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八项修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重提“用人不疑”

我们时常听到规劝:“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因为在各种交往中存在一些虚假与欺骗。但是,我们也不能怀疑一切,因为信任是一笔最可贵的财富,花在怀疑和担惊受怕上的成本很高。茫茫人海,能找到一些人值得自己信赖,实在是人生的福分。

同级之间,在没有任何接触之前,应该首先选择去信任对方。即便感到可能被欺骗了,也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先相信这是一个误会,它会慢慢澄清。再退一步,即便事实证明自己真的是被欺骗了,只要性质没那么恶劣,我们还是要给别人改正的机会。

司马迁有句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能与下级成为知己的领导者,就是了解下级、信任下级,并让下级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人。一句信任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使下级兴奋,心悦诚服地竭力办好事情。领导者应该尊重下级,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下级进行信任度培养,让下级一心一意地与你站在同一战壕里,让他们按自己的打算放手去干。

战国初期,中山国的国君荒淫无道。魏文侯派乐羊为大将军,带兵讨伐中山国,一连打了几仗,中山兵大败。魏军长驱直入,将城团团围住。为了争取民心,乐羊对中山国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

中山国君姬窟以为乐羊看在儿子乐舒的面子上,不见得真会攻城。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乐舒要求再宽限一个月,乐羊答应了。又过了一个月,乐舒还要求再宽限一个月,乐羊又答应了。这样三次,乐羊也没攻城。原来他是考虑,中山城池坚固,硬攻伤亡太大。

这时,魏国宫廷里议论纷纷:有的说乐舒是中山国的宠臣,乐羊哪里会破国毁子呢?有的甚至说乐羊与中山国暗中有勾结,不然以乐羊的本领哪里会久攻不下呢?若是不把乐羊召回来,恐怕要前功尽弃了。

可魏文侯对乐羊的信任始终不动摇,派人到前线慰问部队,并为乐羊修建新的住宅。又一个月的限期过去了,姬窟仍无献城的表示。于是乐羊下令发动总攻,杀了暴君,安抚了百姓。

乐羊凯旋回国,魏文侯为乐羊庆功,并命人拿来两只箱子。乐羊打开一看,里面都是揭发他围城不攻、要求撤职查办他的奏章。他感慨万千地说:“要不是国君用人不疑,哪会有我今天的成功呢!”

刘秀能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用得当,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将帅能在不违背总的战略企图下见机行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马援称他“恢廓大度”“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

朱元璋出身草莽,生于乱世,没有门荫可依、背景可靠,空以徒手夺取天下。他执政31年中,励精图治,能力出类拔萃,百姓得以粗安,诚属难得。他晚年为了巩固一姓之天下,屠杀功臣,获得的评价不高。朱元璋怕别人谈论他身世低微,怕别人轻视他的执政能力。面对多疑、诡谲善变的上司,作为部下是相当困难的。刘基冷眼观世,深知“伴君如伴虎”,于是在朱元璋身边口不言功,避名让爵,不求显达,韬晦自全。

要取得他人的信任,就必须做出让人信任的事情来,换言之,必须付之于行动才能看见效果。一旦产生了猜疑,应主动与对方谈心、交心,沟通思想,消除误会。对别人的不信任,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猜疑。首先是自己失去了自信,不信任自己的眼力,自己的判断;其次就是自己私心重,以为全天下人都会负我。

在领导干部用人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要友善、真诚,切忌多疑和误判。2017年春晚的相声剧《信任》,呼吁人与人之间多点信任,引人深思。各个地区、各个团队、各个单位毕竟好人占绝大多数,我们在自信的同时也要互信。武则天用人不计门第,不欺无名,不避仇怨。有一次,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写的一首诗里对她有愤恨之情,但并不计较,反而把她召到自己身边,放手使用。

信任别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选择。用人不疑,必须以疑人不用为前提。你不能把一项重任交给未通过“信任度”考验的下属。一旦选准了人,就要信而不疑,大胆使用,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不要疑神疑鬼。如果产生了猜疑,就应主动与对方谈心、交心,沟通思想,消除误会。要用其所长,坦诚相处,多看别人的长处和好处,多理解别人的难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包容他人,特别是对于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而一时不被群众理解的人,敢于力排众议而任用。对于需要进一步考察的人,要边用边看,不能一律“挂起来”。

一代名将许世友战功卓著,但也有明显的缺点,性格刚烈、脾气暴躁。他当年试图带人出逃反被毛泽东重用的故事,被演绎得精彩离奇。据其身边的工作人员求证,实际情况是:作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将领,当时他的确想不通为什么下死力气整张国焘,他认为老张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不怎么四方面军还会有8万多人?后来,他在会场上说了自己的这个看法,立刻遭到痛打。林彪、萧华还说要枪毙他,谢富治是老战友了,居然听了林彪的话,把枪拔了出来。

许世友气得大骂:“老子不干了,老子去学梁山好汉,落草为寇去!”就是这句话后来被以讹传讹地演绎为许带兵出逃或者本人出逃。毛泽东知道后,亲自去看许世友,和他谈了3个小时。这个过程许世友始终没有正面说过,他就是说:“主席真有水平,比老张强,我觉得跟着他干,能行,弯子就转过来了。”毛泽东从许世友那里出来,说:“以后,谁也不许再难为世友同志,认识错误都要一个过程。”再以后,许世友被委以重任。

《列子》载,一人丢失了斧子,疑为邻人之子所窃,视其行步、表情、口气都像是偷斧之人。后来到山上挖土,找到了斧子,于是解除了怀疑。又见到邻人之子,则视其动作、态度,处处和往常一样,不像窃斧之人。

魏徵曾论证了君王受蒙蔽的原因。像丢了斧子便疑心邻人的故事那样,单凭主观揣测怀疑臣下,或者像曾母投杼的故事那样,听到谣传便盲目信从。国君受到迷惑,对下面的事听不清也看不明,正气得不到发扬,道德教化受到损害,不正是由于这些缘故吗?(《旧唐书·魏徵传》)

宋朝赵光义素性猜忌多疑。“宋代第一良将”曹彬,只因秉政日久,深得民心,便被罢免了职务。名臣寇准在罢朝归第途中,因为有人迎着马首欢呼“万岁”,也被免除职务。最可笑的是,册立太子之后,京师之人欢喜雀跃,说:“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听闻,异常恼火,立即找来参与策立太子的寇准问道:“五洲四海都归心于太子,那将置朕于何地?”连亲生儿子也要怀疑、忌妒。

用人不疑,必须以疑人不用为前提。你不能把一项重任交给未通过“信任度”考验的下属。用人之大忌,是不信任但还要重用,而且没有制约机制和信任上限,一厢情愿的希望该人能因为重用而主动的增加自己的信任度,这样做的风险很大。

领导者心胸小、容不得人,是很危险的。明朝的崇祯皇帝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励精图治,革弊立新,一直想挽救大明的社稷,但最终落得个亡国自缢的可悲下场。究其原因,除了“大势已倾,积习难挽”之外,主观原因是抓不着重点,搞不清问题的真正原因,尤其是刚愎自用、猜疑心极重、不善用人。崇祯掌权17年中,朝臣50多人被更换,更换之频,前所未有。其中10人被削职、革职,25人离职回乡,正常致仕或卒于任所的只有6人。崇祯的最大失误,是因猜忌而中了敌人的反间计,错杀了国家的栋梁袁崇焕,结果使自己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

信任是相信他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品格或承诺的托付,没有信任,不可共处,更难以做事。领导者只有对下级建立了充分的信任,才会放心地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下级去做,让他们独当一面。一旦选准了人,就要信而不疑,大胆使用,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不要疑神疑鬼。如果对下级不够信任,过多地干涉,下级信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精神上就会受到挫伤,精神动力将会丧失,因而无法完成他应该完成的某种任务,而且上级与下级的友好交往也会受损。

据《向毛泽东学习》一书载,毛泽东“用干部”善于授权,“用则不疑,疑则不用”,即注重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战争年代,他给前方将领的电报和指示,很多都写有“请酌办”“请将你们意见电告”“请按实情决定”“望酌情机断行之”等语,甚至专门嘱咐“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即使对于林彪在辽沈战役中开始不打锦州而打长春的错误主张,毛泽东也一方面进行说服,一方面又令示“如有意见请速电告,否则即照此执行”,甚至说“你们如不同意这些指示,则望你们提出反驳”。淮海战役中,毛泽东也曾电示总前委:“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邓临时处治,不要请示。”

这恰恰与蒋介石在战役指挥时的电令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下达的电文里充满了“务必”“限于”“特令”等严厉词句,甚至常常强调“倘有延误,决按军律从严惩处,不稍宽待”。蒋介石虽然为军事科班出身,其属下也战将云集,但在具体的战役指挥上,他却总是疑心重重,不善于“授权”,反而横加干预。

蒋介石曾拥有八百万军队和美国飞机、大炮、美元的支持,但最终还是失去了政权。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用人讲求派系,讲血缘和地缘,大搞山头主义,用人又疑人。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先后派熊式辉和陈诚到东北,都被解放军打得溃不成军。无奈之下,蒋介石将他的王牌战将卫立煌任命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东北“剿总”总司令。然而,蒋介石又对其产生狐疑之心,亲自面见了卫的秘书,审查一番…… 东北全境解放后,蒋介石将责任全部推给卫立煌,将其撤职查办。如此用人,焉能不败。

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卢曼给信任定义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彼此信任,不仅是最文明、最令人满意、最美好的人际关系,而且也是效率最高的人际关系。有关资料显示,世界500强中有99%的员工都非常重视企业领导对他们的信任。对下属信任是一缕阳光,可以温暖他人的心灵;信任是一条纽带,可以连结领导干部与下级的心灵;信任可以展示领导者广阔的胸襟、忠实的人品和非凡的魅力,换取下属对你的尊敬与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