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国内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尚无把缅甸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国家构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专著,大多数文章主要是在探讨缅甸的民族关系、民族主义等,而对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着墨不多。如祝湘辉博士的《山区少数民族与现代缅甸联邦的建立》(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主要探讨缅甸独立前后山区少数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主义发展进程,以及他们如何驱使多个民族组成一个联邦国家的问题。该文还分析了缅甸几大山区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政治目标形成的历史传统因素,不同类型的政治主张、政治行为和政治态度是如何推动他们对缅甸现代联邦国家的形成和最终独立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论证了山区少数民族在建立缅甸联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张旭东的《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研究》(泰国大通出版社,2006)对缅甸近代民族主义,实质上主要是对缅族的民族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原因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我国学者出版的许多著作中也有大量关于缅甸民族问题的论述。如贺圣达主编的《当代缅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余定邦等编著的《缅甸》(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贺圣达、王文良、何平的《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钟志翔主编的《缅甸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韦红的《东南亚五国民族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钟志翔、李晨阳的《缅甸武装力量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贺圣达、李晨阳的《缅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李晨阳的《军人政权与缅甸现代化进程研究(1962~2006)》(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等著作中有专门章节对缅甸的民族问题的特点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乃至毒品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其中,钟志翔、李晨阳在《缅甸武装力量研究》一书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缅甸的少数民族武装叛乱和民族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国内关于缅甸民族问题的硕博士论文有张学志的《缅甸克伦族分离运动的兴起与衰落》(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作者以克伦族为个案,分析了克伦族文化的分离与多样性是其分离与衰落的重要原因,但作者忽视了经济和政治上的整合对民族发展的影响。曾庆轲在其硕士论文《试论缅甸的大缅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云南大学1998年硕士论文)中,从大缅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缅甸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和民族主义产生的基础根源。陈真波的博士论文《独立以来的缅甸民族关系研究(1948~1998)》(云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从缅甸各民族的起源到20世纪末的民族关系,但作者对缅甸诸民族的民族主义与国家构建没有进行更多的深入探讨。
二 国外对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研究现状
同样,目前国外也尚无把缅甸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国家构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专著,尽管国外对缅甸民族问题的研究伴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缅甸的殖民活动就开始了,如英属印度官员迈克尔·希姆斯在《1795年由印度总督派遣出使阿瓦宫廷记》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贡榜王朝时期的缅甸制度和民族风俗。早期介绍殖民时期缅甸民族历史的有英国潘尔的《缅甸史》(伦敦,1883)、哈威的《缅甸史》《英国对缅甸的统治(1824~1942)》、苏联瓦西里耶夫的《缅甸史》、霍尔的《东南亚史》和美国约翰·卡迪的《东南亚历史发展》。
从整体上对缅甸民族问题进行研究的论著有马丁·史密斯(Martin Smith)的《缅甸:叛乱与少数民族政治》(Burma: Insurgency and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 White Lotus, 1999),该书是了解缅甸叛乱和民族政治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迈克尔·格雷弗斯(Mikael Gravers)共90多页的文章《缅甸民族主义的偏执:强权历史》(Nationalism as Political Paranoia in Burma : an Essay on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Power, Biddles Ltd.,1999)是其在1991年在瑞典隆德大学为声援昂山素季所作的参会论文的基础上拓展而成,该书力图解释缅甸精英,特别是缅甸军人集团极端专权和排外,以及如此富庶之地被民族问题和暴力所困扰的原因,并赞成昂山素季的非暴力战略。玛丽·P.卡拉晗(Mary P. Callahan)的《树立敌人:缅甸战争和国家的构建》(Making Enemies: War and State Building in Burm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4),主要涉及殖民时期到1962年的内容,但作者是第一个利用缅甸国防服务机构(Defense Services Institute)解密的1962年以前档案材料来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因此该文章对了解从殖民时期到1962年缅甸的民族关系及民族反叛运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阿什利·苏斯(Ashley South)的《缅甸的族群政治》(Ethnics Politics in Burma: States of Conflict, Routledge, 2009)对缅甸民族冲突提出了一些批判性的观点。作者主要用孟族、克伦族和克钦族作为案例,分析了他们在不同时期民族认同的发展和变化,并剖析了缅族和各少数民族的认同、民族主义等观念是怎样服务于各族领导人的。作者批评了人们对民族的迷恋导致了零和政治,对民族的强调不利于和平的构建。作者还探讨了缅甸自1988年以来内战的本质、谈判和政治和解协议的动力。但作者只略微关注了佤族、勃欧族,对于掸族、克伦尼族、钦族和若开族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认同几乎没有涉及。伯提尔·林特纳(Bertil Lintner)的《缅甸的动乱:1948年以来的鸦片与叛乱》(Burma in Revolt: Opium and Insurgency since 1948, Silkworm Books, 1999)是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和个人经历所作。文章描述了饱受内战摧残的国家在毒品生产、民族分裂、反叛和政治之中的复杂关系。其他的论著还有甘桑和觉因兰(Ganesan and Kyaw Yin Hlaing)的《缅甸:国家、社会和族群》(Myanmar: State, Society and Ethnicity,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7),罗威尔·迪特默(Lowell Dittmer)的《缅甸还是缅玛:民族认同的奋争》(Burma or Myanmar: the Struggle for National Identity, World Scientific, 2010)等。
分别对缅甸的各个民族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运动进行研究的论著有山西波(San C. Po)的《缅族与克伦族》(Burma and the Karens, White Lotus Company Ltd, 2001)。廉沙空(Lian H. Sakhong)的《钦族认同研究:缅甸的宗教、政治与民族认同研究》(In Search of Chin Identity : A Study in Religion, Politic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Burma, 2003),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钦族的宗教、民族特征和民族主义关系的重要信息。迈克尔·格雷弗斯主编的《缅甸族群多样性的探讨》(Expolring Ethnic Diversity in Burma,NIAS Press, 2007)中,选编的几篇文章虽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有着某种程度的倾向性,但某些章节对克钦族、克伦尼族、克耶族、孟族和克伦族的认同做出了一些新的探讨。波尔瓦特·辛哈(Balwant Singh)的《缅甸的独立和民主:骚乱的年份(1945~1952)》(Independence and Democracy in Burma: The Turbulent Years(1945~1952),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3)主要是关于1945~1952年央米丁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反叛情况,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对陷入叛乱的央米丁与外界几乎无联系的无政府状态以及他们与缅甸自愿军、缅共、克伦族武装的冲突。阿什利·苏斯的《孟族民族主义与缅甸内战:金色麻鸭》(Mon Nationalism and Civil War in Burma: The Golden Sheldrake, Routledge Curzon, 2003),介绍了孟族民族主义的整个演进史及孟族武装反对缅族的运动史,论著对缅甸反叛武装特别是泰缅边界孟族武装的介绍,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信息。但作者过于强调泰缅边界孟族武装,而忽略了生活在军政府直接统治下的大多数孟族民众的民族主义。赛昂吞(Sai Aung Tun)的《掸邦历史:从起源到1962》(History of the Than State: from its Origins to 1962, Silkworm Books, 2009)是掸族人第一次公开出版并详细论述自己民族的历史。赛昂吞是具有官方背景的缅甸历史学会成员。鉴于此层关系,他夸大了掸族土司和缅甸王的关系,论著还有意无意地淡化掸缅两族冲突,并回避具有争议性的事件。如对掸族要求自治和独立的运动没有涉及,尽管他认为解决缅甸民族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联邦主义。J. A.柏里(J. A. Berlie)的《缅甸穆斯林的缅族化》(The Burmanization of Myanma's Muslims, White Lotus Company Ltd. , 2008)应用较为翔实的关于穆斯林面临被缅化的数据,试图说明在缅甸军政府各种同化政策包括对若开穆斯林的武力压制下,缅甸各地的穆斯林正面临被缅族化的趋势。但缅甸政府对若开穆斯林的不承认政策在过去和现在都引起广泛的抗议和冲突,并将影响国内稳定和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在论述缅甸军人政权和社会政治问题时对缅甸民族问题进行论述的著作还有:罗伯特·H.泰勒(Robert H. Taylor)的《缅甸》(The State in Burma, Hurst & Co. , 2009),阿尔伯特· D.莫斯卡提(Albert D. Moscotti)的《缅甸宪法和1974年的选举:一本资料书》(Burma's Constitution and Elections of 1974: A Source Book,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77),大卫·I.斯登伯格(David I. Steinberg)的《缅甸的发展之路:军人统治下的意识形态与成长》(Burma's Road toward Development:Growth and Ideology under Military Rule, Westview Press, 1981),德·席尔瓦(De Silva)的《佛教社会的民族冲突:斯里兰卡、泰国和缅甸》(Ethnic Conflict in Buddhist Societies: Sri Lanka, Thailand and Burma, Westview Press, 1988),卡雷(Carey)的《缅甸:分裂社会转变的挑战》(Burma: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in a Divided Society, St. Martin's Press,1997),埃兰·克雷蒙斯(Alan Clements)的《缅甸:下一个屠场?》(Burma: the Next Killing Fields? , 1993),赫泽·J.郎(Hazel J. Lang)的《恐惧与避难所:泰国的缅甸难民》(Fear and Sanctuary: Burmese Refugees in Thailand, Cornell University, 2002),勒克斯·拉福尔(Lex Rieffel)的《缅甸的内部挑战和外部利益》(Myanmar/Burma inside Challenges outside Interests,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马丁·杰尔斯玛、汤姆·克莱姆、皮尔特耶·福斯特(Martin Jelsma, Tom Kramer, Pietje Vervest)合著的《金三角的麻烦:缅甸的鸦片和冲突》(Trouble in the Triangle: Opium and Conflict in Burma, Silkworm Books, 2005),莫妮可·斯凯德莫尔(Monique Skidmore)的《21世纪之交的缅甸》(Burma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特勒佛·威尔逊(Trevor Wilson)的《缅甸国民和解的漫长之路》(Myanmar's Long Road to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6),丹敏吴(Thant Myint-U)的《现代缅甸的形成》(The Making of Modern Bur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西尔白·吐克(Shelby Tucker)的《缅甸:独立的诅咒》(Burma: the Curse of Independence, Pluto Press,2001)。西尔白·吐克的另一本著作《穿行在叛乱中的缅甸》(Among Insurgents: Walking through Burma, The Radcliffe Press, 2000)是作者通过在中缅边界的掸邦和克钦邦的探险旅行,较为真实简洁地论述了缅甸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以及内战和毒品贸易的共生关系。克里斯蒂安·芬克(Christina Fink)的《缅甸:军权下的沉默国度》(Living Silence in Burma: Surviving under Military Rule, Silkworm Books, 2009)分析了缅甸民众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选择了沉默和消极应对军政府的极权统治的历史背景、现实原因。论著还认为缅甸摆脱困境的两个重要方面是民主和民族和解。
华盛顿东西方中心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在2007~2011年合作出版的关于缅甸内政和民族冲突的系列政策研究丛书有:觉吴和温敏(Zaw Oo, Win Min)的《对停火协议的评估》(Assessing Burma's Ceasefire Accord)、汤姆·克莱姆(Tom Kramer)的《佤邦联合党:毒品军还是民族政党》(The United Wa State Party: Narco-Army or Ethnic Nationalist Party)、亚德斯·貌·沙蒙(Ardeth Maung Thawnghmung)的《克伦革命:多样化、呼声、不确定的未来》(The Karen Revolution in Burma: Diverse,Voices, Uncertain Ends)、马丁·史密斯的《缅甸民族冲突的动力》(State of Strife: The Dynamics of Ethnic Conflict in Burma)、玛丽· P.卡拉晗(Mary P. Callahan)的《缅甸少数民族邦的政治权威:移转、占有和共存》(Political Authority in Burma's Ethnic Minority States: Devolution, Occupation and Coexistence)、亚德士·貌·塔温莽(Ardeth Maung Thawunhmung)的《超越武装抵抗:缅甸的民族政治》(Beyond Armed Resistance:Ethnonational Politics in Burma/Myanmar)、阿什利·苏斯的《缅甸市民社会:冲突中的民主发展》(Civil Society in Burma: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amidst Conflict)。这些政策研究性质的著作有助于我们了解缅甸民族政治问题的较新发展,但囿于篇幅和文体,它们在理论分析框架上有所欠缺。
上述著作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缅甸的民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没有从民族政治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缅甸的民族国家构建,不过这些著作中所提出的观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所使用的材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