)邮政业务
邮政储蓄
网点广、渠道多、免年费、卡费、小额账记管理费。可办理异地存取、刷卡消费、转账汇款、网上购物、对账查询、短信通知、自主理财、跨行交易、代收代付、轻松缴费等业务。
邮政网上银行
双安全认证,使用方便快捷。不跑路、不排队、不等候,足不出户免除附近没有银行、在银行交易耗时长、还款转账等繁琐事宜。心服务、新体验,为客户带来全天候、全方位、个性化金融服务,随时随地解客户燃眉之急。
邮政理财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综合运用邮政金融资源,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确保收益稳中见升。可办理人民币理财、代销基金、代售国债等服务。
邮政代理保险
晋城邮政坚守“诚信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竭诚为广大客户购买保险提供热情、周到、完善的服务,为客户的幸福生活增添“绿色保障”。目前,已为广大客户开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民生人寿、太平洋人寿和泰康人寿等多家险种。全市59个邮政储蓄网点均可“在线核保,实时出单”。
集邮
销售种类有: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邮票、邮资信封、首日封、纪念封、邮资明信片、极限明信片、纪念邮折、册及新邮预订等业务。同时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以邮票为主的个性化纪念册、形象年册等,为客户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
2014年“保护消费者权益”特种邮票在物茂广场首发
报刊
集“知名期刊+企业形象推广”于一体,以全国知名期刊为载体,在特定版面免费刊登本企业广告和形象宣传,并按特定名址及要求向目标客户定向投送的一种新兴发行方式。它将企业宣传与知名期刊有效融合,内容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是各单位品牌提升、形象塑造、文化宣传、客户回馈和商务拓展的新型传媒宣传渠道。
数据库商函
以名址数据为核心,以信函为载体,针对目标受众一站式提供信息服务、名址打印、封装寄递和一对一沟通的精准服务媒介。可发布产品单页广告、宣传册、销售函、目录册及贺卡等各类广告宣传品,并可附订购单、反馈单和市场调查问卷等。其优势是针对性强、安全性好、且费用低廉,形式多样;是企业拓展市场的利器!
账单
账单是中国邮政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通信、税务、供电、煤气、供水等公用事业单位提供各种对账单、收费单、收费通知及回执打印的特定服务,并可根据实际需求、插入相应广告宣传。具有封装速度快、质量可靠等特点,是企业提升服务、树立形象、与消费者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也是“明白消费”的重要媒介。
电子商务
是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智能缴费终端为载体,通过社会代理授权方式将邮政业务方便、快捷延伸至社区、农村、工厂及学校等人群密集地,为社会大众提供缴费、票务和报刊订阅等贴身自助的便捷服务。目前已开办移动、联通、电信、电费缴费业务,机票、体育彩票售理等票务业务,并将陆续开通火车票、电费缴纳等功能,通过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满足广大公民近距离畅享优质服务的需求。
邮政分销
依托邮政品牌优势,积极服务“三农”,丰富城乡商品流通,以“渠道经营、要数配送、质量监控”为方针,开展酒水、化肥农资等其他产品分销和配送的新服务。
二、电信
1985年,晋城成立邮电局。建局之初,通信设备十分落后,电信能力严重不足:市局运行的市话交换设备只有1000门,而且是国内的一种试制产品(厂家已关闭),性能和质量都比较差;县局通信更不堪说,陵川和沁水仍使用的是解放初期的“摇把子”电话。长途电路全市仅有42条,音质音量都不好,打个长途电话需要辗转接续。1988年国庆节,泽州路邮电大楼竣工投产,为促进邮电通信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9年,市局引进C400日本纵横制交换设备(二手设备)5280门,有效缓解了市话通信紧张的状况,阳城、陵川也相继引进开通了“二手”设备4000门,甩掉了使用30多年的“摇把子”电话;同年,开通了长治至晋城的900路微波通信电路和传真电报、用户电报、中文电报自动译报系统。到1990年,“七五”期间的5年来,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1万元,相当于“六五”期末固定资产投资的4.2倍。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市话交换机容量由1985年初的2260门,发展到9200门,并全部实现了市内电话自动化;长途电路增加了100条;一市四县全部实现了电报自动转报。至此,全市通信能力紧张落后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
1991年,制定邮电“八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邮电部门的三个“倒一九”等发展通信优惠政策,坚持“统筹规模、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进一步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发展通信的积极性,形成了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办通信的局面,从而实现了全市电信通信的第二次飞跃。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建设、立足北路、打开南门,开通西线”的长途通信发展思路,先后开通了晋城至焦作的长途电路和晋城到侯马、晋城至长治、晋城至陵川三条数字光缆传输干线,为一市四县提供了大容量、高等级的数字传输通道;1993年,市局引进开通了首批7000门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994年,阳城、高平分别引进开通了6000门程控电话,贫困山区陵川县也开通了2000门程控电话,至此,一市四县全部实现了市内电话程控化;1995年开通了分组交换网和168声讯服务系统。到1995年底,全市已建成的本地网电话交换能力达到4.3万门,是“七五”末的4.3倍;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2000路端,是“七五”末的11倍,长途电路达到934条,是“七五”末的6.5倍。“八五”期间,全市邮电累计投资达1.3亿元,是“七五”投资的7.2倍,年均递增48.32%,形成了先进的、具有现代化的、高技术、高水平的通信网络。
“九五”以来,针对新的市场特点和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晋城邮电决定转变发展战略,由重点扩量转为量质并重,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1996年共投入7000余万元,1997年共投入1.16亿元,使电信网加快向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先后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DDN网、因特网、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等新业务,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通信的多层次需求。特别是农村通信得到了巨大发展,共建成了模块局17个,并建立起了7个无线接入基站,使全市118个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乡乡镇镇通程控电话的地市。全市公用电信网的规模容量,技术层次、服务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不再是梦想,通信已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而一跃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1998年,邮电部门再次在实行科学管理和向集约化转变等迈出大步伐——邮电分营。这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使邮政和电信两大专业各自按照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经济规律,加强成本核算、专业管理、专业经营,提高两大专业集约化水平。
不断深化的邮电经营体制改革,增加了邮电企业自身发展的活力,企业效益明显提高。1994年,电信收入为2468万元,1995年完成4058万元,1996年达到6833万元,到1997年,电信全年实现收入10855万元。
从1998年起,全市邮电系统历经邮电分营、寻呼剥离、移动分离、政企分开和电信重组等一系列的改革,作为全业务经营主导通信企业,晋城联通始终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的方针,为通信事业的发展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13年底,晋城联通拥有营业网点约400个,移动用户约87万户,宽带用户约23万户,固话用户34.7万户;服务名单制企业354家,其中党政军科教文卫179家,金融企业49家,企业123家;服务中小企业47450户。拥有全市最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宽带网络容量达到38万线,城市楼宇光纤覆盖率达到82%,行政村通光缆率达到85%,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2%。移动网基站1930个,市区、县城3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2G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高速公路覆盖率达到99%。
面向4G时代,中国联通确立“移动宽带领先”战略,保持3G时代确立的领先优势,以“3G+4G”业务和光纤宽带为引领,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步伐,积极拓展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满足各行各业以及广大市民多层次的信息化需求,推动晋城市经济发展和信息化进程。
(一)机构沿革
1985年,随行政区划变动,晋东南地区邮电办事处撤销,成立晋城市邮电局。
1998年12月,国家对邮电企业进行邮、电分营和电信重组的重大改革,晋城市邮电局分为晋城市邮政局和晋城市电信局,分别挂牌成立。
1999年5月,中国联通在晋城市注册成立。2000年7月21日中国联通晋城分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2000年8月8日,根据国家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精神,晋城市电信局改为山西省电信公司晋城市分公司,并举行揭牌仪式。2002年10月18日,山西省电信公司晋城市分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网通集团山西省通信公司晋城市分公司”,使用“中国网通”企业标识。
2005年10月25日,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对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四省(区)公司的注资上市工作。同年,成立中国网通集团新天地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市分公司,并经商务部批准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2006年10月,经商务部批准同意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国网通集团新天地通信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1月,中国网通集团新天地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市分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晋城市分公司。2006年12月9日,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晋城市分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晋城网通下设泽州、高平、阳城、沁水、陵川五个县(市)分公司和城市中心局、大十字局、矿区局、开发区局四个现业局。
2008年,国内通信运营业进行了新一轮的重组,原晋城网通和原晋城联通合并组成新的晋城联通,内设部门43个,从业人员1353人,营业网点达437个。
截至2013年底,共有电信机构37个。其中职能管理部门12个,生产中心6个,城区营销网格5个;网络分公司内设9个部门,县(市)分公司5个;集团客户事业部下设3个中心、8个行业销售服务部。从业人员达1828人。
(二)电信业务
电报业务
1985年建市到1992年,电报业务增长速度较快,1992年达到44.9万份。1996年,全市电报业务量为133.3万份。近年来,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报业务连年萎缩,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被其它新的通信方式代替。
长途电话
1985年,陵川县实现省内长途电话半自动拨号。1986年1月17日,303载波机务站搬迁到晋城市邮电局。1986年5月29日,晋城至高平12路载波机调试开通。1988年3月12日,晋城至太原五来五去长途半自动电路开通,并进入全国长途电话自动网,可以直拨全国100多个城市的电话。1988年9月26日,阳城县邮电局1250门日本“二手”纵横制电话设备开通。
1990年6月2日,长治至晋城960路微波通信干线工程通过省邮电管理局的验收,设备技术指标均达到部颁验收规格标准。同年12月20日,晋城长途全自动电话开通。年底,全市长途电话自动交换机容量为294门。1992年10月6日,晋城市长途电话溢出量达到62%,新增长途电路9条。1993年11月20日,全省重点工程“长治至晋城光缆工程”竣工。1993年12月30日,侯马至晋城光费话工程竣工。1995年1月晋城安装了长途电话交换设备S1240型2000线。1996年1月19日,晋城至陵川光端专输设备软调成功,并投入试运行。至此,晋城市各县、区(市)长途传输全部实现了数字化。
1998年上半年,呼和—北海一级光缆干线晋城段127.91公里全部敷设完毕。
至2013年,长途电话业务量为1330万分钟。
市内电话
1980年12月,晋城县开通长春513厂生产的HJ921型纵横制10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市话杆路达到46杆公里,架空明线达到320对公里,电缆181皮长公里。1985年,高平和沁水县实现电话自动化。1987年,引进了日本“二手”自动交换设备。1987年9月26日,阳城1250门“二手”纵横制电话设备开通。1989年7月19日,市邮电局纵横C400—4480门“二手”设备和大十字局安装的C22—800门市话自动交换设备开通,市内电话号码由原来的4位升为6位。1989年10月22日,陵川“二手”设备开通。1992年,高平县1000门纵横制交换机装机爆满,市话放号断档。
1993年5月,450兆无线对讲拨号电话开通。同年9月12日,晋城7000门程控电话于零点顺利割接开通,投入试运行。9月29日正式开通运行。1994年5月12日,阳城6000门程控电话开通,电话号码由5位升6位。同年9月18日,陵川HJD04型2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开通。1995年1月,晋城1.8万门程控电话设备开通。同年12月17日,晋城市建成所属各县城乡一体化的本地电话网,全市电话号码同时升为7位。开通了114微机查号系统。同年,完成邮电公用网与晋城矿务局专用电话网的联网工程。矿务局6000余个电话用户全部实现了与市内等位拨号。是年,开通了沁水HJD—04型4000门程控交换设备。使全市一市4县(市)市话交换全部实现数字化。同年,晋城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市话户线工程。先后完成了凤翔、凤台、凤苑等小区及旧城部分街道的户线建设。
1996年3月23日,晋城扩容1000门程控电话设备开通。同年夏季,进行了大规模的市话线路工程建设。更新了晋城市凤翔小区24-35号楼、建设北路泽建巷、水陆院、二级路、太洛南路、凤西街的市话线路。同年9月14日,晋城安装了114台多功能排队机。
1996年底,全市市话电话容量达4.69万门。2006年底本地网电话容量达到53万线。2014年底,固定本地电话通信时长2232万分钟。
市话业务发展
1985年,全市的市内电话用户为1697户。城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0.58部。1986年增加到1861户,1987年为1964户,1988年为2077户,1989年为2465户,1990年为3855户。1991年3月18日,试行住宅电话预收押金办法。1991年6月15日,晋城提前200天完成全年市话放号任务,到年底,市话用户达到5361户,一年净增加1506户。1992年10月,陵川县邮电局开通了音乐曲艺电话。年底,全市市话用户达到7505户。1993年10月,晋城市邮电局进行现场办公、集中装机大会战,每天放号40个左右,年底,全市的市内电话用户达到1.04万户。一年增加近3000户。1994年9月10日,开办了磁卡电话新业务。首先在泽州路邮电营业厅安装了磁卡电话。1995年12月18日,168信息台开通。至此,晋城的特种业务电话达到21种。其中:112为障碍申告;113为国内人工长途挂号;114为本地电话查号;115为国际人工长途挂号;116为国内人工长途查询台;117为报时;119为火警;110为报警;121为天气预报;1251为无线寻呼联网漫游登记和查询台;126为本地无线人工寻呼;127为本地无线自动寻呼;120为急救中心;161为分组交换数据网;168为自动信息服务台;160为人工信息服务台;174为国内长途查号;170为国内话费查询台;184为邮政编码查询;185为邮政传递业务查询;180为用户投诉台。
1996年3月24日,市政府把市区新增建20个公用电话亭、30个公用电话代办点列为1996年为城市人民办实事的8件大事之一。同年9月,市邮电局、市物价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市城管理委办公室对全市公用电话市场进行整顿,停止了对无代办证以及无计费器的公用电话亭的公话业务。是年, 168信息台成为用户使用电话的热点。为适应用户的需求,168台不断增设信息栏目。年底达到4大类42个。其中,公益类有:(1)国内外信息摘要;(2)社会福利;(3)办事指南及公开电话;(4)邮电业务宣传;(5)消费指南。普通类:(6)法律咨询;(7)政策规定咨询;(8)求学指南;(9)居民服务(自编信息); (10)公共服务(自编信息); (11)旅游;(12)科技;(13)体育运动;(14)科普知识;(15)青少年专题;(16)儿童天地;(17)餐馆、美食;(18)家政百科;(19)医疗、保健;(20)文化艺术;(21)婚姻、恋爱、家庭;(22)服饰与社交礼仪;(23)心理咨询(统一信息)。经济类:(24)金融保险;(25)房地产;(26)国际贸易;(27)涉外经济;(28)商业市场及行情;(29)生产资料市场及行情;(30)工业概况;(31)农业牧渔;(32)企业及企业管理;(33)交通运输(自编信息)。特殊类:(34)证券行情;(35)人才交流;(36)挂失、寻人(自编信息); (37)跳蚤市场(自编信息); (38)希望工程(统一信息); (39)专家信箱;(40)点歌(自编信息); (41)电台、电视、报刊;(42)动态信息使用最高收取16.8元,不足16.8元的,按实际费用收取。
1996年底,全市的市内电话用户为1.5万余户。其中,住宅电话由1985年的305部增加到1.3万余部,增长了41倍。
1998年5月28日,开通了160人工信息台。
1998年上半年,全市县以上城市全部开通了IC/ID卡式无人值守公用电话,安装卡式电话101部。
截止2006年底,公用电话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公用电话达到21147部,公话的普及率达到1部/百人。
而后随着移动通信时代的来临,移动电话逐渐普及,公用电话业务逐渐萎缩,2014年,全市公用电话达到16285部。
农村电话
1985年建市时,晋城农村电话用户为817户,农话通话业务量78.1万张。
1985年8月30日,晋城市经委成立了晋城市乡镇电话管理站。1986年3月16日至5月21日,晋城至东沟变电站架线工程完工,架设100对电缆,缓解了晋城至东沟方向电话紧张状况。1987年6月,架通了犁川至栓驴泉水电站的电话专线。1988年4月13日,晋城市邮电局与郊区(今泽州县)南村镇个体户马晓虎签订了联营南村电信局合同,并在郊区公证处办理了公证。1989年5月,在高都、东沟、犁川、孟匠4个农话交换点开通了半自动电话。同年11月23日,老漠沟微波机房建筑工程竣工。1991年4月19日,晋城市邮电局与晋城市郊区(今泽州县)东沟、周村、下村、川底4个乡镇达成联合投资建设乡镇电话协议。1991年10月31日,巴公镇开通等位拨号电话。1993年,郊区大东沟、大阳、铺头、水东、巴公;高平寺庄、马村;阳城北留、町店;沁水中村10个乡镇电话进入市话网。1995年1月,陵川县附城、平城2镇开通了程控电话。1995年2月,沁水端氏、嘉峰、郑村程控电话与县城联网,实现了国内直拨。1995年7月,高平—1772站—930站—巴公—陈沟—北诗的北京506J120路数字微波开通;高平—米山—河西的北京恒华120路数字小微波开通。1995年12月,随着晋城本地电话网的建成,农村电话与市内电话合并为同一网,均实行七位拨号。实行同一长途区号0356。
1996年,全市农村电话设备容量为1.26万门,农村电话用户达到4656户。2001年7月,取消了固定电话初装费,电信资费下调,实行城乡同价,取消了农话资费。2006年底,晋城本地网电话用户达到48.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0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达到27.4万户。2014年底,全市固话设备容量为64.45万门,本地网电话用户402857户,城市电话用户220153户,农村电话用户达到99428户。
无线市话
2001年,晋城市无线市话网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行,当年网络容量达到1.3万线,发展用户3000多户。
2003年,无线市话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县(市)政府所在地及北留、巴公、南村等发达乡镇,用户达到4.5万户。
2006年,顺利实施了无线市话网络改频工作,并对网络进行了持续的优化,大大提高了网络质量。无线市话“小灵通”以其“绿色、环保、低辐射”等优势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成为广大市民新的通信方式。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和演变,小灵通业务也逐渐萎缩。2011年,国家工信部安排部署至年底要全面完成小灵通清频工作。小灵通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互联网业务
1997年7月开通163业务,用户通过拨号方式可以访问因特网。当年有20户用户。1998年7月,晋城市邮电局和省数据局联合举办了中国公众多媒体、INTERNET网业务演示会,特邀社会各界200多人参加,为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9年,在一市四县(市)建成了新业务演示厅,市局新建了169信息平台,并开通了太行在线网站。全市INTERNET网用户端口达到60个,可容纳用户900户,多媒体网用户端口达到30个,可容纳用户450户。1999年底全市互联网用户614户。当年,是“政府上网年”,为了尽快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晋城市电信局邀请各级政府领导举办了政府上网演示会,高平电信局还邀请高平市政府到天津宝坻实地考察了政府上网工程,高平市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启动。
2000年,晋城市电信公司完成了163、169互联网工程和ATM(宽带多媒体网)工程,完成DCN(综合通信数据网)设备安装工程并投入运行。在市区物茂广场举办了大型“金秋电信新业务演示活动”,促进了互联网知识的普及。同时,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公司推出了N-ISDN“一线通”业务,2000年全市互联网拨号用户新增2202户,N-ISDN用户发展243户。同年,公司制订了“晋城市企业上网实施办法”,有32家企业上网。
2001年后,互联网业务增长迅速,年底全市互联网用户达到24781户,ISDN业务达到680户。同年推出了“163直通车”业务,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互联网。2002年推出宽带业务,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宽带业务巡回演示活动”,让用户体验到了宽带带来的切身享受,市场需求旺盛,当年发展宽带用户488户,宽带逐渐成为公司新的品牌。
2003年,在“非典”期间,晋城市通信分公司为市政府、市卫生局和晋煤集团开通了多媒体桌面视频会议系统,为抗击“非典”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2004年9月3日,晋城市通信公司开通了首家“网通家园”连锁网吧——凤台西街直营店,从此拉开了以“网通家园”为品牌的连锁网吧业务发展。
近年来,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等取得长足发展。晋城联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先后实施了多项信息化工程,实施了“电话入户、宽带进村”、“服务新农村、建设信息村”工程。2006年,作为全省的试点之一,晋城市率先完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设,网络覆盖全市80%的行政村共1938个网点。
2007年,实施宽带提速工程,出口中继带宽由原来的10G增加到20G,消除了网络瓶颈。对192个接点、8万线DSLAM用户上行带宽实施改造,占到全市宽带总容量的77.5%。城市宽带用户电缆小于1公里的比例达到57.5%,农村宽带覆盖率由年初的74.8%提高到了82%,农村宽带用户电缆3公里以内的比例达到95.3%。
2011年12月1日,晋城市人民政府与山西联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山西联通计划在晋城市投入15亿元,用于全市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村村通、宽带示范城市、教育网等项目的建设,截至2013年,联通共计投资4.6亿(2011年投资1.1亿,2012年投资2.4亿,2013年投资1.1亿),完成投资总额的31%。十二五末,金城电信公司光纤网络能力将超过30万线,为城市地区提供50M-100M超高速宽带接入,使全市人均宽带上网速率达到10M以上;3G网络全面升级,全市无线下行速率平均达到14M,城市地区下行速率达到21M,实现全市乡镇以上区域100%全覆盖。
2013年宽带网络容量达到38万线,城市楼宇光纤覆盖率达到82%,行政村通光缆率达到75%, 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2%。
通信服务
1997年12月18日,晋城在全省第一家实现了乡乡镇镇通电话。2006年底,全市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22.79部/百人,市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5.04部/百人,农话主线普及率达到16.52部/百人。住宅电话普及率达到76.52部/百户。
移动通信网络
2000年6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原晋城联通)正式挂牌成立,南环、北环、供电局、金桥、矿务局,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及阳城北留等第一批10个2G基站投入运行。至2002年底, 2G用户达9万户。
2002年4月,原中国联通投巨资建设133CDMA网络。晋城联通在新建37个2G基站的基础上,建设完成C网二期工程。共建成HLR容量18万门,MSC容量9.4万门,建设宏站51个,直放站28个。CDMA以其绿色环保、接通率高、掉话率低、保密性好等特点吸引了广大用户眼球。晋城联通率先在移动市场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又通过与第三方(即各大银行)合作,开展”存款担保、半价购机”、“银行存款提保租机”活动,共发展CDMA133用户2000余户。
2008年5月24日,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拉开了电信重组的大幕。原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融合重组。原中国联通经营CDMA网络由中国电信收购(包括网络资产及用户)。晋城联通于10月1日与晋城电信顺利进行了CDMA网络管理权限交割,11月15日完成了102个基站、18套室内分布的实物交割,完成了用户交割,12月15日圆满完成CDMA MSC\BSC实物交割,12月底全面完成了CDMA网络交割工作。
2009年,中国联通开始集中力量建设3G网络。新建RNC 2套、宏基站144个、载频432块,室内分布系统90套,完成市区、县城及重点旅游景区的3G网络覆盖,市区、县城网络覆盖一步到位。从5月6日接通首个视频电话,到10月1日正式商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实现了3G网络从无到有的跨越,并建成一张以晋城市区为中心,覆盖泽州、高平、阳城等经济发达县(市)以及3个4A级风景名胜区的3G移动网络。
通过几年超常规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移动网3G基站达844个,2G基站1085个,市区、县城3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2G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高速覆盖率达到99%。移动用户约87万户。其中2G用户64万户,3G用户23万户。
三、晋城移动
(一)机构沿革
1999年7月28日,晋城移动开始以新体制独立运营,下设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建设财务部、市场经营部、网络维护部、党务工作部五部一室和5个营业部,在职职工98人。2001年2月,公司增设客户服务部、商务部、行销部三个职能部室。
2005年,撤并人力资源部,将“综合办公室”更名为“综合部”;撤并移动商务部、行销部、数据通信部,将“市场经营部”更名为“市场部”;撤销计费结算中心,其职责全部划归省公司计费帐务结算中心;将“客户服务部”更名为“大客户部”,网络运行维护中心成立“数据及IT网维护项目部”。
2006年,分公司下属县营业部名称进行了变更,由“晋城移动xx营业部”更名为“晋城移动xx分公司”;同年“山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晋城分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所辖各营业部、各部室名称也作相应变更。
2010年,党务工作部改为党群工作部,增设纪检监察室、财务部、市场部(下设业务支撑中心)、网络优化中心、本地网接入中心、数据维护中心、基站动力中心、集团客户部(下设集团客户中心)、客户服务部、工程建设部。截至2010年底,在职员工621人,下设9个职能部室(综合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群工作部、网络部、工程部、市场部、客户服务部、集团客户部)和7个县(市)分公司、营业部(凤城营业部和晋矿营业部)。2011年,成立土建管理办公室。2012年,业务支撑中心独立,成立集客支撑服务中心。
2013年,市场部下设渠道运营中心。2014年,渠道运营中心独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晋城分公司下设泽州、高平、阳城、沁水、陵川、凤城、晋矿7个县(市)分公司、营业部。员工中,35岁以下占比75%,直接从事技术与服务的人员占80%。
(二)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包括:移动通信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等); IP电话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从事移动通信、IP电话和互联网等网络设计、投资和建设;移动通信、IP电话和互联网等设施的安装、工程施工和维修;经营与移动通信、IP电话和互联网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漫游结算清算、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广告业务、设备销售等;出售、出租移动电话终端设备、IP电话设备、互联网设备及其配件,并提供售后服务。
晋城移动成立以来,以网络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管理为手段、以人才为根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已建成覆盖全市的以移动通信网、CMNET数据网和光缆宽带传送网为主体的信息高速公路。晋城移动基础网络分布广、数量多,截至2013年底,全市基站达到2000多个,公众数字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市各县市、乡镇和99%的农村,以及主要公路、铁路、旅游景点,国际漫游通达184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通信运营商;传输网络拥有连接北京、西安市际节点的“中国移动市际骨干传送网”,拥有连接全市6个县(市、区)的“晋城移动市内骨干传送网”,拥有覆盖各市、县、乡的“本地传送网”和“城域传送网”,全市光缆传送里程达3万公里,是晋城市内传输资源最丰富、覆盖面积最广泛的运营商,客户总数达到160余万户。
同时,晋城移动以建设“数字晋城”为己任,不断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在晋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为使广大客户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有价值的通信信息服务,晋城移动深入实施“服务与业务双领先”战略重点,成功塑造了“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动力100”等多个客户品牌,建成了以营业厅标准化服务、10086电话及网上电子化服务、集团客户及大客户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营销服务体系。相继推出短信、彩信、彩铃、手机上网、手机银行、随e行、位置服务、移动办公、企信通、视讯通等近100种新业务。整合推出了针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大型集团客户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经营范围包括话音业务、数据专线、互联网接入、网络办公、IDC业务、多媒体业务及各类增值业务,以优质、方便和个性化的通信产品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