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魅力:谁都是玩家
从男人到女人,从青少年到儿童和老人,芸芸众生都在自发地成为向游戏中“移民”的一分子,连那些习惯在聚光灯面前的明星也不自觉地成为这些群体中的一员。
《魔兽世界》风靡全球的那些年,中国篮球的旗帜姚明也和数千万玩家一样,热衷于在魔兽中刷副本打团战,同时对CS游戏也情有独钟。
中国飞人刘翔在《实况足球》上的水准相当不错,《山脊赛车》和《魔兽世界》也是飞人的最爱。
刘烨从上学时就开始沉迷于《三角洲部队》和CS,拍戏之余曾为了《传奇》和《魔兽世界》泡吧。
林俊杰因为新加坡网络瘫痪而跑到附近网吧打《DOTA2》而被路人认出并索要签名。
丁俊晖在斯诺克休赛期下网吧打《DOTA2》放松身心。
NBA华裔球星林书豪同样是DOTA2游戏的铁杆粉丝,自己还组建了一支名为“VG.J”的DOTA2战队,并由自己担任队长。
与上述明星们同“病”相怜的还有歌星周杰伦,所不同的是周杰伦沉迷的游戏是《英雄联盟》LOL,而且收购了S2冠军战队TPA,组建了自己的LOL战队J Team,还为LOL游戏写了中国品牌主题曲——《英雄》。
谢霆锋、郑伊健和古巨基被媒体称为香港沉迷游戏的三大机精。
林俊杰和郑恺等明星在微博上自曝新购入任天堂最新的Switch主机。
在DAU(游戏术语:日均活跃用户数)曾经超过8000万的《王者荣耀》游戏中,也同样囊括了众多明星玩家,其中杨幂、Angelbaby和陈赫等人不是钻石就是王者,在玩家中的知名度很高。
在PlayStation VR头盔刚刚面世时,黄晓明就抢先购入一台,并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因为玩游戏激动而坐塌桌子的照片。
号称“德艺双馨”的苍老师和波多老师也经常在社交网站上自曝游戏经历。苍老师是任天堂N3DS掌机的忠实拥趸,热衷于《怪物猎人》;波多老师则是索尼PSVita掌机的狂热者,十分喜欢玩《伊苏》游戏和收藏《初音未来》的游戏手办。
在游戏面前,再大牌的明星也变成了和其他玩家一样的普通人,会为了游戏好玩而兴奋,会因为支持所喜爱的游戏而购入游戏和周边,会和其他玩家一样“开黑”(游戏术语,多指玩游戏时,可以语音或者面对面交流),也会因为卡在关卡上而饱受挫折。
除了给自己带来娱乐体验之外,很多明星发现了游戏的另类好处。由于社交平台的普及让世界开始扁平化,在拉近了明星与普通人距离的同时,也拉低了人们的道德底线。社交平台上各种关于娱乐明星的消息满天飞,明星八卦和个人隐私被不断曝光,各种争议充斥舆论场,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秀下限的跟风炒作,让很多娱乐平台乌烟瘴气。除了满足了一部分人的低俗口味之外,也让更多人产生了审美疲劳。社交平台通过封停账号的措施大力整治,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毕竟账号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相比于那些引起巨大争议的娱乐八卦,游戏就是这些消息非常好的替代品。明星在社交平台上晒游戏、晒账号角色、晒奖杯、晒装备,不会对明星本人造成任何不愉快,同时将这种快乐体验分享给粉丝也能同时拉近和粉丝玩家的心理距离,明星玩的游戏和粉丝玩的游戏没有什么不同,游戏可以更好地帮助明星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当《DOTA2》游戏的玩家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明星也和自己一样,都在通过这款游戏娱乐放松,都在用着同样的英雄大杀四方时,玩家也许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嘿,看看那谁,他也在玩DOTA,我和明星在做相同的事,看样子女警(皮城女警,DOTA2中的游戏角色)用得还不错呢。”玩家与明星之间瞬间就没有了距离感,这种情景不仅会发生在各种电竞性质的游戏中,包括很多经典的单机和在线视频游戏中也一样会发生。
以往看起来无比严肃的政治人物,也开始逐渐与游戏拉近距离,尤其是在手游大行其道的趋势下,众多欧美国家领导人一样未能抵抗住诱惑而投入游戏的怀抱。2012年,时任南卡罗来纳州州长的Nikki Haley,在时任总统奥巴马召集的州长聚会上聚精会神地玩《愤怒的小鸟》,会议结束后其他州长还站在她身后为她加油。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同样是《愤怒的小鸟》游戏的忠实拥趸,还购买了游戏的完整版并将其通关。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则爱上了《足球经理》游戏,女王大人不仅热衷于选择曼联这样顶级强队夺取胜利,还在游戏中扮演起低级联赛球队——拉什顿钻石队的救世主角色。2017年8月,在德国科隆国际游戏展开幕时,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了开幕活动,在发表讲话之余也即兴体验了一把《模拟农场17》游戏,尽管各界对于默克尔出席展会有不同的解读,但并不影响默克尔成为有史以来首位出席游戏展会的国家领导人。
我们无法统计出有多少人已经开始甚至完成了向游戏中“移民”的过程,但是只要看看众多游戏披露的在线人数的数据,就能够让我们相信,“移民”群体的数量比起已知的26亿人来说只多不少。
向游戏中“移民”已经突破了年龄和性别的障碍,成为向全球蔓延的潮流。这种潮流甚至已经开始突破了种族界限,例如目前已经有宠物猫狗加入了这股“移民”大军,在iPad上玩《水果忍者》,在微信中玩《跳一跳》游戏,和人类亲缘较近的黑猩猩一族也已经开始用iPad上的游戏取代手语与动物园的饲养人员沟通。对此,人类还能说什么呢?
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男女老少齐上阵,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势不可当的“移民”大潮?
人们一直在思索游戏世界到底有哪些魔力,可以吸引如此多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移民”,并且能够长时间停留在其中。长期以来令非游戏的人士觉得困惑的一件事情是,游戏不能用来吃喝,玩游戏也无法令自身强大,玩家消耗自己有限的生命与精力来供养或者扮演一个与自己没什么联系的虚拟角色,到底图的是什么?
游戏是一个人为设计出的虚拟空间,玩家可以在这种世界里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操控不可思议的角色做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需要承认,这种感觉实在是棒极了:
在多数带有神话或者玄幻色彩的在线游戏中,可以身上长出翅膀在天上飞。
在任何角色扮演类性质的在线游戏中,男人可以变成性感萝莉或者淑女和其他不知道性别的玩家结婚谈恋爱,甚至生儿育女。
在《看门狗》中,不用学习复杂的计算机语言就可以通过手机入侵各种电子系统。
在《怪物猎人》中,人都拿得动比自身还要庞大N倍的巨大冷热武器。
在《黑道圣徒》中,可以将自己装扮成暴露模样的妹子并且将震动棒作为武器攻击别人。
在《侠盗猎车手》中,可以毫无理由地在街上打劫一辆公交车驶向任何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并且看到有一辆豪车也可以无所顾忌地开走。
谁在游戏中不是英雄呢?
依照现有的技术实力,游戏设计者可以做出任何人幻想的任何情景。知名游戏《尼尔:机械纪元》的总监横尾太郎认为:“动作游戏已经达到了真实度的顶峰和瓶颈,已经无法在真实度方面再有突破。”
而其他类型的游戏不仅在画面拟真度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在交互上也达到一定的高度。玩家可以用任何道具在任何环境中做任何事。为了满足自身近乎无穷的想象力,大公司的专业游戏开发者和具有优秀创意的小型游戏团队,以及众多个性独特的独立游戏人都使出了自身的十八般武器,创造出了多到我们无法精确统计的游戏,这些作品的题材、风格和类型都不相同,能够吸引绝大多数希望通过游戏放松或在其中获得满足的人:
各种射击、动作元素的游戏对喜欢爽快打斗的男性玩家很有吸引力。
现实风格的赛车竞速游戏是很多爱车成年男士的最爱。
女性养成类游戏让很多爱美的年轻小女生欲罢不能。
带有战争性质的策略游戏会博得不擅长频繁操作的“手残”玩家的欢心。
以消除玩法为主的休闲游戏几乎是全年龄段人士都会选择的碎片时间神器。
不同类型的游戏,不同风格的题材,不同方式的互动,为玩家提供了一个五颜六色的大染缸,谁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是一个能够填补破碎现实的精神居所。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简·麦戈尼格尔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饥渴”,游戏填饱了我们。游戏所拥有的各种魔力就来自游戏本身,它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独特魅力:
游戏中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实现众多的互动反馈,单击各种功能按钮就可以使角色的能力增强,通过对应的技能按钮就能够释放现实中你永远也学不会的法术,并且用法术消灭敌人后,还能够得到自己“真的很强”的心理暗示。
游戏中各种逼真精良的画面在现实中往往难以找到,尤其是各种自然秀美风景,令人心情愉悦。
游戏拥有多样化的、近乎完美的人设可以满足玩家对于美的视觉定义。尽管有些人设引来的是吐槽和嘲笑,但需要承认的是:在大部分游戏中无论是玩家或者系统中的NPC,满大街都充斥着俊男靓女,这里会引发审美疲劳,但也比现实中的各色人等要养眼很多。
关于美的设定,如今的游戏设计者对玩家心理的把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举个例子,很多设计者对于用来消灭的敌人设定得可谓丑陋之极,其中很多BOSS的丑陋甚至是学习了科幻电影《星河舰队》中的虫群设定,将不同设计者各自认为自然界中最丑陋的动物部分截取拼凑,最终形成各类丑陋至极的怪物。这样形象的敌人让玩家在第一眼看到时就恨不得消灭干净,越丑陋的敌人,玩家所获得的成就感越大。
话说回来,游戏的魔力仅仅只是这些吗?当然不是。上述关于视觉美感和操作互动的感受只是游戏的浅层魔力,因为它们能够被看到或者接触到;游戏真正的魔力隐藏在这些人为设计的视觉效果和操作设定之后,这里暂且不表,后面有专门的部分会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