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文学,从来就是人类文化中间最为夺目耀眼也最为深邃幽远的成分。民族的文学,描绘了不同民族的来踪去影,记录着不同民族的心路历程,藏匿下不同民族的精神密码,诠释出不同民族的行止准绳,放飞起不同民族的憧憬探求……面对着每一个民族那丰厚的文学遗产,我们都免不了要肃然起敬。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学遗产,都是该民族文化里面弥足珍贵的部分。
应当看到,20世纪的后半期,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学界,已经较以往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各个民族文学遗产的宝贵。一批以填补各个少数民族文学史学术空白为己任的文化工作者,不辞劳苦,厮守数年,陆续拿出来了一批令世间耳目一新的著述,这些业绩不仅补救了从前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学搜集、展现方面的许多重大缺失,也为学术界深入体会各民族文学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全新的依据,更为文学史编写者在空前富有的条件下从容裕如地编写具备本质意义的“中国文学史”或曰“中华民族文学史”,切实地预设了前提。
现在从资料拥有上来看,要重新编写涵盖中华多民族文学内容的“中国文学史”,已经具备一定条件。过去那种文学史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通晓汉族文学进程却对各少数民族文学概貌不甚了了的情况,明显有所改观。今天的文学史编写者,只要是丢掉传统偏见,肯于搜求和汲纳,要得到汉族之外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史料,已经不再是一件过于困难的事情。
然而,只是较充分地占有各个民族的文学史料,就要编写出具备本质意义与科学价值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恐怕还是不够的。这里,编写者是否具备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是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