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点理论解构城市空间的活化模式
亨利·列斐菲尔在其空间代表作《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中提出了空间再生的三元理论,即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再现(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再现空间(spaces of representation)(王志弘,2009)。本书将这组概念中的空间属性和地点属性进行了关联,形成并构成城市空间再生的“地点构成三元模式”,即地点实践(place practice)、地点再现(representations of place)、再现地点(places of representation),这组概念被国内外城市社会学家广泛引用,成为解构城市空间的经典模式。
一 地点实践解构
地点实践解构针对的是客观物质具象景观的营造和再造,通过特征景观的再造达到塑造地点感的目的(见图5-4)。
图5-4 地点实践解构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图5-4中所示空间的形体具象营造出来之后,经由人们对其特色的感知,具现了人与地点之间的紧密关联,形成系统的城市路径与网络,从而产生特殊的地点感。因此,就地点实践解构模式来说,城市物质空间的特色化规划和建设是地点感诞生的基础要素,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任务在于塑造千姿百态的城市景观。
二 地点再现解构
地点再现解构模式关注的是空间中的行为人,尤其是人的生活行为地点的分布规律。城市规划的本质在于营造各类地点,通过景观、建筑等要素来满足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规划师需要关注人对真实空间的反应。同时,规划师自身的空间设计思想也是这些行为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见图5-5)。
图5-5 地点再现解构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一个真实的地点再现要综合考虑各类人群的空间行为特征。城市空间已经成为艺术家的生产地、旅游者的体验地、设计师的试验地、哲学家的思考场、老百姓的生活圈。城市空间被设计、使用、控制等活动支配着,并生产出具有特殊意义的各种符号。建筑物、交通、公园、绿地、广场等要素都是各类地点符号系统中的一员。人在空间中所感知到的不仅是空间中符号本身的价值属性,而且是隐藏在符号背后的人的情感、意义与价值要素。
三 再现地点解构
再现地点解构可以被看作一种人本主义的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策略。建筑师或设计师综合考虑各类人群的行为文化特征和地点的物质空间属性,然后设计出一种独特的空间,使物质和精神的维度都包含在城市空间中,形成一种综合了前两种模式的“第三类”空间思考模式,是一种想象与真实、主体与客体、模糊与清晰、可控与不可控、可知与不可知、可感与不可感、有形与无形交织在一起的地点。城市景观是多样性、丰富性、文化性的集合体。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者、市民、旅游者等通过不断增加的空间经验获得了对城市的崭新认识,并通过构想、规划、设计、建造等手段不断重塑城市空间(见图5-6)。
图5-6 再现地点解构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