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奇才吕碧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你渡世而来温柔如风

01.如墨公子多情恼

那日的天津城阳光明媚,微风暖暖,百花争妍,街上商贩的叫卖声很是热闹,吕碧城在一家商铺了买了件淡粉色的长裙,这颜色衬得她多了几分少女的妩媚动人,她来到天津城寻找新生活,忘掉曾经的不快,放下那些有些灰暗的心事,二十几岁的年纪,她的确应该这样明艳动人。

她嘴角挂着笑容,穿着新裙子走在风中,裙子上的飘带随着微风摆动,她步伐轻快地走在路上,路旁葱葱郁郁的绿树衬的她美丽活泼。

这一天,方太太收到信后立即来到了佛照楼,她在等待吕碧城。除了方太太,还有一位陌生男子怀着更加期盼的心情等她,这个人便是《大公报》总理英敛之。

吕碧城以为今天与往常一样,她在城里转够了回到佛照楼,刚一进门就看到厅中坐着一位陌生男子,厅中除了他,还有方太太、佛照楼老板娘、两个店里的伙计、三五个客人,但陌生男子的气质脱颖而出,一下子映入了吕碧城的眼帘。

他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端坐在那里,衣衫整齐,散发着一股朝气蓬勃的气息,没有浓眉大眼,也没有炯炯有神的目光,看起来温文尔雅,透着读书人的那份从容气质,可是,就在吕碧城和他眼神相撞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一缕炙热,还有凝眸的专注。

英敛之并不是英气逼人的男子,相反,他的性格有些内敛,可是这一次,他是带着满心的期待与喜悦来见这位写信的才女的。吕碧城初见英敛之,那一瞬间的对视,让她隐隐感到这个人也许会成为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在舅舅家生活的这些年,她很少认识新朋友,离开舅舅家,她认识了热心的佛照楼老板娘,此刻,她又认识了这位陌生的男子,生命里的每一场遇见都是久别重逢,无论是缘分还是擦肩而过的遗憾,吕碧城都不曾伤感和畏惧。她总是张开双臂,拥抱生活,拥抱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所以,坐在厅中的这位男子,吕碧城也没有想过抗拒。

英敛之的表情看起来平静,但内心却掩藏着炙热与期待,只是那样一次浅浅的对视,吕碧城就敞开心扉,迎他进来了。

英敛之比吕碧城年长十六岁,吕碧城对他的期待和殷切无关爱情,那是对知己的渴求,对挚友的真挚。她身边有过很多人,以前,舅舅和舅母关心她的成长,仆人照料她的起居,她更像是在纷扰热闹中孤独行走的人,匆匆过客不胜数,唯有志同道合的知己难求。

回想起那一天的初见,吕碧城是喜悦的,且毫不掩饰,她落落大方,笑得像花儿一样,卷发在肩头轻轻晃动,腕上的珍珠手链透着浅浅的光芒,她踩着白色小皮鞋一步步走向英敛之,礼貌问候,热情交谈。

那一天,他们从诗词歌赋谈到书法棋艺,从时局政治谈到未来光景,吕碧城笑声清脆,言语之中都透着春风般的清新,英敛之似乎内敛一些,但发言之时必有深刻见地。他们都是喜悦的,吕碧城因遇知己而喜,她记得他们第一次谈话的所有内容,晚上还专门分条理作了笔记,而英敛之呢?对于那天下午谈话的内容无暇整理,他只记得那天午后的气氛轻松、美好,眼前的这位年轻女子眸中清澈,像天使,更像是在林中沉睡了许久的精灵,目光如炬,扫过之处皆能唤起一阵风浪,当然,也包括他内心深处的波澜。

不惑之年,英敛之应该对人和事看得更加透彻,一向稳重、理智的他好像忽然看不清自己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创办《大公报》以来,针砭时弊、奔走呼号、掌握舆论方向,这些工作他都做得很好,几乎没有一丝差错,他看得懂政治的不合理之处,体会得到民众的疾苦,却独独看不透自己的心了。

吕碧城的出现,像是一缕清风,但也带来了一份迷醉,那不是炙热的冲击,更像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美好,一点一点,浸润了他的心,日子越久,这种感觉越浓烈。

英敛之为什么会注意吕碧城?他曾一遍遍问自己,起初只是因为她娟秀的字体,因为她信中的离奇经历,那时候英敛之倾慕她的才华,对她的容颜并没有太多期待,谁料到,佛照楼初见吕碧城的容颜,英敛之不得不感叹她风姿绰约、容貌美丽,那时的吕碧城还透着几分少女的娇羞与稚嫩,容貌虽算不上倾国倾城,但配上她优雅的谈吐,独特的气质让人沉醉。

有才华的女子历来有很多,容貌出奇的女子也不稀罕,可是一个既有美貌又有才华的女子呢?她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你未设防,一不小心就记住了她,相遇即是有缘,能在一起共事更是莫大的荣幸,路太长,能并肩走一段就已经是命运的馈赠,英敛之下定决心要好好珍惜。

夜深了,起风了,吕碧城放下笔准备去睡了,头脑里还想着今天与英敛之交谈的内容,那些精辟的见解吕碧城一遍遍回忆,她设想明天到报社后,会遇到更多有识之士,她的思想会丰富,眼界会更广阔。

英敛之彻夜未眠,下午他已邀请吕碧城来报社出任助理编辑,吕碧城欣然答应,并表明第二天准时来报社工作。他坐在窗边写日记,月色皎皎,总结这一天的经历,梳理今天的心情与收获,英敛之竟然不知从何下笔,在写到“吕碧城”三个字时,竟然无意识地顿了顿笔,就像是心跳漏了一拍,他有点慌乱,便将那一页潦草的笔记撕掉。

英敛之不确定自己是否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有了一丝心动,或许那只是求贤若渴的兴奋罢了。他是个沉稳、理性的人,此时,他已有家室,已有事业,已走过生命一半的路途,以后再难有什么惊涛骇浪的人生了,而吕碧城,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那份绚烂刚要绽放,她的美好不容亵渎,英敛之不会逾越半分,更不会扰她半分清静。内心清宁才能认真做事,英敛之平复心情,第二日,他将一如既往在报社工作,审阅稿件,忙着安排排版、印刷……

02.初读佳作惹惊叹

第二日清晨,吕碧城迈着轻快的步伐穿过小路,早早来到了《大公报》报社。

她来得很早,只有一位老伯伯在打扫院子,她和老伯伯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礼貌问候,之后她往报社的小楼走去,踩着一节节台阶,走到了报社的楼门口,她刚要推开门,忽然停了下来,她想到自己刚才抄近路走过来,鞋底一定沾了泥土,她小心翼翼地走下台阶,在花坛边跺跺脚,鞋底的泥土没有了,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小心翼翼地再次踏上台阶,伸出白皙的手,搭在门把手上,轻轻推开了那扇门。

推开门的那一刻,淡淡的纸香和油墨香飘过来,令人沉醉。吕碧城推开不只是报社的门,更是心底的那扇门,是通往新生活的大门……

报社里有些空旷,吕碧城的白色小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格外清晰,咔,咔,一声一声,隐约带着回音,她抬头环视四周,报社的墙上张贴着几幅毛笔字,有的潇洒飘逸,有的苍劲有力,还有几条标语振聋发聩,吕碧城惊呆了,《大公报》果然是新思想的阵地,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报社的桌子上放着很多报纸,分类清晰,吕碧城不敢随意伸手去拿,生怕弄乱。她带着一份虔诚和礼貌,挺直地站在桌前,认真看这些分类,终于,她的目光停在了一期报纸上面。

那虽然是一份几年前的老报纸,却还是让吕碧城兴奋不已。因为,那期报纸上面有一篇文如沉浮世事中的一颗璀璨的星。

这篇《论兴利必先除弊》,文中用语犀利,一针见血,毫不避讳,直指清政府的灰暗腐朽。当时的社会,北京有一句俗语“皇上是傻子,王爷是架子,官是搂子,兵是苦子”,作者将这句话尽情发挥,深刻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并主张变法。

报社的角落里有一张桌子,这张桌子放着一些杂物,吕碧城此时正坐在这张桌子旁。她本想浏览一下这份报纸,然后继续熟悉报社的环境,直到报社总理英敛之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来上班。谁料,这篇文章写得太精彩,只看了开头,吕碧城就深深着迷,文中的观点如一剂清醒针,让她欲罢不能,直抵她的内心深处。吕碧城同样看得到社会的不公,但与这篇文相比,她还未能如此深刻地指出,对策也远远不够。

她完全沉浸在这篇文章之中,逐字逐句认真地阅读,边看边思考,时而因为文中较为生涩难懂的句子皱眉,时而为读懂某个观点而展开笑颜,她完全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正在等待报社编辑们的到来,甚至忘了此刻是来报社报道的。

英敛之和其他工作人员已经陆续来到报社上班了,英敛之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吕碧城。吕碧城今日专门穿了灰色的长裙来上班,显得庄重、正式一些,可是,在英敛之的眼里,她还是明艳动人的女子,才貌双全,全然不会因为灰色而掩盖。

就让她认真看吧,英敛之不想打扰她,但编辑们走路的声音还是惊动了吕碧城,她抬起头来,看到报社里已经有很多编辑了,上班时间到了,她有些歉意,英敛之回头看她时,晨光打在她的脸上,看上去越发明艳动人。

吕碧城礼貌地向同事们作自我介绍,并就刚才的事情表达歉意。同事们对她很友好,向她介绍报社的基本情况、审文的要求、排版的规定、报纸印发的流程等,吕碧城很快就熟悉了基本的工作内容。

事后她才发现,其他编辑都是男子,自己竟然是唯一的女编辑。

英敛之问吕碧城是否有其他要求,需要什么办公用品尽管开口。吕碧城笑着说:“我想要一份这期报纸,想带回家经常品读。”

英敛之装作漫不经心地说:“不过是多年前的老报纸,没什么值得品读的。”

吕碧城拿起这份报纸,好奇如此优秀的文章出自哪位才子之手,吕碧城向英敛之求教:“这篇文章是哪位先生所作?”

英敛之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他说:“这篇文的作者原名叫英华。”

原来,英华正是英敛之本人。

英敛之是满族,籍属于正红旗赫佳氏,赫佳氏是满洲八大贵姓之一,但英敛之并不是清朝贵族。他的祖上并无显赫背景,他出生在京西蓝靛厂火器营的贫苦家庭,父兄都靠做苦力谋生,日子过得清贫。当时的满族人流行取一个汉名,郭英华就是他的汉名。

望着这篇《论兴利必先除弊》,吕碧城惊叹英敛之的才华,想不到这个看起来内敛、深沉、从容的中年男子还能写出如此犀利畅快的文章。原先只以为英敛之是个文弱书生,没想到心中颇有气概,甚至有着将士的慷慨和豪迈。

吕碧城大为赞赏的这篇文章的确有着重要意义。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等维新士人发起“公车上书”,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思想浪潮涌遍全国。英敛之作为清醒爱国的人士,自然是支持变法的。

当时,英敛之身份普通,社会影响力不大,未能参与到康、梁团体之间,但变法已深入他的思想深处。

时隔三年,英敛之在1898年4月写了这篇文,他把三年来积压在内心的想法一并抒发,十分畅快。

这篇《论兴利必先除弊》发表后,维新派的思想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同年,英敛之受邀加入了维新党人组织的“爱国会”。清王朝腐朽,政治黑暗,社会凋敝,民众苦不堪言,泱泱大国的朝气和繁荣早已不见了踪影,爱国人士岂能无动于衷?英敛之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问题,无心多想,他不关心哪个团体的政治利益,也不在意是否会因此惹祸上身,他只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他来不及权衡利弊,无心掂量各方的政治利益,他心中只有“爱国”、“救国”这两个词。加入“爱国会”,英敛之结识了众多有识之士,其中也包括在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初见时,吕碧城只知道英敛之颇具才华,本以为他只是文采斐然、吟诗写字的如墨公子,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有气魄,能够勇敢地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奔走呼号。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像英敛之这样的人才本就该满腹诗书地在高堂之上纵论天下,奈何时局所迫,他只能借助《大公报》这一阵地振臂高呼。

《大公报》和英敛之似乎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吕碧城慢慢靠近。

03.相识亦是缘起

吕碧城到报社后,心中喜悦。从舅舅家离开时,她没来得及和二姐吕美荪告别,二姐贤惠温柔,不忍苛责她不懂事,但对她十分惦念,二姐也是才华横溢的女子,加之二姐和吕碧城年龄相差不多,二人有很多共同语言,如果二姐知道了她在天津城找到了新思想的阵地,能够在这方舞台上起舞,一定也会为吕碧城欣喜的。

吕碧城给二姐吕美荪写了一封信,信中诉说了来到了天津城的见闻,对《大公报》的喜爱以及她的伯乐英敛之。

寄完信,吕碧城回到报社,她看到新一期报纸的排版里有她昨天即兴而作的《满江红·感怀》,并且所占版面很大。吕碧城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开口问英敛之,英敛之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悠悠开口说:“当今,尚无人能够真正倡导女权,你以女性的身份和丰富的学识,高唱女权,十分具有代表性,就让你的《满江红·感怀》作为吹响这座城市女权之声的号角吧!”

作品能在影响力巨大的《大公报》上刊发,吕碧城无比喜悦,同时,她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固然再有才华和思想,若是无人赏识,又哪有机会展示呢?英敛之是她生命中的伯乐,她对他充满了感激。当然,内心免不了有一丝忐忑,不知道这阕词刊发后会是什么结果,能引起一部分民众的认可吗?是否会有人指责她言辞激烈?也或者,这阕词就像一颗小石子抛在了大海中,无论你多么用力,也激不起一丝波澜。最怕被忽视,最怕民众无动于衷,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只要听到民众的声音,就证明人们的思想并未沉睡,这就是好事。

这阕词的原词如下:

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世纪看东亚。听清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幽与闲,如长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愤怀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读罢便能感受吕碧城的慷慨豪迈,她不同于那些温婉贤淑的女人,良辰美景、风月富贵她无心作词,面对当时封建势力的黑暗与野蛮,她用这阕词表现出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出对当时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强烈不满。

提起中国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不得不说其历史渊源。“男尊女卑”思想由来已久,它并不是在我国清代末代产生的。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母亲受到崇拜和尊敬,那时候女性地位很高。而到了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男子逐渐在主要生产部门占据重要地位,妇女在生产中退居次要地位,开始实行父系继承制及女嫁男、从夫居的婚居住制度,此时男尊女卑的意识开始萌生。

到了周代,宗法社会形成,男子从属于家族,女子从属于男子。东周以后,贵族阶级实行多妻的妾媵制,严格分别嫡庶,且儒家的礼教对女子的行为作了种种的规定。此时,“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基本形成。

说起对“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除了儒家,还要提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汉代的班昭。班昭是东汉的女学者,著有《女诫》,文中系统地阐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夫为妻纲的道理及三从之道、四德之仪,这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当时封建社会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背景下,起到了一定的维系和保障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这种观念的过分追求,“男尊女卑”给女性带来了严重禁锢,甚至侵害到了女性的基本权利,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平衡、不和谐因素。

例如我们熟知的缠足这一陋习便是“男尊女卑”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当时的社会,小脚对于男人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为了取悦男人,缠足之风盛行。缠足后,女人行走不便,整日待在闺阁或家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维持贞操的目的,同时,也符合当时“三从四德”的礼教。缠足这一陋习从北宋开始,但在南宋兴起,到了清代,各个阶层的女子,无论贫富贵贱,大多会选择缠足,可见,在封建社会末期,女性在身体和思想上的痛苦更加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吕碧城深感女性地位低下,加之她自幼家中遭遇变故后族人对她们母女的态度,更让她真切感到女性的卑微与可怜,她不希望女性一直处在这种暗无天日的风气里饱受折磨,她一定要为女性呐喊,她要唤醒全国的女性,这阕《满江红·感怀》就是她第一次发声。她渴望得到社会的回音,渴望得到女性同胞的认可与共鸣,更渴望这个社会能逐渐摒弃男尊女卑的习俗。

这阕《满江红·感怀》里有一句“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这里面有两个很关键的词:“若安”是时人对法国女革命家罗兰夫人的称呼,“达克”指的是法国民族英雄贞德。贞德出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在十七岁时就成了闻名法国的女英雄,她带领法国军队和入侵的英军对抗,收复法国,带领王储参加加冕典礼,为法国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成了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她的成功和勇敢,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的光彩。

吕碧城无疑是崇拜她的,在当时的战争局势下,男人尚且诸多顾虑、束手无策,但贞德凭着自己的聪慧与勇谋,为法国抛头颅、洒热血,听起来令人热血澎湃、肃然起敬,吕碧城当然也想在中国为女性讴歌,鼓励女性崛起,与男性平起平坐,拥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和广阔天地。女性应该是独立的,而不是整个人生与身心都从属于男性。

英雄从来都不是好当的,吕碧城写这首《满江红·感怀》,并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崇拜和光环,往往第一个在时代发起新声音的人都要遭受社会的不解、质疑甚至反对。

贞德除了民族英雄的身份以外,她还是天主教会的圣女。英雄的人生荡气回肠,免不了磨难。1430年,贞德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之后被英国人花重金买去,由英国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为异端和女巫罪,判处火刑,不久后当众处死。她的一生,短暂的辉煌过后,留给后人的是唏嘘和敬仰,但她自己无疑成了牺牲品,在20岁的花季年华匆匆离世。

她像是烟花,燃烧自己,照亮黑夜,拥有过最璀璨、最荣耀的瞬间,之后,化作一把灰尘散落人间。她虽然死了,但是她的名字与事迹成了世世代代的传说。

04.一石激起千层浪

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法国的贞德含冤被处死,后来英军被彻底逐出法国,她的母亲请求教会重新审理女儿的案子,得到了平反,后来又由教皇封圣。只此,贞德终于迎来了正义。

吕碧城钦佩贞德的聪慧与勇谋,感叹她的不幸遭遇,为她最终的结局感到欣慰。

吕碧城当然知道,在与黑暗势力斗争的过程中,定然会遭到暗算、反对,甚至因某种言论惹祸上身,但如果人人都明哲保身,谁来做第一个振臂高呼的人?

她希望这篇《满江红·感怀》可以成为一剂清醒针,唤醒麻木的女性,哪怕只是叫醒了一个,她也觉得值得。

吕碧城自幼饱读诗书,年轻时就接触过西方的作品,深受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当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女权的风潮渐渐兴起,吕碧城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人,这阕词正是她的发声之作。

初见英敛之时,与他交谈甚欢,二人的思想、看法不谋而合,吕碧城即兴所作的这阕词本来只是抒发心中积压了很久的想法,她还没有想好该以怎样的形式把她的志向公之于世。在她看来,在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影响下,打破“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儿,这无疑是唱了一个大大的“反调”,她觉得这条路上肯定充满荆棘与坎坷。社会现实就像是一堵冰冷、坚硬的墙,她要花很大力气才能突破,而她的工具就是笔下的文章与词作,但她非常担心手里的这件工具不够有冲击力,如果无法冲破这堵墙,她该有多失落。

气魄不等于鲁莽,她总想充分准备后再出手,在得知英敛之要把这阕词刊发时,吕碧城忐忑了一整天,坐在报社里做事情也不时走神,虽然工作并未出差错,但她的神色看起来有些不安。

英敛之在桌前伏案写稿,他们的桌子隔得很远,英敛之不时抬头看吕碧城,她的侧脸精致立体,坐在桌前身体前倾的弧度很好看,就像书中描写的那种不染世俗的女子,满身都是美好,一颦一笑都惹人沉醉。

英敛之看出了吕碧城神色中隐藏的不安,轻轻询问她是否在担心这阕词得不到民众的回应。英敛之就像是她的知己,哪怕她不言一语,也能准确了解她的心事。

吕碧城以为世上真有心有灵犀这回事,事实上,当一个人关注你、了解你、体贴你的时候,就能猜到你心中所想。

那天晚上,吕碧城沉沉睡去,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第二日天津城会因为“吕碧城”这个名字沸腾。谁也没料想,这阕词见报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轰动,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日,吕碧城来到报社,大门前围着一些人,他们手中拿着报纸,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吕碧城踏进报社大门,人群里传出一声“来了!来了!”,随后,他们都朝吕碧城蜂拥而来。

吕碧城有些讶异,内心有些许慌乱,但仍然面带笑容,沉着冷静应对。

这些人中,有其他报社的记者,有撰稿人,有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也有商界名流和社交名媛,他们见了吕碧城很兴奋,热情地发表自己对这阕词的看法,和吕碧城交谈妇女解放与女权的相关话题。

吕碧城从来没想过,在天津城会有这么多人和她一样,关注女性的地位问题,心系社会的发展。这些人的眼光清澈,似是一潭清水,是灰暗的社会情境里一抹难得的纯洁。

这些读词慕名而来的人,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

吕碧城永远忘不了那天的两个人,一个是穿着朴素、脸庞稚嫩的学生,学生代表的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承载的思想往往会影响今后的社风气。能有学生赞同她的思想,说明妇女地位和权益会迎来一片曙光。

另一个人是一位穿着精致、洋气的男性,一个在生意场上赚钱的男人关注妇女地位、女权等问题,说明男性对女性尊重,这个问题没有吕碧城预想的那么难。

她曾经认真思考,想要打破男尊女卑的陋习,高唱女权、妇女地位等问题,是否会遭到男性的一致抵抗。想要打破旧的规则或事物,最大的阻力往往是对面的利益群体。此事也不例外,如果女人和男人地位平等,赋予女人更多的权利和选择,男性的统治、利益等都会衰减,如此一来,她必然会被男性当作众矢之的。

她以为男性会成为她推行新思想的重大阻力,没想到此文一发就有男性响应,这种喜悦感让吕碧城更加坚定了信念。

自古以来,人们常认为文人清高傲气。

文人有两种,一种是写出作品仅供自己抒发情怀、畅所欲言,其目的是自娱自乐、记录人生,这类文人的确满身傲气,不谄媚、不世俗、不逢迎。

另一种则是把作品展示给外人看。这类文人,或是期待文友知己能产生共鸣;或是期待读者大众能赞赏他的文笔与才学,从而提升名气;或是期待文中传达的某种思想得到人们的认可,叫醒沉睡的人们。很明显,吕碧城属于最后一种,她身上没有清高之气,她在揣摩,用怎样的方式和语句表达,才能让人们欣然接受她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她想迎合和讨好人们,这不是低俗的谄媚,而是对民众的爱与呵护,她在乎民众的看法,考虑民众的感受。

吕碧城的才学与词作水平在年少时已小有名气,她和大姐、二姐被称为“淮南三吕,天下知名”。大姐吕惠如9岁能诗,工书善画,多年就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二姐吕美荪5岁读完《三字经》《千字文》,11岁时能写《四书》命题文章,12岁能写格律诗,曾任北洋女子公学教习,奉天女子学堂教务长以及女子美术学校校长。

吕碧城从年少时就有了名气,名利对她来说都不是写作的目的,她想要的不是别人把她当作偶像追捧、崇拜,而是真正认同她的思想。

这阕《满江红·感怀》带来的反响巨大,吕碧城欣喜若狂,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新思想传播下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丝丝春风,亦能把新思想吹遍全国。

清风挽月,步步生莲,人生有太多的路口,每个路口走下去都是新的人生。很庆幸,吕碧城找到了最光辉的路口,前方的路一片光明。

她不再是在山西懵懂不知世事的天真孩童,不再是因父亲离开而束手无策的可怜少女,不再是寄居舅舅家的平常女子,如今的她,已经成了天津城炙手可热的人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人物。

蜕变是痛的,但重生后的朝气和美好让人觉得一切都值得。还记得从舅舅家私自奔上火车的匆忙场景吗?还记得在火车上没钱、没盥洗用品的窘迫吗?回首往昔,那些都是命运给的台阶,抬起双脚,一步步向上攀爬,总会欣赏到高处的美景。

05.蝴蝶翩翩入梦来

总会有一个转折点,让你从灰暗、平庸走向广阔。英敛之是吕碧城的伯乐,《大公报》是她的阵地,《满腔红·感怀》是她的第一支利箭。凭借这三样,一夜之间,她就成了天津城炙手可热的人物。

人们想不到,天津城还有这样思想先进的人物,而且还是个青春貌美的女子。才情、美貌与智慧兼具的女人,从来都是人们追求的对象。

最孤独的时刻有两种:一种是落寞时无人安慰,另一种是喜悦时无人共享。

吕碧城因这阕词名声大噪,妇女解放等新思想的传播似乎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时候,第一个分享她喜悦的人就是英敛之。

英敛之是她的伯乐,在报社是她的领导,私下他们更像是朋友、知己,他懂她心中所想,在乎她的感受,关注她的一颦一笑,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把一个男人少有的体贴和细心给了她。

在报社里,英敛之与她朝夕相处,共同处理报社的工作,下班后,英敛之关注她的起居生活。

英敛之的夫人很贤惠,丈夫的朋友自然就是她的朋友。她钦佩吕碧城的豪气和才情,喜欢她的率真和坦荡。第二日,英敛之提议带吕碧城去游览水西庄,他的夫人愉快地和他们同行。

那天风和日丽,那种明媚好似能吹干人们心底发霉的秘密。从前的英敛之是没有秘密的,但他近来的表现骗不过夫人的眼睛。他们一同出游,美景没能吸引他的眼球,他的目光总是不经意地落到吕碧城身上,就好像一块铁跟随者磁石,难以分离。

他们去照相馆照相,吕碧城穿着照相馆里最洋气的裙子拍照,英敛之贴心地上前为她抚平了袖口的褶皱,英敛之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吕碧城未能完全察觉到英敛之的心事,她以为这只是顺手的一个动作罢了。

然而,骗得了别人,骗不了他的夫人爱新觉罗·淑仲。英敛之整理完袖口转身的一刹那,淑仲正看着他,两个人目光交汇的时候,英敛之的眼神下意识地闪躲了一下,他或许不想被淑仲窥探到心事,或许对淑仲有一丝愧疚,也或许他内心有几分自责……

随后,英敛之还花钱为吕碧城购买了香水、脂粉、胰皂等日用品,这种贴心与重视,让吕碧城的心踏实地落在了天津城。这座城市里没有她的家人和朋友,初来此处,她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车水马龙,佛照楼老板娘、方太太、英敛之夫妇给了她温暖,她的心不再漂泊,决定好好在这里开始新的人生。

吕碧城的心思都在传播新思想上面,她的爱好是写词和读书,日常注重容貌和穿着,生活很充实,心思被占得满满的。

她以为英敛之对她只是赏识,英敛之和她相差16岁,在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面前,比自己大16岁的男人等同于长辈,她敬佩英敛之的为人,喜欢她的文风,她尊敬他,亦感激他。

可是,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也是微妙的,如春日夹着桃花香味的风,穿过窗子,轻轻吹进房里,漫不经心、淡雅随意,却已然令人陶醉。英敛之骗不了自己,他喜欢上了吕碧城。

他比她大了16岁,且已经有了家室,妻贤子孝,他不再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帅气小伙子,不能不管不顾一头扎进爱河。可是吕碧城确确实实吸引了她,那感觉很微妙,他自己也在努力克制。

好似翩翩蝴蝶入梦来,夹着花香,点缀了一段灿烂的光阴。

06.年少璧人愁绪来

纸是包不住火的,自从吕碧城出现,英敛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外人看不出来,但他的妻子爱新觉罗·淑仲观察得很仔细。

吕碧城来天津城不过短短数日,丈夫英敛之对她的态度过于积极热情,起初,只是赞赏她的书法和诗词功底,后来看她时,目光总是透着欣喜,他们一起谈文学、谈新思想,二人眼神与语言的交流很默契,淑仲在旁边看着,插不上几句话,后来也懒得找话题,她甚至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英敛之和淑仲结婚的这些年,二人恩爱有加,英敛之对她体贴入微,如此看来,英敛之是个合格的丈夫,她实在不该怀疑他。

原本日子过得平静美好,吕碧城的出现就像仙女降临,给了他们巨大的冲击,说实话,淑仲也钦佩吕碧城,这样一位才貌双全、有勇有谋的姑娘,换做自己是男人也会心动吧。

婚姻是责任和承诺,可是爱情是人性。或许,英敛之此刻也是痛苦的,他的确迷上了吕碧城,但他和她年龄相差太多,且他已有妻儿,现实因素不允许他们发生什么,这条红线一直挡在英敛之面前,致使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压抑着心事,克制着情感,保持安全距离才能长久欣赏她的美。英敛之是理性的,亦是聪明的。

淑仲的心事渐渐堆积,她的内心很复杂,一方面,她钦佩吕碧城,另一方面,她因为吕碧城吃醋。她大概自己也不相信,此生还会遇到“情敌”。

然而,这始终不是俗套的爱情关系,因为吕碧城此时一门心思沉浸在工作的喜悦中,不谙世事的她一直把英敛之当作长辈看待,她并未察觉到英敛之对她流露出的喜欢。

淑仲曾经以为是自己太过敏感,她说服自己应该相信丈夫,不该揣度人心。如果说,在一起高谈阔论、切磋文学只是工作关系,那么英敛之关注吕碧城的生活细节又算怎么回事?他带吕碧城去买盥洗用品,带她买当时最流行的水粉胭脂,虽然淑仲也一同前往,但在他们二人面前,淑仲总感觉自己被隔绝在空气之外。

或许,人一辈子会爱上两个人,一个点亮你的灵魂和情怀,一个给了你波澜不惊的温柔岁月。对于英敛之,吕碧城是前者,淑仲是后者。

出场顺序至关重要,如果先遇到了点亮情怀的人,感受完风花雪月的美好,褪去缥缈的浮华,然后遇到了温暖相伴的人,这样的人生看起来更加完美。既没有遗憾,也没有磨难。

可命运喜欢开玩笑,尤其喜欢戏弄才子佳人。

他们三个人的生活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在英敛之的心里,多种思绪与情愫早已翻江倒海,心中的磨难已然悄悄来临。

淑仲从未想过她与英敛之的爱情和婚姻会出现一丝不安的因素,她不得不承认,吕碧城比她年轻,比她漂亮,比她有才华,她能和英敛之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能在新思想的传播上统一战线并肩作战,那么她自己呢?她审视自我,发现除了照料丈夫的生活起居,的确没有哪一点儿能比得过吕碧城。

这种对比让淑仲陷入更深的思考,在吕碧城的光芒照耀下,她显得那么苍白、单薄。吕碧城到达报馆仅仅六天,可短短几天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淑仲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京读书。

她想要进京读书,并不单单是为了让自己满腹诗书然后讨好丈夫,她不会一心谄媚男人,她不是患得患失的封建女性,吕碧城的出现给了她新的人生观,原来女子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淑仲进京读书更像是完成自我进修,让自己的人生走向更高的阶梯。遇见更好的自己,是我们每个人前行努力的意义。

淑仲的确有些因为吕碧城吃醋,但她也不是对这段婚姻提心吊胆,想起二人美好的爱情故事,淑仲内心十分安然。他更相信英敛之的为人,器重他的人品,他是她心中的英雄,双肩能扛起责任的巨人。精灵会住错森林,蝴蝶会迷失花海,她相信英敛之能够调节好自己的情感,回归正常的轨道。

淑仲决定进京读书,临行前一晚,她穿着柔软的睡衣在昏暗的卧室里收拾衣物,丈夫英敛之在狭小的客厅里喝茶看书,美好的夜晚,看起来一派温暖的景象,厨房的粥飘着淡淡的香气,只是这个坚如壁垒的家开始吹进风了,就像心房,在丝丝寒风里一点点变凉。

淑仲从小是接受过教育的,是那个时期贤良淑德的传统女性,结婚后很少看书,也从未想过个人理想,她像大多数女人一样,认为相夫教子就是本分,洗衣做饭、照顾好家庭就是幸福。

她温柔体贴,对丈夫言听计从,英敛之的才华与智慧皆在普通人之上,嫁给他以后,淑仲很少独立思考什么事情,她相信丈夫的每个决定都是对的,她像一朵蜿蜒的花,美丽地盘在丈夫这棵枝干上,因为爱他,所以愿意装点他的人生。哪怕日子琐碎,时光开始稀疏,她也愿意和他慢慢变老。

在波澜不惊的岁月里,我们的心越来越平和,人越来越成熟,就像一株植物,沿着正常的轨迹,一点一点地走向枯萎,走向生命的尽头。本以为人生也是如此,谁能想到,一缕温暖的风能吹皱一潭秋水,有些人出现,就给了你第二次青春、第二次生命。逆生长带来的内心的悸动、不安、兴奋、喜悦丝毫不逊色于年轻的时候。

淑仲心里是忐忑的,她一面担心丈夫太过迷恋吕碧城,醋意渐浓,一面又觉得丈夫能够处理好情感,不会向吕碧城走近一步。她心里很乱,这次进京读书不知道要多久,除了换洗的衣服,淑仲还要带一些书。

卧室的角落里有一个简陋的木质衣柜,衣柜的最下方放着一个木箱子,木箱子的油漆已经掉落了,木头的黄色和油漆的蓝色交错,斑驳的图案真像一幅画,淑仲端详了很久,原来,只要用心发现,生活处处都是艺术,抽象艺术有着高雅的魅力。

她伸手轻轻抚着箱盖,白皙手指上的墨绿色戒指很显眼,这枚戒指是丈夫英敛之花了几个月的工资买的,结婚的时候英敛之很穷,没能送给淑仲一件像样的首饰,结婚第六年,英敛之拿出自己几个月的收入给了买了这枚戒指,从此,她一直戴上手上,去哪里都舍不得摘下来。淑仲从小家境殷实,年轻时买了很多首饰,昂贵的、样子新颖的,什么样的都有,可是只有手上这枚墨绿色的戒指带着感情和温度,那是丈夫对妻子的爱,代表淑仲一生的归宿和依靠。

她伸手,轻轻摘下这枚戒指,戒指滑到指甲那里,她顿了一下,又把戒指带回去了。和丈夫在一起这么多年,她知道丈夫的人品,自古英雄爱美人,丈夫对吕碧城心动是人之常情,但她相信他不会突破底线,不会放下所有的责任感和世俗去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情。她知道,这就像漫长婚姻里的一段插曲,不会动摇婚姻的根本,因此她没必要作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更不必摆出一脸伤感的表情告别曾经的美好。

她轻轻打开眼前的木箱子,里面存放着她未出阁时候的旧物,有些款式已经过时的首饰,还有些图案漂亮的胭脂盒,最下面放着十几本书,她拿出最中间的一本,纸质泛黄,透着一股淡淡的发霉的味道,淑仲随意翻开几页,看到书页侧边的标注,她不禁湿了眼眶,那不是淑仲的字,是年少时英敛之为她做的笔记。

那时候他们还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一场青梅竹马的缘分就此开始……

07.郎骑竹马来

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总让人津津乐道,人生路漫漫,年少时心思单纯,不染世俗,没有杂念,亦没有心机和算计,喜欢一个人、向往一个场景都是发自内心,长大后,做事情总要权衡利弊,考虑成本、金钱,计较得失,揣度人心。对待爱情和婚姻,更像是一场商业谈判,不敢轻易去爱,怕付出真心得不到对方的爱,怕自己爱到山崩地裂时,对方只是浅浅试爱。

茫茫人海,产生交集并且相互喜欢的概率很低,我们称之为“缘分”,可是,缘分只能让两个人相识,想要在一起,就不得不受外界因素的限制。

在那个年代,婚姻不能由自己做主,父母和媒人关注的是双方的家世、政治背景、社会地位等是否合适,而实际上多少的怀春少女梦想嫁给爱情:豆蔻年华,渐生丝丝情愫,而后相伴一生,一路与相爱、相悦之人携手,这是多少人向往的爱情。是谁,在你最好的年纪骑马行过;是谁,在你最单纯的时光给你惊喜;是谁,在你待嫁之时给你一纸婚约;是谁,目光掠过万紫千红,独独聚焦你一人……

爱新觉罗·淑仲是幸运的,她和英敛之演绎了一出青梅竹马的故事。

英敛之籍属于正红旗赫佳氏,这是满洲八大贵姓之一,不过,英敛之祖上并没有显赫背景,他出生在京西蓝靛厂火器营一个贫苦家庭,父兄靠做体力活维持艰难的生活。英敛之不想一辈子也做体力活,他想读书、写字。

由于家境贫困,他没有钱买纸练习毛笔字,更请不起教书先生,他每天在城里逛,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颐和园北边青龙桥附近的茶馆,那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有谈吐优雅、颇有学识的高雅之士,亦有畅谈人生的老者,有吃一杯茶就走的商人……热闹极了,他仿佛看到了人生的无限种可能,这和他终日面对的穷苦的家庭情况完全不同,这份新鲜和刺激给了他对生活的诸多向往。

那时,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常来茶馆听客人茶余饭后闲聊,偶尔会有热心的客人买一份点心送给他吃,对于英敛之来讲,这间茶馆是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他看到各色生活境遇,不同的人生体验。

他每天都把别人丢下的茶叶包装纸捡回去,小心翼翼铺平,一张张叠在一起,放在家中掉漆的木抽屉里,每天清晨在第一缕晨光的温暖中,拿出一张,放在桌上,用手一遍遍抚平,郑重其事地写毛笔字,日复一日,专心练习。

房间破旧,家具简陋,粗糙、灰暗的场景就在眼前,可只要一提起毛笔,他心中就装着金碧辉煌。有一年夏天雨水多,天公就像个多愁善感的少女,“眼泪”总是说来就来,英敛之最喜欢坐在破旧木桌前,闭上眼睛,静听雨声,滴滴答答,像一位絮絮低语的知己,用心诉说心事给他听,之后,他会慢慢睁开眼睛,看着雨中的美景,提起毛笔,认真地写毛笔字。窗外泥土的香气,纸上的茶叶清香,毛笔上的墨香,这些都构成了他难忘的回忆。

人们常说,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看得到希望。英敛之不知道何时才能跻身进入梦想中的上流社会,社会阶层犹如沟壑,望得到,却不容易跨过。他羡慕那些读书人,不知道那会是怎样的人生,那份指点江山的豪迈,那种忧国忧民的心情,是他内心深处闪烁的渴望。

英敛之刻苦勤奋,毛笔字进步很快,有些日子,茶馆每天都有几位读书人在一起品茶、谈论学问,英敛之在旁边认真听,时常用毛笔做记录。他的这份好学和勤奋,恰巧被一位游方的道士看中,道士见他聪明好学,资质尚可,于是收他为徒,带他到京城。

京中处处繁华,年少的英敛之处在喧嚣的京城,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他偷偷去一家处馆学习,处馆守卫看守很严,他不能入内,只好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候站在处馆门口,听他们谈论当天学到的内容,尽管只能听到些零散的知识,英敛之已经很满足了。

过了一段时间,处馆的塾师注意到了他,看他求学心切,收他做了背书箱的书童。虽然背着那么重的书,是一个体力活,但英敛之为此兴奋地一晚未眠。

父兄做体力活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他的体力活能够耳濡目染学到知识,能看书、能旁听塾师的教诲,精神的滋养远胜过书箱的沉重。肩膀有些酸痛,内心甘之如饴,苦中作乐,喜乐参半,这种内心的踏实和满足感伴随着他。

后来,塾师每天要去一个没落的宗室贵族家中教授知识,英敛之背着书箱一同前往,并且可以与这位贵族小姐一起学习。就像书中一遍遍描绘的美好场景,这位贵族小姐就是爱新觉罗·淑仲,二人共同学习,性情相投,日久生情。

一个是没落宗室爱新觉罗家族的小姐,一个是贫困家庭的穷小子,社会阶层、经济差距这些现实因素都被他们略过,只遵从心灵最真切的呼唤——相互喜欢、在一起。

抛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世俗窠臼,勇敢地开启自由恋爱的篇章,他们活得坦率、真挚。

08.文武双全,做你的盖世英雄

英敛之是个读书人,嗜书如命,精神食粮很重要,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也要维持,一个穷小子,经济拮据,在繁华的京城生存都成问题,何谈以后给淑仲小姐幸福的生活?爱情的甜言蜜语就像茶后甜点,滋味美妙,却不能抵挡真实的饥饿。想谈爱情和壮志,先要解决生存和温饱。

英敛之想到了八旗子弟习武可以入军籍,这样就能得到钱粮。英敛之于是毅然决然地习武了,弃文从武对他来说是一件重大决定,但在生活的逼迫面前,他别无选择。

他年轻,加之从小生活在贫苦家庭做过些活,身体强壮,他力气大,骑马、射箭样样精通,甚至还在皇家禁卫军当过差。英敛之以为实现理想、报效国家有多种途径,他做人坦诚、憨厚,做事认真、专心,既然选择了习武,就一心一意做到最好。在皇家禁卫军当差,这是习武的人至高无上的荣耀,是他凭自己苦练本领爬到的天梯。

可是,他渐渐发现,人们仍然看不起习武之人,手脚的力气大又如何,在人们看来这带着几分莽夫的粗俗。当时流行“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世俗的偏见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巨大的枷锁,想要挣脱,哪有那么容易?英敛之有些心灰意冷,几年习武的辛苦似乎付诸东流。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认知,不会轻易被外界左右,一个人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笃定。可是,他偏偏不能执着,因为那位没落宗室的小姐爱新觉罗·淑仲还在等他娶她,习武不被当时的人们看好,他该怎样开口提亲?怎样得到心上人父母的青睐?

我们总想拥有更多,追求物质的富足,精神的满足,总之努力想拥有更多,慢慢就会发现,拥有越多累赘越多,到头来才明白,人生本来就是取舍的过程。坚持习武,就与爱情失之交臂;坚持爱情,就要放弃习武之路。

英敛之从小就喜欢读书,本来是打算从文,但迫于生活压力才转成习武,他对“文”深爱,却不执着,因此转成了习武的道路,他仍能满腔热情做到最好,不轻易做选择,一旦做了就踏实做好,这是优秀的品质。

有时候他会羡慕书中描写的浪迹江湖的侠客,不受世俗与生活牵绊,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就是忽然有了铠甲,但也有了软肋,此刻英敛之的心境正是如此。一想起淑仲,他就能克服万难,与此同时,他的肩上渐渐有了责任感。

英敛之那时只是一个普通人,在茫茫人海中渺小的存在,自古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他普通但不平庸,实现抱负与迎娶淑仲都是美好的心愿,定要竭尽全力。

文与武该如何选择,英敛之陷入了沉思,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呆立在陌生的街道,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添眼中茫然。

无根浮萍最忧伤,漂泊滋味最心酸。成家立业这四个字轻轻敲着心扉。

英敛之把万千思绪与纠结藏在心底,两个相爱的人心有灵犀,淑仲仅是看着他的眼睛,轻挽着他的手,听他浅浅的呼吸声,就看到了他的心事。

那是淑仲第一次在英敛之面前流泪,不是因为伤心、生气,是发自内心的心疼。那滴泪滑过淑仲粉嫩的脸庞,更滋润了英敛之的心田。这滴泪似乎在说一句话:“无论你贫富贵贱,我都愿意嫁给你。”

迷茫时不妨问问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英敛之的初心就是读书,虽然习武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到皇家禁卫军当差,也算很出色,但那不是他的理想,只不过是尽职尽责去做而已。初心就是指明灯,他即将回归读书的道路。

曾经弃文从武,现在要弃武从文,给人感觉是瞎折腾,可换个角度来看,自己岂不是成了文武双全之人?以后的英敛之,文能挥毫,武精骑射。他虽然仍然是个平凡的人,那时没有什么名气和影响力,可在淑仲眼里,文武双全已经足够做自己的盖世英雄了。

英敛之心中豁然开朗,满腔热情走回读书的道路,发奋苦读,用几个月的时间通读《四库提要》,经史子集、稗官野史、讲新知识的书籍他都阅读,英敛之对读书悟性很高,涉猎甚广。世上无难事,悟性与专注就是通行令牌。悟性与生俱来,专注是后天养成的品质。

心无杂念才能专注,有目标有希望才有动力,读书这件事,英敛之像个杀敌破军的英雄将军,所向披靡。

人人都想登上云梯有一番成就,习武之人想做将领,从文之人想做官。

把文和武当做飞黄腾达工具的人,内心少了几分热忱;把文和武当做爱好的人,大多有点理想主义。英敛之正属于后者,他爱读书,对国泰民安有着深切的向往,他读了当时的一些“暴露小说”,对贪官污吏痛恨至极,立志不做官。官场富贵,如同一个大染缸,墨色染黑了他们的赤胆忠心,英敛之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

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虽没有救国救民的本事,但“修身”很容易做到。富贵与名利,人人向往,条条大路通罗马,做人的底线不能破。用民众的贫苦加冕自己的乌纱帽和钱袋,会消磨良心。心若不安,广厦万间、良田千顷、金库盈满也无福消受。身外之物需为本心装点,如果成了心的拖累,不要也罢。英敛之就是这样清醒的人。

09.信仰与世俗的一场较量

众人皆醉我独醒,在世俗里太过清醒的人自带超脱的仙气,对精神追求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英敛之读书涉猎很广,那段时间潜心钻研宗教书籍,通读相关著作,如明代传教士利玛窦的《天主实义》、汤若望的《主制群征》。

英敛之对天主教表现出极大的认同,在22岁那年皈依了天主教,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当时,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包容性不强,天主教最为百姓诟病,被称为“洋教”,当时的政府和民众非常反对天主教。英敛之毅然决然地信奉了天主教,看似与世俗背道而驰。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执着一件事情,完全抛开周围人的窃窃私语与劝告。当淑仲知道英敛之信奉天主教后,内心很复杂,作为情侣,她应当支持他的信仰,淑仲贤良温婉,几乎不会反对英敛之的决定。这一次与其他事情不同,他们之间原本就隔着社会地位、经济差距两道鸿沟,现在又加了宗教信仰这第三道鸿沟,只怕家人会更加反对这桩婚事,几缕愁绪飘上淑仲的心头。即便如此,淑仲还是没有动摇嫁给英敛之的决心。她想要找个合适的契机试探家人的态度,然后英敛之就能来家里提亲了。

英敛之自然想抱得美人归,但他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还配不上淑仲,此刻去提亲,如果家人不同意,淑仲夹在中间一定很为难。英敛之再三思量,还是决定暂时不提亲。

奈何天不遂人愿,英敛之26岁那年得了脑栓塞,身体的病痛如夏日倾盆而来的大雨,一泻而下,淋得他仓皇、狼狈。

英敛之第一次动摇了娶淑仲的决心。此时的他,得了脑栓塞,半身不遂,该怎样为淑仲遮风挡雨?如果不能给她幸福,就不要牵绊她的一生。

他内心是忐忑的,怕一说出分开的话,淑仲不念旧情立刻答应,又怕淑仲坚决和他在一起,那样他心中也会有愧疚。无论怎样,都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淑仲看穿了英敛之的心事,她不会放弃这段爱情,无论贫穷或疾病。人人都有低谷,低谷时最能看清楚人心,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在你处在低谷时,仍然用真心待你的人,一定要加倍回报。

淑仲没有嫌弃生病的英敛之,更不会离开他,她到处寻医问药给英敛之治病,细心呵护他,英敛之的病慢慢有了好转。

有三件事是无法隐藏的,一个是喷嚏,一个是贫穷,另一个就是爱情。淑仲的家人发现了她与英敛之相恋。

英敛之的病治了三年,算是康复了,这重阻碍免除了。此时他的事业与经济都处在窘迫的境地,好在读书多,知识水平较高。起初,淑仲的家人不赞同这桩婚事,耐不住女儿的一再央求,只好勉强答应。

但淑仲家人得知英敛之信奉天主教时,强烈反对。英敛之已经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该如何面对淑仲家人的质疑?难道就此放弃对淑仲的追求吗?

佳人近在咫尺,好想在一片祝福声中牵着你的手走进婚姻殿堂。怎样才能获得淑仲家人的同意?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疯狂读书获得内心片刻的安宁,他回忆与淑仲的点点滴滴,把这些写在日记里,字字情深。他的枕边一直放着几年前的一本书,书页已经泛黄,这本书是他初入淑仲家陪读时淑仲送给他的,书页里有淑仲亲笔做的笔记和标记,爱情在书香里蔓延,那是多么纯粹的开始、多么难忘的故事。枕着这本书,入睡是甜的。

10.愿深情不被辜负

淑仲的家人有几分宗室家庭的尊贵与固执,同时受新文化的影响,也有通情达理的一面。淑仲一遍遍和家人说着英敛之的优点,表明自己要和他在一起的决心。

吹不尽的花海香气,唱不断的锦瑟琴弦。那年浅墨字迹里,已注定生死相随。如果没有你,满城熙攘也是万人空巷,人人都像你的影子,似你却不是你。

第二日清晨,淑仲和父母去英敛之家中看望他,他身体不适,还未起床,昨夜写的日记摊在书桌上,几页书信凌乱地随风飘到了地上,淑仲的父母看过后,脸上浮起微笑,在提倡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新时代下,他们不应当过分干涉女儿的婚姻,更何况,他们已经看到了英敛之对淑仲的真心。

淑仲毕竟是位宗室小姐,从小物质生活富裕,对能轻取的物质无暇一顾,她要的是一颗真心、一份诚挚。嫁给英敛之就是嫁给本心、嫁给爱情,绝不会为了物质生活和世俗偏见委屈自己,这是淑仲温柔背后少有的倔强。

当年,他们结婚了,这对璧人终于如愿以偿在一起了。那年英敛之二十九岁,年近而立,一辈子不过数十载,岁月催人老,余生定要加倍珍惜。

如梦之境,日子过得平静幸福,不算贫困,和大多数夫妻一样,不过都是些柴米酱醋茶的琐碎,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哪怕是一件普通的小事,和对方一起做都觉得无比幸福。

英敛之刻苦读书,他享受婚姻生活的甜蜜和温暖,但没有在温柔乡里消磨斗志,他时刻提醒自己,有朝一日出人头地给淑仲更好的生活。

红袖添香夜读书,每天晚上,英敛之认真读书,淑仲在一旁为他小心整理和分类,用娟秀的字体为他做笔记,这场景好熟悉,十几年就像一个轮回。初次相遇时,她是宗室小姐,他是陪读的书童,如今她是他的妻子,他是她的丈夫,不变的是她娟秀的字体,以及这份温馨。

从此以后他们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都是彼此的另一半,无论将要去哪里,不管会发生什么,都会记得这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