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个孔夫子“每事问”
“草根”出身的刘邦,很谦虚、没架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咨询,可谓“每事问”的高手。遇到问题,他有一句口头语:“为之奈何”,征求别人的意见,察纳雅言,分析综合,作出决策。经过五年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能打败军事家项羽,根本的原因就是刘邦遇事都要来句“为之奈何”,请教别人。
“每事问”出自《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进周公庙的时候,问这问那,每一件事都要问个明白,表明他对周公、周礼的尊敬和谨慎态度,体现了孔子重视多见多闻、虚心请教的作风。“每事问”就这样被后人沿用下来,许多人从中受益不浅。
如今电脑进入每个办公室、家庭,了解信息很方便,地球真的成了“小小寰球”。领导干部的办公室配置较全,通过网络、电话等设施了解面上的情况便利多了,可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然而深层次的东西、新鲜活泼的第一手资料,还需到群众中去才能了解到。他们遇到工作中的难题,不忘咨询下属、请教群众,实践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厚积薄发。
事实上,讨论会上最受仰慕的人,往往善于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毛泽东说过:“学问,就是讲的又‘学’又‘问’。”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天地是个闷葫芦,里面有很多妙理;无论对于什么事情都要心存疑问。为此他写过“每事问”“问到底”两首诗。他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现实工作中,不少“术业有专攻”的专家、资历深厚的领导,不光听汇报、看简报、查报表,言谈举止很谦虚,真正和一线工人、农民交成朋友,带着真情和诚意去问,常常不耻下问,请教别人,以“海不辞水、山不辞土石”的精神,吸纳百姓建议,博采众长“取真经”。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
爱因斯坦有一句被人反复引用的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们时常把这理解为科学家的谦逊、低调,其实是一语道破了发现和创新的“天机”:好奇心、问题意识以及锲而不舍的探求是创新成功的前提。美国学者博恩·崔西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好的方法是问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总是能够直击问题的核心。勤问,贵在一个“勤”字。作出决策和检查日常工作,必须了解很多情况,要多问,问到底,追根求源,问个明明白白,不留半点疑问。这是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毛泽东曾倡导“每事问”,强调“凡事尽量搞明白”之后,才能解决问题。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有段精彩的论述:“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过许多好办法,这与他长期深入群众作调查、虚心向群众学习是分不开的。在著名的《寻乌调查》中,毛泽东谈到为其提供城市材料的两位先生时说:“多谢两位先生的指点,使我像小学生发蒙一样开始懂得一点城市商业情况,真是不胜欢喜。”毛泽东说:“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并表示要“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向群众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必修课,必须做到持之以恒,不应“毕其功于一役”。
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不要轻视“臭皮匠”,一定要摈弃官僚主义、不懂装懂的坏作风,不妨学学中华圣贤,降低身段、俯下身子,以小学生的姿态,多来些“每事问”,变“模糊泛问”为“针对性问”,变“无根由问”为“指向性问”,虚怀若谷、真心实意地向群众学习请教,倾听群众呼声,态度真诚,开诚布公,推心置腹,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要积极探索向群众学习的新路子。例如,可以凭借网络广开言路,既听“精英”建言,也听“草根”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