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什么是国际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

国际关系中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坚持科学方法的学者被称做科学主义者。科学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国际关系的活动具有客观规律,所以自然科学(如生物和化学)的研究方法,如经验分析、假设论证、量化数据、建立模型等,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

科学研究遵循的是“试错”的逻辑,它以假设起步,然后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observable implication)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所以,科学研究又被称为实证研究。一般来说,科学研究包括四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证检验以及得出结论。

例如,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Charles Poor 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此书将经济学上的公共产品理论引入了国际关系学,是以科学研究方法探求国际关系规律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该书的分析模式是:

问题:如何才能维持国际秩序的稳定?

假设:受奥尔森的启发,金德尔博格认为,有且只有一个霸权国发挥领导作用时,才能保证世界稳定有序。

实证:本书通过考察大萧条期间的国际秩序,发现当时并不缺乏和此前一样睿智的计划和主张,但都因为有能力承担领导责任的国家被国内问题搞得茫然失措、置身事外而没有发挥作用。

结论:霸权国发挥领导作用时世界井然有序,霸权国衰落时国际冲突增加。此结论简称为“霸权稳定论”。

再如,秦亚青的《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此书是中国学者以定量方法研究国际问题的翘楚之作。该书的分析模式是:

问题:霸权国能带来世界秩序的稳定吗?

假设:如果真是如此,那么,霸权国实力的消长与国际冲突的数量之间应该存在相关性。

实证:本书考察了1946—1988年美国国力的消长和同时期国际武装冲突的频度,发现霸权国强大不减少国际冲突,霸权国衰落不增加国际冲突。

结论:霸权国的实力消长与全球安全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而且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的起点和终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检验假设的方式。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而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科学方法旨在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人们发现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预测的能力。但国际关系中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超越了要求严密、简约的科学主义所能承担的范围。同时,国际关系不仅是客观存在,还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人的信仰、价值观以及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本身也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所以,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传统方法与科学方法需要相互补充、相互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