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奇才吕碧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在光明里熠熠生辉

01.半城柳色,斑驳画意

次日清晨,家人还在熟睡中,吕碧城趁着屋外的几个仆人不注意,偷偷跑出了舅舅家,直奔火车站。

那封没有来得及寄给母亲的信还安静地躺在房间的抽屉里。那不是一封信,那是和过去生活告别的诀别书。

年轻时人们喜欢追求刺激,吕碧城此时还没有心上人,没有体会过私奔的喜悦,不过,这种一个人偷偷溜出来的感觉很好。阳光明媚,碧空如洗,连外面的空气都是自由新鲜的。在火车站,吕碧城看见人来人往的乘客,他们来自何方,要到哪里?步履匆匆的人们要到外地办什么事情,公差?探亲?谈生意?大概像她这样没有明确的目的的乘客很少吧。

吕碧城坐在火车站的椅子上,有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姑娘和她闲谈,她问吕碧城要去哪里,吕碧城笑意盈盈地说:“津门。”两个人攀谈起来,小姑娘和哥哥坐火车去外地探亲,当她问到吕碧城去天津做什么时,吕碧城的笑容僵在脸上,稍显尴尬,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总不能说她去天津寻找新生活吧?这个答案太缥缈了。

远处传来火车的鸣笛声,列车员在跟乘客们说火车的开动时间,吕碧城的心脏跳动更快了,开往天津的火车就要开了,她既兴奋又紧张。

踏上火车的那一刻,吕碧城感觉自己奔赴的不是一段普通的旅途,而是人生的一条新路。这种自己做主的感觉真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她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现实,每一种境遇都不曾给她留有选择的余地,父亲的离去突如其来,被退婚的时候她无力反驳,家道中落后寄居舅舅篱下她身不由己……只有这一次,她不顾命运的安排,没问过母亲的意见,不听舅舅的劝阻,执意去天津,吕碧城初尝自己做主的快感。

火车开动了,吕碧城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在火车站的这段时间里,吕碧城很怕舅舅发现她偷跑出来,害怕舅舅派人来火车站带她回家。

天亮了,仆人和往常一样轻敲吕碧城的房门叫她起床吃早饭,敲了许久未见回应,仆人和吕碧城的舅母说了情况,舅母笑着说吕碧城一定是昨晚写词太晚了所以现在还没睡醒,舅母站在吕碧城的门口叫了几声,还是没有回声,舅母轻轻推开房门,发现吕碧城不在房里,看床褥,吕碧城应该是睡起来了临时出去了,房间并无异样。舅母以为吕碧城去了茅厕,或者在园中哪处小坐写词。

餐桌的菜已经凉了,舅舅和舅母还是没有等到吕碧城,仆人找遍了整个家,没有发现吕碧城的影子。舅舅这才想到吕碧城可能一个人偷偷溜走了。舅母不相信舅舅的猜想,因为房间里的钱、衣物、首饰、书都没有少,哪有出门坐火车不带行囊的?

舅舅最了解这个外甥女,血浓于水的亲情中包含着默契,他知道吕碧城一定是匆忙偷跑出去的,不拿东西就不容易被人发现,就算舅舅、舅母发现她不在房间里,看到这些东西都在,也一定猜想不到她偷跑出去了,这也为她登上火车拖延了时间。对这个古灵精怪、倔强勇敢的外甥女,他真是又心疼又头疼。

舅母慌了神,吕碧城到底去了火车站还是遇到了什么危险?一定要调查清楚才行。

舅舅和舅母赶到火车站,向列车员、路人等打听,得知吕碧城的确孤身一人登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的确未带任何衣服、盥洗用具等。舅舅轻叹了一声,这声叹息很复杂,责备吕碧城不听劝阻,害怕妹妹怪他没看护好吕碧城,担心吕碧城身无分文、只身一人在火车上过得不好,同时也忧心吕碧城到天津后的生活,还有一种最难以言说的情感——对吕碧城的一丝肯定。

他虽然不赞同吕碧城去天津的决定,甚至用“妇德”去驳斥她,但其实他更愿意看到吕碧城长大的那天。这些年,吕碧城失去父亲后一直寄居在这里,舅舅待她与女儿无异,但他知道,吕碧城不是笼中之鸟,任何笼子是关不住她的,长辈最大的喜悦就是看到晚辈长大成人。既然管不住叛逆倔强的外甥女,那就祝福她的未来一片光明吧!

轰隆隆——

火车开动的声音真好听,就好像在为她的勇气打鼓喝彩,吕碧城眼里的星河瞬间亮起来了。

窗外的一排排树木飞快闪过,吕碧城打量着车厢里的乘客,其中有个中年男子穿着素色长衫、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两本书,看起来应该是个教书先生。

有个皮肤白皙的女子穿着精致的淡紫色旗袍,颈上的珍珠项链圆润饱满,手中的白色小包很好看,看起来应该是位大户人家的太太。

有个头发凌乱、面色暗黄的妇女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小男孩脸红、咳嗽,深蓝色的衣服磨得有些泛白,上面还打着几块补丁,看起来这应该是个贫穷的母亲带着儿子去外地求医看病,吕碧城看他们母子可怜,正想起身拿点钱给他们,手一摸又悄悄坐下了,她从舅舅家出来时太着急了,身上没带钱。

这时,面前一位五十多岁的叔叔拖着一个重重的包袱从她面前经过,里面装的好像是家乡的水果,他转身的刹那,吕碧城有一瞬间的失神,那个背影和父亲很像,她小时候总是趴在父亲的后背上玩,还会调皮地揪父亲的耳朵,眼前的这个人勾起了她的回忆。

她回过头,看到一个男人戴着帽子坐在靠窗的位置,用报纸挡住了脸,只有灰色的帽子露出来,猜不出是什么人。

忽然,吕碧城闻到一阵酒味,两个喝得醉醺醺的男人摇摇晃晃地从车厢过道里走过,吕碧城下意识地躲了一下,生怕他们会吐在自己身上,她连换洗衣服都没带。

02.月映津门,沉沉如水

然而,就是这个下意识的躲避动作惹来了麻烦。

那两个酗酒的男人摇摇晃晃地靠近吕碧城,个头稍高的那个人喷着酒气说:“哟,怎么?小妞儿是嫌我们哥俩脏吗?躲什么躲啊?看不起我们哥俩吗?”那人语气里有些挑衅,也藏着一丝挑逗。

吕碧城有些害怕,神情紧张。按照她以往高傲的个性,肯定是要怒斥反驳的。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一个女孩在火车上,要是真的惹怒了这两个酒鬼,真的动起手来吃亏的肯定是自己,火车上的陌生人没有谁会保护她。

吕碧城尴尬地笑了一下,说了声“对不起”就要匆忙离开座位。

“等等!”另一个喝醉的男人伸出胳膊拦住了她。

吕碧城走不掉了。看来不面对这两个酒鬼是不行了。

吕碧城神色严肃了一些,调整紧张、害怕的心情,壮着胆子说:“给我让开!要是再找茬儿,我会叫列车员的!岂容你们这么欺负人?”

那两个酒鬼相视一笑,个子高的那个人说:“小姑娘,走啊,我带你去找列车员。”说着就架起了吕碧城的胳膊。

吕碧城愤怒挣开,大吼:“你干什么?”

这声音很大,车厢里安静了。看那两个酒鬼的意思仍要继续纠缠。

这时,角落里有一位身着精致深蓝色旗袍的中年女人稳步走过来,立刻换上一副笑容,从手包里拿出一些钱递到那两个酒鬼面前,这个中年女人语调温和地说:“这位是我亲戚,小姑娘刚出门可能有所冒犯,这些钱两位买酒喝吧,一点儿心意。”

吕碧城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一些,眼神怯怯地看着这个陌生的中年女人。她拍了拍吕碧城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隔着衣服也能直抵吕碧城内心。时隔多年,吕碧城也不会忘了那种温暖,透着似曾相识的心安。

那两个酒鬼拿了钱摇摇晃晃地走了。

吕碧城很感谢这个中年女人。出门在外,能有陌生人出来为自己解围,真是幸运。

吕碧城激动地说:“谢谢您帮我,我都没有想到会这样……”虚惊一场,转危为安,她说着说着有些哽咽了。

那个中年女人脸上依然漾着春风般的笑容,温声细语地说:“遇到这样的人给点钱打发就好了,女孩子和这种男人起冲突会吃亏的。看你的穿着也不像穷人家的姑娘,怎么舍不得拿出点钱呢?”

吕碧城面露窘态,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身上一分钱也没带。不过您今天帮我的钱我以后一定会还的。”

那个中年女人愣了一下,仍然笑着说:“没关系,能助人,这就是钱最好的用途。钱倒是不用还了,相逢就是有缘。”

就是这句话,让吕碧城感受到面前这个女人的善良,也让她这么多年来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柔软,这世界仍有温度。她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感受了太多冰冷彻骨的人情世故,今日一股暖流涌过心头,让她又对生活重燃了希望。

在火车上遇到的这位穿深蓝色旗袍的中年女人正是天津“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

她为吕碧城解围后,二人在火车上交谈甚欢,她同情吕碧城的遭遇,也钦佩她的勇敢,欣赏她的美好和气质。她为吕碧城买了车票,下车后还带她到自己家中安顿下来。

女孩子孤身一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钱,没有落脚的地方,若是遇到坏人怎么办?这些问题吕碧城日后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吕碧城这次的确很冒险,所幸遇到了贵人相助,尽管前途仍然渺茫,但吕碧城初尝了生活的馈赠和惊喜,这就够了。

佛照楼,吕碧城喜欢这个旅馆的名字。佛祖的宽容和慈爱照耀着这座小楼,让人心中安宁、远离世俗纷扰。这一定是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洗刷心尘,重拾仁爱之心和胸中宽广的格局。

初听“佛照楼”这个名字,以为是个何等豪华的大酒店,其实不过是天津法租界里一个二层客栈而已。

隐世常有高人,小客栈也有大来头。佛照楼场面虽小,名气却大。

1894年6月,孙中山先生曾北上谒见直隶总督李鸿章,孙中山先生当时就住在这里。不料,李鸿章托大不见,佛照楼因此错失了两个历史名人的晤面。若是两人在此见面,对佛照楼、对历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那就难以估计了。

初抵天津,有佛照楼老板娘的热情款待,吕碧城没有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到不安。她在路上散步,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路边叫卖的摊贩,好不热闹,一切都透着生活的活力,她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有烟火气了,她像是一个隐居者首次下山,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无以言表。

天津要比塘沽繁华、热闹许多,在这里,吕碧城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长辈的管束,没有过去辛酸的回忆,崭新的世界等着她去涂抹色彩。如果说她的前半生透着凉意,那么天津就是命运的转折点,从此她的人生热闹起来了。

前二十年像是一张纸,她满心欢喜想要认真涂上好看的色彩,画出好看的图案,奈何命运一个甩手,弄翻了磨盘,杂乱无章的色彩毁掉了她的梦想,她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在这张纸前哭着、抱怨着,但她最终没有舍弃抛弃这张纸,仍然小心翼翼在剩余的空白空隙里涂上星星点点的色彩。她的倔强、不服输、认真、心怀希望,让人无限心疼。

现在,她从塘沽离家出走,踏上了天津的土地,她需要一个崭新的开始。

那一天,阳光明媚,她坐在路旁,仰起头,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热烈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仿佛那些发霉的往事都没驱散了。她聆听外界的声音,商贩的叫卖声,人们的闲谈声,火车声……她就那样一直坐着,直到黄昏也过了,天黑了,月亮爬上来,她在月光中漫步回到佛照楼。

佛照楼老板娘关切地问她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吕碧城兴奋地说:“下午我只做了一件事,把前二十年那张纸剪碎了。”

不念过去才能不畏将来,道理人人都懂,只是想要迈过自己心里那道坎儿谈何容易?吕碧城却用一个安静的下午完成了。回忆的沉重,吕碧城已经不想再背负了,索性,都卸下吧。

这是她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轻装上阵,浮生若梦,惊鸿一瞥,宛若游走的一束光芒。

在佛照楼小住的这些日子,吕碧城会帮忙做点活儿,老板娘还夸她做事干净利落,竟然没有半分大户人家小姐的架子。她深知,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她曾经是养尊处优的小姐,家境遭遇变故后,颇有树倒猢狲散的凄凉,而她从富贵温柔之乡一朝跌入荆棘凡尘,竟然什么都做不了,那种无力感让她害怕。余生她不会再是养尊处优、不问世事、等着别人伺候的大小姐。世事无常,在下一次磨难到来时,她至少不会再有无力感了。

吕碧城在佛照楼旅馆帮忙时,偶然间听到两位客人谈到方秘书的太太。吕碧城停下手里的活儿,向他们打听,得知方太太的秘书来到天津后就在《大公报》报馆中。

说来真是巧,当时在塘沽,吕碧城得知方秘书的太太要到天津来,她求舅舅答应她随方太太前来天津,可是舅舅就是不同意。没想到,自己偷跑到天津后又得知了方太太的消息。看来,她和方太太当真有缘。

佛照楼地方虽小,但不乏各界名流往来于此,消息很灵通。吕碧城不禁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她与佛照楼老板娘素昧平生,一直住在这里麻烦老板娘,她心里过意不去。她费了这么大周折来到天津,就是要寻求更广阔的天空。偌大的天津城,吕碧城自然不满足于只赏佛照楼的风景。

她兴奋地给方太太写信,和方太太倾诉这一路的奇特经历。她的字迹,工整之中透着几分洒脱,旷达之中又藏着几分精致,俗话说“字如其人”,每个人的字体、笔风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写出来的字也会有细微差别。吕碧城是一位才女,诗词书法样样在行,她曾无数次坐在舅舅家的书桌前作词、写诗,只是那时候更加拘谨、稳重,寄人篱下难免心中有一丝胆怯,哀愁和喜悦不便尽兴表达,她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尝过“忘我喜悦”的滋味了。

03.绝世才情,巧遇贵人

吕碧城离开舅舅家前一晚曾给母亲写过一封信,这封信吕碧城没来得及寄出。

第二日,吕碧城偷偷从舅舅家跑出来踏上来天津的火车,舅舅不知道该如何和她的母亲交代,收拾她的房间时发现了那封信,舅舅严朗轩还是把那封信寄出去了。

外甥女已经长大成人,她挣脱牢笼勇敢奔赴外面的洪流之中,这些年,舅舅尽到了责任,只是,此刻他仍然担心初涉世事的外甥女能否承受得了生活的风霜雪雨,他甚至有些担心妹妹会责怪他没看护好吕碧城。

时间的无情之处就在于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给人喘息和做准备的空当,当年那个十几岁会哭鼻子扎着俏皮头发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独自拿主意的大人。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那就索性什么都不说,只把吕碧城临行前一夜所写的书信寄给她的母亲吧。

吕碧城走后的每一傍晚,舅舅吃饭时总是不自觉地想起她,以前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共进晚餐,吕碧城很孝顺,每次都给舅舅盛汤,有时候还会一展才情吟诗一首与舅舅讨论。如今,晚餐吃起来有些寡淡无味,舅舅惦念着吕碧城。

吕碧城这些年写过很多信,给父亲的老友求救时写过,问母亲安好时写过,给大姐也写过,可是都没有这封给方太太的信写得长。

这封信,是吕碧城一晚未眠写的,她难掩兴奋,回想往事、回忆这一路的经历、畅想未来……要说的话太多太多,她就这样坐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缓缓地写着这封信,就连空气都流动着清新柔缓的味道。

敬往事一杯酒,从此拂去纠缠羁绊,转身,向着阳光走去,身后的故事已经悄悄封存,未来定然光芒万丈。

写给方太太的信寄出去后,吕碧城如释重负,她在晨光熹微中漫步,天津城的繁华和美丽装点着她的心情,踏在这片土地上,吕碧城想着自己会如一棵树,在足下的土地茂盛生长,有一天,她会长成一道风景,她会张开枝叶为人们遮风挡雨,到老了,她会形成天津城里的一丝回忆、一个符号……她爱故乡,更爱这片陌生的土地。

她要像树一样坚强,任凭狂风暴雨摧残,第二日又会展现清新的绿色;她要像树一样无私,给人们遮阳挡雨,树枝可以拿去做柴火,叶子可以用来喂马,哪怕老了,粗壮的树干也能作为木材使用;她更要像树一样忍受孤独,在无数个无法施展才能的平淡日子里熬着、盼着……

方太太住在《大公馆》报社,报社的总理是惜才爱才的英敛之。吕碧城写给方太太的信送到报社时,英敛之无意之中看到了。信上的字映入了英敛之的眼帘,对其大加赞赏。和方太太一起看这封长信时,英敛之更是钦佩吕碧城的勇气、格局,对她的奇特经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那个时期,毛笔字是读书人的脸面,字写得好,自然让人高看一眼。吕碧城一个女孩子能写出这种娟秀、漂亮的字很不容易。再看她心中谈到的经历,不屈从命运、敢想敢做,女子柔情中透着万丈豪情,生在这个时代却仍然心系更多人的未来,隐隐透出一种大爱的品质。

英敛之作为报社的总理,他接触过很多有学问的人,能言善写、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女记者也不在少数,然而敢在这个时代冲破世俗规矩、表达自我的人太少了。英敛之慧眼识人,他隐隐感到吕碧城不是一个只会吟诗写字的平凡女子。

英敛之和方太太聊了一些有关吕碧城的事情,英敛之越听越兴奋,他决定一定要见见这位奇女子。

就这样,英敛之和方太太立刻起身去佛照楼见吕碧城。

吕碧城的性情至纯至真,有缘人自会不辞冰雪、披荆斩棘而来。

在她初入天津城的这一年,第一个走进她生命中的贵人就是英敛之。从此,她不再被炎凉世态辜负。天津花开满城,吕碧城在这繁华之中浅浅雕琢绝世才情,青丝千丈,只为有人与她共同记录岁月绵长。

余生的日子很长很长,只要心中有了希望,我们便不惧人海茫茫,在等风,也在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