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必读经典(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与同事的关系

好员工能虚心求教

越是有成就的人就越懂得谦虚之道,他们纵然内中豪气干云,外表却永远是谦虚地待人处事。

三国时,一个叫弥衡经孔融的推荐来到曹操麾下做事。曹操没有给他大官做,他就当面骂了曹操。不久曹操大宴群臣,让弥衡打鼓,故意羞辱他。弥衡把身上衣服都脱光了,一边打鼓一边骂曹操和他手下的将士们。曹操见他太高傲,就派他去向刘表招降,刘表见他太招摇,也使个借刀杀人之计,借黄祖之手把他杀掉了。

曾有很多文章评曹操心胸狭窄,其实曹操够大度的了。以先张绣杀了他的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但是张绣来降时,曹操对他牵手相接;袁绍的文士陈琳在文章中骂了他曹操的祖宗八辈,但是抓住陈琳时,曹操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责备他,说你骂我就好了,何必骂我祖宗呢。如此等等。可曹操就是容不下这个弥衡。这不是曹操量小,而是这个弥衡该杀。

弥衡千里迢迢来到曹操麾下,自然是想当官的。既有名利之心,那就得守尘世规矩,不能说脱就脱。敢脱衣服的那是“竹林七贤”,官职送上来都不当的。弥衡在“击鼓骂曹”时,不仅把曹操骂了,还把曹操身边的谋士荀、程昱,大将张辽、许褚等骂成是只能充当贩夫走卒、记账员、吹鼓手的三流角色。可以想像,就算他真有才学、曹操大度可以用他,荀、张辽等又怎能容忍他来做同事?曹操总不能为了他而把其他谋臣猛将忽略了,所以,弥衡只能失败。

应该说,曹操没让张辽等人杀了弥衡,说明曹操还愿意观察他,给他个机会。于是派他去出使刘表处,给他个表现真实本领的空间。可弥衡还是不了解上司对他的栽培,跑去把刘表也骂了——像这个四处得罪人的角色,自然该死。

弥衡的悲剧产生,一则因为他太骄傲了。读过几本子曰诗云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与人之间并无多大差别,弥衡就算真的很聪明,又能比荀、程昱等强上多少呢?二则因为他不懂收敛。骄傲的人很多,但他们纵然失败了也不会闹到身死下场。

人人都在寻求自尊与被尊重,人人都在寻求身处优势地位的胜利感。人家曹操混了那么多年才做个丞相,接受一下别人的恭维也是应该。你小小弥衡还没露两手本事就想人家曹操礼贤下士那就太过分了。你没官做,做小不点,就要懂得做小不点的规矩。谁不是跑龙套出身的?

是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自己得露上两手本事来争取。可弥衡有吗,没有,一心钻进牛角尖里去,只会叹自己水平太高,无人懂得欣赏。遇到不快之事,想脱就脱,想骂就骂,谅谁也是受不了的。

既有功名之心,就需放得下高傲之气,受得了委屈。无论身处哪个角色,都应如此。初入职场,所见者是前辈、上司、老板,尽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这时候要懂得尊重他们,从他们身上多学东西。纵然自命不凡,他日能弯弓射日,当前也要隐忍在心底。

混得几年,成了熟手前辈,还是要懂得尊重他人。同一屋檐下,放眼所见皆是同事,尊重他们时赢得他们的尊重,相互里融洽亲近,大家都可安心做事。若锋芒展露,只会令人心生不服,处处与你为难的话,你就一点好处没有。

终有一天开创了自己的事业,那就更该懂得谦虚待人了。要笼络到一批有实力的人来为自己做事,就要学会容忍别人的过失、冒犯甚至伤害,目的是让别人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可见,无论何时,谦虚都是做人的准则。

电视电影上不乏英雄,敢于挥发自己的风采,最后赢得事业成功,美人拜服。但那是电影,要塑造英雄的。真实生活里,骄傲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越是有成就的人就越懂得谦虚之道,他们纵然内中豪气干云,外表却永远是谦虚地待人处事,颇得人们喜欢。

好员工不会背后说人长短

如果你深知职场难混,明白要小心处事的道理,就不应该在背后说人长短。

杰夫的公司长期和外贸公司合作做生意,外贸公司的胖子经理如同他们的财神爷。有一天,杰夫极力劝说胖子经理和他们扩大贸易范围未果。杰夫恼羞成怒,胖子经理刚一走,杰夫就说:“你看那胖子,往公司大门口一站,蚊子只有侧着身子才能进来。”结果胖子经理忘了拿包,正好回来。

之后,虽然杰夫多次请胖子经理吃饭,想方设法赔礼道歉,但关系始终恢复不到以前的水平了,合作因此也少不了很多。这就是道人短长的代价。

不只是“长舌妇”,许多人都有背后论人是非的习惯,其中,所论的大多是“非”——说的多是别人的坏话。这种攻击通常是在非利益冲突前提下说的,于是论人者觉得自己不背负道德意义上的责任,也就放任自己,对自己的这一“恶行”不加反思及制止。

这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严重性,也没有想到这将给他带来严重后果。如故事中的杰夫,背后论胖子经理的身材是“你看那胖子,往公司大门口一站,蚊子只有侧着身子才能进来”,当局者或者没有很强的攻击目的,只是调侃调侃为平淡生活增添几缕笑声,但实际上却给人以很大的打击。

可以想像胖子经理听到的那一刻,他心中是何等愤怒!这代表他的尊严被践踏!

这个故事里,胖子经理因为忘了皮包而回来,多多少少有点戏剧性的味道,跟电影上情节处理有相似之处。别以为这只是戏剧情节而轻视了背后论人是非带来的后果。有一个词语叫做“流言”,就是说话语可以像水一样流动的,从这张嘴巴流进那只耳朵,再从那张嘴巴流到另一个人的耳中。你的论人是非的话迟早都会传入被论者的耳朵里的。

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张三对着李四,把王二是非说了一遍;过两天,李四与王二单独相处,卖弄忠心地把张三论他是非的话说了出来;过两天,王二质问张三你是否说了我什么什么,张三问你听谁说的,王二说:李四跟我说的,这还有假?

经过这么一个循环,张三怪李四出卖了他,李四怪王二捅出了他,王二怪张三背后说他、坏他名声。结果是彼此之间相互仇视,大家都没有好处。这不是戏剧性变化,这样的事情天天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上演。或许几乎所有人都曾充当过这里边的张三或李四或王二的角色并吃过苦头,但有的人改掉了这种毛病,有人却没有改掉,继续不定时地因之吃上一点苦头。吃过苦头就该改掉,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是很愚蠢的。

这种流言蜚语通常是在闲谈时制造出来的。既然是闲谈,就想轻松一点愉快一点,想要弄点笑声出来。在制造笑声方面,恶毒的讽刺与挖苦无疑是最为奏效的。如上面故事中杰夫说“你看那胖子,往公司大门口一站,蚊子只有侧着身子才能进来”,假若这时候不是胖子经理走进来,想来听众会大笑出来了。

其实,打发时间、制造笑声的方法有太多太多,在别人背后恶毒讽刺挖苦是最笨的一种。天下那么多话题可聊,何必要论人是非?幽默方式千万种,何必冒险去挖苦、讽刺人?假若你觉得除了论人是非外没有别的话好说,那你冲杯咖啡喝了,闭目养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比起冒险论人好得多了。

办公室中,人际关系可以亲近融洽,也可以彼此之间戒心重重,乃至相互仇视。如果你深知职场难混,明白要小心处事的道理,就不应该在背后说人长短。

好员工不忘给人留面子

无论世界哪个国家的人,其民族风气如何,人们都是要面子的。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年轻的律师是对的,法官错了;律师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律师这边,但他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在这场诉讼中,这个律师输掉了。法律是公正严明的,官司既然要闹到法庭上,那控辩双方的获胜机会实则是差不多的。只要法官大人偏上一偏身子,胜负结果就出来了。

无论世界哪个国家的人,其民族风气如何,人们都是要面子的,外国如此,中国当然也这样。每个人都在寻求被尊重的感觉,他判断别人对他好与不好的底线之一,是别人尊重他与否,对他敬重膜拜自然更好。

既然人人都在寻求被尊重的感觉,那这“尊重”就被交易化了。你尊重我,我也就尊重你。否则我也不尊重你,处处与你为难坏你的事。这与“花花轿子人抬人”是一个道理的。

于是,在我们从小孩到大人过渡的过程里,无形中就学会了尊重的交易化。尊重交易化达成了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平衡。如果不能将那尊重表达出来,那就显得你是站在他对立面的了。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懂得怎么样去体现自己对别人的尊重。不懂得体现对人的尊重,即便你在心中对他没有任何成见,他依然会把你当作不尊重他来处理,“撕下面皮”来与你作对。争斗的双方总没有好处,那也不必细说了。

在职场中,面子上的问题更值得注意。职场中人彼此相交不深,利益纠缠却是不浅。每一个给人面子与不给人面子之间的差异,都是非常大的。

面子是名,利益是实。名与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的。故此,一个人如果感觉到你给他面子,看得起他,就会想到你是他的朋友,与他是站在同一阵线的,你将可以与他组成利益共同体——面子,虽然是表面的东西,其实与后面的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

若说面子问题在文艺作品中阐述最令人深省的,当属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一段:进得大厅,只见厅上黑压压的坐满了人。鲍千灵有识得的,有不相识的,一进厅中,四面八方都是人声,多半说:“鲍老板,发财啊!”“老鲍,这几天生意不坏啊。”鲍千灵连连拱手,和各路英雄招呼。他可真还不敢大意,这些江湖英雄慷慨豪迈的固然多,凄凉狭窄的可也着实不少,一个不小心向谁少点了一下头,没笑上一笑答礼,说不定无意中便得罪了人,因此而惹上无穷后患,甚至酿成杀身之祸,那也不是奇事。

好员工善于交谈

交谈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交谈工作做好了,也就把人际关系的很大部分做好了。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爱因斯坦,他说他想发明一种万能溶解剂,无论什么东西都能溶解掉。并喋喋不休地高谈起来。爱因斯坦很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轻轻地说了一句:“你想用什么容器来盛放这些液体呢?”年轻人顿时脸红了起来。

这位年轻人的目标不可谓不远大,要发明“全无敌”的万能溶解剂。可惜这种溶解剂如永动机一样,是不可能被制造出来的。爱因斯坦的那句“你想用什么容器来盛放这些液体呢”真是打蛇打到七寸上。但他更令人佩服之处,还不在于他能以简短的一句话就推翻了年轻人的理论,而在于他能耐心听人把话说完。

中途打断别人的话,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即便对方所持观点是错误的。况且,不是每个人都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才学与眼光,都能一句话就能把对方的观点推翻。假若你的同事跟你说起一个方案,他才说到一半你就打断了他,他会认为你对他很不尊重,小瞧了他的实力,乃至从此对你也看不顺眼。其后果严重性也就不必细说了。

交谈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交谈工作做好了,也就把人际关系的很大部分做好了。身在职场中,对交谈之道应对加修炼。

以下,给你几点忠告:

当你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到好奇时,不要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以至打断对方。

当你对对方所说的话有同感时,不要迫不及待地想表达你的“共鸣”而把对方话打断。

交谈时不能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如果有必要打断对方的话,应寻找适当机会,并且说:“对不起,打断一下”,取得对方的同意。

若非十分必要,交谈之中不要借故退场。

若真有必要退场,应礼貌地作出解释并表示歉意。

两位以上的人与你交谈时,须得做到兼顾平衡,不要冷落了其中一位。

欲加入别人的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谈话时未征得同意不可凑上来。

旁人想要参与你们的谈话的话,你应点头微笑表示欢迎。

对对方提出的问题应做到有问必答,笑而不答或置之不理是不礼貌的。

交谈时应表现出注意倾听的样子,不要显示出精神涣散的样子,交谈中左顾右盼,打哈欠,看手表,抖动双腿等行为都是对对方不尊重的。

交谈中少打手势,音量适中,与对方交谈的距离要适中,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

对于没有听懂的话,应该要求对方重复一遍。

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对方反感的话题,应避免说起。一旦说了,应该马上致歉,然后立即转移话题。

交谈时应该实实在在,实事求是,不应该有过多的客套。

好员工善于倾听

如果你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很好的谈话对象,千万可别忘了,一定要先从一个好的听众做起。

一次,卡耐基受邀参加了一个桥牌聚会,在聚会结识了一个金发女郎并聊了起来。她说:“卡耐基先生!我希望能亲耳听你述说一下你各地旅游的所见所闻!”而后,她又说,她和她丈夫刚从非洲旅行归来。

“非洲!”卡耐基惊叫一声:“多有意思啊!告诉我你是不是整个非洲全跑遍了。我好羡慕你,还是由你来告诉我一些非洲见闻吧!”接下来的45分钟时间,她果然没再问起我任何有关旅游各地的见闻。事实上,她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耐心、专注的听众,来满足她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念。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部分通过交谈来完成的。学会交谈至关重要。而在交谈中,聆听又尤为重要。与人交往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以最经济的手法达成自己及对方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能站在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话,如果你乐于去倾听,那就能达成对方的表现欲。而在此过程中,他也会感激你充当了有一个好听客,你也将有所获得。

像卡耐基出席的这个聚会,座中人多是见惯交际场合的,在这样的场合里塑造自己能说会道的形象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反之,于其中多行倾听,绝对是件省力又讨好的事情。

即便你是跟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人待在一起,你与他最好的交谈方式也不是你滔滔不绝地说话,而是挑动他来说话。因为作为一个内向的人,他很希望能多说话,你若能帮他克服障碍,走出内向困境,相信他是很感激你的。许多事情都证明着“无为而无不为”的胜利。既如此,何不耐心倾听呢?

如果你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我要对你说,听别人讲话实在是一门艺术,大部分的人的聆听能力都有待改进!

怎样改善聆听的能力?以下是几点建议:

——全心全意聆听

一位外交官的太太曾细述她丈夫初入外交界,带她出去应酬时,她在那些场合多么受罪。她说:“我是个小地方的人,而满屋子都是口才奇佳、曾在世界各地住过的人。我拼命找话题,不想只听别人说话。”

一天黄昏,她终于向一位不大讲话但深受欢迎的资深外交家吐露自己的问题。他告诉她说:“每个人说话都要有人听。相信我,善于聆听的人在宴会中同样受欢迎,而且难能可贵,就好像撒哈拉沙漠中的甘泉一样。”

——协助对方说下去

试用一些很短的评语或问题来表示你在用心听,即使你只是简短地说:“真的?”或“告诉我多一点。”

假如你和一个老朋友吃午饭,他说因为夫妻大吵了一顺,他整个星期都睡不好。要是你像大多数人一样,怕听别人私事,你可能说:“婚姻生活总是有苦有乐——你吃鱼还是五香牛肉?”你这样说,是间接叫他最好别向人发牢骚。假如你不想浇他一头冷水,那就不妨说:“难怪你睡不好,夫妻吵闹一定令你很难受。”他有一舒心中抑郁的机会,心情便会好得多。我们当中很少人能够自我开解,总需要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善于聆听的朋友。

——要学会听出言外之意

一位生意兴隆的房地产经纪认为,他成功的原因在于不但能细心聆听顾客讲的话,而且能听出没讲出来的话。他讲出一幢房屋的价格时,顾客说:“哪怕琼楼玉宇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说的声音有点犹豫,笑容也有点勉强,那经纪便知道顾客心目中想买的房子和他所能买得起的显然有差距。

“在你决定之前,”经纪练达地说:“不妨多看几幢房子。”结果皆大欢喜。那主顾买到了他能买得起的房子,生意成交。

世界最著名的影剧记者伊撒克·马士逊,曾明确指出,世上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留给人良好的印象正是因为他们不能耐心地做一个很好的听众,“由于他们只关心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所以根本不肯耐心地去听人家把话说完……多数大人物都曾告诉过我他们喜欢的是肯耐心听话的人,而不是那些争着要发表意见的人。而听人说话这门艺术,却非一蹴即就,真正懂得它的人,毕竟是少之又少。

如果你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很好的谈话对象,千万可别忘了,一定要先从一个好的听众做起。不论任何时候,都要问对方乐于回答的问题,鼓励对方敞开心胸、淋漓尽致地吐出心中的话。

好员工不会轻易批评别人

许多人经常能发现身边朋友的过失并决意要帮助他改掉,但却很少想到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1932年5月7日,纽约街头出现了一场触目惊心、史无前例的激烈枪战。双枪大盗葛洛里——一个烟酒不沾的杀人凶犯——在经过数周的逃窜之后,终于在西米大道他女友的寓所里,遭到警方的围捕。

葛洛里落网之后,纽约市警局局长墨诺尼对外表示,葛洛里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凶恶、顽劣的一名人犯,“任何一点芝麻绿豆小事都可能引起他的残酷杀机”。

但这位双枪大盗葛洛里对自己的看法又是如何呢?当战火正激烈的时刻,他竟然还抽空写了封血迹斑斑的自白书,上面写着:“我心虽疲惫,却始终仁慈善良,从未蓄意伤害过任何人。”当葛洛里被判死刑,送上电椅的那一刹那,他依然说的是:“这太不公平了!我杀人完全是出于自卫啊!”

每个人都以他的世界观及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问题。他认识问题的能力从来不能超出他的分辨优劣对错的固有水平。所以,一个人一旦达成了某种认识,陷入这个泥潭之后是难以自拔的。

如同故事里的双枪大盗葛洛里,他的世界观就是这样,从他的角度出发,他是绝对不可能认为自己是有错误的。葛洛里杀过很多人,他的自我评价与人们对他的评价出入实在太大,而他却也安然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可知这个泥潭是多么难以拔得出来。试想一下,假若我们有错了,而且错误还算不太严重,我们会轻易听别人的劝告吗?当然不可能。

改变自己想法已经困难,何况改变他人?

在职场中,人们因观念不同而常有冲突。在面对这种观念差距的时候,不要轻信自己的判断能比对方高明,也不要轻易严厉去批评别人!严苛的批评是无益的,它只会迫使被批评者采取防卫的行动,使他刻意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这种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它会直接伤害到一个人的自尊,引起他的反叛意识。为防止这种反叛意识的滋长蔓延,德军中就有一条军纪,明文规定遇到有不满的事情,绝对不准当场发作,一定得忍过一晚上,待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提出讨论。

已故美国实业家约翰·华纳克曾说:“早在30年前,我就懂得苛责他人是件愚蠢至极的事。因为光是怨上帝没赐给我过人的智慧,使我必须独自奋斗,克服天分上的缺点,就已够我忙得了!”华纳克年纪轻轻,就已深谙这层道理,这或许是他比普通人更成功的道理所在!

因为“旁观者清”,许多人经常能发现身边朋友的过失并决意要帮助他改掉,但却很少想到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站在一个自私的角度来看,改进自己,总比帮别人改进自己要划算得多,而且,或许还能省下招人嫌心的怨气呢!

不要轻易去批评别人,还是记住约翰·华纳克的话吧:克服自己天分上的缺点就足够自己忙的了。

好员工善于赞美别人

戴伦是个很懂得运用赞美方式与人交往的人。有一回,在公司的会议上,有一个同事提了一个报告,他的报告寻常无奇,现场也没得到任何掌声,散会后,戴伦和这位同事在厕所相遇,他对那位同事说:“你刚才的报告很好,简单扼要,我很欣赏你!”

这位同事本来就不指望自己的报告得到谁的注意,但戴伦的几句话,却让他心情愉快了一天。

每个与戴伦相识的人,都会很快与他建立友谊。戴伦也常对别的同事表示他的欣赏,碰到男孩子穿了新衣服,他会不经意地说:“哦,真帅!”碰到女孩子换了新发型,他也会故意睁大眼睛说:“原来是你,我以为是哪个美人来了!”可以想像的是,戴伦与公司里每一个人都相处得很好,而这良好的人际关系也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

关于赞美的功用,想必是人人都清楚的,那也不必多说了。但存在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所有人都喜欢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话,但不是所有人都爱去赞美别人。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不去赞美别人的内在原因就在于:他担心他需要为这种赞美负上道德意义上的责任。因为在人的心理中,主动去赞美别人,可以获得好处,是一种投机行为,那就可能是一种“小人行为”,只有小人才可能会一心去讨好别人。他心中对于赞美别人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或“君子之交淡如水”等。

这种想法不仅存在于他们身上,甚至于,一些性格内向的人的想法也是如此:害怕去做更多的进取的事,因为担心的是这种进取会达成道德意义上的责任。

如果你的心中存有这样的误区,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多虑了。

世间的道德秩序早已确立。人们为追求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早已经把使用赞美对方作为一种常用的、合适的交往方式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即便你不爱去赞美别人,别人也还是要赞美你。从这个角度说,你也该赞美别人才对。既然你应该赞美别人,那就该把赞美别人这门学问做好!

法国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以绝不说令女士难堪的话而著称。某一天,一位长相奇丑的女士认为自己可以令这位文学家认输,于是登门拜访。女士向文学家问道:“先生,您看我长得美吗?”回答“美”,是说谎,而回答“不美”,肯定会令这位女士难堪。这位文学家的回答非常妙,他说:“每一位女士都是上帝从天上送给人间的天使,但很不幸的是,有些天使下凡时是脸朝下着地的,女士,这不是您的错。”这番话既说明了女士面貌丑陋,又没有令女士难堪,相当得体。

何不赞美别人呢?其中大有裨益。以下就来说说赞美别人的诀窍所在。

首先,赞美要自然、顺势,不要虚情假意,不必刻意为之,太刻意会显得另有所图,可能对方不领情,反而弄巧成拙!此外,也不必用大嗓门赞美,这反而变成酸葡萄,有挖苦的味道了!最好是私下向对方表示你的看法,这种表示方法也比较容易造成双方的情感的共鸣!

其次,赞美要看对象,像爱漂亮的女孩子你就赞美她的打扮,有小孩的母亲,最好赞美她的小孩,慈母眼中无丑儿,赞美她的小孩聪明可爱准没错!工作型的女孩子除了外表之外,也可赞美她的工作绩效!至于男人,最好从工作下手,你可称赞他的脑力、耐力。

再者,赞美一定要出自真心或是依据事实,千万不可让赞美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例如你对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说:“你看起来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方会很高兴,因为你赞美她年轻而有朝气;但你如果说:“你看上去像一个中学生。”那么她一定会非常反感:“我的样子那么不成熟?我很单纯幼稚吗?”你的“赞美”反而使她失去了自信,你也因此惹人讨厌了。

另外,用语不要太肉麻,能适切地表达你的意思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宜太夸张,太夸张也会成为挖苦。一般来说,不错、很好、我喜欢之类的用词就够了!

多多赞美你的同事吧,当他们有一点小表现,赞美他们两句,你一定能够收了他们的心,因为他们平常欠缺的就是赞美!

好员工遵守办公室礼仪

身处职场中的人,每天都要和同事打交道,同事们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办公室就是这样一个小集体,大家以同事的身份在一起相处,确是要懂得一些礼仪。

当同事需要你的意见时,你不要使劲给他戴高帽,发出无意义的称赞。

当他无意中冒犯了你,又忘记跟你说对不起时,你要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不要过多计较,今后当他遇到困难需要你的帮助时,你应该尽力帮助他。

当同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上司的称赞时,你不应该妒忌他,而应该真心实意地赞美他,为他喝彩。

当大家利用休息的时间,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你不应该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而应该很热情地走过去跟他们谈些有趣的话题,或者说个无伤大雅的笑话,让同事感觉你是他们的一分子。

约同事一起去看电影、听音乐等,这是增进感情的最好办法。当同事们在一起聊得开怀大笑的时候,请不要板着面孔,即使他们聊的话题并不好笑,也请微笑一下,这可以表示你对他们的尊重。

如果你做的错事给别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请不要忘了向他道歉!敢于承认错误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原谅和赞赏,而且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工作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妨多多称赞别人。赞美的话总是能带给对方美好的感觉。如“这个主意真是不错,你太了不起了!”“棒极了,谢谢你给我想出这个好点子!”他下一次一定会更努力地帮助你。

不要随便把同事传给你的话转告上司,说不定你将因此招致大家的联合反对。

如果某位同事因成绩突出而获得了升迁,就发一张贺卡给他吧,送给他你最衷心的祝福。如果其他同事替他搞庆祝会,无论你有多么忙,都要抽出时间参加,要是实在没有时间,那事后就一定要向他道歉,并请他吃顿饭。

当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时,公司可能会把一些刚进公司的新人交给你带。你必须有一定的忍耐力,耐心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让他们不断进步。比如,接听电话是一件简单的差事,但弄不好也会出现差错。你应该时刻牢记,给你带来不便是小事,给客户留下坏印象才是大事。所以,如果事情发生了以后,不要一味地责备这些新人,也不要将这些愤恨埋藏在心里,要知道自己也是从新人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要瞧不起这些人,也许他们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日后或许能够帮上你什么忙呢。

善于原谅别人并不是说对同事的错误视而不见。同事犯了错误,可以委婉地指出来,让他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午餐时间是和同事进行沟通的一个最佳时机,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跟他们聊天。如果单单依靠电话,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了。要是放在工作时间里则会显得公式化,而且妨碍其他的日常工作;而在下班后,又有些唐突。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约对方午餐,这样既显得诚恳亲切,又节省时间。另外,利用午餐的时间和同事进行沟通,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就会使自己的头脑不断得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