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八项修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拘一格选人才

人的长处是潜在的动力“能源”。用人之道在于求其所长,“短中见长”,并把他放到适合发挥其长处的合适位置,发挥较大的作用。拿破仑说过,最难的倒不是选拔人才,难点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将其特长发挥到极致。富兰克林曾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对于有特长的贤才,就要像萧何月下追韩信那样,不惜气力、不惜牺牲个人尊严去“追求”,予之重要的岗位和优厚的待遇。

不拘一格起栋梁,翩至贤才国隆昌。恩推宇内尊儒术,威扫匈奴拓汉疆。汉武帝有胆有识,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阳刚之气的铁腕帝王,是一位气吞万里的伟丈夫,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西汉王朝的强盛局面,使汉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汉武帝胸襟开阔,终生喜爱贤才,知人善任,往往轻视俗议,不以小疵而弃大醇,不听信谗言,不以小人之言而误大事。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颁发《求贤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充分表现出他的雍容大度和不拘一格,不计门第、出身、职业,破格提拔,量材使用,大有高祖遗风,给名帅良将、谋臣用臣、谏臣诤臣以立功建业之机。人们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唐盛世”联称,就是因为这期间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强盛。

曹操是一位富有政治智慧的领导者。曹操长于选将,求贤若渴,对有治国用兵才能者,均予重用。为了统一天下,在用人上体现出一种“王者风范”,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从公元210年到217年,先后三次下“求贤令”招纳人才,不问远近,不分亲仇,不管贫富,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选用,起用了荀彧(yù)、郭嘉、许褚、孔融等一流人才,在他身边形成一个智囊团,最大限度地用人之所长,给优秀的下属发挥潜力和特长的机会,从而统一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一。

荀彧少年时便有奇才,被誉为“王佐之才”。荀彧原在袁绍手下,才能不能发挥出来。曹操一见荀彧投奔过来,高兴地说:“荀彧就是我的张良!”随后任命荀彧为司马,参与军机大事,成为曹操的左右手。凡有决难之事,必向他请教。荀彧在颍川知识分子中,是个有影响的人物。经荀彧的推荐,荀攸、郭嘉两个有智谋的年轻人,于公元196年投奔曹操。郭嘉谋略过人,“从征11年,多立奇勋”。

清代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他青年时代即名满东南各省,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职,年不及五十,挂冠回籍。龚自珍才华横溢,以天下为己任,积思、寡欢、多愤,对社会批判的目光如炬烛照幽微,志在祖效王荆公,大胆革新变法,献上医国之药方。他的诗风格纵放,感情直率,议论深刻,气势恢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龚自珍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大意是: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朝野臣民一片沉闷、死寂、令人窒息的状况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老天爷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一定的规格,把人才降临到人间!

龚自珍呐喊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尽快到来,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朝廷破格荐用人才,国家才有希望。

为政之要,人才第一;事业盛衰,人才为大。千金有价不足贵,而人才最为宝贵。一个国家没有道德高尚、才智出众的贤臣,却能实现富强,危难之中求得安定,是从来没有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不要怠慢、排挤、失去贤才,关键是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刘邦重用陈平、李世民重用马周、毛泽东重用粟裕,都是不拘一格用人的典型例证。我们相信,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必将培养出大批能力素质强的领导干部,以完成好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