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演义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40回 扣人质霍梅尼施硬 救人质美总统丢脸

伊朗国王巴列维是美国的老朋友。他曾拜见过美国的前七位总统: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和福特。1977年11月15日,国王来白宫会见卡特。但这是最糟糕的一次,因为有一大群伊朗的“红卫兵”冲向国王示威,警察不得不使用催泪弹加以驱散,弄得全场的人都大流眼泪。卡特在白宫草坪地上匆匆完成接待仪式后马上把国王夫妇请进内室。

在会谈结束之时,卡特对国王说,他还想与他说几句私话,可否至另一密室一谈。于是两人在小房间内进行了一次谈心。卡特要求国王注意国内的不满情绪,特别是对人权情况的不满,但国王满怀信心地说,反对派成不了气候。

国王回国后,伊朗的政局果然愈来愈令人不安。奇怪的是,主要的反对派却不是红卫兵学生,而是极为保守的穆斯林,特别是逃亡在巴黎的宗教领袖霍梅尼。他们反对的重点倒不是什么人权问题,而是反对巴列维的“西方化”。也就是说,他们要坚决卫护传统的伊斯兰文化,实际就是复古。

1979年初,霍梅尼扬言,他要回国去领导“伊斯兰革命”。卡特在1979年1月14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早上我与(法国总统)德斯坦通话,请他设法与霍梅尼接触,并尽一切可能防止霍梅尼回国。他回答说他愿意合作。但他说他没有办法阻止霍梅尼离开法国,只能设法拖延而已。法国的方针是支持巴哈蒂尔政府。霍梅尼的最后目标则是推翻巴哈蒂尔政府。”(那时,巴列维实际上已退出舞台,把政权交给了具有中间派思想的巴哈蒂尔。)

“霍梅尼在伊朗境内散发了他的录像演说,内容攻击美国和国王勾结,狼狈为奸。美国通过军事代表休瑟继续努力加强伊朗军方对巴哈蒂尔的支持,呼吁沙特阿拉伯、埃及、摩洛哥、约旦等等穆斯林国家支持巴哈蒂尔政府,并劝说霍梅尼不要回国。但没有多久,伊朗全国发生了百万人大游行支持霍梅尼。霍在巴黎立即宣布他将组织一个临时政府,结束他的15年流亡生涯,并将马上回国。

巴列维首先避居于埃及,随后又往摩洛哥。布热津斯基认为最好让国王来美国居住,以便表明美国会继续支持它的老朋友。同时,国王正有病,而且病情不轻,正好让他来美国治疗。

巴哈蒂尔首先表示要阻止霍梅尼回国,但他又怕这样会引起流血,所以决定亲往巴黎与霍梅尼商谈,霍原来同意,但又临时改变,于2月1日亲自飞抵了德黑兰。他受到了成千上万人的热烈欢迎。

在此期间,美国忙着尽快撤走侨民,大约撤出了2.5万人,但尚有1万人没有走。幸好当时美国人还没有成为攻击对象。接着,巴哈蒂尔和伊朗议会于2月11日宣布辞职。在霍梅尼同意下,由巴查根出任总理。巴查根愿与美国友好,他要求霍梅尼不要干预。霍原先首肯,但旋即变卦。事情开始恶化。第一是美国使馆遭到占领。接着有20名空军人员遭到逮捕。这两起事件总算很快解决了。但在霍梅尼煽动下,群众的反美活动逐日高涨。

1979年11月4日,支持霍梅尼的肇事分子占领美国大使馆的第一天,被蒙住双眼的美国人质被押送出大使馆。

1979年11月4日清晨,卡特接到了布热津斯基来的电话。他报告说,有3000名肇事分子进入了美国的伊朗大使馆。估计有五六十名美国人员已被俘。卡特立即找国务卿万斯商讨对策。他们深为担忧,但仍然认为这批人迟早会离开大使馆并释放被扣人员。这类事过去曾发生过多次,但当地政府总是设法防止伤害受到威胁的使馆人员的。而且伊朗的总理和外长也已同意保护美国使馆人员和财产。

巴查根总理的确尽了最大的努力劝肇事人员撤离使馆,但过了若干小时,还没有什么反应。美国再次向伊朗政府和“革命委员会”呼吁,仍然没有结果。相反地,那些肇事者却一夜间成了伊朗的英雄。霍梅尼公开对他们加以表扬。巴查根不得不辞职。

随后就演出了美国企图解救人质的一出戏。

请看卡特对这一事件的交待:

伊朗方面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国王来交换人质,我们当然决不会答应。从1979年11月初,我开始进入了我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这些美国人质的安全问题成了我日夜操心的问题。作为总统,我不管还有其他什么事,从我一早起来在白宫草坪散步起,一直到睡在床上未入梦以前,我总想着如何进一步采取步骤促使对方释放人质而又不有失国家尊严和不损国家安全。我听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有人主张把国王交出去,有人则主张向德黑兰丢原子弹。

11月6日,大使馆被占领后两天,我们就开始研究各种可能的营救措施。未能做出决定:联合国组织了一个代表团,他们于1979年2月23日抵达了德黑兰。伊朗当局本来同意与代表团会谈。但霍梅尼临时却说是否能释放人质将由伊朗国会决定。而新国会要到4月中旬才能选出。当时掌政的是革命委员会主席巴尼萨德尔。他同意代表团可以访问人质。但霍梅尼指示革命委员会,代表团必须先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和国王,才能会见人质。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这意味着代表团将无功而返。

我们已没有办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了。我决定必须采取行动。4月11日,我们在内阁会议室开会,参加者有副总统蒙达尔、国防部长布朗、布热津斯基博士、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国务卿万斯有事未参加)、中央情报局局长泰纳、琼斯将军和乔迪。早先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营救准备,琼斯说最早能完成的日期是4月24日。万斯回来后表示反对。于是15日再举行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听万斯陈述意见。但大家主张维持原议。

万斯决定要辞职,我请他稍事等待。

11月17日,霍梅尼宣布伊朗将释放被扣的妇女和黑人,因为他们“不是美国间谍”。我们当然欢迎他们能被释放,但霍梅尼同时又说,那些仍然被押的人员是美国间谍并将加以审判。我们发出了警告,如果伊方真的进行审判,将带来严重后果,包括军事行动在内。霍梅尼根本不把这些警告放在眼里。

正在这为难之际,在12月底,又发生了一起令美国无从处理的事件,那就是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50年前,当时日本军队入侵中国东三省,美国陆军部长赫尔利曾对总统胡佛说,除非准备出兵,其他办法都是不足以止住侵略的。赫尔利的这句话倒不失为真理。卡特当然不可能为了阿富汗而出兵。他召集他的手下讨论来讨论去,除了谴责、禁运之外,他拿不出什么新东西,唯一新鲜的就是“拒绝参加将在莫斯科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当然他也向勃列日涅夫提了抗议,后者也根本不把这些抗议放在眼里。

卡特本来因戴维营协议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并取得国际声誉,但伊朗和阿富汗事件使他一下从外交高峰上掉了下来。他是不甘心的。他要卫护自己的声誉,或曰国家的声誉而采取冒险行动。于是产生了营救人质的“大计划”。

在20世纪内,只有两起远地救人的“壮举”获得过成功。第一起是希特勒派单人飞机从意大利的高山上把囚困在那里的难兄难弟墨索里尼救了出来。另一起是60年代以色列用一架大型运输机把被劫持的一批以色列公民从非洲的乌干达救了出来。

现在,卡特也想尝试了。

他先派侦察机到伊朗查明可能的安全降落点。命中央情报局联络好有关的伊朗内部接应人士,并采取最大的保密措施,防止机密外泄。

这个营救行动小组命名为“三角行动小组”。营救的飞机将从安曼海湾的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着陆地为两处无人光顾的沙漠地,这两处沙漠地被分别命名为一号沙漠和二号沙漠。然后在二号沙漠作人员的集中。然后由六架直升机飞进德黑兰市内,抢救关在外交大厦内的三名美国人和关在大使馆的一批人。

行动的日期是4月24日。卡特在回忆中写道:第二天是我生命中最倒霉的日子之一。下午4点21分,琼斯将军报告说,“一号沙漠”情况良好,无人员伤亡。4架直升机已加好油,另两架正在加油。4点45分,布朗向布热津斯基报告:“我认为我们碰到一起糟心事,‘一号沙漠’的一架直升机的液压制动器出了毛病,不能行动,必要的6架飞机少了1架,请示总统取消行动。”

4点57分,总统通知布朗,“同意他的建议”。计划就此流产。

5点18分,布朗报告,失事的直升机不知在何处,也不知人员下落。

7点05分,琼斯报告,至少有6名人员已经死亡。

11点05分,布朗查明,直升机人员死者有8人,3人烧伤。

11点55分,总统决定在清晨2点通知国会。

卡特还在日记中写道:“这次行动之所以被取消是由于碰到了一起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意外。这次行动是非常周密的,所有人员都是训练有素的,我们本来有很大成功的可能。伊方人员是在我们撤出伊朗后三个小时才发现情况的。”

“直到今天,那天的遭遇仍盘绕在我脑际而不能忘怀。”

当卡特会见负责地面行动的贝克维兹上校时,两人相拥而泣。贝克维兹连声说:“我太对不起你了,总统,是我使你丢脸的。”

1980年是大选年,卡特本来是完全可以连选连任的,但“三角行动”的失败使美国人都认为卡特是一名“弱总统”,大丢美国之脸,实在不足以当重任。

从历史来看,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几次“出卖”了总统。肯尼迪因相信中央情报局而演出古巴猪湾丑剧,约翰逊因相信中央情报局而增兵越南,如今,卡特也因相信中央情报局而贻笑大方。

当然,霍梅尼是一个历史反动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个丑物,但他在对付美国的策略上却取得了成功。他利用美国大选的时机,硬是不让卡特得到便宜,而决定在里根登台之日才宣布释放人质。

正是:

莫道超霸了不起,对付不过霍梅尼。

美国重振雄风日,有待来年老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