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PNF技术
PNF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NF)即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指通过对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从而促进神经、肌肉反应能力的治疗技术。这项技术由美国内科医生、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脊髓灰质炎和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瘫痪,被证实非常有效;后来发现它可以帮助肌力、运动控制、平衡力和耐力有问题的患者,如脊髓损伤、骨关节和周围神经损伤、脑外伤和脑血管意外导致的偏瘫等。PNF技术是现代康复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PNF技术简介
PNF技术是以人体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以螺旋对角线为主要运动模式的运动治疗方法。它是多关节、多肌群参与的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并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口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式。
PNF技术的治疗原则是按照正常的运动发展顺序,运用适当的感觉信息刺激本体感受器,使某些特定的运动模式中的肌群发生收缩,促进功能性运动产生。本体感受器是指肌梭和皮肤感受器。刺激方法为治疗师对肌肉进行牵张及快速牵张,实施阻力、牵引、挤压等手法。
PNF的“P”指的是“proprioceptive,本体感觉”,即提供躯体运动和体位信息的感觉。本体感觉在PNF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用全身的感受器来帮助患者达到有效的运动功能是PNF技术最基本的治疗观念。信息的反馈是我们完成任何活动的前提,患者由于疾病造成的损伤使其不再信赖也无法获取自身内在的信息,因而需要通过治疗技术产生的外来信息重新学习和获得功能。
“N”指的是“neuromuscular,神经肌肉”, PNF技术是一种外周干预方式,通过对周围神经及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刺激引导和训练,达到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目的。
“F”指的是“facilitation,促进、易化”,在康复文献中通常翻译为促通技术。PNF技术认为所有人,包括残障患者,都具有尚未被利用的潜能,需要通过刺激诱发出潜能。
螺旋对角线的运动模式
所有的活动,无论是竞技运动还是日常活动,都会自然地产生螺旋对角线运动。肌肉的起止点螺旋围绕在骨上,当它们收缩时,会产生螺旋运动。当梳头或踢球时,同时具有螺旋和对角线的运动。就是说,这些动作不是沿直线发生的,而是通过了许多动作平面。如果人体活动没有螺旋和对角线运动,就会感觉动作很僵硬、可笑和滑稽。
用PNF技术为孩子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爬位时的节律稳定 患儿取爬位,家长用手接触其肩膀和骨盆,在患儿爬行时给予阻力,阻力方向沿患儿躯干的对角线方向,如在左肩膀和右骨盆处。患儿需对抗阻力进行爬行动作。为排除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提醒患儿不要低头。该模式可提高患儿上下肢和躯干的协调运动能力,促通脊柱伸展,促进四肢的支持性及头部控制能力的发育。
坐起动作 患儿从仰卧位向坐位转移,半侧身用单肘支撑体重时,家长用手接触其两侧肩膀,给予向后向下的阻力,患儿要用力对抗坐起,保持肌肉收缩。该模式可促进患儿头的控制、躯干回旋、肘支撑及手支撑能力。
坐起动作
双膝跪位到单膝跪位模式 患儿双膝跪位,家长用双手接触其骨盆,在患儿从双膝跪位到单膝跪位转移时给予阻力,患儿用力对抗保持肌肉收缩,促进单侧下肢负荷体重。该模式可抑制痉挛型患儿踝关节跖屈及髋关节内收、内旋,增强骨盆周围的稳定性、下肢的支持性及膝关节的易活动性,促进身体重心移动的能力及上肢的保护性伸展反应。
双膝跪位到单膝跪位模式
站位平衡 患儿立位或扶持立位,家长用手接触其骨盆,从不同方向施加阻力,患儿保持站立平衡,提高立位稳定性。
站位平衡
后方步行模式 患儿步行时,家长位于其后,用手接触其骨盆后外侧,给予推力。患儿要对抗推力,往后跨步行走。该模式可促进伸髋屈膝,对坐下和步行有益。对于痉挛型双瘫或四肢瘫患儿,可提高分离运动能力。
后方步行模式
注意事项
● 严格按照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训练,注意训练的强度、难度。
● 多数患儿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频繁地提醒患儿注意自己的运动侧肢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注意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视觉反馈提高患儿的运动控制能力。
● 治疗时如果出现痉挛,要立即停止对此部位的治疗。
● 注意预防跌倒。
PNF技术主要是应用本体感觉刺激来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力并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从而达到促进运动功能的目的。借助PNF技术,可以加强有目的性的活动,强化日常生活动作的学习,强调与功能活动相关的动作和模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