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建市30年实录(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古迹名胜

晋城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晋城的古迹名胜不仅数量多、种类全、历史久、品位高,而且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12处。晋城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名村15处;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名村14处。晋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迹名胜星罗棋布,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市。

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青莲寺

青莲寺 位于市区东南17公里的峡石山中,包括青莲寺和古青莲寺两座,相隔约0.5公里。两寺原为一寺,在宋代时分开。青莲寺北山岩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543)题记。寺内有宋代建筑释迦殿,其他建筑如天王殿、藏经楼、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等,为明清时期建筑。寺内存有唐代塑像、唐代石塔和历代碑刻。东西配殿和观音堂存有数十尊宋金时期的塑像。古青莲寺内有南殿、正殿两座建筑,都为后世重修,但殿内塑像和碑刻仍为唐、宋原物。属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玉皇庙

府城玉皇庙 位于市区东12公里的府城村北。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历代均有修葺,三进院落布局。玉皇殿(后大殿)为创建之原物,诸神殿(中殿)为金代建筑,庙内有宋、金、元、明、清塑像二百余尊,其中后院西廊庑内二十八宿元代塑像是其精华。庙后有唐代石幢和宋、元碑刻。属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城二仙庙 位于泽州县,创建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落成于政和七年(1117),后经元、明、清历代修葺。庙坐北朝南,中轴线有乐台、香亭、大殿及东西朵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为宋代原构。殿内现存宋代彩塑8尊,明清彩塑10尊,及三座单体楼阁式建筑和一个大垮度的单拱弧式木制“天桥”组成的宋代木制“天宫壁藏”。庙内尚存大观元年(1107)和政和七年(1117)两通维修二仙庙碑记。属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北吉祥寺 位于陵川县。创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宋天圣年间(1023~1032)重修。现存两进院落,前有山门,上为戏楼,两侧各有耳房三间。北为过殿,亦称中央殿,单檐歇山顶,为宋代建筑。南为圆明殿,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悬山顶,为明清建筑。

北吉祥寺 创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宋太平兴国、元至元和明洪武、天顺、成化年间及清代均屡有修建。现存建筑前殿、中殿为宋代遗构,余皆明、清重建。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后殿、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等。前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施隐刻栱。梁架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殿顶三彩琉璃吻兽,并留有清咸丰九年(1859)烧造题记。属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姬氏民居

姬氏民居 位于高平市市区东北18公里的中庄村。建筑前檐以四根石柱支撑,青石门墩上刻有“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等字样,其余均为木制结构。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顶,下有42厘米高的砂岩台基。民居建于129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民居外观古朴稳重,举折平缓,结构简洁,建筑手法和风格特色因袭于宋金,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尚属元代民居建筑的孤例。属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岩寺 位于陵川县梁泉村,原名龙泉寺,金大定二年奉敕改为龙岩寺。寺为前后两院布局,主要建筑有过殿、正殿、配殿、廊庑等,共30余间。过殿两山墙内壁有壁画,外镶有金大定三年《龙岩寺记》石碑一通。过殿为金代建筑,正殿和寺内其他建筑为明代建筑。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冶底岱庙 位于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始建年代不详。宋元丰三年(1080)重建天齐殿;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增修;元至元十一年(1274)扩建;明永乐、正德、万历年间增建维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康熙六年(1667)曾大规模修缮。现存主要建筑为山门、舞楼、天齐殿等。方形覆莲柱础以及方形抹角石柱上留有“元丰三年”(1080)题记。庙内存元代以来碑刻15通。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会岭二仙庙 位于陵川县附城镇小会村东。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始建年代无考,北宋嘉祐八年(1063)重修。明清时期屡有修葺。现存正殿为宋代原构。拜殿、垛殿、配房、山门等为清代遗构。庙内石质焚炉上存有“嘉祐八年李则为首率修”题记。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崔府君庙 位于陵川县礼义镇,坐北朝南。庙始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清末及民国二十二年(1933)均有修葺。庙内主要古建筑有金代山门、明清增建掖门、倒座戏楼、献亭、正殿、垛殿、禅房、后院廊房、前院厢房等。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崔府君庙

西溪二仙庙 又称真泽宫,位于陵川县城关镇岭常村。庙坐北朝南,创建于唐,金皇统二年(1142)重建。明洪武十八年(1485)重修,清代数度维修增建。庙内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楼、掖门楼、香亭、中殿、前院两庑、后殿、朵殿、梳妆楼等。后殿、东西梳妆楼为金代原构。中殿保留了元代木构。另外,庙内尚存有一批明代小木作楼阁和木雕像;金、元、明、清石碑题刻29通及四棵千年古柏。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明寺 俗称狼谷寺,位于高平市南郊15公里圣佛山之阳。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北宋初年,元、明两代续修。现存建筑物主要有山门、中佛殿、后殿及配殿等。中佛殿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北宋时期木构建筑实例。后殿建于元代,明万历重修。东西配殿为元代遗构。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化寺

开化寺 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陈镇舍利山腰。据寺内后唐同光三年(925)《大唐舍利山禅师塔铭记》,该寺创建于唐末天祐年间(904—907),初名清凉寺,宋改为开化禅院,后易名开化寺。宋、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现存主要建筑,前有大悲阁为明代建筑、中为大雄宝殿为宋代建筑、东隅观音阁为金代遗构,后院东配殿及东西角楼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建筑。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大悲阁、大雄宝殿、演法堂,纵向进深两院,前院设东西廊庑各10间,后院设东西配殿、文昌帝君阁、圣贤殿,演法堂两侧东为观音阁,西为维摩净室。观音阁现存建筑为金代建,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大悲阁为二层楼阁,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顶。大雄宝殿,宋熙宁六年(1073)建,立于石砌台基之上,三间见方,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前后檐明间开门,前檐次间为破子棂窗。檐柱上刻有“宋熙宁六年”施柱题记,为建殿的确切年代。檐下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斗栱后尾在华拱上施沓头,压在昂尾之下,这种做法开了后世华楔之先例。殿内除明间佛龛上设有平棊外,余皆为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内梁架斗栱上彩画亦为宋时原物,为古钱纹、海石榴、龙牙、惠草等图案,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彩画纹样极为相似。是我国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彩绘图案。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共96平方米。据碑文和画面榜题记载,与梁枋彩绘同为宋绍圣三年(1096年)作品。画师为郭发,内容多为佛本生故事和佛经故事以及当时世俗生活的写照。整个画面构图严谨,笔力遒劲流畅,为研究宋代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曾赴日本展出并获好评。该寺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仙寺 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南郊牛山南麓。始建年代不详。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春秋楼、毗卢殿及东西配殿、三佛殿、七佛殿及东西配房等。其中毗卢殿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三佛殿建于金代,七佛殿建于元代,其余为清代建筑。寺内还保存宋、元、明、清碑刻数通。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林寺 位于高平市东北部的大粮山南麓,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20余座,分布在中、东两路。中路主要建筑物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观音阁)、钟鼓楼、东西配殿、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等。东路主要为禅堂。其中雷音殿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其余为明清修建。寺内存宋代八角石幢二座,均高4.3米,一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造;一为北宋雍熙二年(985)造。东西配殿始建于元代,明代修缮,殿内现存元明壁画。属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义城玉皇庙 位于泽州县北义城镇北义城村,始建年代不详,玉皇殿檐柱有北宋大观四年(1110)重修题记。两进院落,建筑面积572平方米。庙现存建筑有玉皇殿、献殿、耳殿、东西配殿、舞楼、厢房,仅玉皇殿为宋代原作,其余为明清遗构。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村东岳庙 位于泽州县周村镇周村,始建年代不详,北宋元丰五年(1083)重建,后历代修葺。东岳庙为一进两院,现存正殿、关帝殿、财神殿、钟鼓楼,占地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正殿三间,单檐歇山顶,为宋代原构。关帝殿、财神殿为金代遗构。钟鼓楼为清代改建。庙内现存有宋、明、清不同时期壁画,另存有大小碑刻20余通。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村东岳庙

碧落寺 位于泽州县西北7公里巴公镇南连氏村东侧的碧落山下。寺创建于北齐,盛于唐,是晋城市建筑最早的佛寺。寺院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达200多米,南北则最多不逾百米,分为东、西、中三院。西院建筑主要是西阁,原为十阎王殿,明代重建为佛阁。阁内上塑毗卢佛,下供地藏王。中院依地势而建,自北向南,建五佛殿、七星洞、护法楼。东院,南为禅房,北面就山岩开凿洞窟三个,小龛64个,大小雕像共102尊。西窟为北齐武平七年(576)开凿,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中、东窟为唐代洞窟。中窟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之子泽州刺史李譔为其母房氏祈福开凿,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并以篆书摩崖为记,是为碧落碑。该碑在金元时毁于火灾。碧落寺还保存了北魏太和元年(477)、孝昌二年(526)摩崖题记以及唐至民国历代题记、碑刻百余方。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落寺

大阳汤帝庙 位于泽州县大阳镇大阳村。始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正殿及两侧的佛祖殿、老君殿。正殿是庙内主要建筑,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斗拱七铺作双下昂。庙内现存明清重修碑、记事碑数通。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峪村古建筑群 位于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郭峪村由郭峪、侍郎寨、黑沙坡三部分组成。明崇祯年间(1628~1644)为抵御流寇(指农民起义军)侵扰修郭峪城,东门为正门,濒临樊溪河谷,门洞上书“景阳(二字)”,故郭峪村又称景阳城。村西南有水门叫“水西门”,是为防洪而修建的。村中街道南北向,分前街、中街、后街三段,呈街巷网络。郭峪村自古文风兴盛,唐至清考取功名者达八十多人。城中央有防御建筑“豫楼”,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计七层,高33.3米。每层五间;西城门内有元至正年间创建,复修于万历年间(1573~1620)规模宏大的汤帝庙;还有保存较好的40多幢明清古宅。城墙雄伟,雉堞林立,豫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各种建筑在郭峪村小小的乡间聚落中形成了有机的系统,成为独具特色的北方乡村古代建筑群。村中现存碑碣一百余块,不仅文字精美,而且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史实。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福寺 位于阳城县凤城镇南,始建于北齐天保四年(553),后历代均有修建。原有三进院,现仅存大雄宝殿、献殿、戏台,占地面积1095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为金代建筑。献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为元代建筑。戏台为明代建筑,戏台的琉璃标有明嘉靖年号及工匠题记,是阳城乔氏琉璃存世的代表作。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润城东岳庙 位于阳城县东13公里的润城镇润城村。据庙内碑载,始建于宋代,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庙坐北朝南,原是一个三进院的大型庙宇,现仅存献厅、天齐殿、后宫等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献厅,为明代建筑,建于一方形台基上,台基四周围以石雕栏杆,栏杆的石柱上雕石狮、石猴等动物图案,形象生动逼真。殿身面宽、进深各三间,十字歇山顶。天齐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悬山式顶,殿顶脊饰及两山博风板、悬鱼、惹草皆琉璃制作,色彩艳丽。后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殿顶琉璃脊饰,吻兽齐备,皆为明代所作。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会寺 又名龙泉寺,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始建于隋代,唐宋帝王两赐名额,后代历经维修。该寺占地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42平方米。寺院分古塔区、佛寺区、园林区。古塔区为三进院,存舍利塔和琉璃悬阁宝塔。佛寺区为五进院落,有山门、天王殿、莲池、药师殿、毗卢阁、伽蓝殿(遗址)、大雄宝殿、东西经堂、卧佛殿、观音殿、阎王殿等,其中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寺院保存五代至清的碑碣近百块。舍利塔建于唐天祐十九年,琉璃悬阁宝塔建于明嘉靖、隆庆年间(1567—1572)。佛寺区、园林区为明清建筑。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梦观 位于高平市陈镇铁炉村倍约100米处。据清《高平县志》记载:“金姬志真,号洞明子,皇统中游五岳,归语所亲曰‘人生一梦耳,’舍宅作观名清梦”,清梦观即由此而得名。该观创建于南宋景定六年(1211),现存主要为元明建筑。观坐北朝南,二进院落。现存建筑有:山门、三官殿、阎王殿、三清殿、玉皇楼,两侧有厢房、钟鼓楼、耳殿等。三清殿为观内主体建筑,为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剪边,屋顶琉璃脊饰。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内容为道教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而成。观内现存有元中统二年(1261)所立创修碑1通,明清重修碑2通。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中庙 全称神农古中庙,位于高平市神农镇中庙村,创建年代不详,历代均有修缮。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266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无梁殿、正殿,两侧建厢房、配殿。山门外筑东西戏楼,山门西侧有砖券偏门一座,额“炎帝中庙”。无梁殿为元代建筑,保存较好。古中庙建筑规模宏大,形制独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祭祀始祖炎帝的建筑。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二郎庙 位于高平市市区西北8.5公里寺庄镇王报村北的土岗上。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己存,历代屡有修葺。庙座北朝南,现存建筑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垛殿、廊房等。戏台为金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遗物。戏台面阔一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台基高1.1米,略呈长方形,长7.4米,宽5.9米。台基束腰处刻有“时大定二十年岁次……”的题记。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代戏台。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头山石窟 羊头山亦称首羊山,地处潞、泽两郡,长子、长治、高平三县、市的交界处,所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是也,相传为神农得嘉禾之地。羊头山是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寺院、石窟等建筑成组成群地散存于山上。山脚下为中清化寺,亦名莲花池、六名寺。山腰为上清化寺,现不存,遗址可见唐代基址及石佛像三尊,其建筑规模宏大。山腰至山顶共计有40余洞窟,雕凿于大型的砂岩上,洞窟大小不一,平面多为方形,一般为一石一窟,个别有一石二窟或三窟不等。其中第六窟最大。石窟内龛面整齐,四面满雕佛像,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洞外有许多小龛,有佛、菩萨、天王、力士、供养人等,形制各异,雕工精细。另外,山腰至山顶有千佛造像碑一通,唐制石塔6座,高约4—6米不等。山顶四面造像塔形制独特,为北魏所造,塔座为伏羊。羊头山石窟开凿于北魏至唐。“羊头夕照”为高平古八大风景区之一。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李门二仙庙 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创建于唐,金正隆二年(1157)、大定二年(1162)、明、清均有修葺。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2785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中殿、后殿,两侧建配殿,山门外建倒座戏楼一座。中殿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殿前月台线刻“金人巾舞图”和“宋金队戏图”等。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坪二仙宫 位于高平市北诗镇中坪村西北翠屏山南麓,创建于唐天祐年间(904—907),金、元重修。二仙宫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2040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上建倒座戏楼)、正殿,两侧有东西翼楼、廊庑、配殿、角殿。正殿建筑面积约175平方米,殿内有砖雕须弥座式神台,束腰处有金大定十二年(1172)题记。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泉东岳庙 位于陵川县附城镇玉泉村,创建年代不详,明、清均有修葺。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有钟亭、禅院、山门、献亭、正殿和垛殿,建筑面积1023平方米。正殿为金代建筑,东西垛殿为金、元时期建筑,山门为明代建筑。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掌玉皇庙 位于陵川县潞城镇石掌村,创建年代不详。庙坐北朝南,依地势分三层院落,建筑面积723平方米。前为山门,上即倒座戏台,正中为三开间抱厦,两侧各有配房十一间。后为正殿,金代建筑。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水河遗址 位于陵川县塔水河。是一处岩洞型的岩棚遗址。遗址出土了人类头盖骨化石、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烧骨等,还发现有大量破碎骨片及灰烬层。石制品多为黑色燧石制成的各式刮削器、尖状器、锥钻等,尖状器制作细致规整。动物化石有犀、马、鹿、斑鹿、岩羊和绵羊等。据测定,遗址距今约2.6万年。塔水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又有人类化石及灰烬层、烧骨,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玉宫 位于陵川县潞城镇郊底村,建于金大安至崇庆年间(1209—1212),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置山门、过殿和正殿。山门下层为大门,二层为戏台,两侧有耳楼各三间。过殿建于金代,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神头二仙庙 位于陵川县潞城镇石圪峦村,创建年代不详。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3平方米,包括山门(遗址)、东西廊房、正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是典型的金代作品。殿内两山墙有壁画约20平方米,系清代所绘,内容为二仙传说故事。东西廊房各五间,均为清代遗存。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润三教堂 位于陵川县杨村镇寺润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金代遗物。三教堂建筑面积16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建筑,建于高1.4米的石台上,平面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下层出廊,石质廊柱,斗栱用材较大,四铺作单下昂斗栱,琴面式真昂。灰色筒板布瓦屋顶,角柱侧脚明显,结构典雅精美。三教堂作为“三教合一”的早期古代单体建筑,个性特征显著。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圣瑞现塔 俗称积善塔,位于陵川县城西南三十五公里。据塔内第三层所嵌碑文记载:“大定六年,舜都骷髅和尚行化至此,曾从昭庆院西掘出一只石龟,中藏肉鬓珠一粒,背刊‘古禅寺三圣瑞现塔’,复刊‘隋仁寿元年僧丰彦藏字’。于是骷髅和尚便将旧得舍利和石龟同藏于下,并建塔在其上面。大定九年工程告竣”。由此可知,此塔原为藏舍利而建,创建于隋而再建于金。塔平面形制正方形,共十三层,高约30米,为密檐式砖塔。每边长为6米,第一层塔身为平素的砖墙砌筑,每层迭涩出檐,各层逐渐缩小,从第五层收分较大,从第三层仰视塔内,像是一个倒悬之井,空洞直达顶端,塔正面各层均有通风窗口,第三层、第五层可在四周迭檐行走,塔内可循层攀登其上。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安寺 位于陵川县崇文镇中心的卧龙岗上,创建年代不详。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38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山门、过殿、大雄宝殿、西插花楼。山门系明代建筑,明间青石门框为宋代嘉祐年间(1056—1063)制作。西插花楼为元代风格。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殿龛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浮雕石刻,为隋唐作品。寺内保存宋至清历代碑碣十余通,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铸铁钟一口。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安寺

柳氏民居

湘峪古堡

柳氏民居 位于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现存主要有宅院八座和关帝庙、文昌阁、魁星阁、石牌坊等公共建筑。柳氏民居,是我国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后裔于明清时期所建,是一处极为罕见的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明清文化艺林。从院宅、祠堂、庙宇、楼台到木石雕刻、匾碣墓铭,无不蕴含着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峪古堡 位于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为万历年间(1573—1619)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主持修建,因其排行第三,故古城又名“三都古堡”,其故居名“三都堂”。古城堡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占地面积约32500平方米。整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等民居建筑,另有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建筑。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壁村古建筑群 位于沁水县城东沁河西岸郭壁村。明代时期,村中主街即长达五里,有“金郭壁”之誉。村东沿河石砌护坡,村西山上筑城。村内分坊区,以“坊”“里”命名,如“宁远坊”“三槐里”等。村内现存多座内门楼、过街楼。过街楼下行人,楼上则作寺阁、戏台。村内有一座纪念崔珏的“崔府君庙”,庙中有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的乐楼。村中民居为典型的晋东南风格,以二三层的四合院为主,大多为明末、清代遗构。村北民居、古街保存相对较好,建筑和装饰水平亦较高。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庄古建筑群 位于沁水县城东南窦庄村,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大理寺正卿张五典及其子孙所建。村落西依榼山,三面环水,风景秀美,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于崇祯二年(1629)告成。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0000平方米,大部分古建筑保存较好。建筑除大量民宅外,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城墙、城门楼、牌坊、店铺和大量的碑刻等。除佛庙主殿及配殿为元代遗构,其它多为明、清建筑。建筑脉络清晰,特色鲜明,是研究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作。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砥洎城 位于阳城县润城镇,建筑在一座小山嘴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该城创始年代不详,但从明崇祯十一年(1638)“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城呈椭圆形,砖砌,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南有正门,南墙高约10米。临河城墙从河边筑起,高约20余米,上设城垛、炮台等,是用来防备外来之敌的,现已毁坏不存。正门额书“砥洎城”,为城内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墙设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门乘舟而行。城内道路规则,城周筑环城路,其余均为住宅巷道,各种设施齐备。古时一遇兵荒马乱,城门一关,自成一体,攻不可破。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交汤帝庙 位于阳城县河北镇下交村北五神岭,始建于宋,金大安二年(1210)及后代均有修葺。现存正殿、拜殿、舞楼,占地1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大木构架及石柱为宋代原物。拜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为金大安二年(1210)重修。舞楼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增修。拜殿内存历代碑刻20余通。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底成汤庙 位于泽州县大东沟镇河底村北的一处高台上,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43.86米,东西宽30米,占地面积1315.8平方米。始创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宋大观元年(1107)开工重修,宣和二年(1120)九月七日完工,现存正殿为宋金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舞楼)、正殿,两侧依次有妆楼、厢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屋顶布灰筒瓦,斗拱五铺作,明间门已被毁,次间施破直棂窗,方形抹角青石檐柱,柱头卷杀明显,方形柱础与地面齐平。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景德寺 位于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中,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南北长80米,东西宽42.2米,占地面积3376平方米。据清版《泽州府志》载,创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修葺。中轴线上依次为南殿、中殿、正殿,西侧为厢房、东侧为廊房,正殿两侧为耳殿。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遗构,其他建筑为明清风格。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筒瓦覆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施方形青石柱,柱上有宋元祐二年(1087)及金泰和五年(1205)题记,下部曾墩接,柱下设素面覆盆柱础,柱头铺作单抄单下昂五铺作,耍头、昂嘴被锯掉,里转双抄五铺作,偷心造,补间隐刻。殿内梁栿皆作彻上露明造,结构为四椽栿压后乳栿。室内为减柱造,用大内额,只在当心间用两金柱,用材硕大,后金柱木质,卷杀明显。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位于高平市西南,距马村镇约5公里,南与泽州大阳镇搭界,西邻沁水。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包括资圣寺、五虎庙、汤王庙、元帝阁、百子桥、砖塔以及宋代地道等。资圣寺创建年代不详,宋代已有。明正德元年(1506)曾进行过重修。其中中殿为宋代遗构。寺坐北朝南,建于村子中央,古朴葱郁,殿宇巍巍壮观。现存山门、中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中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五铺作斗拱,批竹真昂,梁架规整,整个结构仍为宋代原构。正殿面阔五间,为元代时重修。东西配殿为明代建筑。寺内存碑碣7通,其中元代造像碑2块。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嘉祥寺 位于高平市三甲镇赤祥村西约50米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已建有寺庙,宋、元、明、清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中前殿为宋代遗构,中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二进院落,原中轴线上建有前殿、中殿、后殿,两侧建配殿、厢房,东西禅房,山门设于寺之东南隅,现大多建筑均已改建或塌毁。中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四铺作。寺内现存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石经幢2座,明清重修碑3通。1996年1月12日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尹西东岳庙(玉皇庙)位于市区东北18公里的高都镇,俗称八槐庙,又名东大寺。据庙内天齐殿檐柱上重修题记可知,“明昌五年甲寅歲季夏十有四日本村上庄韩俊施柱石匠高平县双井韩政刊”。明昌五年即公元1194年,还是金代,距今817年。“这是重修,如果是初建,年代应该还要往前推。”普查人员逐一清点,发现该庙现存舞楼、天齐殿、两侧为妆楼、廊房、耳殿(东侧为玉皇殿),东跨院为关帝庙,根据玉皇殿碑记,玉皇殿曾于清嘉庆二十四年重修。天齐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平面呈方形。内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置身殿内,梁架上各种构件全部可以看见,用材随意,椽栿多用自然弯材,且建筑用材断面得当,四椽栿设于铺作之上,上施蜀柱承托平梁,平梁两端下侧各施搭牵,由蜀柱承托。平梁上施蜀柱、捧节令拱、丁华抹颏拱、叉手承托脊槫,叉手捧戗于脊槫两侧。前檐柱头铺作单抄单下昂五铺作,昂形耍头,里转铺作偷心造,梁架结构合理。前檐柱为方形青石柱,柱径由下往上逐渐缩小,这些建筑特点为晋城地区金代木结构建筑的普遍形制。玉皇殿前抱厦檐柱头使用大通额,用以承载上部梁架荷重,前檐施八棱抹角砂石柱,下设覆盆柱础,当心间辟板门,两次间为直棂窗,为晋城地区元代建筑典型作法。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顿济渎庙 位于泽州县高都镇西顿村东,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1294平方米。据檐柱题记及碑文记载,创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均有修葺,现存正殿为宋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为舞楼、正殿,两侧为妆楼、厢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灰筒板仰覆瓦铺制屋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压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柱为方形抹角青石柱,柱身有收分,下设覆莲柱础,柱头单下昂四铺作,昂形耍头,当心间补间单下昂四铺作,45°出斜拱、由昂。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马玉皇庙 位于陵川县附城镇北马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2.9米,东西宽26.1米,占地面积为85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可考,现存正殿为金代建筑,其它为明清建筑。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分有廊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斗拱七铺作,单抄三下昂,无补间,门窗改制。正殿颇具金代风格,平面形制之大,斗拱出跳之多,在陵川县实属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东耳殿、山门改制。庙内存碑4通。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王村三嵕庙 位于高平市区东南6公里的米山镇三王村南岭上。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宋宣和年间(1119—1125)重修,现存建筑中正殿为金代建筑,其余皆为清代风格。一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新建)、正殿,两侧仅存耳殿,其余皆塌毁。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正方形,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前对乳栿通檐用三柱,檐下柱头斗拱四铺作单抄,补间一朵。青石雕莲瓣覆盆柱础,门下槛及门礅石均以青石雕成,门礅石上雕卧兽1尊。1986年8月18日公布为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坛岭头岱岳庙 位于泽州县北义城镇坛岭头村北,坐北朝南,原为二进院落,后院已毁,现仅存一进院落。东西宽29米,南北长44米,占地面积127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中殿当心间柱上题记和庙内碑刻记载,金大定二十年(1180)、清道光三十年(1850)均有修葺,现存中殿为金代遗构,其余均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舞楼)、月台、中殿。两侧为妆楼、廊房、耳楼。中殿砂石台基,平面形制近似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覆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三柱。柱头四铺作单下昂,蚂蚱头。补间无铺作,转角四铺作单抄,45°出由昂。斗拱用材较大,琴面式真昂。四角柱侧脚明显,殿内下碱部分采用丝缝砌法。2000年12月被泽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良户玉虚观 位于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据正殿台基记载,创建于金大定十八年(1178),明嘉靖三十年(1551)及清代均有补修,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中殿为明代建筑,西耳殿、配殿为清代风格。二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中殿、正殿,两侧为配殿、西耳殿,院门位于东北隅。庙外东南侧建有清代魁星楼1座。中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庙内存有大元朝己卯年(1279)《新修玉虚观记》碑1通,清代补修碑2通。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庄玉皇庙 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南庄村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04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东汉建武二年(26),金大安二年(1210)、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清乾隆四十年(1775)、民国十七年(1928)重修,现存建筑正殿为金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拜殿、正殿,两侧为配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剪边,柱头斗拱五铺作双昂。庙内现存金代重修碑1通,明代补修碑1通,清代及民国重修碑各1通,清光绪十二年(1887)公食水碑1通。2004年6月10日公布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川底佛堂 位于泽州县川底乡川底村北,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东西宽13.1米,南北长17.8米,占地面积23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南殿内存碑记载,元至顺三年(1335)曾有修葺,现存正殿为金代风格,其他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为南殿、正殿,两侧为厢房。正殿石砌台基,平面呈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柱头、补间和转角铺作各一朵,四铺作单下昂。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峰万寿宫 又名圣姑庙,位于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85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现存三教殿、圣姑殿为元代建筑,其余为清代风格。二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三教殿、戏台、玉宇石亭、圣姑殿,两侧现存配殿、耳殿。圣姑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拱五铺作双昂,清代在殿前檐及两山墙续建围廊,主体结构仍为元代。庙内现存元代壁画约5平方米、历代重修碑14通。2004年6月10日公布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南济渎庙 位于高平市建宁乡建南村翠花山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35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1)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山门、献殿、中殿、后殿,两侧为便门、夹殿、耳殿、钟楼、鼓楼、配殿。后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拱三踩。庙内现存明清碑碣4通(方)。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村东岳庙 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史村西,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面积116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梁架题记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嘉庆丙辰年(1796)均有修葺,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中殿、正殿,两侧为钟鼓楼、厢房、偏殿、碑廊、耳殿。正殿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筒瓦布面。梁架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柱头双下昂五铺作,蚂蚱耍头,里转双抄五铺作,偷心造。中殿面宽三间,进深原为六椽,前后有廊,后廊于1980年被拆除,单檐悬山顶,灰筒瓦布面,琉璃剪边,斗拱五踩双翘,龙形耍头。2000年12月被泽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召文庙 位于陵川县平城镇南召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8.5米,东西宽23.3米,占地面积89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存碑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道光四年(1824)重修,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上现有舞楼(山门)、正殿,两侧分布有影壁、妆楼、看楼、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檐下斗拱为四铺作单昂,昂形耍头,格扇门。舞楼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斗拱为五踩双翘。庙内存碑5通,碣1方。2004年,南召文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东崔府君庙 位于泽州县金村镇水东村北街26号,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5.2米,东西宽23.7米,占地面积83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西耳殿檐廊东侧“重修齐圣广佑王庙碑”及正殿檐柱题记记载,元至元三十年(1293)、大德四年(1300)、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重修,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拜殿及东西耳殿为明代遗构,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舞楼、拜殿、正殿,两侧为妆楼(山门)、看楼、厢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压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双下昂五铺作,蚂蚱耍头。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庄玉皇庙 位于泽州县高都镇薛庄村西北,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35.8米,东西宽22.2米,占地面积79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金代风格,其他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舞楼(山门)、正殿,两侧依次有妆楼、厢房、廊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筒瓦布面。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压前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单抄单下昂五铺作,蚂蚱耍头,里转双抄五铺作,偷心造。2007年1月被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末宣圣庙 位于高平市石末乡石末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30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风格。一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戏台)、正殿,两侧为妆楼、配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庙内现存碑2通。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廷敬故居 又称皇城相府,位于阳城县北留镇黄城村村南,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贞。曾任《康熙字典》总阅官,著有《尊闻堂集》、《午亭文编》等。故居分内外两重城堡,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内城称“斗筑居”,创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城内现存御史府、世德居、树德居及陈氏祠堂等。外城又称中道庄,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现存相府、南书院、冢宰总宪石坊等建筑。外城门石额匾书“天恩世德”、“中道庄”。城外对面建有御书楼,内存康熙皇帝御笔“午亭山村”匾额1方和“春归乔木农茂荫,秋到黄花晚节香”对联1副。2004年陈廷敬故居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5A级旅游区。

仙翁庙 位于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2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元皇庆二年(1313)、明景泰六年(1455)、嘉靖十七年(1538)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一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乐楼、过廊、献殿、正殿,两侧建有配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前檐施方形抹角石柱,柱上架通檐大额枋,枋头镂空雕刻,柱头斗拱五踩单翘单昂,平身斜隐刻,柱础为方形。庙内现存明代道教壁画143平方米。1986年8月18日公布为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坪上汤帝庙 位于泽州县周村镇坪上村东,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51.26米,东西宽32.18米,占地面积1649.5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梁架题记记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重修,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风格,其余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香亭、黑虎殿、舞楼、正殿,两侧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厢房、耳殿。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五间,进深七椽,单檐悬山顶。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关帝庙 位于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中,坐北朝南,四进院落。南北长154.08米,东西宽28.53米,占地面积439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十七年(1782)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依次建有舞楼、过亭、山门、关帝殿、三义殿。一进院落和二进院落两侧各有厢房10间、看楼11间、碑亭5间,山门两侧有钟鼓楼。第三进院中两侧各有3间看楼,东侧有大佛殿、包公殿,西侧有武侯殿和月老殿,第四进院中西侧有鲁班殿、风王殿、奶奶殿、八仙殿、药王殿,东侧有老君殿、龙王殿、财神殿、文昌殿、天师殿、灵官殿。庙内存清代重修记事碑42通,清代壁画43.75平方米。1996年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省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资圣寺 位于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4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其中中殿为宋代遗构,山门与后殿为明代建筑。二进院落,现仅存山门、中殿、后殿。后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拱五踩双昂。该寺庙对研究宋元建筑具有一定价值。寺内现存元代造像碑2通,明清碑3通。1986年8月18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铁佛寺 位于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金大定七年(1167)铸造铁佛、重建铁佛寺,明嘉靖元年(1522)、万历三年(1575)、清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一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南殿、正殿,两侧为厢房,山门辟于东南隅。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拱五踩双昂。殿内明间及东西山墙下辟有佛坛,正中塑一佛二菩萨,两侧为二十四诸天,山面墙塑观音,背后悬塑西游记故事。寺内现存明万历三年(1575)《重修铁佛寺记碑》1通,明代彩塑30余尊。2004年6月10日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峰寺 位于高平市市区西约1公里西山东麓。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2397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后毁于兵火,元元统二年(1334)重建,明清均有重修,1998年维修,其中大雄宝殿、三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清代风格。四进院落,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两侧为耳殿、配殿及厢房等。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拱五铺作,明间及两次间装板门,梢间置直棂窗。寺内现存元代重修碑1通,清代补修碑4通,碣1方。1996年1月12日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化寺 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团东村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27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其中如来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风格。四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已毁)、如来殿、三佛殿、七佛殿,两侧建有诸神殿(水陆殿)、看楼、禅房、配楼、禅堂、厢房。如来殿石砌台基,高1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前后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拱四铺作单下昂,补间一朵。素面方形柱础。门窗改制。1996年1月12日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庙宫 位于陵川县潞城镇东掌村南300米,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东西宽17.7米,南北长70.2米,占地面积1243平方米。据庙内碑载创建于北宋,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河水泛滥冲毁寺庙后于嘉庆十三年(1808)重建,光绪二十年(1886)、2002年、2005年曾进行维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上为舞楼(新建)、正殿、后殿,两侧为耳楼、厢房(新建)、耳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出廊,单檐硬山顶,门新制。庙内存碑11通,碣4方。2004年,东掌南庙宫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溪村石塔 位于沁水县胡底乡玉溪村中。占地面积3平方米。据塔基嵌碑刻记载,创建于唐代,2002年进行维修。塔为方形密檐式,通高6.2米,平面呈方形。基座素面方形,四角立方柱,叠涩收分,塔身共四层,塔檐分四层叠涩挑出,最上层为庑殿顶。塔刹呈方盘状。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寿圣寺 位于阳城县芹池镇阳陵村东北,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南北长44米,东西宽30.3米,占地面积1333平方米。创建于五代后唐,宋治平四年(1067)赐额,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增修、补修,现存建筑前殿、琉璃塔为明代风格,余皆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建有山门(改建)、前殿、琉璃塔、正殿,两侧有厢房、配楼、配殿、耳殿。正殿下建1.5米高的砂石台基,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顶覆灰筒瓦,殿内彻上露明造,柱头斗拱一斗三升,明间施格扇门,两次间置直棂窗。寺内现存宋碑1通,明碑1通。1986年寿圣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屯城东岳庙 位于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东约200米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47.5米,东西宽36.2米,占地面积172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金承安四年(1199)、泰和八年(1208)、大安二年(1210)及明清均有修建,现存天齐殿、东耳殿为金代遗构,余皆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前殿、天齐殿,两侧有耳殿、厢房,西侧有钟楼1座。天齐殿建于弥座砂石台基上,高1.8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四椽栿对前乳栿前后通檐用三柱,彻上露明造,柱头斗拱六铺作三下昂,当心间施板门,次间为破直棂窗。前檐施方形抹角石柱,东侧柱上有金“承安四年四月十二日”题记,覆莲柱础。东耳殿檐柱上端有“大安二年”题记。庙内存明代铁钟1口,清代功德碑3通。1986年,屯城东岳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阳城文庙 位于阳城县县城内东街南城上1号,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南北长53.3米,东西宽31.45米,占地面积1676平方米。创建于宋代,重建于明代,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原由孔圣庙、文昌阁、明伦堂等群体建筑组成,现仅存孔圣庙。中轴线上分布棂星门、泮池、过殿、大成殿。两侧存乡贤祠、名宦祠、厢房。棂星门为庙之正门,改为歇山顶。大成殿前有月台,石砌台基,高0.7米,中央设双龙戏珠石坡踏步,面阔五间,进深八椽,重檐歇山顶,前檐皆施四扇六抹格扇门。下檐斗拱五踩双翘,上檐斗拱三踩单翘,前后檐平身科每间出一攒。屋顶饰黄绿釉琉璃脊饰。过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拱五踩双昂。东西厢房各七间。1945—1949年太岳军区曾在此驻扎。199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教堂 位于泽州县李寨乡李寨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东西宽19.3米,南北长78.8米,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据正殿内存碑记载,创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上现存山门、舞楼、正殿,两侧除东西妆楼、东耳殿外其余为新建。正殿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出廊,单檐悬山顶,前檐斗拱五踩双昂,门窗改制。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井关 天井关遗址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中,天井关又称太行关,因关前有三眼深井而得名,历史上曾改名雄定关、平阳关,为太行陉南端第一道关口,海拔高度948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史上与太行陉相关的战争多与之相关,乃兵家必争之地。现仅存城门一座,南北长6.7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52.26平方米,清代建筑风格。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泽州汤帝庙 位于泽州县南岭乡神后村南,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南北长100.07米,东西宽31.74米,占地面积3176.2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后殿为元代风格,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舞楼、拜殿、正殿,两侧依次有妆楼、看楼、厢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灰筒瓦布面,门窗新制,方形抹角砂石檐柱,下设方形青石柱础。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寿寺 位于泽州县巴公镇西郜村东,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南北长36.7米,东西宽87.16米,占地面积3198.77平方米。寺始建于北魏,唐开元七年(719)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119)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建。现存建筑布局山门内为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楼,中为释迦殿,东西配殿为地藏、罗汉殿,最后为雷音殿。殿旁东西各有小院一区,东为菩萨院,有三大士殿,西为关圣院,有关帝殿。释迦殿为宋代遗构,殿身三间见方,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为五铺作双下昂。寺内有唐代八角形石幢2座,还保存有北魏造像碑1通,雕屋形龛及一佛二菩萨,另有历代石碑12通。1986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东岳庙 位于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东,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南北长64.91米,东西宽29.74米,占地面积1930.4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中殿后门框与前檐柱上有金大定十八年(1178)题记,元元贞元年(1295)、明天顺五年(1461)、万历十二年(1584)、崇祯二年(1629)、清顺治十六年(1659)、康熙十三年(1674)均有修葺,现存正殿为金代风格,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拜殿、正殿、藏经楼,两侧依次有钟鼓楼、廊房、厢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灰筒瓦布面,方形抹角青石檐柱,素覆盆青石柱础。1986年8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二仙庙 位于泽州县高都镇湖里村南,坐北朝南,一进东西两院。南北长29.34米,东西宽33.65米,占地面积987.2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金代风格,香亭为元代风格,其余建筑为清代风格。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照壁、山门(舞楼)、香亭、正殿,两侧依次有妆楼、看楼、厢房、耳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灰筒瓦布面,方形抹角砂石檐柱,方形青石柱础。东面建有偏院,为关帝庙。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德桥 位于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景德桥社区西沙河上,原名沁阳桥。据桥上存碑记载,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建成,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改今名。为单孔敞肩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21.6米,宽5.33米。主券由25道单体石条并列砌筑,净跨16米,拱高4米,两端负券各一,负券宽3.05米,现高1.6米。高拱券面石上压地隐起雕刻有鲤鱼、童子、蛟龙、水波、花卉等图案,锁口石上雕镇水兽面,桥面两端施石栏板、望柱。桥下河道淤积严重。1965年5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景忠桥 位于城区北街街道办事处下东关社区东沙河上,为单孔敞肩石拱桥。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凤台县志》记载,创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当时为木构桥梁,明弘治年间(1488—1505)仿西关景德桥而改建为石桥,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另据桥上嵌《景忠桥修缮记》记载, 1996年曾修葺,明代风格。桥全长16.8米,宽6.15米。主券净跨10.80米,矢高3.1米,由22道石圈采用并列错砌法砌成,两端各设一长条石,外端刻作龙头。桥面已改为沥青铺筑,栏板线刻卷草纹。1986年8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川遗址

下川遗址 位于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西,中条山主峰——历山山间小盆地。东西宽300米,南北长约1000米,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发现于1970年,经过1972年至1975年的调查及试掘,在下川盆地发现石器地点10处。其中以下川盆地遗存最为丰富。为旧石器晚期后一阶段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石器文化。主要器形有尖状器、刮削器、石核等。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坪遗址 位于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东北坪上,西临沁河。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500米,分布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2座。文化厚约2米。采集陶片有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和弦纹,可辨器形有夹砂灰陶鬲、泥质灰陶绳纹敞口罐等,另在地面采集陶纺轮残件1个。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 位于高平市米山镇、永录乡等乡镇丹河两岸村落。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范围东至高平市区10公里,西至高平市区10公里,北至高平市区15公里,南至市区10公里。据“二普”资料,调查发现尸骨坑18处,1995年在永录村西北发掘1号尸骨坑,坑口距地面0.3米,平面呈不规则形,坑北壁长9.4米,东西两壁残长分别为1.3米和2.7米,深0.7~0.9米。出土有铜镞、铜带钩、铁簪、刀币及陶器等,坑内约有130多个个体。1986年8月18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都遗址 位于泽州县高都镇保福村东,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55米,分布面积约8250平方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存。文化层厚约2米,采集标本有绳纹盆、罐、鬲足等器物残片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和篮纹,器形有方唇敛口盆、折沿鼓腹罐和深腹筒形罐等。1965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峪造像 位于沁水县十里乡东峪村孝良自然村中。为砂石质单体石造像,通高4.2米。佛作立姿,头饰肉髻,面相方圆,双目前视,身着通肩袈裟,内着僧祇支,衣纹成折叠式,体形较粗壮,跣足立于莲台之上。莲座上有北齐“天统三年(567)”题记。196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造像碑 位于高平市建宁乡建南村中。砂石质,年代为北魏。四面造像,通高2.52米。正面下部雕一大龛,高0.51米,宽0.49米,内雕一佛二弟子;上部四面雕高0.06米,宽0.04米的千佛龛,每龛内雕坐佛1尊,共约1000余尊。碑两侧中部各雕佛龛上下两铺,上龛高0.3米,宽0.29米,内雕坐佛1尊;下龛高0.45米,宽0.43米,内雕一佛二弟子。碑侧下部雕发愿文,太和二十年(496)款。1998年新修碑亭。1986年8月18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晋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统计表

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泽州县大阳镇 大阳镇位于泽州县西北25公里处,镇区包括东大阳与西大阳2个行政村。大阳镇古称阳阿,历史悠久。西汉初年曾为阳阿侯的封地,后设阳阿县,东汉仍为阳阿县城。据史料记载,在宋宣和元年,大阳汤帝庙重修碑记中有“大阳”之称,这是大阳这一称谓可见的最早记录。明清时,镇区分为大阳西里、东里、北里、南里、中里5个里。是原晋城县乃至全省最大的村落。

泽州县大阳镇

大阳周围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山海经》曾记:“虎尾山之阴有铁矿”,指的就是大阳虎尾山矿区。据传,战国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这里。明、清两代,大阳的采煤、炼铁和铸造行业非常兴盛,生产铁锅、铁钉、铁锁、镰刀、斧头、铁锹、犁铧等。每年有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大批商人来大阳进行铁货交易。在大阳的铁业制造中,以明清时期所产的钢针最负盛名,因此大阳被冠以“九州针都”的美誉。据德国里希霍劳在《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说:“大阳的针,供应着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当地有《卖针歌》唱道:“头号针能纳千层底,二号针能缝万件衣,三号四号老常用,五号钢针虽然小,大家小户离不了。”大阳镇因此建造了其他村落非常罕见的“针翁庙”。针翁庙既是祀奉神灵之处,也是针行议事之地。由于冶炼业和制针业的兴旺,促进了大阳经济的发展,为大兴土木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明清时期,古镇达到空前的兴盛。商业、手工业、挖煤冶炼业都是大阳镇的支柱产业。这个时期,大阳境内商贾云集,手工制针作坊比屋皆是。东大阳《关帝庙碑记》曰:“昔传汉家故县,今濩泽名区,户分五里,人聚万家,生意兴隆,商贾云集。”《重修关帝庙中院碑记》载,乾隆三十年(1766)境内有名的富商大贾有“世隆号”“享昶号”“滋盛号”等12家。道光三十年(1851)《创修关帝庙照壁和重修万楼碑》记载,境内出名的有泉生钱庄、都顺余、乾兴布店、福顺板店等多家商号。

除此以外,大阳养育了很多成功考取功名、为官出仕的人,更是名噪一时。如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裴宇、明户部侍郎张养蒙等,大阳流传着“有官不到大阳夸”的说法。北宋大阳人孔三传首创诸宫调,开创“北杂剧”先河,是中国戏剧和音乐史上的一大变革。

古镇境内有一条东西向主街,沿街布有七十二巷。主街长约5公里,旧街长而窄,西高东低,两旁店铺林立。东西南北原建有东、西、南、北四门,门额分别题“东作”“西成”“南讹”“北钥”。七十二巷,从东往西分别是:贯利四巷、川地巷、三义巷、龙王四巷、明都巷、寨圪洞巷、太和五巷、贺家巷、小庙口巷、裴家巷、南街三巷、□暴巷、双官巷、孟家巷、南讹巷、关家三巷、开元三巷、河下巷、则神三巷、钱市巷、建兴巷、菜市巷、枣市五巷、醋房巷、仁里巷、东高崖底巷、西高崖底巷、状元府巷、后圪洞巷、李家三巷、段召巷、堂坡二巷、永和巷、庙后巷、成家巷等。古时镇上曾有七个专业市场:木市、花市(棉花市场)、米市、席市、枣后巷、菜市、人市(劳力市场)。四个护村寨分别是西北角金汤寨,西南角安庆寨,东北角岳峙寨,东南角清宁寨。每个寨都有寨门,惟寨门和寨墙均已毁,但寨内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在山西的古村镇中,富商的宅院居多,大阳也聚集了很多达官显贵的宅院,而建筑风格有别于其他地区。这里的宅院气势宏大,布局严谨,尊卑有序,雕刻张扬。砖雕格外突出,院墙上、斗栱上、照壁上、过石、压窗石,无处没有砖雕的影子,雕刻技艺精湛,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雕刻细腻生动,让人景仰。现存的古宅院有裴宇的府邸光禄底,占地近百亩的张养蒙宅院及元代建筑风格的段家院。古庙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阳汤帝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圣寺,以及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天柱塔、南河庵等。

泽州县周村镇 周村镇位于泽州县、阳城县交界处,自古便是山西通往河南、晋南、陕西的必经之路。便捷的交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使得这里贸易昌盛、商贾云集,成为明清时期的商业重镇。根据明清碑碣记载,周村大小店铺、商号七百余家。清咸丰八年(1858)《补修周村堡垣记》中载:“(周村)南带行山,西襟沁水,民居星聚,商贾云连,凤邑一大都会也。”

周村镇原名长桥镇,因村东的长河上有一桥叫“长桥”而得名。后因西晋名将周处灵柩葬于镇西而更名为周村镇。对于周村因周处得名,亦有不同的看法。清代西吕匠人秦百里作《周孝侯墓》诗曰:“地是周村名,村有周处墓。首邱在荆溪,此墓似有误。马革裹尸还,讵能纡其路?”诗中指出“此墓似有误”。明隆庆四年(1570)梁寀撰《泽州周村镇重修庙祀记》载:“其一乡之中,重礼义、尚廉节、相友相助、相亲相睦者可见也。《说文》曰‘忠信为周’,镇以‘周’名,志偌厚也。区区子隐之迁善改过,为镇之光,直馀绪尔。”碑文通过事实推理,否认了周村因周处而名的说法。

周村城堡建造何年现已无考。明隆庆四年(1570)《泽州周村镇重修庙祀记》载:“岳武穆义旗北指,镇之梁兴筑寨响应”。明朝末年,沁河流域一带社会动荡,农民起义军由陕入晋,给民众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各处纷纷修堡筑城。而周村因为有城墙的保障,幸免于害。清咸丰八年(1858)《补修周村堡垣记》载:“旧有城,创始莫稽,而周村、川河两里资其捍卫。甲申之变,流匪王嘉赢、紫金梁等三十余头目经过此地,临近村庄无不被其蹂躏,毁其民居,劫民财,流离失所者指不胜屈。而此村独以有城幸获无害。则城之所以诫不虞,备防守,其关系诚非渺小也。”周村城堡曾在乾隆五年(1704)、咸丰七年(1857)、同治元年(1863),多次补修。

周村城东、南、西、北正门四座,另有小南门一座,镇中还有城楼高耸。西门(1999年拆毁)悬凤台知县刘端题于咸丰七年(1857)的“行山重镇”四字。据村人回忆,北门悬“藩垣”。西南水门外悬朱樟题于乾隆元年(1736)“固圉”,内悬张德崇书于乾隆三年(1738)的“守望”匾。东、西、北正门和大部分城墙已拆毁,现仅存南门、小南门和部分城墙。

周村城池的规模。清同治元年(1862)张士达撰《补修东南城隅碑记》记载:“本镇居凤邑要冲,旧有城,形似虎踞,俗名曰虎城。周三里一百九十五步,墉高四丈,睥睨六尺四正。各辟门,而水门介南城之西偏。峰峦层抱,河水周环,仡仡乎一方保障也。”

周村古镇中心有一条东西向的古商业主街,原长2000余米,宽约6米。两侧向南北分出几十条小巷,构成古镇街道的基本结构。主街两侧旧时店铺林立,有钱庄、驿馆、客栈、当铺、盐行、布行、茶楼、酒馆等,多采用二层的砖木结构,临街开窗。

镇区内现存的主要历史建筑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镇之东的10米长桥、始建于明末的“鸿胪第”及东府庙、观音阁、魁星楼、周处墓。古民居有保存较好的范家院、梁家院等。

阳城县润城镇 润城镇位于阳城县城东7公里处,四周环山(紫台岭、天坛山、翠眉山和烟霞山),三面有河(沁河、樊溪、峪沟河),背山面水,环境优美。润城镇古称“少城”“小城”,明嘉庆三十八年(1559)改称“润城”,并一直沿用至今。

润城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古时是北方进入中原的关键地带,历来是军事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乱频频,当地人修建了很多堡寨、城墙用于防御流寇、保家齐身。润城镇地处交通要道,自然往来商贩络绎不绝,商业繁荣。尤其是自元、明以来,润城镇的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皇城村陈廷敬的侄子陈贲懿在其为润城镇玄武庙撰写的一通石碑中赞道:“润城阳邑巨镇也。居民稠密,商贾辐辏。”润城镇盛产铁矿,冶铁业非常发达,冶铁历史可上溯到南北朝时期,曾有“铁冶镇”之称。村民们用冶铁后废弃的坩埚、铁浆来修建堡寨、院落的围墙,非常坚固,防御性很强。此外,镇内铜匠铺、金店、钱铺、染坊、磨坊、杂货店等一应俱全,人们生活十分便利。据记载,清道光年间,润城镇有源泰典、敬茂典等几家钱铺。民国初年,镇内还有铁铺、铜铺、磨坊、油坊、百货零售店、布匹店、金店银店、药铺、当铺等店铺数家。镇上的三门街、东河街、南边街都是主要的商业街市,尤以东河街为最。樊溪河(东河)由东向西从镇中穿流而过,河内无水时在河床中间便形成热闹的街市,大约在明末清初成为一条重要的商业街市。街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一派兴旺繁荣的景象。清雍正二年(1724年)的一通碑文记载了其商业之繁荣:“小城河集市大兴。每一日有两三千牲口往来贩卖。斗行三十多名,每一名外合十多个伙计。自朝至暮,轰轰若市。扫集儿童三四百有余,抓集群众不计其数。行炉锅场改作过客店房者十有八九,大街小巷卖饭食火烧者直至三更。”当时的润城镇上交的赋税接近阳城县全县的一半,由此可见其商业之兴盛。

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润城镇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当时有俗语道:“泽州王气在阳城,阳城王气在润城”。明清润城镇有24人中进士,位居阳城县之首。仅白巷里,就有15名进士、15名举人、45名贡生、237名秀才,实属难能可贵。根据田澍中先生的统计,润城历史上曾涌现出两尚书、一布政、三参政、四按察使、两评事、两巡抚、两运使、六知府、三同知、三主事、十三知县。其中上庄王国光,是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曾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为当时首辅张居正的得力助手,对明万历中兴起到重要的作用。屯城村张慎言,明万历庚午进士,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任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润城镇张敦仁,乾隆四十年中进士(时年仅二十岁),是清代数学领域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

镇内有三条主要街道,数十条巷道,将镇分为十二坊:三圣坊、铸佛坊、神佑坊、街市坊、神左坊、镇溪坊、文林坊、通沁坊、临沁坊、佛岩坊、玉泉坊、玄阁坊。古镇中心是东岳庙,十二坊围绕其分布。巷道与巷道之间,以过街楼相连接,均为砖木结构,灰檐筒瓦。古镇还有东南西北四口,以拱券门洞为界定:东口为上河,以玄镇门为界定;西口以西梢门为界定;北口为后巷口,以保障门为界定;南口以通衢口为界定。镇内建筑沿樊溪向南北坡地展开,民居大部分东向和东南向。这些民居院落多为四合院形式,四大八小格局,木雕、石雕、砖雕等装饰丰富而精致。现保存较好的住宅院落主要有张敦仁(清代数学家、汉学家)故居、郭登云(清朝内务大臣)“鸿胪第”、王崇铭(清代福建都转盐运使)“师帅府”、“张府”(明代巡抚张春府第)、敬远居、福祉、陈宅等。

镇内庙宇、城堡等历史建筑遗存丰富。其中东岳庙和砥洎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庙和东坪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西黄石村位于泽州县东北,北与高平市义庄村接壤。古名为金玉村,始建于唐朝。成姓家族是该村最早的居民。后又有赵、张和杜姓等家族陆续从外地迁来,人口渐多,村庄渐大,至明末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村落。成姓资格最老,发迹也最早,家族不仅种田做买卖,还有读书步入官场者。清初以来,从高平市河西镇永宁寨村迁来的杜氏家族逐渐发达。由于杜家祖上掌握一手制作豆腐的工艺,所做豆腐味道鲜美,加之又勤奋肯干,在短短几年之间,杜家的豆腐坊就逐渐变大,并在附近的其他村子开设了分店,扩大了经营范围,办了数处杂货店,成为村庄里较有经济实力的家族。

传说杜家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家致富,还得益于永宁寨的富翁张百万家有一年失火,房屋被烧毁,损失十分惨重。为了生计,张家误把废虚中烧得面目全非的白银当作废铁卖给了杜家。因此,杜家便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迅速把买卖做大。到杜霞英时,杜家的店铺由山西一路开到河南的周口,而且沿途每60里就设个客栈,客栈既做买卖,又可留宿。杜家鼎盛时,在当地、晋城黄华街及豫北共有72家字号,成为名噪一时的大财主。像所有的普通的晋商一样,发家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置地来稳固家族势力。因此杜家大兴土木,修建宅院、祠堂或寺庙,光宗耀祖。并且不惜花费巨资,请来能工巧匠们精心设计,雕梁画栋。从清康熙初年开始,先后建造大院宅房、亭台楼阁共48处。

但杜家的日盛,却引来了资历最老的成家人的忌妒和不满,于是凭借亲朋在官场上的势力,诬告杜家想谋权篡位,为此成家还编了四句顺口溜写在状纸上:“龙顶山雾气腾腾,金玉村胜过北京,杜霞英真龙天子,冯氏女朝阳正宫。”皇上听后大怒,旨令官府派兵抄了杜家,还烧毁了杜家多处院落和建筑。此后,将金玉村更名为黄石村,取“金”为黄,“玉”为石之意。后又因村的昌沟河夏季经常发洪水,河床变宽,将黄石村逐渐分为东西两个村落,河东叫东黄石村,河西叫西黄石村。

西黄石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明末清初时期的主要街道——金玉街呈南北向贯穿村庄,与东西向的八字巷、九字巷、五台后巷、张家巷、道东巷等互相交错,构成了整个村落的骨架。金玉街长约1200米左右,宽处可达6米,窄处不足2米,呈向东凸出的弓形,该街北达祖师殿,南达村落南口。现存历史建筑以金玉街为主轴,沿各东西向街巷分布,大部分民居建筑分布在金玉街西侧,以庞大的杜家院落群为主,其间还分布着成家的几个院落和其他家族的大大小小的院落。金玉街东侧则以精美宏伟的成家侍郎院为代表。在村落的北侧、西侧以及金玉街东侧分布着玉皇庙、三官庙、祖师庙三座形制完整的庙宇。其中以村落西侧的玉皇庙最为精美,金玉街东侧的三官庙最为宏伟。

杜家大院是西黄石村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据说在西胡同的临街口,当年还建有高大雄伟的石牌楼,胡同南北紧依着座座门庭高大、院墙厚实的清代民居。现保存较完整、建筑较精致的有一号院、二号院、五号院、六号院、绣楼院等院落,其余院落则相对朴实。临街的东胡同是杜家有名的“义和大院”。义和大院大门开在正南,通天石柱门楼。院内建筑布局合理,形制规整,院落宽敞,楼房高大。其楼檐下的斗栱和楼面木构件做工细腻,雕刻精美,令人叹服。其他杜家院落基本保持相同的形制,有些院落可以相互连通,形成院落群。这些院落现在基本保持着当年的风貌,有些虽已稍显破落,但仍不乏精美的木雕梁柱和石雕柱础。从这些院落可以看到当年杜家庞大的财力和势力。

成家大院位于“义和院”的东南,气势宏伟、形若城郭,院墙高10余米,两个一进三院并排连在一起,与周围低矮的民居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高大的石柱门楼威严耸立,使人感悟到它悠悠的古韵和主人的地位。门洞上方为精致的眺阁,下为宽阔的通道,院内房屋层次分明。青石垫基,水磨青砖砌墙,院与院之间有出檐过门相通,全院建筑布局严谨,庄严典雅。尤其大院的南楼,木雕工艺极为精细。屋檐下设五铺作斗栱,柱头为华丽的八卦形雀替,楼栏门窗做工细腻。梁枋间雕刻着麒麟、梅花鹿、山羊、凤凰等吉祥鸟兽,刀法娴熟,形态逼真,匠心独运,工艺非凡。

成家侍郎院位于村落西部。占地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晚清时期的建筑。院落坐北朝南,二进式,高耸威严,建筑为砖木结构,两层有穿梁。整个院落最为有价值的是大门,高大巍峨,门上斗栱为八瓣形,形制很高,木雕更是精美绝伦。入口处眺阁下方有皇帝御赐的匾额,体现着成家的地位。

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 拦车村距晋城市区37.7公里,位居“与天同党”的上党地区,俯瞰中原。因其地理位置重要,称其为“晋南屏翰”,过去俗称星轺驿,是古太行道的一个重要驿站。清光绪《凤台县志》载:“星轺驿,城南六十里,距关南十五里。即拦车镇,又名狼车。《金志》:‘晋城镇二:周村、巴公。’旧又置星轺镇曰拦车,以北十五里有孔子回车庙。雍正五年(1727)设把总一员,今设巡检司,兼管驿丞。”

星轺驿作为古代通商大驿,曾经迎来送往过不计其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自金代李俊民的《过星轺驿》、到明代刘龙的《星轺驿和于少保韵》、于谦、吴骃的《登星轺驿楼》、再到赵执信的《发泽州宿星轺驿尽日行太行最深处》,近百首诗词记录了拦车村星轺驿历史长河里的众多信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拦车村那些早已埋入历史烟尘中的往日风光。

据拦车村老人回忆,拦车村旧时除了驿楼之外,还有五阁六庙和东西两个文、武衙门。文衙门在村中段街东,主要建筑有大堂、二堂、内宅、书房、衙役房、拘留所、厨房、客房、耳房等34间,古时为评判民间纠纷的机构。清雍正六年(1728)后,在此设泽州府同知署。武衙门与文衙门相对,主要建筑有大门、仪门、屏门、大堂、二堂、宅门、内宅、东西厢房和衙役房、马房。距署衙东南里许设有演武场,是署衙官兵的教练场所。辛亥革命以后,在武衙旁建一厘金局,设厘金官一人,下辖十数名税收人员,负责出入境商品的税收工作。据《晋城市税务志》载,这是山西最早的三个边界税务机构之一。

历史上拦车村曾经非常繁华,据清光绪十九年(1893)郡庠生韩识荆的孙子韩定安记述,村中原有街道南北笔直贯通,宽有八丈、长足三里,主街东西两侧多是一二层小楼房,朝街对开。全街密布骡马店、留人小店、百货店、药店、小饭铺等,来往客人随时可以用饭、休息。若遇唱戏、庙会时,人流熙攘,热闹非凡。

拦车村星轺驿的来历,缘于天节八星主使臣之传说,古时君主的使者称为星使,而星使所乘的车子即被称做星轺。以星轺名此驿镇,更是显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拦车村古时经济繁荣,民间的文化气氛十分浓厚,村民利用星相学中的魁星(北斗七星中构成斗星的第四颗星,古代神话中这颗星代表了掌管文章盛衰的神)的寓意在村南街阁外的西南角方位修建“文庙”一座,东南角方位修魁星楼一座,以此祈盼保村里文化兴盛不衰。魁星楼位置原为星轺驿楼,清朝年间,因驿楼建于卧龙腰处(因星轺驿形式远望像一条龙卧在山间,故称此处为卧龙腰),传说因影响风水拆毁,并在原址上建了一座魁星楼,即今中学所在地。魁星楼为木结构,始建于同治年间,楼高三层,楼内设有转梯可以上至顶层。外呈八角围檐立柱,楼内四周镶嵌多通名优诗碑,只可惜此楼存在年代不是很久,光绪年间因无人修缮,陆续坍塌,所残留石料碑碣也于1940年被日军用来修了炮楼,现今惟一完整的部分为撰有韩愈《上盘谷》诗文的石碑一块。

拦车村现存主要的历史建筑有成汤庙、文庙、关帝庙、文武衙门等。

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 冶底村位于太行山的一个小山坳中,距晋城市区约15公里。登上村南佛头山,俯瞰这座千年古镇,俨然是山坳中一只静静匍匐的蝎子,故称为“蝎子村”。它头部朝东南,尾部向西北,两个钳角分别是村东北的古寨和村南的奶奶堂,而村西北土岗上的岱庙便是它的尾刺。明清古道“清化一大道”穿村而过,奠定了冶底商镇的重要地位。宅院、街道和星罗棋布的古建筑,无不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

冶底村民以董姓居多,约占全村人口的80%,为泽州八大姓氏之一。传说董姓村民为西汉名相董仲舒后裔。该村出土的明万历五年(1577)《明寿宫对溪董公暨配韩氏合葬墓志铭》记载:“公姓董氏,讳子轨,字秉元,号对溪,为泽州冶底里钜族、派出汉相仲舒之裔。寻得宋元碑,而董姓多著,时远近皆称冶底董大姓。”可见,宋元时期,冶底已有较多的人口聚居、到明清时期,冶底商业发展,号称“家上千,人上万”。

冶底的兴盛繁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得益于古“清化一大道”,其为西通秦陕,连接长安、洛阳、汴梁,东经清化(今河南博爱)、新乡而达齐鲁的重要驿道。因此冶底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也为冶底孕育了无限的商机。明清时冶底村前后两街十分繁荣,店铺林立,字号繁多,所涉行业共有200多种,有旅店(含骡马店)、盐店、票号、当铺、染房、油坊、铁匠铺、饭铺等。其二,便是源自大自然的造化,冶底村周边有丰盛的矿产资源,品其名“冶底”,就可略得一二,这里自古便与冶炼业有着不解之缘。村东新街部位曾有一片炉渣,是冶底冶炼业的实物遗存。

在村东的高岗上有一古寨,寨墙上一道深深的伤痕,静静的记录下他的丰功伟绩。在那个满是硝烟的年代,冶底村民为保性命,只得修寨卫民。村民唯有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站在高寨上,保卫家园,苍老的寨墙留下了那个年代永远的回忆。冶底村现存的民居建筑主要有旗杆西院、“赵百万”棋盘院。

旗杆院分东西两院,是清代中叶文武举人(佚名)所修。其中旗杆西院保存较好,为典型的“四大八小”院落。联系上下层的楼梯位于室内。侧着身体,踩着青石台阶蹒跚的爬上二楼,屋内光线错暗,古老的木椅上,仿佛有一个留着长辫的书生正在伴着细雨声诵读。慢慢推开木窗,好似深闺中的女子,恍不知自己身在何年。

“赵百万”(赵谷洞)院流传着这样的一段故事:“赵百万”发迹前只是一个赶着骡马到河南贩粮食的小商贩。一次,他忽然在河南病倒,花光了身上所有钱才将病治愈,自此就连微薄的房租都无力支付,房东便将他赶出了门。走投无路,他只好又找了一个条件比较优越,但因晚上不安全而无人居住的大宅院。“赵百万”原本只想求得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安不安全也便不在乎了,立即搬了进去。夜晚,“赵百万”在屋内向院中外一望,院中银光冲天,白晃晃的吓人。他稍加思忖,便找一把镢头趁夜到院中发光的地方挖掘,惊奇的发现原来地下埋着一大窖白花花的银子。于是“赵百万”悄悄将这些银子用毛驴和骡子连夜驮回山西冶底,因此成为冶底古商镇的富翁。随后,就在冶底村赵谷洞修置宅舍六院,并于院东修建后花园。现后花园早已毁坏,六宅老院犹存。宅院前的石板路全部用长条砂石铺砌而成,漫步其上,古韵犹存。

明万历年间,冶底村董氏被选入宫,名噪一时,冶底村在这方圆百里也着实是火了一把。此后地方官便在北边的周村和南边的蔡岭(今犁川镇天水岭村)立下路碑,昭示路人:凡经此道过冶底的文武大小官员,均须在村外“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显娘娘威仪。冶底村的许多高宅大院也是在此时兴建起来的。娘娘董氏祖辈所建的棋盘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因其门前有一对石狮,又被后人称为狮院,这对石狮高1.3米,一只在“文革”前被大水冲走,另一只十余年前被村民烧毁。棋盘院前后两侧左右并列,共有四院。两个前院都是标准的北方四合院形制,两个后院因夹有河界,为三合院,只有北、西、东三个居室。全院四角有楼,楼高于中间正房。

在冶底古村,古时有许多庙宇,如岱庙、老君庙(今为幼儿园)、祗园、下东庙、十方院、中心庙(今村委办公处)、南堂、小堂、山峡庙堂等,还有五个阁楼。但是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现仅存岱庙、老君庙等庙宇建筑。

冶底岱庙,也叫东岳庙,俗称西大庙,位于村西头土岗上,坐北朝南,三面环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依山势而建,分为上下两院,地平高差约2.81米。中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方形水沼、竹圃、戏台、天齐殿,两侧又设有五瘟殿、土地殿、靖王殿、五瘟殿,高禖殿、东配殿、西配殿、速报司神祠、关圣殿等。冶底岱庙有三奇,即:“银杏王”“人字柏”和“鱼沼”。

山门西侧,有一株粗壮的银杏树,据专家考证该树至少已有6000多年历史,号称“银杏王”。冶底岱庙的银杏树奇妙有二:一是他的年代之久远,二是他是独雌无雄,单株孕果。银杏树一般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树开花授粉,雌树结果,而银杏王方圆数十里内都未发现第二株银杏树,但时至今日依旧丰收着累累果实,不能不令人称奇。其树高约25.4米,干高5.0米,胸径3.1米。盘根周约14米,树冠东西13.1米,南北14.6米。主干以上原有8枝干,其中6根已被锯掉。

龙泉井东侧台基上,即岱庙下院东侧的高禖殿前,比肩挺立着两株古柏,这是冶底岱庙的又一奇,两株古树基本齐高约二十余米,挺拔伟岸,树冠似伞状华盖。这一奇便绝妙在它的形上,古柏出露地面之时为两株,在约一米高处汇合成一主干,笔直而上,直冲云霄。其下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故称“人字柏”。因其比肩而立,仿若一对相互守望的亲密恋人,因此又称其为“雌雄柏”。

穿过山门,映入眼帘便是位于下院正中的鱼沼。有碑文记载“台池耸浚”,“鱼以时泳”,因此鱼沼还有两个美称“寒潭”与“放生池”。鱼沼北壁上有一个石雕龙头,但已经被损毁,其下方还有一石质虎头,浸在水中不可见。这龙虎二兽还有提示旱涝之功,若水淹龙头为涝年,虎头外露为旱年。龙头不淹,虎头不露,则风调雨顺,非常灵验。距鱼沼东面2米处有一口古井,井口不大,井也不深,村民又称它为龙泉井。其大旱不枯,大涝不溢,与鱼沼紧邻,但却不属同一水源,水质也不相同。据村民讲,井水甘甜,但现在已不再使用。鱼沼北侧便是一片竹圃,这在境内其他庙宇里实难见到,庙宇的印象多是神秘肃穆,然而冶底岱庙带给人们更多自然感动。古树、鱼沼、竹圃,似诗如画,构成了兼具北雄南秀的独特园林式庙宇风貌。

良户村

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位于高平市西17公里处。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北靠凤翅山,南邻双龙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良户村始建年代不详,相传唐代时有郭姓、田姓两户人家在此建村定居,称为两户。后多户外姓迁居到此处,村落规模逐渐扩大,人丁兴旺,元明改称为梁村,明清又改称通义里梁扈。村内现存清康熙六年(1667年)《关帝庙创建碑》和乾隆年间的王氏家谱,可为考证。

良户村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长,南北短,村内主要建筑顺应地势,高低错落,参差不齐。村内主要街道有十余条,现保存较好的有太平街、沿河街、东街、西街、后街,每条街道长度约200~300米不等,大多为砂石路面,曲折蜿蜒,狭长幽静,一座座古民居林立于街道两旁,古朴沧桑,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年代。每逢雨后,雨水冲刷过的路面显得格外干静,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让人不禁心旷神怡,心灵亦得到荡涤。

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辛勤劳作,淳朴厚道。良户人心灵手巧,劳作之余,积极开展手工业生产。旧时,村内布店、杂货店、铁匠铺、当铺、磨房、染坊、榨油坊、木匠店等等一应俱全,足不出村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所需。现在很多村民仍从事金银首饰加工、打铁、铸铝锅等手工业。村域内煤炭、树木、矿石、铁等资源十分丰富。

良户村历史悠久,金代时村落就较为繁荣,已修建有玉虚观。元明清时期,亦修建了众多的庙宇。村民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鼓励后人多读书、多受教育、耕读传家,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位进士、举人和秀才,其代表性的人物有田逢吉、田光复、田长文等。

村落经济繁荣以及人才辈出,自然促进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量精美的建筑。良户村文化底蕴深厚,从村古宅院、门楼大量的匾额,便可知村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良户村现存的古民居建筑和庙宇建筑均十分丰富。庙宇建筑主要集中在村落东南的一处高台之上,由东向西依次是皇王宫、关帝庙、白爷宫、玉虚观等。其中,以玉虚观年代最为久远。民居建筑散布于全村,保存较好的有蟠龙寨、复始第院、国朝军功院、安贞吉院、永□第院、郭家双进士院、高家院、邵家北院、当铺院等。

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 大周村位于高平市西南15公里处,原为周纂镇。相传大周时镇守将领杨纂关心百姓,治理有方,使得这一带百姓富足,安居乐业,后人为了纪念其功德,遂改地名为周纂。

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周村一带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初具村落雏形。在西汉,休养生息的政策让这里逐渐成为商贸聚集地,直到宋时因为地处宋金蒙古多方争夺要地,连年征战使得村子凋落。元明清时期,大周村又逐渐恢复为商贸大镇。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新建望仙桥记》记载“大周纂者,乃泫阳之巨镇也”。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资圣寺记》载:“我大周纂,非泫西一乡镇乎,烟火数百家,庙堂十余处,而其间规模宏阔,制度完美焉”。

村西为大山,只有这里地势稍微缓和,是一块军事战略要地,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四方往来的交通重镇。村内地势西高东低,坡度缓和,东西南三侧有沟壑形成护庄河。宋初大周村驻守将领巧妙利用地形,结合周围山势走向,依照五行八卦阵法规律进行组织规划,形成一种独特的五行八卦布局:村东、南、西、北四处城门与中央牌楼成五行,四个边角再增加四座城门成八卦,而每一处城门都结合了庙宇塔阁等形式,更使得村子布局独特。村正东的城门楼,门内有关帝庙,北门连接一段古城墙,城墙下修有城隍庙;正西修有七间阁门楼,阁上修有祖师殿;正南建有南门阁,旁带观音阁,内连资圣寺;东北门楼连接三官庙;西北门楼内修大王庙;东南角门楼上塑神像,离门楼百米还有一座高入云霄的古塔,造型独特;西南门楼外接古道,护庄河高崖处建造三皇庙,下有落灵庵。现在村西门的七间阁、西南门以及南门观音阁都保留下来,每天村民穿过几处门券追寻着新生活。

大周村在元明清时期形成商业大镇,街道纵横交叉,两侧店铺林立,住宅大院屋脊掩映,错落有序。村内以联系东西城门的大街为主街,其他街道排列在两侧,呈鱼骨式与之垂直相交,小巷在本地又称圪洞。圪洞都用砂岩石铺砌,保留历史特色,结合两侧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尤其在西门内大街南侧依次排列有马蹄圪洞、府圪洞、高楼圪洞、盐店圪洞等,这里一片历史建筑大院群,屋顶掩映,每一条圪洞都有一种说法。如马蹄圪洞内是白家大院,每次出门带了大批的骡马押镖运货,时间长了竟然在砂岩巷道内踩出一溜马蹄印,马蹄圪洞的名字由此而来。

村中相传原有72座庙宇,是山西著名的“省庙村”。大周末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高平关大战高老鹞时,途径大周,这也是他去往高平关最后一站。大周村人受仙人梦中指点,说赵匡胤是未来的真龙天子,有九朝八帝之位,因此黄土铺街,清水洒地,一早全村人就在村外等候。在他路过的地方北边有个大坡,名水圈坡,人们将其修平整宽,后改称迎紫坡。村北一公里有条沟,是上高平关的必经之路,大周村人专门修了一座石桥,起名迎圣桥。赵匡胤下马休息时看后非常感动,并记在心中,称帝后在大周广修庙院,这也是大周庙宇大部分是宋代建筑的原因之一。

村子中心处的宣圣大庙和慈圣寺,都是宋代遗留寺庙,规模宏伟,是全村中心,古时各种里社会议都要在此举行。周围有观音阁、老鳖驼碑、老鳖蛋、一步两孔桥、槐抱榆、小石塔、五虎庙、露天舞台、小观音堂、石牌楼、南天门、三官庙、天齐庙、全神庙、火星庙、五道庙、土地庙、财神庙、山神庙、三皇庙、东岳庙、南佛堂、北佛堂、东小观音堂、举三庙、小关爷庙、牛王庙、贞节楼等多座寺庙古建和众多宅院。其中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火神庙,庙内墙壁上东墙绘龙,西壁绘虎,正面绘有壁画人物,非常精美。三皇庙下面的落灵庵,更是大周所独有的寺庙,它是专门为那些在外不幸去世的村民准备的寺庙。传说人去世后都有灵魂,落灵庵就是给那些游子灵魂一个回归之所,故名“落灵”。

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 伯方村位于高平市西北7公里处,紧临太洛公路,交通便利。伯方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建遗存极为丰富。相传伯方村原名黑方,紧邻车辋谷。车辋谷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仅在东面有一处开阔的谷地,由此可直达高平西北,地理位置优越,赵国曾用于储备粮草和军事物资,故被称为车辋谷。后秦国袭击了车辋谷,烧毁了其粮草及军事物资,赵国经受了致命的打击,最终败于秦军。车辋谷被烧后,与其紧邻的村落被烧为黑色,故被称为黑方村。明正德七年(1512),宦官谷大用的哥哥谷大宽被朝廷封为长平伯于此。清朝时,村内的毕振姬成为一代清官,一些资料称其为方伯。时间一长,黑方村就慢慢被人们称为伯方村。故现在民间仍有“先有车辋谷,后有伯方村”之说。

伯方村纺织业较为出名。据村东顶岗上、明万历九年(1581)创建的祖机神庙碑记载,庙宇落成后“不数年间,机张渐增”,可见明代村中手工纺织业曾一度兴盛。清初,官至湖广布政使的毕振姬辞官归里,在他的带领下,百姓安居乐业,尽享太平。直到清末,外寇入境,洋货充市,纺织业每况愈下,最终衰败无存。1931年,伯方村六大财主合资兴建“六合场煤矿”,后一度衰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名“伯方煤矿”,渐渐兴旺。

伯方村最有名的人物是毕振姬。毕振姬(1612—1681),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明末清初高平柳村里东德羲人,居官后迁至伯方村。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清顺治三年(1646)中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正二品,勋爵阁老。毕振姬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向以“清德”著称于世。适逢清大局初定,南方仍在进行剿灭明残余势力之战争。毕振姬接任外藩,主要职责便是筹备军需物资,供应前线。他一面休养生息,一面整治官场,安定政局,积极征粮以备军需,为清政府前期稳定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勤政爱民,功勋卓著备受百姓爱戴,皇帝宠爱,而备受奸邪小人排挤,屡次几近丧命。清顺治十八年(1661)辞官归乡。康熙二十年(1681),病逝家中,享年69岁。官民震动,殡殓之日,悲歌泪海。毕振姬一生著作颇多,其中《西北文集》《山川别志》《四州文献》《尚书注》等四部著作由傅山先生作序,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伯方村三面环山,地理环境十分优越。村落的发展布局无史料可依,就目前文庙居于村落中心来看,伯方村民居布局发展总的趋势应是放射状的从中心向四周延伸的。

伯方村地势开阔平坦,稍倾西北,总体布局略呈方形,空间格局较为完善,街巷保持较为完整。主要有六条主要街道:中心大街、窄圪洞街、横街、小东街、正南街和西街。中心大街东西走向,东至文庙街口,西出村到伯方煤矿,北拐至官井与窄圪洞街相接。窄圪洞街南北走向,街南起官井北至仙翁庙,街南端丁字路口东有横街。横街东西走向,东起关帝庙,南至东门阁。小东街直达东顶,与庙前新路相连。正南街南北走向,南起观音阁,北至官井。西街南北走向,南起正街,北至北佛堂,与庙后西北横街相汇。数条大街小巷,构成伯方村村落布局的整体框架。

伯方村地处腹地,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构筑了一套比较牢靠的防御体系。南、北、东三面设的砖砌拱形阁门与外界相通,其中南部巧借河流筑为护城河形成天然屏障,西部临山谷腹地,十分封闭。现村中除仙翁庙和三眼阁之间的近百米砖砌垛式城墙外,其他地段已无城墙踪迹。

伯方村现存的古庙宇有仙翁庙、三眼阁、观音阁、祖师阁等,古民居有毕阁老故居——藩宪第、常家大院、赵家院、郜家院、崔家院等。

高平市河西镇北苏庄村 北苏庄村位于高平市河西镇牛山脚下,环境优美,选址讲究。清嘉庆二十年《三教堂碑记》载:“其地遂山西峙,拱屏障以增妍;丹水东环,漾文澜而兢秀。藏风聚气,诚一邑之胜境也。”

苏庄村以贾杨两大家族为主。相传很久之前,苏姓一族建立苏庄,后苏庄分成南北二庄,以北苏庄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南苏庄不知何故没落,而北苏庄则因贾、杨家的兴盛发展,逐渐繁荣,形成今日的北苏庄村。从清朝初期开始,苏庄村即称北苏庄村。

贾氏为北苏庄村第一大姓,其始祖景通公于明嘉庆年间迁入北苏庄,生有四子。贾氏以商贾起家,勤俭持家,此后子孙繁衍,到第十代时,已经人丁兴旺,家道殷实。据清雍正五年贾氏“追远堂碑记”载:“高邑自明初兵燹后,载版者半洪洞,苏庄村贾氏亦迁籍也。十世而枝繁叶茂,且代有桥起俊。”贾氏很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和培养,鼓励后人要勤于农耕、认真读书。清康熙二十三年,贾氏五世孙贾松年中武举人,由此步入仕途。此后,贾氏后人多饱读诗书,亦有多人考取功名,如邑庠生、乡饮介宾,奉直大夫等人,家族日益显赫,于清康雍乾年间达到鼎盛。贾氏族人读书、从商有所建树后,自然要回到村中修宅建院,光宗耀祖。贾氏修建的宅院,主要指的是景通公一支。宅院命名为长门院、次门院、三门院、四门院,主要是按照景通公次子贾应臣的四个儿子及后代来排序。此外,贾氏还建有大份院、老乔底院、九宅院、三份院、高楼院、仓院、贾家老宅、贾氏宗祠等,大多保存较为完好。其中,大份院、老乔底院最有代表性。

杨氏是北苏庄的第二大姓。据家谱记载,明末清初时,在苏庄杨家始祖带领下,一家移至北苏庄村,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分为长门、次门、三门三支,即苏庄村的三杨:北杨、南杨和东杨。杨家子孙世代经商,鼎盛时期,商家店铺近百家,遍及河南、湖北等地,经营货物有粮食、布匹、杂货、油、酒等。杨氏家族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仅在清代,杨氏后人中就有31人考取了功名,有所成就者众多,有做恩军功议叙主簿的监生杨可栋,诰封武翼大夫候推游府的杨可宗等。有成就的杨家子孙在村中大兴土木,修建坟墓和宅院。

两个家族交融和对立,决定着苏庄的发展。一方面两个家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兴建祠堂,规划乡里,布置街道,使得苏庄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发展为商贾密集的大村落。另一方面,因家族自身发展,为维护本族的利益和声誉,互不退让。清乾嘉时期,后来居上的杨家,在村中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宅院,而日渐没落的贾家,则依仗其在村中的势力,迫使杨家新修宅院在拐角处全部免角。如今,这成为鉴别杨家院的一个方法。此外,两个家族凭借自己的实力,开戏班、办庙会、建学堂,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使得苏庄有着深厚的文化沉积。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皇城村位于阳城、沁水、泽州三县之交的北留镇的北部。皇城村,本名中道庄,取义儒家“中庸之道”之意。明清时期,隶属于郭峪里(当时实行里甲制)。明崇祯六年(1633),陈昌言(陈廷敬伯父)为避战乱而建内堡称“斗筑居”。康熙三十八年(1699)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陈廷敬修建外堡,时称“黄城”。但“黄城”和“皇城”交替被民间使用。民国时实行编村制,皇城仍属于郭峪村。1984年实行乡(镇)村制后,皇城村才成为独立的村庄,其中皇城村最著名的历史人物当属陈廷敬。

皇城村

陈廷敬(1639—1712年),原名陈敬,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因当年同科考取进士的还有一人名陈敬,故朝廷给他更名为陈廷敬。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还是出色的理学家、史学家、音乐家。其一生诗文、著作颇丰,著有《午亭文编》《困学绪言》《尊文阁集》《河上集》《杜律诗》《老姥掌游记》《三礼指要》《说岩诗集》等。陈廷敬初任翰林院庶吉士,一生28次升迁,曾历任工部、刑部、户部、吏部四部尚书,直至文渊阁大学士,为人为官清正廉明,忠贞无私,在朝野威望很高,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与器重,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诗、赐额颇多,赐额有“龙飞凤舞”“清慎勤”“格物”“点翰堂”“清立堂”“博文约礼”等,并为皇城村御题“午亭山村”四字。康熙二十五年(1686),陈廷敬任工部尚书。在此期间,陈廷敬还担任修书总裁官,编纂了《三朝圣训》《政治典训》《方略》《一统志》《明史》等。此后,陈廷敬又先后迁调户部、吏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时任吏部尚书的陈廷敬因受儿女亲家、当时的湖广巡抚张汧贪黩案的牵连,引咎辞职,不再担当行政职务,但继续担任修书总裁官。仅隔2年,康熙皇帝再次起用陈廷敬,任左都御史,后再次历任工部、刑部、户部、吏部尚书,直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四十九年(1710),陈廷敬和张玉书受命于康熙皇帝,开始主持编纂《康熙字典》,但第二年,张玉书即病逝,此后修书总裁官的任务就落在陈廷敬一个人的身上。其三子陈壮履协助父亲参与了编纂。《康熙字典》是我国首次以“字典”来命名的字书,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共分42卷,收录四万七千多个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收字最丰富的字典,意义重大。康熙皇帝对陈廷敬非常敬重,曾赐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作为对其功德和操守的肯定。康熙五十一年(1712),陈廷敬病逝,享年七十三岁。康熙皇帝连祭两次,赐予紫桫板棺木一副,并亲笔写了挽诗,称赞其“恪慎清勤,始终一节”。

皇城村堡的形式有内堡和外堡之分。内堡主体建筑及院落均坐东朝西,为明代所建;而外堡主体建筑及院落坐北朝南,为清代建造。平面布局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内外堡融为一体。四周共设九道堡门。整个堡内互相连通,交通四通八达,关卡据险而设,成为一种防守格式,人们称之为“外堡抱内堡”、“内堡套外堡”,“内外连环套”,防御性很强。整个村落枕山临水、堡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状态,是山西南部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村落。

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郭峪村地处阳城县东部21公里处,北距松山,南倚庄岭,东临雄峰,西立双塔。南北长2.7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2006年,郭峪古建筑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峪村

郭峪村为郭氏家族所建,故以郭氏命名。在古代,“峪”同“谷”,由于村落处于谷地,故曾名金裹谷。据《郭峪村志》记载,郭峪在唐以前建村。明朝时期,郭峪称“里”,清朝时期,郭峪又称“镇”。山西省于民国6年(1917)实行编村制,郭峪里改为郭峪村。郭峪村的历史可远溯至唐代。在徐纶于唐乾宁元年(894)所撰的《龙泉寺禅院记》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东邻郭社之陌,前据金谷之垠,既名额以来标,称郭谷而斯久。”村中街巷纵横,井然有序,高楼低宅,错落有致。现有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宅近40幢,房屋1100多间。其中明代住宅十几幢,清代住宅二十几幢。民宅多为四合院,属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样式,院落之间大多相通,多有高大的牌楼式门楼,为木结构的二层民居。

在明清两代,这里共出过进士15名、举人18名、贡生50余名。陈廷敬撰《故永从令张君行谷墓志铭》载“自前明至今,官侍郎、巡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相续不绝于时,盖近二百年所矣”。明朝末年,在郭峪村,张好古一门三进士,张鹏云一家“祖孙兄弟科甲”曾被传为佳话。清顺治丙戍年(1646),阳城县有“十凤齐鸣”,其中就有郭峪村的张尔素,后任刑部左侍郎。

不仅是文人雅士,村绅富豪也云集于此。王重新就是一直被郭峪人敬仰怀念的村绅之一。王重新,字焕宇,号碧山,世居郭峪。生前多所赈济,笃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一生乐善好施,建庙修寺,筑路架桥,耗费巨资;扶贫济困,修城筑墙,建造豫楼,捐银无数,为郭峪村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峪以其雄伟的防御性建筑群而闻名。依地势而建的堡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堡墙形状很不规则,东西窄,南北长。“内外俱用砖石垒起,记高三丈六尺,记阔一丈六尺,周围合计四百二十丈。列垛四百五十,辟门有三,城楼十三座,窝铺十八座,筑窑五百五十六座(孔)。望之屹然干城之状也”。城墙的独特之处在于城墙内壁随地段不同而修筑的一至三层的砖窑。由于砖窑沿城墙内壁密密排列,一孔接一孔,一层叠一层,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蜂窝城”。从外观看,城墙与别处无异,但是内壁的砖窑却是战乱紧迫形势下最佳的建城方式。聪慧的郭峪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为刚刚被洗劫一空的村民节省土方石料的使用,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为由于兵荒马乱而家破人亡的村民提供住所,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军需调度的官兵提供临时营房。还可通过出租等获利,用于解决修缮费用。《城窑公约》载:“首事者当筑城时,相其城宜增以窑座,一便于居,一便于守。窑凡三层,共计六百零九眼半。积其所入之租,佐修葺守门等费,可不劳持钵而久安之利或庶几焉。”可见郭峪人遇事的周到考虑。

城墙四角建角楼,另外从东城门沿樊溪河岸向北的一段有两敌楼。敌楼设有瞭望窗、射击孔。与城墙浑然一体。村中心一座高30米的敌楼名曰“豫楼”,和堡墙同为防御性建筑。“豫楼”是按《周易》的“豫”卦命名的,含义有三:一是“逸豫”,即安逸和乐;二是“备豫”,即荀子所说“先患虑患”,就是在祸患发生之前做好防患的准备;三是“顺以动”即做事情要顺应情势而行。楼高七层,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底层墙厚2米,每递高一层,墙递缩0.15米,直至第7层,墙厚0.8米。第一层为暗层,系单孔砖拱窑而成,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过石门,进入暗道,暗道由砖拱成,分两条都可径通城外。第二层为5孔砖窑构成,朝东正中门额上镶有泽州庠生王珩于明崇祯十三年所题“豫楼”二字,有炮眼4个。为了便于防守,豫楼惟一的大门设在距地面1.2米高度的二层正中,设门扇两道,外门采用宽度仅为0.8米且不怕火攻的石板扇。三层以上,均为梁檩木板盖顶。七层之上四周为34砖堞。砖堞之上,又起檐封顶。楼顶四角,挂有四个钟铃,于风中叮咚作响。楼四角垂直,四墙平展,数百年风采依旧。登上豫楼,可瞭望方圆数里的情况,对周围情况了如指掌,盗贼无所遁形。豫楼内部设有仓库存储粮食、燃料,并配有诸如石碾、石磨、茅厕等生活设施,以备村民在战时的需要。

除城堡和豫楼外,郭峪村还有一处防御工事为侍郎寨。侍郎寨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其平面呈桃形,故得名昭桃寨,是村民为防御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来袭而建。张尔素升为侍郎后,易名为侍郎寨。寨子周长600米,总面积9100平方米,分设东、南、西三座寨门,门前均设有炮台。气派的木牌楼门各有一对石狮守护,刻有“山水环绕”的门额更增添其气势。寨内现存侍郎府主宅院、书房院、厨房院等大小院落六座,还有张氏宗祠和关帝庙。寨东有100多米长的寨墙还基本保留着原始的风貌。

郭峪村内的庙宇很多,曾建大小寺庙20余座,最主要的庙宇就是汤帝庙。汤帝庙为九开间大殿,气势恢宏,庄重肃穆,庙内飞檐挑角的元代戏台高达20余米,中国少有。古民居也是郭峪村的一大特色。现保存较好的有张家大院、老狮院、小狮院、下范家院、恩进士院等。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上庄村位于阳城县东部。庄河穿村而过,村落位于庄河上游,因而得名“上庄”。上庄古村至今约有500年的历史,其名字几经变更。根据清同治《阳城县志》、村中碑文、《王氏正派谱序》、《阳城县乡土志》以及村中历史建筑等推断,村落格局形成于明初。明代上庄与中庄、下庄统称为“白巷里”,这一称谓沿用至清代。白巷里取自“白屋”之意,寓意“青云之志,白屋之人”。民国6年(1917),白巷里的名字废除,遂更名为“上庄”。

上庄村落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庄河从东北流向西南,将村落分为南北两部分。“水街”(即庄河河道)和“中街”是古村东西向交通干道,与南北向的龙樟沟、茹家巷、居仁巷、广居门巷等巷道相连,形成村落基本的道路系统。现存历史建筑主要集中于水街两侧,保存较好,部分南北向巷道旁的建筑也保存得较为完整。庄河在村内呈S形走向,两侧建筑沿河道蜿蜒排列,形成错落起伏的天际线。

上庄古村的发展,得益于上庄王氏的兴盛。元末明初,上庄王氏迁入村内,至明、清时期,王氏家族一共产生了5名进士、5名举人(其中有1名武举人)、25名贡生、60名秀才、8名礼部儒士(未列入贡、监、生员内),其他任杂职的如县丞、侯门教胄、经历、布政使知印等12人(均未列入贡、监、生员内)。其家族成员出仕入官者,有20多人。其中最有名气的便是明嘉靖年间的进士、明万历年间著名的丞相王国光。《明史·王国光传》记载:“‘王国光’字汝观,号疏庵,阳城上庄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作为著名政治家张居正的得力助手,他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上庄村

王国光长期在京任职,做地方官的时间较少,但却能够设身处地为民考虑。他为官清正廉明,聪慧又有胆识。其一生著有《万历会计录》和《王疏庵率意稿》,其中《万历会计录》是以货币代实物、进行税赋改革、推行一条鞭法的主要依据,后成为明清税赋制度的准则。他写的奏章则被合编为《司铨奏章》。上庄古村有许多关于王国光的传说。如“‘小诸葛’惩治‘老冬瓜’”,讲述王国光如何智斗地主;“王国光上门撕休书”,促成一段美好姻缘;“王国光翼城选皇妃”等,意在颂扬其疾恶如仇、智慧过人,以表达村民对王国光的崇敬之情。

王氏族人亦不乏在外经商者。上庄古村中的很多庙宇,都是由王氏家族内的经商者集资募捐建成。王氏家族随着明朝的覆亡步入低谷,清末家道中落,一些宅院被迫出售。如上庄徐氏购买了王家参政府的仰山居。

民国时期,樊氏家族的出现打破了上庄村固有的姓氏家族格局。上庄樊氏以商兴家,自清咸丰年间迁入上庄,传至三世樊次枫时,其产业已具相当规模,包括煤炭业、针纺业、盐、钱庄、当铺等,当时的山西保晋公司等企业都有樊氏股本。樊氏发达后便在村东修建了五座“四大八小”的宅院,最终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园圃式庄园。

上庄古村整体格局清晰,可以概括为“一条横轴、两条纵轴、五个组团”。“一条横轴”为庄河(即“水街”),东西贯穿全村。这条主轴两侧有重要建筑和院落:永宁闸、尚书府、磨头院、新台上、进士院、王氏(前)祠堂(已毁)、望月楼、河边院、参政院、樊家庄园等。“两条纵轴”分别是茹家巷和广居门巷。茹家巷位于古村内西侧,从北向南延伸,依次连接窦家院、司徒院、茹家院和磨头院等。广居门巷位于古村中部,从北向南连接疙瘩上、书房院、王氏(前)祠堂、河口院和进士第等。

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 屯城村位于阳城县东部沁河岸边的卧虎山下。相传,因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屯兵于此而得名。清雍正版《泽州府志》载:“(阳城)县东北三十五里。秦白起置兵于沁河滨,北为武安,南为屯城,左山右泽,险固可凭。”

明清时期,屯城村经济发达,文化兴盛,名人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末吏部尚书张慎言、清代浙江巡抚张泰交。

张慎言(1578—1646),字金铭,号藐山,人称藐山先生。出生于世宦之家,是河南参政张升之孙,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初任山东寿张知县,后调曹县、清河县。泰昌年间(1620),升为陕西道御史。他任御史不足两个月,光宗崩,熹宗即位,上疏揭发阉党阴谋,后因东林党失败受到牵连。时隔不久,又因直言上疏,惹怒了熹宗,受罚去俸金二年,天启初年(1621),奉命管理京城周围屯田事务。天启五年(1625),因祖母去世奔丧,阉党诬告他在曹县任职时盗用库银,被下狱,后被流放到肃州(今甘肃酒泉)。崇祯元年(1628)官复原职,后升为太仆少卿、太常卿、刑部右侍郎。崇祯三年(1630),因审理案件与皇帝意见不合,被革职回家。崇祯十一年(1638),再次被启用,任工部右侍郎,后改任吏部尚书,掌右都御使职。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李自成占领北京后,福王在南京即位,张慎言任吏部尚书,后不久乞休。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陷南京,南明政权灭亡,时张慎言身患背疽,但为殉国表忠,终戒药不治,逝世于安徽宛水。明史有《张慎言传》记载:“山西尽陷于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张慎言文采出众,勤于著述,其文其诗,皆为时人所重。一生著述甚多,诗文代表作为《洎水斋文抄》和《洎水斋诗抄》(由他人辑录而成)。他的书法亦佳,与大书法家董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藐”之称。

张泰交(1651—1706),字公孚,号泊谷。出身名门,其父是清代庠生张履祥,祖父为清代贡生张慎思,伯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张慎言。虽如此,但因祖上为官清廉,以致家庭极为贫寒,曾屡次辍学。后张泰交参加县试时,得到当时县令张都甫的赏识,以书相赠激励其继续读书。清康熙二十年(1681),而立之年考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康熙二十九年(1690),不惑之年被选为大理府太和县令。康熙三十三年(1694)升任广西道御史,康熙四十年(1701),官至光禄大夫、提督江南等处学政、大理寺卿加五级。次年又升任副都御使,刑部右侍郎。康熙四十二年(1703),任浙江巡抚。同年二月,康熙帝御驾亲临浙江检阅河工,张泰交接驾。康熙帝与张泰交亲切交谈,并先后赐予“推诚遇人”四字楷书匾额一块、“凯旋”五言诗一首、“程子箴”、“湖心亭”诗各一首、帽一顶、团龙袍套各一件、对联一副、渊鉴斋法帖一部、耕织图一册、人参一包。为了珍藏康熙皇上御赐的这些笔墨珍宝,张泰交专门在屯城村张家花园的东北角修建了御书厅,并将御书石刻于碑以供奉之。张泰交一生为官清廉,忠贞报国,品质高尚,深得后人敬仰。

屯城,在明清两季,曾经簪缨世家、卿相士大夫迭出,曾经华屋连绵、高楼耸立,曾经香车宝马、雕栋画梁。张家原有大大小小近三十多座院落,整个张家府邸占据了屯城村大半个村落。以街为界,西边俗称西宅,有花园,有观花楼;街东有书房院,有祠堂。现除书房院、观花楼等少数院落尚能看到,其余的院落均已损毁。张府与屯城多数院落朝向不同,并非坐北朝南,而是依山势坐东朝西。大门上“忠恕”两字依旧清晰可辨。屯城村现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有近十座院落与众不同,每个院落建有三到七层高的“看家楼”,耸立在院落的一角,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用于看家护院,格外引人瞩目。街巷两旁的建筑高低错落,虚实结合,幽静深邃,非常优美。村口西侧卧虎山下建有东岳庙,创建年代不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土沃乡。虽规模不大,但风光秀美,文化久远,是一个以家族聚居为主的古村落。村中仅数十户居民,十之八九为柳姓,乃唐代大文学家、政治家“柳河东”柳宗元家族后裔中的重要一支。也许先天继承有祖先的优秀血统,又有世代相传的精良训诫,柳氏家族在短短的两三百年中两度兴盛,成为显贵一方的豪门巨室。然而,当年的生机与荣耀早已随风逝去,美轮美奂、精雕细琢的柳氏民居则成了最好的历史见证,西文兴古村更因此闻名遐迩。

据原存于西文兴柳氏村民处的《柳氏族谱》以及柳氏民居中现存的“河东世泽”、“留耕(根)中山”、“香泛柳下”等门匾考证,柳氏本出自于山东,后来迁至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世代族人聚居一堂,成为百年书香世家,逐渐成为河东地区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但是到了唐代元和初年,在朝廷做官的“万年始祖”、柳氏家族中出类拔萃的绝世人才柳宗元参与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因触动了权势贵族的利益,寡不敌众,最终以失败告终,革新党派成员则全部遭到迫害。作为革新党派第三号人物的柳宗元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至柳州刺史。为了避免家人亲属受到迫害,柳宗元被贬远赴边州之时,传训族人定要离开万年柳府及河东柳家世宅,分别迁徙至中条山中,从此隐姓埋名,务农为生,以避免杀身之祸。但族中之人应永远不忘保持忠恕廉洁,忧国忧民之德。柳氏族人世世代代恪守祖训:“耒读为本,族产勿分,合族聚居,勿宣门庭,以为文人大(谐音:待)兴者”(《河东遗训》),世代传承。到了唐末,柳氏家族已经完全由河东迁至沁水历山脚下,先迁至翼城附近(现仍保留有“河东旧家”牌匾),后于明永乐年间又迁至与翼城一山之隔的西文兴村。现在村中保留的牌匾“河东世泽”直接说明了柳族人乃为河东的名门望族之后裔,而“留耕(根)中山”意为柳氏族人世代在中条山脉耕读为生,谐音又有回归乡闾,盼望嗣续的愿望。“香泛柳下”则是皇帝对百年书香门第的嘉奖。

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历史的发展可以用两次兴衰来概括,而这两次兴衰与朝代更替、社会兴衰密切相关。

据村中保留的各种碑刻等资料推断,西文兴村始建于明永乐初年,由柳氏族人柳琛选址建宅,后经过几代族人的不懈努力,到第六代柳遇春、柳方春、柳逢春等经商发迹,渐积财富,西文兴迎来第一次兴盛期。兴盛后的族人在村中始建柳府十三院,又在村口修建了关帝庙、文庙、文昌阁及柳氏祠堂等,官府赐奖的两座石碑坊东西相立,形成一条牌坊街,两座牌坊之间还修有八字“永庆门”。这次修建历经二十多年,直到明隆庆四年才基本完成。吏部尚书王国光亲笔为柳府提写了“屏障插文峰百世书香飞骥足,楼台围带水九天水暖出龙头”楹联,至今仍保存完好。到了明末,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加之兵匪四起,烧杀抢夺无所不至,房屋建筑遭到不同程度毁坏。至此,西文兴村经历了第一次兴盛与衰落。

清初西文兴村在后世几代的努力经营下又逐渐复苏。至乾隆年间,柳氏族人中出了一位柳春芳,经营盐业及典当业起家,积累了大量资产,其长子柳茂中、长孙柳琳继承家业,发扬光大,使柳家成为实力雄厚的商贾大户,同时祖孙三代亦捐官得名,显赫故里,终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共同将西文兴村推上了第二个兴盛期。在这期间,柳氏族人将村口关帝庙、文庙、文昌阁及柳氏祠堂又重修一新,并在关帝庙的东西两侧新建了魁星阁与真武阁;另在村内建造了雕梁画栋、防设严密的“中宪第”大院。而到了清代末期以后,国家衰败,经济衰退,柳家的商业贸易自然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加之天灾不断,柳家像大多数雄霸一方的晋商一样,衰败没落,退出了历史舞台。西文兴村,亦随之经历了第二次衰落。

西文兴村地处低山丘陵区,但却雄踞土岗之上,坐北朝南。村落四面环山,北面为鹿台,连绵九冈,浑若行龙的龙脉气势;村之东岭呈笔架之势;村西岭有山脉蜿蜒起伏。南方开阔,远处有历山峰峦叠翠。村北山涧有小溪自北向南,沿着村东流去。从古代风水学的角度看,实属“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环山、枕水、面屏,风水极佳。

西文兴村规模不大,东西约220米,南北约150米,总占地面积约为33000平方米。注重村口营造,在东南村口集中设有关帝庙、祠堂、文庙、圣庙、魁星阁等诸多庙宇建筑,祭祀祖先,祭拜神明,尤其是掌管文运之神,体现了柳氏书香世家所蕴含的封建礼教及儒家文化思想的传承。

沿村落东南方的坡道向上到达村口处,首先面对的就是相邻而建的关帝庙与魁星阁,穿过魁星阁,迎面又为高耸的文昌阁,东西两侧则分别为柳氏祠堂、文庙与圣庙,这与众不同的村口布局体现着柳氏古人对于“文兴”主题的浓重渲染。从文昌阁下门洞向西则进入村中标志性的古街道——牌坊街,此街因朝廷赐赠给柳騄、柳遇春祖孙二人的两座牌坊前后相立而得名,是村中东西向的主要街道。在两座牌坊之间的街道北侧设有一座沿街的永庆门,亦为明代建筑。向内则为居住院落,沿十字交叉道路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如明代所建院落及清代重振家业后新建的中宪第、司马第等。

历经沧桑的西文兴村,前后共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历史兴衰。这兴衰在村中建筑之上烙下了鲜明的印迹。由于明末和清末的两次战乱,柳氏居民中的数处古建筑已毁。昔日宏大的十三院只剩下了“香泛柳下”“磐石常安”“清洁传芳”“中宪第”“司马第”“行邀天宠”六个完整院落。然文昌阁、关帝庙、魁星楼(已根据推测复原)和两条古街完好无缺,使村格局保持完整。这几处住宅院落及庙宇建筑,无论是入口处的装饰,还是院内的雕梁画栋,都闪现着清民居建筑的高超艺术水准和惊人魅力,更渗透着柳氏世代传承的文化素养。柳氏民居中现存字画也很独特,除朱熹、文征明、王阳明、郑观洛等名人碑刻手迹40多通外,还有唐代著名画家“吴带当风”之称的吴道子的墨迹画碑,其《圣人十哲图》取材孔子向十大弟子讲述尧舜故事的场面,堪称绝世之作。

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村位于沁水县东南部郑村镇,村南有峪河,村北后背靠山冈,依山面水,依照山地走势建造。从湘峪河南山坡远望古村,建筑群落错落有致,与群山环境形成了完美的统一。是明代万历年间政治家、军事家孙居相、孙可相、孙鼎相一门三杰的故里。主要特色为全国罕见的藏兵洞和中西合壁的状元楼、探花楼,有佛、儒、道三教寺庙冠院和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湘峪村堡寨始建于明朝天启三年(1623),竣工于崇祯七年(1634)。明末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为避战乱,山西东南地区的一些村庄纷纷集资兴建防御性堡寨,湘峪村便是其中之一,在孙氏三兄弟的精心设计规划下,经过长达十余年的精心营建,形成了太行山地区最为雄奇的一座堡寨式村落。同时,因为孙鼎相的故居“三都堂”位于内堡中心区,湘峪古村落也被称作“三都古城”。

湘峪村三都古城

湘峪古村堡寨是蜂窝式砖石土木结构建造。堡宽4米,最高处达25米,周长2300多米,规模十分盛大,设有东门、西门、南门和小南门。现存南堡门和东堡门,保存完整的还有南面及北面的几段古堡墙。虽因年代久远已经残破,但镶刻在堡门上的牌匾(“迎晖”“来奕”“宸薰”)仍清晰可辨。

湘峪古村内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既有较为宽敞的街道,也有丁字小巷。大多数街道、小巷随地形弯曲变化,可抵御突入堡内的侵略者。古村东西向有两条主要道路:一条位于古村中部,由西门通往东门,长约280米,主街平均宽2米(1.5~2.8米),用条石铺砌,街边有人行走道,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街道;另一条在南堡墙内的藏兵洞上,可以用作防御通道,长约220米,宽1.5~2米,铺地已不甚完整。湘峪古村中的街巷大多是用条石、块石铺砌而成,依照地势而筑,南低北高。这些蜿蜒排布的街巷,能够看到孙氏兄弟规划古村的时候,首先考虑其军事防御性。时过境迁,如今村民对堡内建筑、道路进行了改造,堡中昔日五纵三横的街巷格局已不明显,只剩几条街巷仍然保留着原来的风貌。

湘峪古村堡寨最前沿的防御系统是古堡内墙上一排排居高临下的藏兵洞。其形式有“串珠式”和“后廊式”。前者由若干个单独的藏兵洞组成,每个洞东西两侧各开一门,形成出入通道。后者则在藏兵洞后部增建了一条走廊,每个洞均有一门与走廊相通,既可各自为战,又可通过后廊相互协防。此外,还设有通道与堡墙顶部的“帅府院”相连,以便战时指挥和兵力增援。其设计之周全、功能之独特,不愧为沁河流域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也是中国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的杰出典范。

湘峪村的古建筑也十分丰富。宅院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双插花院等;祠堂庙宇建筑有孙氏祠堂、清心庵、东佛堂、上佛堂、下佛堂、东岳庙、张公庙、岳公庙,另外还有孙居相墓。

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位于沁水县城东南部50公里处,在沁河西岸一块宽阔的河谷平地之上,西靠百里榼山,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文化深厚,风光旖旎。是晋东南地区明代中后期名重一时的大型古堡建筑群。

窦庄村最初是一个以窦氏家族为主要姓氏的村落。清陈廷敬所撰《张鉁传》中有文云:“窦庄者,在榼山下,沁水环焉,以所居者得名”。窦氏先祖先居于平阳,又居扶风(现陕省宝鸡市东),后举家迁往沁水端氏。在窦庄村的窦将军墓碑上有如下记载:“初居本县端氏,后敕葬于此,子孙依冢而居,遂家焉”。从中可知,自窦氏举家迁徙到泽州端氏后,因窦贞敛葬于窦庄,故其后子孙依冢而居。因在窦勲之前的种种历史已“无考”,故窦庄族人依据墓碑奉窦勲为始祖,在窦庄繁衍生息,逐渐发展起来。

窦璘的二儿子叫窦勋,生女三人。其中三女儿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被选入宫,后被封为“翊德保顺勤惠穆夫人”。由于她尽心尽力辅佐神宗的儿子哲宗,“躬事两朝”,窦氏一门因此得以加官进爵。由于肃穆夫人“列圣前后凡三十余年,勤劳恭顺,夙夜匪懈,宫闱之间,上下辑睦”,所以皇帝时常予其封赏,连同族中上下老小,一并赏官封爵,所谓“爵命之荣,上及祖考,旁禄其族子,官者几十余人”。窦氏从此成为豪门显族。此后,窦氏后人自是更为努力,沁水历代高中举人者,窦庄窦氏家族就有十三人,几十人先后在朝为官,由此日益显赫、荣耀乡里。

宋代窦氏在卧牛山下营建祖茔时,将山下瓮水滩划拨给西曲里贫民张姓家族,让张姓为窦氏守护先茔。而这张姓寒门,在明朝兴起,一时人才辈出,代替窦氏荣耀乡里。窦庄村今天所存的建筑和格局,也基本是那时营建的。

窦庄

张氏家族自明万历二十年(1592)张五典中进士入仕后,书香传家,十代不衰,是沁水县历史上进士举人最多的家族,为古代沁水县增辉无数。张氏家族的代表人物首数张五典。张五典,字和忠,号海虹。明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正卿。后加升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张五典在朝为官时,既不丧失正义感、不屈意权贵、不结党营私,又能在险恶官场中保持中立,不充当门户倾轧反覆的牺牲品,令人叹服。另一方面,张五典对黎民百姓关心备至,体会民众疾苦,不对人民滥施权威,善用感化方式处理问题,是非常出色的吏治人才。天启三年(1624年),张五典告老还乡。回乡后,预感到明朝岌岌可危,开始着手建造窦庄堡,但开工三年,张五典因病去世,后由霍夫人率家人完成。明末农民军起义时,窦庄屡次被围,但在张氏家族的带领下,修城筑堡,顽强抵抗,并最终保护了村庄。明崇祯四年(1632),陕西农民起义军杀到窦庄、坪上等,由于男人们都支前参战,窦庄只剩下老弱妇孺,流寇们便想趁此一举攻陷窦庄,但张五典长子之妻霍氏英勇过人,率族人奋起反抗,坚守四天四夜,直至流寇退去。明兵备道王肇生上书褒扬此事,窦庄从此获得了“夫人城”的美誉。

窦庄村西南靠小西山,东北临沁河,村东南正前方还有一条沁河支流灰泉沟。村落东南方向较细长,西北方向较宽,形状有些像一只乌龟。据村中老人讲,这个类似乌龟的村落形态加上村前的灰泉沟,形成了所谓的“金龟探水势”。

窦庄村的总体格局最有特点的是“堡中有堡,九门九关”的防御系统。这个结构是从宋到明清,一步步不断完善起来的,构成了整个窦庄村的基本骨架,也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窦庄村的道路纵横交错呈网状,纵向道路为东南、西北向,横向道路则基本与之垂直。道路格局呈现三个特点:其一是纵横道路并非通常的十字相交,而是大多相交成丁字形;其次是道路等级分明,宽窄有序;其三是街巷讲究起承转合,过渡巧妙。窦庄的轴线主要有四条,概括为“三纵一横”。“三纵”即集上街、南街、北街。“一横”即十字街。这些轴线不仅是村落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时在村落的经济生活、空间塑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位。

窦庄现保存较好的民居古建筑有:尚书府上宅、尚书府下宅、张氏九宅建筑群、窦氏堡东建筑群、窦氏祠堂,以及常家大院、慈母堂等。此外在村北尚有古公堂和地牢。窦庄曾有古庙宇12处,阁9处,现在尚存的有佛庙、财神庙、火星庙、观音堂庙、三圣阁、张仙阁等。

郭壁

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 郭壁村位于沁水县东部,距县城50余公里,紧邻窦庄村,沁河从村东流过。明万历四年(1576)《重修府君神祠记》载:“郭壁镇,去县城东百里,居民数百家。”村落面水背山,地势宽阔、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郭壁村地处沁河要道,在古代曾是山西南部的重要通道,商贾纷至,富甲一方,流传有“日进斗金”之民谣,享有“金郭壁”之美誉。

郭壁村现在分为郭南和郭北两部分,但在历史上却是连为一体的。

这里历代文人辈出,其中以韩范为著。韩范,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曾主持营建定陵工程,官至政通司右通政。韩范生性耿直,处事谨慎,后因不愿与朝中奸党为伍,还乡著书立说,晚年在家训碑中写到:“为人要正,为官要廉,为民则勤耕,为仕则苦读”。

郭壁村址的最终形成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军事的战略原因,这可能是郭壁村最早的起源;二是自然原因,受沁河的影响,使其形成今天这样一个独特的,壮观的村貌;三是村落的居住结构,多姓杂居的村落,在几个家族同时较有实力的情况下,他们的扩张在郭壁村的具体环境中,呈由南向北扩展,最终形成带状村落。根据当地老人的叙述,开始时只有郭南部分,由于大水的冲蚀,村落逐渐向北扩展,王家建了宅院,等韩家再建时周围已经没地了,只得越过王家,在其北面择地新建,这样,村子就一直向北发展。从现在的遗址看,韩家以北是王家,再往北又是韩家的进士院和中宪第的建筑群,由此可判断其发展的方向。

清顺治元年(1644),村民于村南村北建堡墙,村西土岭上建堡寨,村东以沁河作为天然屏障,使整个村子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现尚存夯土堡墙遗迹及其西寨门。西寨门存“御辱”之匾,旁有“崇祯六年”的题刻。

郭壁村有众多巷道,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或道路宽阔,开敞明亮;或依山而上,蜿蜒盘旋;或幽暗神秘,曲径通幽等等,给整个村落平添了很多情趣。巷道不仅具有交通功能,更具有景观效果。村内有众多阁楼,一般有两层或三层,下层设券洞,供人出入通行,上层则建造成楼式,以贮存物件或瞭望之用。

郭壁村的建筑遗产非常丰富,形式多样,集居住、商贸、文化、防御、祭祀等建筑于一体。村落南北绵延五里,传统民居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绵延起伏,仿佛一条金龙偎山而卧。这些民居主要以家庭为纽带,组团式布置,规模比较大的建筑群有郭南村的行宫古建筑群、张家宅院(即十三串院)古建筑群、赵家宅院古建筑群、郭北的王家三槐里、青缃里古建筑群。

四、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一)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高都镇东岳庙

泽州县高都镇 高都镇位于晋城市区东北25公里处。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众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高都文化遗址。约公元前17世纪,夏桀王在此建郡,“夏桀迁都于垂”,高都的名称由此而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垂”所指的就是高都镇的垂棘山。秦统一中国后,在这里建立了高都县。北魏时置高都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丹川,唐武德年间改名晋城,以后各朝多在此设郡立州。从此高都成为泽州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行山重镇”之称。

高都镇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明清时高都镇商业繁荣,东到东岳庙,西至五虎阁,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商业街。这条街在其鼎盛时期,聚集了高都镇丰富的煤炭、铁货、手工艺品等,有盐店、布店、银楼、当铺、杂货店等店铺200多家,种类齐全,生意兴隆,吸引各地的商客驼帮来此采购。这些商客也从外地运来布匹、煤油、食盐等进行交换。此外,在十字口和西门口设有粮食市场。

作为文化重镇,高都镇有着许多重要的历史文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刘羲叟、原石民。刘羲叟(1018—1060),字仲庚,北宋人。布衣之时,被欧阳修两次上书推荐,入仕后先后做过试大理评事,权赵州审视判官,秘书省著作佐郎,崇文院检讨等官职。《宋史》载刘羲叟“尤长于星历、术数”。宋真宗皇祐元年(1049)任唐史编修官,与著名史学家宋敏求、吕卿、范镇等共同编修唐史。负责《历志》《天文志》《五行志》等几个自然科学性强的部分。到嘉祐五年(1060),刘羲叟终于完成了“历志”的编纂任务,计《历法》六卷、《天文志》三卷、《五行志》三卷共约30万字,成为后人研究古代天文、历法的重要资料。刘羲叟学识渊博,在史学研究方面也有很高造诣。尤其是他所创立的历法,曾被国家采用,并被名之为“羲叟历法”。遗憾的是,《十三代史志》《刘氏缉历》《春秋灾异》这些有记载刘羲叟的著作的史书,都没有保存下来。

原石民(1900—1966),字苍岩,号石道人,斋名心太平室。1921年在山西大学文科国文学类毕业后留校执教,1935年受聘为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古典文学教授兼省教育厅督学。1937年,太原沦陷后回晋城从教,因身体欠佳未能再度应聘到山西大学执教。1946年后重返晋城,任晋城县人民政府委员、县政协驻会常委、县文史馆馆长。原石民勤奋好学,为人朴实,书功画艺,样样精通。书法章草遒劲飘逸,绘画长于山水人物。他喜欢南宋四大家和清代石涛的画风,并能糅合创新,自成一体。他创作的山水画,线条刚劲,造诣颇深,得到过齐白石、陈师曾、董寿平等人的高度赞赏,并曾拜罗振玉、王国维门下研习殷墟甲骨文字与甲骨文书法。20世纪30年代,于天津举办个人书画展,名噪津门。此后其书面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展出并获奖。原石民的篆刻印章,别具风格,曾多次参加县、省、全国的印刻比赛。

除了人文资源,高都镇建筑遗产丰富,主要分布在保福寨、南街村、南社村一带。北街村村口亦有部分古建和民居。高都镇区寺庙众多,历史上就有“十庙七阁三设施”之说,现保存较好的有东岳庙、景德寺、关帝庙、城隍庙、三官庙、西庙等。遗址有新石器文化遗址、垂棘古洞遗址、万年桥等。现存高都镇的民居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受商业文化的影响较深。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大院主要有南街的“宫上院”、善获村的“程家八卦院”、保福村的“厅堂院”“任家院”“顺兴堂”等。

高平市米山镇 地处高平市东南5公里处,北靠七佛山南麓,紧依米山,是高平市最古老的集镇之一。

米山镇古称盖州,唐武德元年(618)设盖州府,辖高平、丹川、陵川、盖城四县。据《明统一志》所载:“赵将廉颇积米于此,故名米山。”明清时,依靠矿产开采、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村镇规模逐步扩大,经济空前繁荣。据清嘉庆四年《补修白衣庵》碑载,生意字号有王公盛、全泰号、赵复盛、长兴隆、良兴东店、路和、贾通兴、兴顺典、石万仓、多兴号等。米东王永泉家保存的民国丁丑年(1937)各生意字号赠送的红绸婚屏,落款为协兴永、乾保成、三盛成、天长永、震盛恒、庆丰厚、元兴店、源盛隆、福盛长、同发华、公益当、桐茂公、路阳春、新兴德、通顺元、福善和、天成永等字号。米东赵家棋盘院赵江孩家保存的一块大门残匾落款为:荣裕盛、淮兴东、恒聚成、林祥店、永和隆、复义号、祥义窑等字号。这些碑与匾正是体现米山商业高度发达的历史依据。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有宋江等人为宋朝攻夺盖州的描写。

米山镇手工业主要以刺绣为主,有300多年的历史。米山刺绣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成长壮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远销到美国、荷兰、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刺绣产品多采用瓜果花卉、虫蝶鸟兽、枝叶等自然景物和戏剧人物等为题材,丰富生动,具有强烈的寓意和故事性,用种种吉祥图案来表现人们祛灾避祸,纳吉祈福的美好心愿。

米山镇名人辈出,明代翰林院学士、明史编修副总裁刘虞夔,清代重臣、两广总督祁从这里走出。祁,字竹轩,又字宗庵、寄庵,山西高平人,14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河南粮盐道、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刑部右侍郎、广东巡抚、刑部尚书。道光二十一年(1841)调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国军队的侵犯,他改善防务,重修虎门炮台,修造新式战舰,做了很多利民之举。道光二十三年(1843),祁因喀血症于广州病逝,在家乡高平下葬,其墓地现位于米山镇孝义村西土岗上。

旧时,米山四周有土堡,清顺治《高平县志》载:“在城东十里,有堡”。土堡周长6华里,有堡门七,其中北门、东门各一道,西有正西门、上西门,南有大南门(正中)、红大门(偏东)、土南门(偏西)。堡内正大街,从东门延续到正西门。民间有“七十二圪洞”之说法,指当时有72小巷。

米山镇保留下来的居住建筑较有特色,院落规整别致。现保存较好的有郭家大院、王家巷两个院落。古庙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林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佛寺、三嵕庙等。此外还有气势恢宏的祁墓。

阳城县町店镇 位于阳城县城北约10公里,镇内有闻名三晋的白岩书院。明代四大清官之一的杨继宗在入仕前曾在这里读书,清初阳城出现的“十凤齐鸣”“十凤重鸣”均和白岩书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惜白岩书院建筑已荡然无存。

镇西北3公里处芦苇河北岸有下黄岩村,村内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是明代尚书白所知和白胤谦所建的“尚书院”。白所知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初任礼部主事,历任文选郎中、太常少卿、工部左侍郎等职,累官至工部尚书、赠太子太保。白胤谦为白所知之侄,字子益,号东谷,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始任翰林庶吉士,清初任内院秘书检讨、侍读学士、吏部侍郎、累官至刑部尚书,著有《东谷》《归庸》《桑榆》等集。尚书院坐落在下黄岩村西北隅,大致建于明崇祯年间白胤谦进士及第后。尚书院由厅院、起居院、书房院、花园院等四个院落组成,均坐北向南。西侧有门楼,原大门朝西,悬山顶,门上悬“厚德载福”四字匾额。尚书院整座院落建筑讲究,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镇东南约2.5公里有义城山寨,位于芦苇河北岸义城村的西侧。山寨相传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当地人民为抗击金兵入侵而组织的太行忠义社所建。义城山寨一面靠梁山,三面临水,南面的芦苇河河深流急,周围陡如峭壁,地势险要,布局严谨,易守难攻。山寨临河四周有城墙。东西走向的城墙距地约5米高,南北走向的城墙距地约7米高且呈南低北高势。两城墙于东角交汇,交汇点东边是一条石拱桥,名为明月桥,是山寨的惟一通道。明月桥由沙石石条砌筑,中间的拱券由九块石条砌成,每块石条的对接处,都预凿有半圆形榫窝,用纺锤形铁块镶嵌在榫窝里,将石条连在一起。拱桥西端往北拾级而上就是寨门,寨门以西依次是龙岩寺,内有药王殿、关帝庙、天王殿、正殿等。

镇北约10公里的玉则庄有驸马楼,建于明代,共五层,高16米左右,平面呈方形,边长约6米。门楼镌刻楹联:“插天楼关寒斗星;镇世家声烈古今”,横批为“昶万斯年”。门上侧有砖质斗栱四组。

镇区东南的杨腰村历史建筑遗存丰富,风貌完整,是一处很有价值的古村落。

镇北约7公里处有北崦山,山上翠柏环绕,郁郁葱葱,泉水流淌。北崦山的山巅有始建于唐代的白龙庙。现存白龙庙坐北朝南,规模较大,共三进院落,有山门、戏台(兼二道山门)、献庭、正殿、东西看楼、望雨楼及附属建筑关帝祠等。庙中现存有金、元、明、清各时期的碑刻近20通,这些碑刻记载了白龙庙的历史以及当时庙宇的情况等,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其中不少碑刻提到戏曲演出活动。白龙庙西南有关帝庙,呈四合院形式,主要为清代遗构。

町店镇的芦苇河谷古时是泽州通往晋南之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从古代至近代,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激烈的战争。其中尤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町店战斗最为著名。1938年,八路军115师344旅在町店镇设下埋伏,伏击日军,大获全胜。打死日军800余人、打伤300余人、俘获4人、并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町店战役”。中国《军事大辞典》和《辞海》均把“町店战斗”收编为词条。

(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泽州县晋庙铺镇天井关村 天井关村地处太行山南部,扼中原进入晋豫之要道,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通常所指天井关,南自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邗台村,北自泽州县大箕镇河底村,东自丹河流域,西自追山岭以东、三教河(今晋庙铺大山河)河谷,约25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四周为深不见底的崖壑,唯有此一途独通,地势十分险要,是古太行道的咽喉之径,为太行八径之一,是三晋东南部的第一大关。

天井关区的最高点为擎关顶,海拔960米。擎关顶有东西两座断头山梁,如雁翅状展开,东边的叫老龙头,西边的叫伏虎岭,不同大小、不同高度的土崚规则地沿着岭脊伸向岭端。老龙头上有天井关古战场的遗址,近800米的石墙形如古时的寨子,擎关顶内有片开阔地,据说为古代兵营旧址。

天井关村位于天井关区的西北边界处,秦以前称天门,西汉开始叫天井关,唐朝改称太行关,宋朝又改称雄定关,金哀宗时,复名天井关,元时又改称平阳关,直到明、清才最后更名天井关,延续至今。

关于天井关名的来历,民间说法有二。其一为因于小口的天井而来。其二为天井为星相学中星宿名,名为井宿。汉代庾信在《周大将军司马裔碑》中记载:“降帝子之重、镇天井之星”,并以天井名此关。比较而言,第二种说法较为可信。

天井关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根据文献记载,从春秋时代至今,历朝历代在天井关发生的军事战争不下数百起,于天井关的记载见于各种历史典籍中。《地理志》曰:“高都县有天井关。”《后汉书》载:“光武以冯异为孟津将军。异北攻天井关,拔上党两城。”西汉·刘歆《遂初赋》曰:“驰太行之严防,入天井之崇关。”《通典》曰:“晋城有天井关,在县南太行山上,关前有天井泉三眼。”包括1979年和1999年版《辞海》,也均将天井关列为词条。

天井关风景十分雄壮,元代刘秉忠《过天井关》诗中称此关为“九州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清代李锡麟游此后写道:“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四山屯虎气,一径走羊肠。兵甲雄昭义,威名属晋王。升平今已久,烟落万家荒。”

天井关村现存的历史古迹有孟良寨、羊肠坂、碗子城、古长城、孔子回车处及文庙、关帝庙、崇佛寺等。

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 石淙头村位于泽州县周村镇西南部,距市区20多公里。这里青山环抱,峰峦叠翠;南有沁河支流,长河流经,湍流不息,村西南河谷两旁巨石因流水的长期冲刷形成一个巨大深潭。传说有一苍龙潜伏于此,故名“老龙汶”。村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所所深宅大院,古香古色,朴实典雅。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加之古人工匠的精湛手艺,使这个深居山坳之中景色秀美的小村庄,犹如世外桃源。2010年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石淙头村四面环山,东有鱼山(象征连年有余),西有猪山(象征诸事顺利),北靠龙山,南邻风山(取龙凤呈祥之意),同时长河自东向西从东流过,所谓依山傍水,实为一块风水宝地。村落北高南低,建筑群落依山就势层叠而上,屋脊檐角犹如凤凰展翅般铺就开来,蔚为大观。

村中现存老院落为极具代表性的沁河流域寨堡式建筑风格,结构严谨,防御性强,主要分为东、西两组,均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规模非常宏大。该建筑群系当时村中富商潘祁山所建,故俗称“潘家大院”,现共存有十二个完整的院落,大部分呈棋盘式分布。按照村民的说法,这些院子分别叫作“影壁院”“囫囵院”“书房院”“东头院”“下宫上院”“上宫上院”“街花院”“后头院”“上西院”“上疙院”“西头院”和“宫邸院”。

古院落以“四大八小”式一进或二进四合院为主,多为两层,一般一层住人,二层放物。四合院大多坐北朝南,天井方正,以聚天地之气,正房、倒座、过厅三者形成中轴线,厢房耳房等对称分布。相邻而建的几座院落,通常有共用一座大门作为主入口,再设置一个狭长前院将各个院落相联系,同时又形成外街与内府的一个过渡空间,保证了宅主人生活的私密性。

值得一提的是,村中现存有多处专门用于分隔空间层次的门洞,种类丰富,造型多样,既有木结构,也有砖石拱券结构,还有砂岩砌筑的并联形式门洞,在诸多门洞之上还嵌有石刻匾额题字,处处流露出古村所包含的文化底蕴。

石淙头村的砖雕碑刻非常多,常与拱形门洞相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同时也体现着古朴的书香韵味,厚重与秀气并存。

泽州县大东沟镇东沟村 为镇政府所在地,距晋城市区17公里。西靠沁河支流“长河”,西望可寒山,周边是丘陵地形,历来是泽州通往晋南、秦陕的交通要道,有“四十里长河一码头”之美誉。北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居住。这里矿产资源丰富,挖煤冶炼业历史悠久,是当地主要的传统工业,也是其主要经济支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东沟的商贸业十分发达,经久不衰。

村落以徐姓为主,明代从外村迁居而来,逐步营建村落,形成了“一寨、一村、一镇”的独特格局,非常具有特色。“一寨”指徐家寨,建于明代,现仅存遗址。“一村”指东沟村,以徐家大院为主,整个大院建筑群气势恢宏,民居多以“四大八小”式四合院为主,部分为三合院。由大小十八座院落组成,这些院落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连通,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大院往北建有徐氏宗祠。“一镇”指徐庄镇,以商业功能为主,因村中徐姓大族而得名。镇中以十字街为主要街道,十字街北端是徐庄镇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关帝庙,庙前修造市房多间,称”庙前正街”。除了这条街,徐庄镇上的十字口一带、南街、西南街等处都是繁华的商业街。据村中老人回忆,南街为商业街,旧时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西南街为米市场和骡马交易市场。

东沟村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埋藏浅,有的只有数丈深,便于开采挖掘。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制造兵器,多取泽州的石炭为燃料。宋代,晋城煤炭除能供应本县外,还销往汴京等地。到清末,东沟村的煤炭开采已初具规模。到民国时期,全村有钞炉、小板炉、老条炉、方炉等各式冶炼炉近百座。铁货的主要品种有各种型号的老铁锅、改装锅、对口、八印、铁钉以及小板铁、炉条、火口、鞋钉、镰刀、铡刀、犁镜、犁铧、四锤红钉以及炊具等,主销本县及周边省市。村中商业街上,经营铁货的行货栈众多。村民担出外卖铁货的,以及外地来村采购的数以百计,每逢旺季,运送铁货的骆驼、马驴骡车,脚夫人担络绎不绝。东沟集镇上还有大量蹄炉。蹄炉俗称“钉蹄的”,是给马、驴、牛等牲畜钉蹄,通称钉马掌。过去,东沟村西门口的骡马交易市场开蹄炉店的不少,生意兴隆。由于东沟盛产煤铁,而且容易获得,因此形成一种别致的行业——铁丝编造业。东沟村的铁丝编造业历史悠久,主要编造品种是笊篱、灯笼、各式各样的筛子等。从前,编造匠人农闲时经常是三两人合伙,肩挑工具,远走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及本省各地,游城串乡,上门到户。东沟不仅冶铁发达,其他一些依靠煤矿的冶炼业也很发达。在东沟村从事铜匠、银匠的人也很多。铜匠主要锻打铜器,如铜勺、铜锁、手镯等,兼作修配工作,如修锁、配钥匙、换茶壶底、补锅等。过去一到农闲,村里的铜匠们就带上徒弟,挑着工具、行李远走晋南、晋中、晋北各县,有的远至陕西、内蒙和宁夏等地,走街串巷,沿街呼叫:“锢漏锅(补锅之意)来——修茶壶底!”银匠则或来料加工,或制成成品出售,可做妇女佩戴的银戒指、手镯、耳环和什穗,也做幼儿帽上缀的狮头、团合和铃铛、锁、银娃娃等。在东沟村,现在还能见到这种小炉作。

除了与煤铁有关的手工业,东沟还有很多其他的手工业。如木匠,本地通称的木匠,实际是泥瓦匠和木工活兼会做的工人。盖房子时,请来木匠,既能垒墙焊瓦,又会装梁续枟檩,还要做门窗,各项活全会干。油坊,主要生产豆油、小麻油、大麻油。还有弹花、粉坊(磨粉,制粉条)、糟坊(制酒)、醋坊、糖坊(制糖)、豆腐坊(石磨磨豆腐)、纸扎店(裱糊制作葬礼用花圈之类)、裁缝铺等。现在,在东沟还能看到手工酿造陈醋的作坊。手工作坊生产的陈醋酸中带甜,风味独特。

功能的不同使得东沟“村”与“镇”两个部分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空间特点。“村”以居住为主,西部是徐家大院,以基本的四合院模式组合成互相联通的院子,随着村落的发展主要向南、向西扩建了若干院落,以徐姓居住为主,也有一些小姓氏的住宅。与村落同时建造的一座白龙王庙,建造的初衷是为保证风调雨顺,而白龙王庙也“灵迹最著”,“每逢天气亢旱,有祷辄应”,反映了农业社会村人的愿望。村中没有什么公共空间,在白龙王庙东侧东西向道路尽端形成不规则的一个小广场,从村中各处都能很方便地到达,是村人休息、闲聊之处,红白喜事也经常在此活动。

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徐庄镇格局与东沟村大不相同,一条东西向干道连接了东沟村,南北向有三条道路,之间间距很小,创造出更多的沿街面积,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南街上康熙年间一座戏台,称“舞楼”,与府前正街北端的关帝庙相对,而南街也在此作一转折,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据村中老人回忆,在舞楼演戏时,沿南街向北直至府前正街的关帝庙都可欣赏。与东沟村的公共空间相比,这里更具娱乐性与公共性,反映了徐庄镇的商业性质。关帝庙内现存的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徐庄镇大庙山门告成碑记》记载,当时捐资建庙的商号有170余家,可见村镇商业之繁荣。

徐庄镇的商业建筑沿街做法十分巧妙,在原本封闭型的二层建筑外墙一层层高处加披檐。对披檐下空间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柱子承重,保留原有外墙,创造可以停留的灰空间,增加建筑的开放性,另一种是取消披檐内侧墙体,用墙体封闭披檐下空间,在面街的墙面上开大门,或者活动门,在必要时将门打开,增加建筑的开放性。这些建筑绝大多数仍然存在,但多废弃不用,沿街的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也表明了徐庄镇当时商业的繁华。

东沟村最主要的宅院是徐家大院。徐家大院坐落在村东,号称“一进十八院”,是村中徐姓大户于明末清初所建。徐家于明末由本州南寨迁来,在镇上开设店铺,后来生意兴隆,家业扩大,于是建造了这座规模宏伟的徐家大院。徐家大院建筑群大院套小院,小院连大院,并分别由南北两条纵向的甬道将十八个院落串联起来,屋宇相接,楼檐叠层,错落有致。大院内既有前庭后舍的厅房院,又有形制规整的“四大八小”式四合院,还有高15米以上的三层砖包镜面楼,其中厅房院、新院及另外三处院落保存最为完整。

另外,东沟村现存的历史建筑还有关帝庙、老君庙、白龙王庙、徐家祠堂等。

泽州县金村镇水北村 水北村位于泽州县金村镇丹河之北,故名水北。古时把河流弯曲的地方称为“汭”,由于水北村落选址于河畔弯曲之处,地势又相对比较平坦,秦汉时这里被称为汭曲山庄,宋初始称水北。千百年来,水北的村民飨丹河灌溉之便,引水浇地,捕鱼捉虾,过着平实却也富裕的生活,近代前没有太多的战乱侵扰。

明清时期的水北村是一个繁华的驿站,贯穿南北的商道从这里穿过,但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村民说,那时从河南北上经商、运货的商人必须途经水北村,有的在此休息,而有的便在此停留做起小买卖,村庄就这样繁华起来。一条古老的主街道东西向穿过村庄,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现在依稀还可以看出当年喧嚣的集市影子。

现在的水北村保存有规模较大,极具晋东南地方特色的民居古建筑群落,是同时期这一地域的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这里商贾豪宅和普通民居相偎相依,有生活化的居住建筑;也有祠堂、庙宇等礼制、祭祀建筑。其价值不只在于某个建筑单体,而是整个村落在特定的自然、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建筑环境和乡土社会状态。水北村现存历史建筑30000平方米,其中可以反映地方建筑特色的宅院府邸、祠堂、驿站、书院有多处,总面积则在3000平方米以上。传统建筑的建造工艺较为精美,具有很高的装饰艺术。不管是门饰、窗饰,还是彩绘、三雕(石雕、砖雕和木雕),还是楹联匾额,每一件都堪称上乘的艺术品,其各具特色,有机融合,反映了水北村的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风格。

水北村格局完整,布局严谨,与周围自然环境十分和谐。村落的整体格局十分清晰,由一条横轴——主街和多条纵轴——小巷交织而成。公共建筑如吕祖庙、文庙、祖师庙、关帝庙、戏台等都沿主街布置,而宅院如李家十八院、当铺院、银楼、冯家院等多藏于幽幽小巷之间。

村落格局是有规律可循的,走在主街上稍微细心观察便可以发现,与主街相交的小巷并非都是统一的贯通,也不是都不贯通,而是保持着“贯通—非贯通—贯通—非贯通……”的规律。贯通的小巷可以到达现在村庄的主要公路,而不贯通的小巷则可以通到各家的院落中。水北村村落格局的形成与当时的经商商人途经此村落的历史背景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村落的主轴是一个商业气氛的大街,公共建筑和商铺沿街布置,居住建筑位于小巷之中,反映了商业重镇的特点。

高平市原村乡下马游村 下马游村位于高平市市区西部。西靠相公山,北连上马游村,东邻黄头山村,南淌马游河,山川秀丽,环境优美。

下马游历史悠久。因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骑兵在此牧马游战,得名马游,又因位于河流下游,名下马游。下马游以安贞堡为中心,留有一大批长平之战遗迹,如骑兵游憩遗存的跑马坪、将帅发号点将出战的点将台、白起松、将军树等。这些遗迹,见证了长平之战的历史,对研究古战场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的大量遗存外,下马游还有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留存的庙宇家祠、民居院落,建筑风格各有特点,成为宝贵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下马游建村之初,以崔、张两姓为主,清代以后,陆续有其他姓氏迁入,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

下马游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不少名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当属金代户部尚书张资德,其子张楠是金大定年间的忠武校尉。还有著名实业家和商人崔根旺、崔焕文父子,清末至民国年间,先后开办煤矿、商铺,在晋商中影响很大,同时率先引进蒸汽锅炉、绞车、鼓风机等,开创高平使用机器之先河。

村中主要街道有四条:后街、庙前街、场子街和圪坨街。四条主要街道和横纵贯穿的小巷,共同构成了下马游村整体布局的框架。后街因位于玉皇庙后而得名,北起村口,南至玉皇庙,与庙前街相连,全长约200米。庙前街位于玉皇庙前,是村中的主要街道,北起玉皇庙,南至圪坨街,在观音堂前与场子街相交,全长约800米。场子街因与旗杆院前广场相连而得名,东起东阁,西至西阁,全长500米。圪坨街地处全村南部低凹处,东起真性堂,西至三官阁,全长约600米。

村内现存的历史建筑和院落有旗杆院、史家大院、回轩巷院、崔家大院、玉皇庙、观音堂、三义庙、老君庙、真性堂、观音阁、龙庵、安贞堡等。

高平市石末乡侯庄村 侯庄村位于高平市东南部,与陵川县附城镇交界,距高平市区20余公里。侯庄村以赵、侯、姬等家族为主。明清之际,该村先后有七分院侯家、侯大升侯家等经商致富。明末由石末村迁居侯庄的老南院赵家更是后来居上,成为显赫一时、绵延几代的豪门巨富。

侯庄村侯氏共有九族,有“九侯不同族”之称。其中“侯大升”一族最为显赫。侯家家族世代以农为本,又注重读书和经商,从而兴旺发达。据其家谱记载,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先祖之圣公迁至该村,至第四代侯邦先和侯邦彬,侯家已经发迹,足迹遍布全国,以安徽颍州府(今阜阳市)侯大升老店为侯家商号的代表。侯大升老店创办于明代,主要经营食醋,兼营酱菜,历经300余年。其“三羊开泰牌”食醋因其独特的风味被誉为颍州府的“府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老店被毁严重。侯锡埏(一度主事山西会馆,并担任颍州商会会长两届6年)与同村的张金发等决定复兴老店,由于方法措施得当,生意蒸蒸日上,至民国年间,老店进入鼎盛时期。侯大升老店新门面落成之日,颍州各界联名赠送横竖两块金字大匾,横匾题书“大升老店”,悬挂新门市后墙二门上,竖匾题书“淮南遗术”,置于店内曲尺柜台上。抗战开始,老店再度衰败。到1956年,公私合营为阜阳市酿酒厂。

“七分院”侯氏为侯庄村的另外一族。据传,七分院侯氏早在明代就在江苏如东县掘港等地开办槽房,明万历年间,将槽房转让给同乡石末赵家,改为“赵永升”。清光绪年间(1875—1909),侯氏长门“立业堂”十八孙侯汝锡承继父业,在掘港主持商务。到民国初年,染病归乡,其子均客死他乡,侯氏掘港生意就此关门歇业。侯氏在江苏镇江、海安、安徽淮北等地均有生意。七分院侯氏,是侯庄九族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族。民国5年(1916年)家谱载其先祖可上溯到17世纪。

侯庄老南院赵家先辈祖居山西省闻喜县,元末迁至高平石末乡,明代迁至侯庄村。老南院赵家经商始自明代,兴盛于明末清初,清乾隆至道光年间为极盛时期,清末没落。明中期赵家先祖四方游走,以打铁为生,后定居江苏海安县,开商号,专营铁业。明万历年间(1573—1620),在南部沿海发展以酿酒为主的较大商号“赵永升”。永升号兴旺之后,逐步向四周发展,赵氏终成为富甲一方的商户。赵清之为侯庄村赵氏第一代,其长子才发,生有四子,长子赵文熙最有作为,为国子监太学生,后封奉直大夫。他于康熙年间接办盐务,由普通商家步入享有特权的官商行列。赵文熙之独子赵涵,为侯庄赵氏第四代,候选州判,晋授奉直大夫,官阶最高,载入县志。在其父基础上恢复淮北三处盐务,由此赵家进入官宦之家,封妻荫子。此间赵家修宅第和家祠,创立家谱,达到第一个鼎盛时期。赵涵次子赵兰袭,居住在“老南院”,同其子赵大淮,以侯庄老家为基础向外发展,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尤其在广大农村拥有比较稳定的市场,至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可谓“生意兴隆远通豫皖苏浙,财源茂盛直达黄淮江瓯”。清咸丰年间(1851—1862)赵家第七代传人赵维哲当家,因家中多故,终止安徽盐务,赵家开始衰落。到清末时,只剩下永升老店等较大的字号。第十代传人赵伯周、赵仲周兄弟,将永升老店易名“永升义记”,也称“西永升”,创办“永升仁记”,也称“东永升”,此后,东西永升生意渐渐发达。抗日战争爆发后,老店生意萧条。

赵氏家族最有名的是盐商赵文熙、赵涵父子。赵文熙,字舆贤,侯庄赵家老南院三世先祖,曾为国子监太学生。他继承家业,弃文经商,在巩固祖宗基业基础上,又开办六处盐务,使赵家从普通商家步入盐商行列,开启了赵家150余年的盐务事业。赵氏家谱中介绍,他“慷慨有为,富而不骄”。赵涵,字子容,文熙子。赵涵年轻有为,候选州判,晋授奉直大夫。他恢复了淮北三处盐务,推动赵家的事业发展。在侯庄,他修院建祠,是赵家三和堂的先祖。

另外,“赵永升”掌柜姬海如也是侯庄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姬海如(1880—1951),少时在村中私塾读书,15岁进入赵家老店,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在民国初年成为永升老店的大掌柜。姬海如接管赵家老店时,正值民国初年民生凋敝,赵氏家业处在急剧衰败境地,很多生意都被迫转卖。当时掌管家事的是赵伯周,姬海如在少东家的支持下,大胆改革,并创办“东永升”。他治店有方,管理严格,不允许任何有损于老店声誉的事情。在其掌柜期间,老店成为掘港当时最大的一家商号。《如东县商业史》记载:“掘港镇旧有赵(永升酒店)、钱(润记米记)、孙(锦元油饼行)、李(德昌祥京货店)四大商之称。其中永升酒店,创业于明朝末年,抗战前拥有流动资金银币30余万元,前设门市,后开糟坊,并兼营粮食、油饼、粉丝、土布、杂货等业务,店内仅白酒就经常贮存一千坛,这极少数的大商户互相左右,牢牢控制着如东商业命脉。”

侯庄村古有堡寨。清嘉庆十九年(1814)《侯庄赵氏重修两寨碑记》载:“吾村之南与之西旧有两寨,不知创自何人,始自创自何时,诚为御患之善策也。但历时兹久,率多腐坏,吾辈坐视旁观,不肯勉力以整理之,将何以对古人而慰后人耶?遂捐金数百,以修两寨,众皆闻义而兴,踊跃赴事。不两月,而南寨、西寨各十余窟縻不完具。”

侯庄村街巷主要有中街、南街、商贸街、大王庙街、古槐巷等。中街为东西向,长约1200米,宽约3米,与南街分别交汇于东阁、西阁,是古代村中主要街道。南街为东西向,位于中街以南,呈弧形,长约1500米,宽3~5米不等。商贸街为南北向,为旧时主要南北纵轴,长约600米,原宽约3米,现已被改造。大王庙街为南北向,长约100米,因位于大王庙旁而得名。古槐巷位于中街中段北侧,因巷口有一古槐得名,现古槐不存,唯有巷门上匾额题字”古槐巷”。

侯庄村历史建筑中保存较好的院落有丰乐馆、赵家老南院、九分院、东院、北院、韩院、大王庙等,遗址遗迹有西寨、南寨、祖师庙、赵家坟等。

阳城县凤城镇南安阳村 南安阳村位于阳城县获泽河畔。先祖潘元圃明末由高平赤土坡迁至阳城洪上,后又移居安阳里七甲。潘元圃弟兄共三人,一兄和一弟迁于北安阳,元圃公迁于南安阳。潘氏重视农耕,初到南安阳时,以务农为生,后逐渐经商,经多代人的苦心经营,于清嘉庆年间,终于成为阳城县首富。据《阳城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安阳潘家经营朱红(一种颜料)发家,后兼营茶叶、日用品、丝绸、土特产等。

至嘉庆道光年间,潘氏商业达到鼎盛时期,经商地域达9省10市,甚至跨越国界,达俄恰克图,经营项目扩展到票号、当铺、珠宝、古玩、丝绸等,特别是朱红生意非常兴盛,总揽了皇宫的朱红业务。《阳城县志》中记载道:“嘉道间,潘氏家族为阳城首富,遥遥领先于郭峪里的王家、白巷里李家、洪上里范家、两孔里吴家和成家、怀土里段家、润城里栗家、尹庄里石家。同平阳亢氏、太谷渠氏齐名。”

潘氏在嘉庆十九年(1814)始开始修建潘家十三院,历时五年建成,共十三个院落,气势宏伟,各院、楼、园之间通过过道、门等相通。至此,潘氏家族总的院落达到53座,房屋总数达1600余间,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远远超过了当时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的规模。潘氏族人除了发展商业,扩大家族势力之外,还造福乡里,修路建坝,保护农耕,赈济灾民。据碑文记载,潘景宗在咸丰同治年间曾向国家损资数十万两白银,光绪时,三年大旱,曾开仓赈济灾难民万余口。

潘氏后人至七世时,有多人出任朝廷重要官员,如潘蔚宗任五品奉政大夫,潘功宗任三品中议大夫,潘景宗任四品朝议大夫,官商结合,势力达到顶峰。但后来,因潘氏在朱仙镇分号的掌柜王小顺偷偷参与贩卖鸦片,潘蔚宗为了维护国法尊严,投案自首,全部鸦片被烧毁,经济蒙受重大损失,资金周转困难。潘蔚宗本人亦因此时时自责,郁郁寡欢,三年后终于撒手人寰。至此,潘氏家族逐渐走向衰落。

潘氏的宅院中现十三院保存最为完整。潘家十三院位于南安阳村东,包括狮口院、账房院、西厅院、厨房院、铺院、老院、中院、茅院、碾道院、后院、东花园、中花园、西花园等院落,共有东、南、西、北四道门。南大门为正门,槐木制,门后有铁销、木栓、木川,防御性很强,门上悬“所其无逸”木匾一块,大门两侧有上马石。

潘家大院除了最为著名的潘氏十三院外,还有下院四个、核桃树院四个、书房院三个、染房院三个、街道铺院三个、新院三个、上院三个、对门院两个、后院两个、新圪圈两个、棋盘院两个、工底院、马房院、狗圪圈、羊圪圈、烂院、更房院、后花园、祠堂院、花院等40多座院,构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古建筑群。

南安阳潘家还曾奉旨修建了两座贞节牌坊,一座为潘系宗在清嘉庆十年(1805)为母亲吴氏修建的贞节牌坊,另一座为潘蔚宗在道光十年(1830)为母亲吉氏修建的贞节牌坊。惜均已毁,仅存照片。

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 大桥村距阳城县城东北约15公里。2003年,大桥村被公布为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最著名的建筑为佛教寺院海会寺。寺院依山傍水,景色优美,有诗赞曰:“吾邑名招提十数,惟以龙泉为最优”,“四围山色映周遭,海会禅林景独超”。清代户、吏两部尚书田从典亦为寺院题诗一首:“古寺埋云树,遥瞻塔影微。溪喧珠迸落,花烂锦重围。”寺院坐北向南,寺内古建达48处之多,规模宏大,是阳城县最大的佛教寺庙建筑。寺院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风景秀丽,集佛教建筑、书院、风景旅游胜地为一体。2006年,海会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后周显德三年(955)《大周泽州阳城县龙泉禅院记》碑记载,海会寺始建于唐代,原名郭裕院。寺内有泉水一眼,绕全寺一周,水声滔滔,人称龙泉。乾宁元年(894),唐昭宗赐予寺院“龙泉禅院”匾额一块,此后更名为龙泉禅院,俗称龙泉寺。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寺院重新修葺。后宋太宗赵光义赐额“海会寺”,此后寺院更名为海会寺,并一直沿用至今。寺内历来香火不断,众多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极尽雅致。明清时期,寺院达到鼎盛,大兴土木,扩大规模。寺内现存正院、塔院等,多为这一时期所建。

寺内现存的主要建筑,也是最醒目的建筑,为海会寺双塔。塔身高耸,直入云霄。有诗赞日:“九曲龙泉环翠行,双排雁塔上青霄。”其中一座称“慜公塔”,始建于唐代,宋代加以修葺,位于山门右侧,共10层,高20余米,砖石结构,呈六角攒尖顶。《大周碑》记载:“慜公著名律学,为众推重……唐天佑十九年(922)七月五日,顺寂于本院,建塔于院之右。”塔身略有收分,逐层叠涩出檐。每层交叉辟有洞门,但均为实心不可登攀,塔顶是由宝珠三层组成的塔刹。原塔外侧壁各层设有三层佛龛,龛内有小坐佛,现佛像已毁,仅余佛龛。该塔为我国早期典型的砖塔,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可惜由于地基不稳,塔身早已倾斜,更增添了几分沧桑古朴的感觉。

寺内另外一座塔为舍利塔,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位于寺院后部,共13层,高57米,八角攒尖顶,底层方形,门上有楹联一副”金镶玉柱擎霄汉,宝砌瑶台当碧天”。塔身高耸,高50米,收分适度。每层檐下施仿木构斗栱,檐角翘起。逐层辟砖券拱门,各面佛龛满布琉璃佛像等。第一层前出单面抱厦。下三层为八角形城墙形式,墙头设垛口,不设窗洞。第十层置平座檐柱栏杆,各角置擎檐柱一根,柱上设雀替、花罩与檐枋相连,形成围廊。塔内有楼梯盘旋而上,共设塔室13个,面积逐层收缩,墙面开门窗。塔顶为八角攒尖式,束腰刹座上覆以叠垒宝珠塔刹,为三层葫芦形,外镀风磨铜。

除了双塔外,寺内重要建筑还有大雄宝殿、钟鼓楼、天王殿、药师殿、毗卢阁、十阎王殿、卧佛殿、观音殿、文武圣神殿等。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气势雄伟,悬山顶,上覆琉璃瓦,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大雄殿”三字为当时阳城县知名人士杨继宗题写。

寺内的海会别院,在明清时期还是一座规模较大、业绩卓越的书院。这里曾出过一位大学士、三位尚书、几十名进士、几百名举人,声名显赫,引入瞩目。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张慎言曾在此就读。寺内现存有100多块五代至明清时期多位文人墨客的题记、碑刻。王国光生平喜诗赋文墨,在此留下了很多精美的诗文、碑刻,其字迹道劲有力,语言精美,寓意深刻,堪称诗赋中的精品。明代南京户部尚书李瀚所题写的诗文碑刻亦甚佳。当然,寺内的碑刻中有不少是专门用来记载寺院的历史变迁、扩建修葺等重大事迹的。这些碑刻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

此外,寺内还有“海会龙湫”“流觞曲水”“龙涎飞瀑”等名胜。

阳城县北留镇尧沟村 尧沟村原名“窑沟”,距阳城县城15公里。尧沟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创始人曹家二兄弟从山东曹州府迁至此,其中一人主要从事农业,另外一人则从事炼铁业和煤炭业。明崇祯年间(1628—1644),尧沟曹家曹仁宇一代时最为兴盛,当时曹仁宇与其父同为侍郎,其三兄弟同在朝中为官。曹仁宇为官清廉,曾经得到崇祯皇帝的嘉奖。曹仁宇曾为子孙立下警言,作为永远的立事依据:“廉洁贞爱民如子,勤恭仁善厚德馨”。尧沟现存的明代建筑多数建于这一时期。

清代尧沟村进一步发展。由于地处沁河沿岸,得水路交通便利,加之丰富的资源,更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尧沟从事商业者甚多,至少占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经济的发展,尧沟在清代又兴建了许多民居、商业建筑等。清末至民国时期,尧沟经济逐渐衰落,虽有零星建设,已大不如前。

尧沟颇具匠心地选址沁河边,三面环山,北倚龙山作为屏障,东有凤山与龙山相连,南隔大路与虎山相望,西面开敞。村东和村北山丘梯田连为一体,南面则是通商要道,从村落的选址可看出以农为本,同时注重交通便利和商业发展的思路。

尧沟村落的建设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代中后期,村中建筑围绕主要街道折龙巷布置。折龙巷起自村北门,向南向西数次转折,一直通往村西口,因巷曲折故名“折龙”,非常有利于防御。巷北、巷西分布着帅府第一院、帅府第二院、帅府第三院、崇德居等宅院,巷南、巷东则分布有小花园、怡书院、练兵场等。尧沟主要通过西面和外界相通,在村西设置练兵场,可谓意味深长。明代后期,曹仁宇曾考虑修筑城墙。从现存的北门(遗址)、东门、南门(遗址)、西门(遗址)可看出当时的规划,但城墙最终没有修完,现唯有北门一侧有城墙遗迹。尧沟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曹帅衣锦还乡时曾预定了城砖,回到家乡约请周围同僚帮助运砖。曹帅说这些砖就是运上一年半载,运费银两照样付。而郭峪村张鹏云表示他只用三天三夜就可以将砖运完。两位争持不下,最后打赌:如果郭峪村的张鹏云能在三天内运完砖,这些砖就归郭峪村所有;如果不能,就如数奉送到尧沟。一个月后的一天,郭峪来人确定第二天运砖。第二天天还不亮,郭峪村就发动全村的村民开始运砖,不到三天三夜,尧沟周围的砖全都被运到了郭峪。这样,尧沟失去了城砖,一直没有修建城墙。虽为“传说”,但应该有一定的真实性。尧沟虽未修筑城墙,但村落布局和建筑形制等还是充分考虑了防御的要求。

第二阶段是清代,村落主要向东向南发展。由怡书院向南形成了两条东西向街道,分别是长生巷和前街,其两侧分布有许多民居和商铺。清初尧沟有大小商铺十二个,大多分布于此,村落十分繁华。现存清代建筑有中心院(位于怡书院南)、长生堂、曹忠会宅(物滋稼穑院)、十字院、屋底院、耕读传家院、对门院、栅栏院、穿穿院、李二院和东头院等;民国建筑有修林院等。

除了民居,明清时期,尧沟周围还建造有不少庙宇、楼阁、戏台等公共建筑。帅府北门顶层有财神阁(门和阁已毁),帅府东门顶部有大士阁(阁已毁,门尚存)。周边东山(凤山)山头上明代建有济渎庙,清代重建,称“真武庙”,形制独特,颇具特色。清代西村口建有山神庙,且这里是贯通河南至北方的交通要道,形成了“没圪脑圈”,是马帮、驼帮必经的歇凉场所。进村有标志性建筑春秋阁,旁边曾建真武庙,惜已毁。在周边山上还曾建有龙王庙和佛堂。村南低洼的沟内曾有金锁阁,还有两眼泉(轿顶泉和鼓水泉)。据说鼓水泉内有一水眼,过去泉水量充足,插进一根长杆,猛一放手,长杆便能冲出水面。

尧沟依山而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然高差不大。明代帅府三大院及其他主要建筑均尽量在同一等高线上布置,几座院落由折龙巷以坡道形式相连;清代长生巷与前街东西伸展开来,地势基本平整,便于院落布置。经过扩建,清代村落布局以怡书院为中心,旁原有戏台,是村中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怡书院东北和西南有明代形成的花园和练兵场,形成一条风水通道,迎合了尧沟东北环山的地形环境,颇具匠心。

在空间序列上,折龙巷可谓典型。从村口山神庙起,经春秋阁,曲折由小路进村,在第三院与练兵场之间南侧曾有一牌坊,标志院落空间的开始,牌坊南有一照壁呼应。折龙巷曲折向东向北,地势渐高,到第一院前大宅院东又有一牌坊。这条路线疏密有致,在练兵场处较为开敞,之后空间收束,循路而上,经几座深宅大院,到北门前花园处又变开朗,时人曾这样形容花园:“花园虽小,倒也为花争艳万千景;园门不大,足见总兵办事一节心”。北门是村中地势最高处,登门可望全村。折龙巷空间序列非常丰富,有平缓的坡道,幽深的巷道,门洞的分隔,连接了恬适的院落,喧闹的练兵场,幽静的花园,对比强烈,独具匠心。

尧沟民居主要是四合院式,但院落的规模不一,围合程度不同,形式各异,类型丰富。现存的主要院落及重点建筑主要有:帅府三大院、崇德居、外墙院、钟家院、大宅院、怡书院、中心院、长生堂、物滋稼穑院、耕读传家院、穿穿院等;庙宇有济渎庙、大士阁、春秋阁、山神庙。

阳城县润城镇上伏村 上伏村位于阳城县东部,东北两面为高山,西南沁河环绕,风景优美。村子始建于何时,不得而知。秦汉时期属上党郡阳阿县,西晋泰始时并入濩泽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濩泽改名阳城。上伏村东券门外侧上的“濩泽名区”题字说明它在古时候就已很有名了。

上伏因西南与下伏隔沁河相望,下伏得名西河阳,上伏得名东河阳,故此村东券门上内侧有“河阳龙址”四个字。传说,沁河涨水时,上游冲下一通断为二截的石刻佛碑,东河阳捞住上截,西河阳捞下截。村民认为这是神灵佑护,遂将村名改作上佛、下佛,现简写为上伏、下伏。

上伏村作为晋商古道交汇处的商道型古村镇,一直以来是晋商走南闯北,东来西往的必经之路。北面晋中商人自榆次、太谷出发,经安泽、沁水、端氏,须经上伏村到达泽州(晋城),才能下太行山进入中原;西面晋南商贾自临汾、运城一带出发,经侯马、翼城、沁水、端氏,须经过上伏村才能到达泽州而去河北邯郸、石家庄。明清时期,古商道在村内形成了一条商业大街,称龙街,又因其有三里之长故而又名三里长街。大街上店铺密布两旁,做生意的人家数不胜数,成为闻名泽州的商业重镇,一度成为各地商客的中途驿站,歇脚之地,同时也是各路商家首选的采购、推销、交易的大市场。在村中的三里长街上,东起大道坡,西到官桥院,各种生意一店挨着一店,大小商行一处连着一处。街上有留人起火店、骡马大店、钱庄、油坊、烟坊、布店、颜料店、酒馆、饭馆、煎饼铺、麻铺、杂货铺、铁货铺、当铺、药铺、粮行等五十余处。与之相配套的,上伏村还设有驿站会馆,如驿站有金生院、福祥院、树堂院等。那时候,上伏村为各路商客提供的服务行当应有尽有,保证了商道的畅通。今天仍有许多高龄老人还能记起儿时听长辈们讲述古时上伏大街上,商人的骆驼帮队沿街而过,“铛啷,铛啷”的驼铃声回荡在古河阳上空的情景。

村子随地势而建,自东而西形似一条巨龙伏在河阳大地上,村中的一条龙脉就是这贯穿东西的三里长街,整个村子的布局都是围绕这条街来布置的。村东西两端各有两所拱券城门,称为东西内外券,形成两处端口,其中西门内券采用门楼形式,其余三处都是外方垛内拱券。三里大街龙街连接两端,沿着山势与沁水呈平行之势,村内其他胡同巷道都通向这条主街,排列有钱庄巷、水沟巷、下胡圪洞、杨家胡同、赵家圪洞、棘针口胡同、赵沟口胡同、宫后胡同、栗家圪洞等十余条胡同,形成龙爪龙鬃。上伏村的街巷空间保留了传统特色,巷道曲折幽深,宽度仅为两侧建筑高度的四分之一左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深街幽巷,安详宁静,生活气息浓厚。以贯穿整个村子的龙街为主要街巷,两侧紧密排布了各种服务商铺以及寺庙宅院,从龙街延伸出的小巷直接通到各户门前。路面用石板和青砖铺砌,非常雅致,也有的巷道口设置了过街楼圪洞,更显曲径通幽。

上伏村现在保留的历史建筑主要有上伏大庙、闫君庙等庙宇和赵家大院、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栗家大院等居住院落以及沿街古商铺。

阳城县白桑乡洪上村 洪上村是一个以范姓为主的村落。据河南省汝阳县上店乡屹塔河范沟理事会整理的司理房《范氏家乘》称:“洪上里碑记称范氏系范正邦司理房之后。”范正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族孙。村内最大的历史建筑群为范家十三院,系司理房二门四甲。从十三院的花梁、祖宗牌位、墓碑文字考证,十三院的主人中有史料可查的最早可上溯到清嘉庆年间的范祯、范屏周,他俩同辈,系范正邦第二十四代孙。范屏周赐进士出身,皇清例授武略骑尉。

洪上村

范家祖辈踏着晋商的足迹到安徽亳州做木材生意,在北方选购木料后做成木筏水运至亳州,经年积攒资财,发迹后还乡修建十三院。相传范家生意兴旺时,日进斗金。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是晋商活跃期,十三院大部分即建于这段时期,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范步云修建工底院竣工,十三院遂修建完成。

范家十三院位于村西北高坡处,从外面看,范家十三院像一座城池,院外东南部距院30米远还建有一座碉堡型外院大拱门,大院外围高墙,平面接近正方形,在东南、西南角各有一座门楼。西南辅门内一条南北小胡同把院子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为主院,西为配院。东南主门楼内一条石板甬路把主院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有小书房院、棋盘院、工底院,西侧有老书房院和老新院,在西侧老书房院和老新院之间有过道通往西配院,西配院包括小新院、羊圈院和窑后院。

十三院建于清朝中期,此时的中国建筑文化早已成熟,范家大院的修建与传统建筑文化以及范家的经商传统有着密切联系。大院在布局上像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反映了一种家国天下的思想,而院落在吸收北方四合院建筑精华与本地文化的同时,细节的处理上又吸收了徽州精细木雕艺术风格,是一种南北文化的融合。

十三院布局严谨,分区明确,东主院西配院,前书房后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后勤按院落分区域布局,各得其位。两所门内的“H”型交通把大院分为三个纵列,并串接起来。由方正规整的四合院基本形制衍生出多种布局形式,在整齐中求得变化,美观实用。中间低两旁高的双插花楼,使屋顶层次跌宕,造型丰富。

院中装饰尤其精美,寓意深长。将北方四合院用南方精巧的木雕刻工艺加以装饰,在门头匾额、楼栏窗花、柱础影壁等处精细加工,并结合二层出檐廊形式,精巧别致。十三院每个院落都有门匾题字,反映主人的省思追求,而在院内门扇上雕刻的诗书团花,更突出主人的儒雅。洪上村除了范家十三院等住宅建筑外,还有多座庙宇建筑,现存的有白龙庙。

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 尉迟村地处沁水县东部,东临阳城县屯城村,南依阳城县望川村,西靠沁水县嘉峰镇,北望沁水县武安古寨。巍巍的群山默默地于村边矗立,悠悠的沁河从村东流过,优越的自然环境成为居民繁衍生息的安居领地。

尉迟村原名吕窑村,为纪念唐初开国元勋尉迟恭敬德,把吕窑村改为了尉迟村。清乾隆十二年(1747)的一块铭石上有着这样的记载:“相传(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得敬德(尉迟恭)甚喜,屡建奇功,有安社稷之恩,赐爵吴国公,累迁刺史。贞观八年(634)遁迹山谷,飞炼金石,与民同度,凡十余载。”这里,曾经留下了世人敬仰的尉迟恭的足迹;曾经记录了著名作家赵树理的生活。

尉迟村

关于尉迟恭敬德,村中传颂着这样一个千载佳话。尉迟恭敬德在武德年间为李世民劝降而得,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李世民十分器重尉迟恭。尉迟恭自归顺于李世民后,忠心耿耿,三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辅佐李世民登上皇位,为唐初建国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唐高宗李渊称敬德“有安社稷之功”。尉迟恭敬德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贞观八年累迁刺史。他为人刚正不阿,体恤百姓,亲手杀死了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后,遁迹天涯,隐匿于沁河峡谷的沁河湾——吕窑村,与民同度,原本打算只是借宿数日,但由于感受到了这里的淳朴民风,遂决定长居于此。在此期间,敬德把自己以前学会的植柳编制农器的民间手艺传授给吕窑村民,使得这种绝技一直延传至今。后为纪念尉迟恭,吕窑村遂改名为尉迟村。

尉迟村另一位著名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著名作家,原名赵树礼,笔名野小、吴戴等。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人民的艺术家赵树理。他的作品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善于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性格,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多描写农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写实的手法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誉满中外的作家,他被人民所深深怀念,可谓尉迟村最为丰富的人文资源。

赵树理的创作活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1930年首次发表了反映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43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稍后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此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中篇小说《邪不压正》,短篇小说《地板》《福贵》《田寡妇看瓜》《登记》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1954年后著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评论等。他的创作已结集为《赵树理文集》和《赵树理文集续编》出版。不少作品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日等20余种文字,产生了国际影响。赵树理的创作以农村生活斗争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为题材,塑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农民形象。他的小说情节生动,故事性强,语言质朴风趣,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出了贡献。

村落沿沁河河岸,南北为道,东西为街,为典型的井字形布局。以南北古道为中轴线,依山傍水,筑阁修路。街巷曲径幽深,院落空间丰富多彩,建筑文化气息浓厚,充分展示出晋东南乡土民居风貌。

居民宅院落多为四合院,建筑多为两层,大多以东南开门。各院结构、形式大体相仿。在院落的入口处,门神位置明显,这是尉迟村最具特色的地方做法。有独院独门、一进两院等多种院落组合方式。作为文化之村,民居的门额题刻皆有寓意,象征富贵、吉祥、如意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庙宇、楼阁、祠堂等主要建筑有较为考究的装饰,民居则多朴实无华。

尉迟村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所建,规模较小,面积约为5864平方米。其中包括尉迟恭庙、来翠阁、赵树理故居、赵家东院、南院、吕氏南院、小东院、小南院、地窨、马坊院、旧院及窑院等公共建筑及民居院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陵川县西河底镇现岭村 现岭村位于陵川县西河底镇,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三面环山,苍松劲柏,山花烂漫,生机盎然。这里山美,水清,人纯朴。生态自然是对这座古老村落最佳的修饰语。

现岭村没有早期史料记载,无法确定村落建成时间。但从现存的民居建筑形制及建筑群落布局推测,现岭村至少在明代就已经形成村落规模。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始建诸神庙。据现存于诸神庙内的重修石碑记载可知,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诸神庙。据石碑记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补修山神顶北松埠路与东大路。从繁多的匾额及众多墓碑等实物可以看出,明清时,这里曾诞生了很多官宦鸿儒,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富商巨贾。他们或手握重权,或家财万贯,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古民居建筑,其中蕴含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现岭村传统民居建筑集中,数量多,质量高,保存完整。其建筑风格独特,在陵川县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村内地势起伏较大,民居布局自由多变,很有趣味。古老的街巷满铺青石板,虽年代久远,但是坚实依旧,沧桑素雅的青石板路与古朴深沉的古民居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一幅精美水墨画跃然眼前。虽然物是人非,往事不在,但是经历百年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古韵却永远凝固在这片热土上,感动着每一个前来拜访的客人。

村内保存完整的大院有张元枢院、“修厥德”院、“德为邻”院、“乐循理”院、“曲江世美”院、“紫气东来”院等,这些院落豪华气派、不拘一格、功能齐备。院落中的砖雕、木雕、石雕古朴典雅,图案有花草虫鱼,瑞兽祥麟,琴棋书画,造型或繁缛华丽,或简约明快,丰富精美。另外还有诸神观和三教堂保存也比较完整。

陵川县礼义镇平川村 平川村位于陵川县礼义镇南侧,西与高平市接壤,距县城23公里,附礼公路绕村而过。为陵川四大村之一,也是陵川县农业产业第一村。

平川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始建年代虽不可考,但通过碑记可知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村落历史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对研究晋东南地区自然村落格局的演变有一定历史价值。现存传统历史建筑总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约占平川村现在所有建筑的三分之一。始建之初选址讲究,注重文脉,魁星楼东厢房前廊南侧碑记载:“本街后土圪套因起土损坏文脉”。同时,选址顺应地形地貌和山水环境,村落四周丘陵环抱、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另外,水门楼的建设还考虑了村落排水和风水特色。据《重修济渎庙碑》载“……居吉祥寺东南之河中,其河来龙西北蜿蜒东南奔赴大河,而庙实中处其间。由是镇水口息狂澜,一村之人赖以奠安……”村落建设有条有理、布局规整。

平川村的传统历史建筑遗存多、时代早、价值高,从宋、元、明、清、民国到文革时期都有。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建筑南吉祥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隋代建筑千佛造像碑;有济渎庙、清真庵、魁星楼、水门楼、龙王庙等宗教和公共建筑;有成片相连并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李希曾故居、狮口院、寨上院、信成院、赵家南院等,有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平川仓库;这些建筑真实丰富的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思想和建筑形式,是当时社会的历史见证,为研究各个时期的建筑手法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及社会价值。

平川村保存下来的传统民居达几十座之多,布局合理,造型古朴,这些传统民居从选址、布局到装饰都给人一种浓浓的古代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民居大部分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三合院,也有一进二院甚至三院,均为明清遗物,或富丽堂皇高大气派,或小巧别致典雅精美。在建筑细部上还有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两山的悬鱼、惹草以及博缝板、螭头、影壁均为砖雕,门窗过梁、压条石、阑额、雀替为石雕、木雕,上饰名花奇草、瑞兽珍禽、琴棋书画等等,无不玲珑剔透,线条舒展,传达着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吉祥呈瑞等美好寓意,具有极高的观赏品味和艺术价值。徜徉在曲折幽深的古道旧巷中,流连于精致古朴的庭院间,令人赏心悦目,扼腕称奇。

平川村名人辈出,从这里走出了一代代风流人物。北宋时期,平川村诞生了陵川历史上著名的宋金七状元之首崔有孚。据南吉祥院碑记:“十五岁乡贡第一,二十五岁宋仁宗景佑年间状元及第。”留有《登第》诗一首:“太平天子御金銮,奎宿光芒午夜寒;汉代文章推董贾,唐家科第属欧韩;龙门浪暖成头角,雁塔风高快羽翰;最是看花年正少,莫将温饱问儒冠。”明清时期也不乏文人志士、富甲豪绅,当代涌现了原铁道部副部长韩力平、原中共陵川县委第一任书记,后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山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希曾等一批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