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媒体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我认为媒体价值取决于内容质量和服务质量。后者又称为服务价值,由便利程度和停留时间构成。其中便利性决定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同时,观察不同报纸的市场表现会发现,标准读者的平均阅读时间较短的报纸会较先退出市场,阅读时间成为衡量报纸竞争力的标尺。人们在媒体上停留的时间体现了他对这个媒体的价值认同程度。
人们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时间资源,媒体都在分享人们的时间资源,这就决定了今天的传媒价值定律——媒体必须从“内容为王”走向“内容服务为王”。而从产品群布局走向价值链布局是今天的传媒在战略布局上必须走的一步。简单而言,在新媒体时代,广告仅仅是兑现价值的一种方式。
——陆小华(中国新华新闻网、新华新闻建设网主编)
为什么近年来传统媒体的失落感比较强?事实上这是由于原来媒体的价值链发生了变化,原来是非常简单的四个环节:生产、渠道或媒介、受众、广告。这有几个基本特点,第一个是以生产者为主导,第二是原来的内容生产环节和介质有着高度相关。而今天,第一个生产环节变为实时的了,第二个环节变为人人皆是媒体,自媒体或社群媒体等比比皆是,比如姚晨、任志强等。今天的内容生产和媒介介质统一了,多元化的内容主体的出现稀释了原有的特权和垄断。
——秦朔(上海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第一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现在视听新媒体和传统广电竞争的内容是什么?我有一个基本判断,电视人的命运不会像纸媒那么惨,因为后者只有文字和图像两个元素,不够丰富,但是电视的音频和视频就要丰富得多。所以我不认同说电视人正在复制纸媒的命运的观点,但是传统电视人需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挑战,使得节目内容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趋势,这需要内容生产上的创新与革命。
——何建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党委委员)
比较传播,即研究同一个现象在不同文化系统中的表现之间进行的比较,当侧重点在传播时被定义为比较传播。作为人们思考的最基本元素,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比较的成分,没有比较就没有概念、理论。理论的定义,某种意义上是将两个以上不同的变数连接起来,那么这其中的比较是确定不同变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比较”是理论的基础。
比较传播有两个层面,一种是直接、明确的比较;但是更重要的是隐形比较。比较传播往往对学术思想和研究视野产生影响。
——陈韬文(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学者)
在不同的社会中,一般把“为什么要有媒体”这种思考称为Media Philosophy,即媒体哲学,也称为媒介哲学。其内容涉及媒体为什么存在,媒体应该怎么运作,等等。在每个社会当中,它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媒体在西方社会中对政治和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种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中。
——洪浚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民意,我认为学理上的表达为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对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称,这里把民意讨论的或者关注关怀的对象简单化视为公共事务。民意调查,又叫民意测验,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早期也称为模拟投票。真正成为一个学科概念出现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
怎么看待民意调查的数据,需要坚持三点基本立场。第一点,尊重事实,尊重数据;第二点,民调数据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公众性;第三点,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调所获得的数据,要认真解读。
——童兵(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认同”。当下传媒存在一些奇特的现象,概括为不太信任,不太理解,不太接受,不太谦恭,不太深思,不太沉着。
而实现认同传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敏捷感知,快速响应,追求“快”。第二,精心组织,准确表达,追求“实”。第三,深入一线,澄清问题,追求“真”。第四,及时,凝聚人心,追求“诚”。第五,体察百姓,同理共情,追求“共”。第六,坦诚沟通,促进和谐,追求“和”。
——谢海光(文汇报社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