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第六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首语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引自《孟子·梁惠王上》。早在先秦之时,古人就孕育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朴素的环境观。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和由此产生的环境保护观,源于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工业化和都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治理一直在独立主权国家内进行。直到1972年联合国才首次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将环境问题置于全球视野。迄今,国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已经走过四十余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环境问题。近年,环境问题呈现一些新特征:一方面极端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2013年雅安地震,四川、甘肃等地泥石流等;另一方面,自2007年起涉及环境议题的群体性运动相继出现,四川什邡事件,大连、厦门、宁波镇海等地的PX运动,南京梧桐树事件,天津PC(聚碳酸酯的英文缩写)项目群众“集体散步”事件等将环境污染、环评制度等问题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基于此,本辑“专题策划”主打“环境问题研究”,从宏观层面——中国环境问题研究的进路与议题,中观层面——内地与香港报纸气象传播比较研究、环境议题的框架分析,微观层面——基于H7N9的疾病预防话语研究和基于个案分析环境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等维度展开论述。同时,“专题报告”延续《新媒体与社会》的传统优势,独家发布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2012年环境舆情报告》,基于海量数据库的案例支撑,以量化统计为主,有效补充了环境舆情研究的空白领域。此外,在“专题策划”和“专题报告”的基础上,“个案分析”栏目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环境舆情热点事件进行了单独的案例解析,并进一步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环境传播作出了探究。“他山之石”栏目梳理了海外治理环境问题的先进经验,以期对国内环境问题有所借鉴。

2013年,上海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7月”,然而酷暑高温没能挡住莘莘学子的求学热情。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远东书院、研究生院共同承办的研究生暑期学校进入第四年。海内外、港澳台极负盛名的学界领袖,活跃在第一线的业界精英,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会聚一堂。“学术沙龙”栏目选编了一批“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的优秀投稿,以新媒体为纬,以社会问题为经,展示新闻传播老师与学子的风采。

在此期间,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以及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主编与传媒学子面对面”论坛圆满落幕。六位新闻传播学界优秀期刊的杰出主编会聚一堂,回顾期刊历史,指点论文规范,分享学术经验。旨在忠实记录、真实还原的“圆桌论坛”栏目对此进行了实录选编。“圆桌论坛”中的另一篇选稿,以综述的形式还原了第二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学术盛况。“观点荟萃”栏目汇集国内外关于新媒体与社会的前沿论述,本辑“观点荟萃”精心选编了“传媒领袖大讲堂”和“圆桌论坛”嘉宾的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