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何谓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可以分为结构建构主义、批判建构主义和后现代建构主义三种,国际关系学界只把以温特为代表的结构建构主义视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原因在于,结构建构主义承认社会理论具有基本的物质基础,具有说明和理解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这样的理论,所以比较容易产生具体的研究纲领和理论假设。而批判建构主义的目的不是说明和理解现实社会,而是力图改造现实社会,后现代建构主义则不承认国际社会有一个基本的物质基础,认为一切都是人建构的。尽管它们的学术价值也很高,但研究的可操作性较低、应用性较弱,因而人们的关注度也比较低。参阅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世界政治的社会建构”。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当时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之间的论战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理论争论的重心。不过随着论战的深入开展,两者在方法论、个体主义、物质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认识论等方面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争论的范围越来越集中于相当狭窄的范围内,甚至局限于对个别问题的经验检验。面对这种“新—新合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非主流学派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流地位继续发起挑战。在挑战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迅速崛起。

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是以国际体系的物质结构为起点的,而建构主义从哲学意义上讲是一种理念主义的理论,它重视观念、思想和文化等非物质因素的作用,强调社会结构和文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所以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温特将他的著作命名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书影

亚历山大·温特,1958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Macalester学院完成本科学业,主修政治学,副修哲学,并对国际关系学和哲学的联系深感兴趣。1982年进入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主修政治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1989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现为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其代表作《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1992年发表于《国际组织》)、《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999年出版)等开创了国际关系学界的建构主义学派。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不仅包括物质结构,还包括社会结构。物质结构是行为体的实力分配及其相应位置;而社会结构则是国际体系中观念、规则相对稳定、有序的分配,具体表现为国际规范、国际规则、国际制度等。物质性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的行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物质因素(如国家间力量的对比)不会完全决定国家的行为,国家的行为取决于它对物质因素的理解和解释。也就是说,行为是由物质因素和对物质因素的认识(意识)两方面决定的。仅仅考虑物质因素(如军事力量),不能了解国家需要什么和想做些什么。建构主义者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某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不一定会改变别国对它的政策,关键还在于别国如何看待这个国家以及与这个国家的关系。美国会认为朝鲜的五件核武器比英国的五百件核武器对美国构成的威胁更大,是因为英国是美国的朋友,而朝鲜不是。

第二,建构主义强调体系结构和行为体(国家)之间存在着互为构成的关系。一方面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体系结构;另一方面体系结构通过塑造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而确立了行为体的行为规范。这样一来,建构主义语境中的国家利益不是先验给定的外生变量,而是国际政治互动中不断产生的社会结构的产物。

第三,由于重视非物质因素的存在,建构主义对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有不同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解。建构主义认为,“无政府是国家的产物”(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国际关系的性质取决于国家之间存在怎样的信念和期望。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下可以存在三种类型的国际关系,即互为敌人的霍布斯文化、互为竞争对手的洛克文化和互为朋友的康德文化。同时,建构主义并不认为国家是现实主义所假设的那样,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体。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信仰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会对自身与世界形成不同的看法,这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而由此形成的国家行为未必合乎现实主义的理性原则。

建构主义(基本内容如表3-4所示)从观念层面提出了富有学术意义的问题和目标,引发了国际关系学界的反思。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建构主义提出的核心问题:国际关系实践的基本内涵、国家的互动对无政府状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国际制度对国家身份形成与国家利益界定的影响、观念和文化的意义和转化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最显著的贡献在于它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

表3-4 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