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最大公约数有何能力

当两种想法并存时,共通的部分越多,越容易进行统合,但通常得到的结果只是已经存在的部分;当双方共通的部分较少时,虽然统合起来更加困难,但往往能合力取得更大的成果。

所谓的“革命”,通常是由非常规的思维引发的。原本完全没有关联的东西,经过组合从而诞生出新的东西,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一桥大学技术革新研究中心的教授米仓诚一郎先生曾经说过:“技术革新指的就是重组。”米仓先生举了几个例子,例如“化妆品与男性(男性化妆品)”“录音机与耳机(随身听)”“夜晚与商场(唐吉诃德)”(译者注:唐吉诃德是日本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折扣百货店)等等。将那些没有关联的东西进行组合,就可能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巨大成果(价值),这与通过分解质因数得出公倍数的原理是相通的。

在某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对某个人企业的总经理提出质疑,问为什么公司不采取合议制,而是由社长独裁专断。他当时的回答非常有趣:“最大公约数太小。”确实,不同要素之间的差异性越大,集合得到的“最大公约数”越小,小到最后可能只剩下“1”。公司要开会做一个决定,如果采取合议制,反而很难做出能带来最大利益的决断,这个观点我也认可。

团队在执行某个项目时,各干各的是最危险的,因为最终的项目成果,很可能变成各个成员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小之又小。

为了让项目创造巨大的收益,除了全员共有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是关键。

分解质因数告诉我们,将每个东西分解为“不可再分的质数”,无论是解决“公因数”还是“公倍数”的问题,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发现事物的“质”绝非易事,但只要我们追根溯源,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半途而废,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千万不要小觑公约数、公倍数的概念。借助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求出公约数和公倍数,能帮助我们发现不同事物的共同特点,还能对统合事物的难度和成果进行推测,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

让我们来挑战一下高中的入学考试题吧。要注意,最大公约数是共有的因数,而最小公倍数是共有的因数及其他因数之积。

问题

2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为3、最小公倍数为210,它们的和为51。求这2个数分别是什么。

[青山学院高中部]

【答案】

假设2个数中较小的数为x,较大的数为yxy)。

最大公约数为3,意味着x、y共有的因数(零件)只有3。即,

这里要注意的是,AB没有共有的因数(二者皆为质数),由于xy,我们可得出AB(后面会用到)。

另外,2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共有的因数3及其他因数(AB)相乘之积。题干中提到2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10”,

210=3×A×B

A×B=70

“∴”是表示“所以”的数学符号,下文中会经常出现。

为了分别求出AB,我们先把70进行分解质因数(如下)。

70=2×5×7

因此,

A×B=2×5×7

由于AB没有共有的因数,且AB,所以AB可能为下列组合之一。

将这些可能代入☆号算式中,得出xy的可能答案。

到这里,我们就要使用最后的条件啦——“和为51”。代入后⋯⋯没错!

因此,这2个数为21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