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与乾隆帝退位之后的养尊处优相比,因“土木之变”而失去帝位的明英宗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后却际遇凄惨,比普通的囚徒都不如。而朱祁镇之所以落到如此境地,追根溯源,还要从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以及明朝与蒙古的积怨谈起。
永乐年间嫡位之争的惊心动魄,完全可以当成教科书来看,精彩绝不逊于康熙末年的“九王夺嫡”。太子朱高炽体形肥胖,身有残疾,却生性仁厚。朱高煦相貌英俊,能力出众,精于权谋,一心想取而代之。
当时朝野之中,文臣支持朱高炽,武将偏向朱高煦,两派斗得难分难解。朱棣感情上更钟爱朱高煦,对太子有诸多不满,只是碍于太子朱高炽是长子,又是徐皇后所生,所以他的太子之位顺理成章。
也难怪,朱高炽二十几岁就变得体态臃肿,发福之后不仅不能骑马射箭,连快步走路都很艰难。每当朱棣诏令儿子们演示骑射,朱高炽都狼狈不堪。而朱高煦英俊矫健,性格也更接近朱棣,朱棣自然对其偏爱有加。
幸亏朱高炽有一个明敏贤淑的妻子,还有一个资质尚佳的儿子,这两人深得朱棣及徐皇后的欢心,对保住朱高炽的太子位起了重要作用。朱高煦虽用尽心机,一度使太子党大受打击,但最终,得意忘形、过于跋扈的朱高煦失宠失势。朱棣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选择了立朱高炽为皇太子。
每次走到文华殿前,都会不由自主升起一股浓重的怜悯。古来太子不易做,做好了容易招忌,做不好容易招骂。若再摊上个强势父亲和虎狼兄弟,想善终都难。说是国之储君,实则是有名无实的活靶子。父亲不放心你,兄弟惦记着你,大臣们审时度势应酬着你。朱高炽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地位几度岌岌可危。他谨言慎行,忍辱负重,好容易熬到父亲驾鹤西游,登上皇位,但不到一年就猝死于钦安殿。
朱高炽是明史上少有的仁厚之君。他不负黎民,不负那些支持他的贤臣们的厚望,不负“仁宗”庙号,史载“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可惜他在位仅十个月。他死后留下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复有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他的儿子朱瞻基尊重了他的意愿,他的献陵确实是明十三陵中最简朴的。
朱高炽的死因应该比较确切,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作。导火索据说是大臣李时勉的谏章,朱高炽被李时勉奏章中的尖锐措辞气到发病,很快就去世了。
明朝大臣的谏功也相当厉害,舆论监督意识超强。动辄就弹劾,大事小事都要上来指点两句。在明朝做官,不管级别大小,你不被弹劾或者不弹劾别人,那简直就跟没入仕一样,只会让人瞧不起。
想想明朝皇帝亦是可怜,经常被大臣的嘴炮打得灰头土脸,无力招架。强横如嘉靖,怠政如万历,都曾被谏章气得死去活来。皇帝骂他没用,打他也没用,杀他反是求之不得,巴不得皇帝成全他孤耿忠臣的名声。所以,在明朝做皇帝非常考验心理素质。
朱高炽死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明宣宗朱瞻基自幼被祖父寄予厚望,其父朱高炽能保住太子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朱棣对这位皇太孙的器重和喜爱。朱瞻基继位之后,继承父志,种种作为的确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好皇帝(虽爱斗蟋蟀,也不算什么过分的爱好吧)。
由太祖开国到成祖守业,再到“仁宣之治”,历时六十年,明朝终于达到前期的鼎盛时期。“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史家将其比之周朝的“成康之治”和西汉的“文景之治”。朱高炽、朱瞻基父子治国安民,励精图治,实在功不可没。
朱瞻基即位之后,他的叔叔朱高煦谋逆之心不死。但这种事,要么就是大权在握,趁其不备;要么就要民心所向,誓死追随。天时地利人和,总要占一样。朱高煦什么都不占,还搞得大张旗鼓,兴高采烈。好歹也是跟父亲闹过“靖难之变”的人哪!怎么能只长岁数不长脑子?二十八岁的朱瞻基闻变立即亲征,他对局势判断精准,不费吹灰之力就降服了朱高煦。之后,朱瞻基将朱高煦锁在大内的“逍遥城”里。所谓的“逍遥城”,就是太和门广场西侧的右顺门西南,一个沿墙搭成的牢笼(名副其实的阶下囚啊)。
某天,朱瞻基散步到“逍遥城”,顺便来看看已成阶下囚的叔父。朱高煦不改莽夫秉性,趁朱瞻基不备,突然伸出一只脚将他勾倒,然后哈哈大笑。朱瞻基惊怒之下,令锦衣卫把铜缸抬过来,将朱高煦扣在下面。朱高煦被扣之后犹不服输,将三百斤的铜缸顶起来,表示对侄子的蔑视。朱瞻基怒不可遏,命人拿来木炭堆成小山,朱高煦就这样被活活烤死在铜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