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4.1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仓储业进入了现代化阶段,仓库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单纯地静态储存保管货物一跃进入了多功能的动态储存新领域,成为生产、流通的枢纽和服务的中心。特别是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现,使仓储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仓储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改革了仓库管理制度,新建、改建了一大批设备较好的仓库,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2005年12月第一次公布的全国仓储业的基本数据、中国仓储协会2005年底对部分会员企业所作的调查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仓储业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仓储业的落后造成物流的低效益,不能满足高速经济建设的需要。

1.具有明显的部门仓储业的特征

自从确立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后,我国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中央统一的领导下,形成了以部门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生产资料流通完全纳入了计划分配轨道,企业只能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申请所需要的物资,经过综合平衡以后,再按各部门进行计划供应。而各部门为了储存保管好分配来的各种物资,就需要建立仓库。于是,层层设库,行行设库导致了部门仓储管理系统的形成。从当时来看,部门仓储业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部门仅考虑到本部门的利益,很少顾及其他部门或国家的利益,再加上相互间缺乏沟通,又缺乏一个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的部门。因此,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存在重复设库,流通渠道不畅,物资流通过程中转过多,物资损失严重,库存居高不下等问题。

2.仓库的拥有量大,但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是以行政部门为系统建立仓库的,所以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为满足自身使用的方便都来设立仓库,这就使我国的仓库拥有量居世界前列。2007年全国经济普查反映,2006年我国共有仓储企业13895个,具体仓库数目还未完全统计。

我国的仓库数目虽然很多,但是仓库管理水平却不高,主要是思想上对仓储管理不够重视。有些人认为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争取货源上,不太关心如何管理好库存物资。一方面社会上普遍认为管理仓库不需要知识和技术,致使仓库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仓储机械设备较少导致仓储管理水平较低。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观念陈旧,仍然停留在企业“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不惜高成本自己干,不愿意将业务外包。

3.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仓储技术传入我国,使我国仓储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自动化仓库,例如北京汽车制造厂、南宁拖拉机厂等先后建造了自动化仓库,并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仓库管理,仓储业进入了仓储自动化的新阶段。此时人们对仓储工作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渐重视仓储管理工作,并注意提高仓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引进先进的仓储技术。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在仓储技术方面还处在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状态。仍有大多数仓储企业的库房、设备超期服役或接近规定“服役期限”,且库房结构多是简易库房,库区整体布局也不适应当前仓储业发展的需要,有的甚至已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知识链接

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仓储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仓库数量过多,且布局不合理

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国仓储业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我国的仓库大部分是平房仓库,储存效率低,占地面积大,且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仓库的重复建设不但加大了我国的基建投资,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出现同城同类产品来回倒库,造成货物中转环节多,货物逆行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一些边远或落后地区又由于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修建仓库,这种不合理现象,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城市或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的实施。

2.仓库设备状况相差悬殊,各仓库作业效率不均衡

我国目前各仓库所拥有的设备状况参差不齐,有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如各种高层货架、装卸搬运设备,全部操作实行计算机管理等。有的仓库仍处于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管理状态,只有少量的机械设备,仓库作业大部分靠肩扛人抬,仓库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人工作业阶段,仓库作业效率极低。还有一种情况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具有一定的机械设备和运输专用线,但利用率不高,有些设备已经陈旧,甚至已经老化,仓库的薄弱的资金无力支付更新费用,设备只得“带病”作业,导致仓库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甚至还有仓库不得不出租库房、专用线等来维持日常的经费开支,使我国的仓储综合效益难以提高。

3.仓储管理方面的法规法制还不够健全

建立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严格的责任制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规范每个岗位职责的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不少仓储方面的规章制度,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某些规章制度已经不适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进行修改补充和清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仓库法》。同时在仓储管理法制方面,我国仓储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不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

4.提供专业的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数量不多

从目前仓储业来看,绝大多数仓储企业所提供的只是简单的运输、仓储或货运代理等传统的、手段比较单一的仓储服务,没有形成物流供应链上的一体化服务。其次,动态管理的响应度不高、管理变革少,信息传递慢等因素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从而使企业竞争力大大降低。

5.仓储业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目前,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局面比较严重,行业标准尚没有统一,许多企业只顾本部门经济效益,忽视社会经济效益,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的运作效率,造成成本的提高。

6.大部分仓储业务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仓储部门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2005年年底中国仓储协会对分布于全国大中城市的61家中型仓储企业进行会员调查,数据显示:职工人数不少,但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在岗职工总人数24652人,每家企业平均410人,从文化程度分析,研究生以上学历的51人,占0.2%,大专与大本3267人,占13%,中专或高中及以上21334人,占86%;从年龄结构分析,40岁以上的12498人,占51%,30~40岁的8662人,占35%,30岁以下的2451人,占10%。例如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是我国物资储运系统内较大的单位,2万名职工中只有18.2%具有中专以上学历;铁道部仓储工作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全路物资职工的2.9%。仓储业务人员学历层次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发展蓬勃的物流行业,人才匮乏也比较严重,这成为影响高效率物流的主要因素。尽管国内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物流专业的学生,但是仍然不能适应物流仓储业等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更是难求。

1.4.2 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流通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出现物流量的急剧增加,仓储业务量增大,又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仓储业务在质量上、服务水平上和时间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目前存在着分散型、封闭式的仓储格局与社会化大生产、开放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协调的矛盾,导致现有的仓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仓储业以及物流业的发展经验,我国仓储业发展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已具有的仓储资源,满足社会生产发展和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使其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提高仓储效率,提高仓储自身的效益。

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仓储社会化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而全、大而全”、条块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造成了目前以部门或地区为核心的仓储业效率低、利用率不高、作业条件差、缺乏自身发展能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不少储运公司以及仓库相继向社会开放,逐渐打破界限,相互之间展开竞争,基本形成了一个分散型的储运市场。仓储业需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原则进行改造,建立科学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的主体,打破部门与地区的框框,面向社会,开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我国仓储业的不良状况促进仓储业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市场资源。

首先,需要解决体制问题。广泛开展部门间仓储企业的横向联合,实行仓储全行业的管理系统。美国早在1891年就成立了全美公共仓储行业协会(AWA)。由于它满足社会对储运的多样化要求和符合经济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其在美国市场上占有较好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按照统一规划、专业分工原则,合理布局,形成全国统一的储运市场,有利于普及和推广仓储管理的“行业规范化、作业标准化、工作程序化、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与原则,取得政策与制度上的统一,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实行高度专业化。

其次,建立多功能综合性仓库,发展物流技术,建立第三方物流,促使物流、商流达到协调统一与发展。传统仓储业务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考虑业务的综合发展,使仓库从储存型向综合型发展,从以物资的储存保管为中心,转变到以加快物资周转为中心,发展成为集信息处理、储存、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仓库。要提升整个仓储业的水平,就要使服务品种多样化、个性化、快速化,有条件的仓储业应向第三方物流或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方向发展。

2.仓储标准化

仓储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储标准化不仅实现了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也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提高了仓储内部的作业效率,是开展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仓储的前提条件。

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保证物流的统一性、物流各环节的有机联系,并为了与国际接轨,必须制定物流标准。加快各行业协会的建立,制定各行业的管理规范并进行有效的监督。标准的制定一定要结合国际标准。

仓储标准化内容主要有仓库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考核办法标准、仓库种类与基本条件标准、仓储业标准体系、仓库档案管理标准、仓库单证标准、仓储安全管理标准等全国性通用标准、仓库建筑标准、货物入出库标准、储存货物保管标准、包装标准、货物装卸搬运标准等仓储技术通用标准、仓库设备标准、仓库人员标准、仓库信息管理标准等。

3.仓储产业化

仓储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活动,不能脱离保管业务单纯地进行生产加工,但仓储活动要想真正同工业、农业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必须发展自己的产业。仓储完全有条件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发展流通加工业务。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仓储发展流通加工是大有前途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中心或仓储经营中心都大量存在着流通加工业务,例如,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区的90家物流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具有流通加工业务,它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拥有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而我国恰恰在这方面很薄弱,大多数仓储部门固守传统的仓储业不求发展。仓储部门储存着大量的商品,同时拥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要从事流通加工业务只要再增加一些流通加工工具和设备就可以了。因此,仓储发展流通加工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4.仓储功能专业化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要改变我国仓储业效率低下、业务单一的现状,就必须实现分工和发展专业化。社会对仓储的需要也是向着专业化、特性化、功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仓储业内部也只有通过专业化的发展,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满足客户,发展基于仓储的流通加工等增值业务,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将企业资源充分利用到有特长的项目中,才能提高效益、形成竞争的优势。

5.仓储现代化

实现仓储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在于人。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培养专业化的仓储人员。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在操纵现代化生产设备中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有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管理,并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而仓储业一直存在仓储队伍素质不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因此,要加快对仓储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尽快培养出一批专门从事仓储事业、责任心强、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术、素质高的仓储专业人才。采取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策略,营造人才流动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各资源优势,进行物流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等资本与技术的合作,使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 仓储技术的现代化。当前仓储技术是整个物流技术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仓储技术的改造与更新,是仓储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仓储现代化首先要发展信息的自动识别、自动交换和自动处理的现代化,需要重点发展物资仓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装卸搬运机械、机具等实现物资出入库和储存保管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使存储设备朝着省力、省地、多功能方向发展,推动集装化、托盘化,发展各类集合包装以及结构先进实用的货架,实现包装一体化、标准化。根据我国的经济和劳动状况,适当发展自动化仓库,同时,加强对老库的技术改造,尽快提高老库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老库的规模效应。

(3) 实现仓储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管理手段的自动化。现代管理科学是一门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电子技术等各方面的边缘科学。在仓储管理中结合仓储作业的特点,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仓储的合理化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辅助仓储管理,进行仓储业务管理、库存控制、作业自动化控制以及信息处理等,达到准确、快速、便捷的目的,可以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仓储。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仓储的含义、仓储的功能以及其作用等。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只有通过高效率的仓储管理,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现代仓储管理中,集成化的高效率物流供应链管理通过合作关系,做到信息共享,并且建立快速的动态反应,使仓储在集成化的高效率供应链管理中实现“零库存”。

案例分析

英迈公司仓储管理中的几个数字和几件小事

2000年一年的时间英迈公司全部库房只丢了一根电缆。半年一次的盘库,由公证公司做第三方机构检验,前后统计结果只差几分钱,旧仓损坏率为千分之零点三,运作成本不到营业总额的1%……这些都发生在全国拥有15个仓储中心,每天库存货品上千种,价值可达5亿人民币的英迈公司身上,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1.几个数字

一毛二分三:英迈库中所有的货品在摆放时,货品标签一律向外,而且没有一个倒置,这是在进货时就规定好了的,目的是为了出货和清点库存时查询方便。运作部曾经计算过,如果货品标签向内,让一个熟练的库房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将其恢复至标签向外,需要8min,这8min的人工成本就是一毛二分三。

3kg:英迈的每一个仓库中都有一本重达3kg的行为规范指导,细到怎样检查销售单、怎样装货、怎样包装、怎样存档、每一步骤在系统上的页面是怎样的,等等,在这本指导书上都有流程图,有文字说明,任何受过基础教育的员工都可以从规范指导中查询和了解每一个物流环节的操作规范,并遵照执行。在英迈的仓库中,只要有动作就有规范,操作流程清晰的观念为每一个员工所拥有。

5min:统计和打印出英迈上海仓库或全国各个仓库的劳动力生产指标,包括人均收货多少钱,人均收货多少行即多少单(其中人均每小时收到或发出多少行订单是仓储系统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只需要5min。在Impulse系统中,劳动力生产指标统计适时在线,随时可调出。而如果没有系统支持,这样的一个指标统计至少得一个月时间才能做出。

10cm:仓库空间是经过精确设计和科学规划的,甚至货架之间的过道也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为了尽量增大库存可使用面积,只给运货叉车留出了10cm的空间,叉车司机的驾驶必须稳而又稳,尤其是在拐弯时,因此英迈的叉车司机都要经过此方面的专业培训。对每一个货位都标注了货号标志,并输入Impulse系统中,Impulse系统会将发货产品自动生成产品货号,货号与仓库中的货位一一对应,所以仓库员工在发货时就像邮递员寻找邮递对象的门牌号码一样方便快捷。

4h:一次,由于库房经理的网卡出现故障,无法使用Impulse系统,结果他在库房中寻找了4h,也没有找到他想找的网络工作站。依赖IT系统对库房进行高效管理,已经成为库房员工根深蒂固的观念。

1个月:英迈的库房是根据中国市场的现状和生意的需求而建设的,投入要求恰如其分,目标清楚,能支持现有的生意模式并做好随时扩张的准备。每个地区的仓库经理都要求能够在1个月之内完成一个新增仓库的考察、配置与实施,这都是为了飞快地启动物流支持系统。在英迈的观念中,如果人没有准备,有钱也没用。

2.几件小事

(1) 英迈库房中的很多记事本都是收集已打印一次的纸张装订而成的,即使是各层经理也不例外。

(2) 所有物品进出库房都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人都必须明确,违反操作流程,即使有总经理的签字也不可以。

(3) 货价上的货品号码标识用的都是磁条,原因同样是为了节约成本,以往采用的打印标识纸条,因为进仓货品经常变化,占据货位的情况也不断改变,故灵活性差,而且打印成本也很高,采用磁条后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4) 英迈要求与其合作的所有货运公司在运输车辆的厢壁上必须安装薄木板,以避免因为板壁不平而使运输货品的包装出现损伤。

(5) 在英迈的物流运作中,厂商的包装和特制胶带都不可再次使用,否则,视为侵害客户权益。因为包装和胶带代表着公司自身的知识产权,这是法律问题。如有装卸损坏,必须运回原厂,出钱请厂商再次包装。而由英迈自己包装的散件产品,全都统一采用印有其指定国内总代理怡通公司标识的胶带进行包装,以分清责任。

分析:

(1) 从英迈公司的仓储管理运作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 你认为英迈运作优势来源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