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09 10:54:08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 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继往开来十年路
缘起
历届论坛回眸
三个阶段的稳步推进
结语
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内涵及相关问题
一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法理基础
二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理依据
三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科基础
四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内涵与外延
五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基本问题
中国多民族历史书写与文学书写比较
一 “二十四史”中多民族的历史书写
二 文学史中多民族书写的缺失
三 关于重写文学史
“多民族文学史观”简论
引言
一 “国别文学史”的由来和影响
二 “文学国家化”的回望与反思
三 “少数民族文学”提法的拓展和突破
四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含义和诉求
多民族文学表述与多形态介体表达——高校多民族文学教学方法实践的可能性
一 以口述为本而非以文字为本的口头表达
二 事物作为意义表达的存续与关系
三 获取材料的多样性以实践学术价值
少数民族知识、地方性知识与知识等级问题
现实抑或理想纲领——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说的思考
“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
问题的提出
一 民族文学的功能与性质
二 民族文学文本形态与“诗性智慧”
三 “美人之美”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标准
四 “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人文追求性质与合理性
观念与方法: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理性阐释二题
在歌谣中与主流相遇——民国贵州民族文学话语发生的一种考察
一 “五四”歌谣中的贵州
二 在歌谣中重新发现的野蛮和粗鄙
三 歌谣中的人物
论中华文学的多元结构和丰富内涵
一 中华文化的四大板块结构
二 文学题材三层次
三 艺术结构多元
作为民族叙述的“单边叙事”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批评的“接地性”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践行路径
当代民族文学研究片论——兼评《萎靡的当代民族文学批评》
一 学科中坚
二 新生代批评
三 非本业“偏师”
论壮族文学新质与新壮族文学
开广西风气之先的壮族作家
五代壮族作家和新壮族文学倡导
边地风景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民族国家想象——以晓雪、饶阶巴桑、张长早期诗歌为例
文学的暗河——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潜在写作”
一 从“地下文学”到“潜在写作”
二 当代“潜在写作”的类型和存在方式
三 当代“潜在写作”的个案分析
四 “潜在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认同·代际转换·文学生态——现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动态发展历程
融汇进取的羌汉文学关系略论——以羌族诗人羊子的诗歌为例
唐诗中的西域“三大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