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仓储管理
1.3.1 仓储管理的内涵
1.仓储管理的概念
所谓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的物资进行管理。这种对仓库和仓库储存物资的管理工作,既有经济的管理手段,又有纯技术的管理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即如何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状况储存合理数量的物资,使仓库既不因为储存过少引起生产中断造成损失,又不因为储存过多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等。
此外,仓库业务考核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在仓库管理中的运用问题,仓库安全与消防问题等,也都属于仓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2) 仓库的选址与建设问题
仓库的选址与建设问题即仓库的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仓库建筑面积的确定、选址原则等。
3) 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
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即如何存放入库物资,组织物资入库前的验收,如何对在库物资进行保管保养、发放出库等。
4) 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
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即如何对这些机械进行管理,如何根据仓库作业特点和所储存物资的种类及其理化特性,选择机械装备以及应配备的数量等。
2.仓储管理的发展阶段
按发展阶段划分,仓储管理主要经历了简单仓储管理、复杂仓储管理和现代化仓储管理3个阶段。
1) 简单仓储管理
在仓库出现的初期,以及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发展缓慢,库存仓库结构简单,设备粗陋,而且数量和品种都很少,这就注定了仓库管理工作比较简单,其主要负责产品出入库的计量及看管好库存物资使之不受损失即可。
2) 复杂仓储管理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之后,仓库储存产品数量增多,品种复杂,产品性质各异,从而对储存条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要求。同时,由于许多生产性活动逐渐转移到流通领域,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使得仓库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使仓库从单纯地进行储存和保管物资,发展到现在新增加的产品的分类、挑选、整理、加工、包装等活动,从而提升了产品的价值。
由于储存商品的复杂化和仓储职能的多样化,必然引起仓储建筑结构的变化以及技术设备的变化。手工作业被机械作业所代替,促使仓储活动向复杂化方向发展。
3) 现代化仓储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给仓储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整个仓储活动中,可以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利用“自动分拣系统”进行商品分类整理,让机器人进入仓库作业,等等。
现代化仓库的出现,要求仓储管理科学化,仓储工作人员专业化,仓储手段现代化。目前,国际上许多先进的仓储,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单纯的仓储了,而变成了一个提供多种服务的商品配送中心,其仓储管理也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仓储管理。
3.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1) 经济效益原则
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利润是经济效益的表现。要做到利润最大化就需要经营成本最小化和经营收入最大化。
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仓储业,不但要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围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组织、经营,更需要保护环境,满足社会需求等社会义务,从而实现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
2) 效率原则
效率是指在一定劳动要素投入量时的产品产出量。显而易见,要实现高效率,就必须使劳动要素投入尽可能少,而产品出产量尽可能高。
仓储的效率可分为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进出库时间、装卸车时间等。仓储生产管理的核心就是效率管理,实现最少的劳动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品产出。效率是仓储其他管理的基础,没有生产的效率,就不会有经营的效益,就无法开展优质的服务。
3) 服务原则
服务是整个仓储过程中的经脉,从仓储的定位,到仓储具体操作,到对储存货物的控制都围绕着服务进行。
仓储的服务水平与仓储经营成本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对立存在。服务好,成本高,收费就高,仓储服务管理就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之间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1.3.2 仓储管理的任务
仓储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科学合理地做好物品的入库、保管保养和出库等工作,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组织机构管理、作业管理、企业形象管理、安全管理、人事劳动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1.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
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来调节经济资源的配置。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市场配置资源获得最大效益。配置仓储资源要实现配置的资源的最大效益就需要通过仓储管理营造本仓储机构的局部效益空间,吸引资源的投入。具体管理任务包括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的建设;依据竞争优势选择仓储地址,确定仓库建筑面积等;以生产不同产品决定仓储专业化分工和确定仓储功能;以所确定的功能决定仓储布局,设计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等;根据设备利用率决定设备配置等,搞好挖潜、革新、改造,不断扩大仓库储存能力,提高作业效率。
2.建立高效率的仓储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开展有效仓储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在良好组织的基础上,人的要素才能发挥其作用,实现整体的力量。仓储经营的目标确定了仓储的组织结构,是以实现仓储经营的最终目标为原则,依据管理幅度、责权对等、因事设岗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结构简单、相互促进和合作的管理队伍和管理机构。根据仓储机构的属性不同,仓储管理机构可分为独立仓储企业的管理组织和附属仓储机构的管理组织。一般设有内部行政管理机构、库场管理、商务、机械设备管理、安全保卫、财务及其他机构。仓储内部基本实行事业部制的管理组织结构或直线职能管理制度。
3.以低耗、高效为原则组织仓储作业
仓储作业包括货物入仓、存储、出仓的作业,仓储物验收、交接理货,在仓储期间的质量维护、保管照料、安全防护等。仓储生产的组织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实行有效的管理手段,采用先进的保管技术,提高仓储利用率,实现仓储物资的快进、快出,降低成本,不发生货差货损事故,保持生产的连续和稳定。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在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发放出库等各个环节上不断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考核仓储作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通过仓储管理的不断实践,总结成功经验,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这些对提高管理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4.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仓储管理随着仓储企业的经营目标的转变、社会需求的改变而在不断地变化。管理人员不可能一开始就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于企业,对于仓储管理也是一样,从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从直观管理到系统管理,人们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发现漏洞,并不断地补充、修正、完善,不断提高,形成一种动态的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的变革和动态化,既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仓储效益,也有可能因为脱离实际、不同于人们的惯性思维,使管理的变革失败,甚至趋于倒退,破坏仓储的发展。因此实行有制度性的变革管理,通过科学的论证,广泛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本企业的客观实际进行管理,才能取得仓储管理变革的成功。
5.确保仓库和物资安全
仓储的基本职能是储存和保管物品,因此仓储管理的重要任务是防止火灾和防止盗窃,以保证仓库物资和仓库不受意外损失。一切物资均应存入合适的仓库,施行严格的防护制度。仓库消防系统要有专人负责,并确保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更重要的是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使仓库工作人员懂得任何损失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也影响职工自身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企业,对待国家的财产。
6.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认知和公众总体评价的整合,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包括企业及产品的认可度、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等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产品的销售。仓储业是一种产业服务,它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生产、流通经营者,主要通过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诚信和友好合作来建立企业形象,并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把形象推广给潜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