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2/总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0~2011年突尼斯变革:起因与现状笔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安山教授的指导和帮助,特此致谢。本文曾刊载于《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第2期,收入本书时略有修改。

〔突尼斯〕伊美娜伊美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

2010年12月17日,全世界开始关注突尼斯爆发的“茉莉花革命”。最初,突尼斯人民的示威规模比较小,人们对政府的要求也很有限,主要呼吁政府解决失业问题并实现社会平等。但随着突尼斯人民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增长,突尼斯局势急剧恶化,导致了突尼斯全国变革的“雪球效应”。由此,突尼斯人民扩大了他们的要求范围,抗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扩展到突尼斯所有的城市,直至最终要“打倒本·阿里政权”。

突尼斯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北非小国,曾一度被国际社会视为非洲和阿拉伯圈的发展模范。除此之外,突尼斯经济近20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形象比较开明,是非洲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公布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突尼斯位列世界第38位,连续多年稳居非洲大陆首位。那么,为什么突尼斯会突然爆发一场革命?为什么会直到2010年才发生如此重大的事件?本·阿里被迫下台之后,突尼斯政治局势的进展如何?突尼斯在走向民主的道路上将面临哪些挑战?本文旨在分析突尼斯革命的主要原因,并试图探讨突尼斯革命后的政治与经济情况,以及突尼斯走向民主所面临的挑战。

一 2011年1月14日突尼斯变革的背景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济德一名26岁的青年——穆罕默德·布阿齐兹(Mohamed Al Bouazizi)在街头售卖水果和蔬菜,遭到执法人员粗暴对待。布阿齐兹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但他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布阿齐兹只得自谋生路。在遭到执法人员的粗暴对待后,布阿齐兹自焚抗议,被送至一家医院抢救,但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不治身亡。这名青年的自焚,在激起突尼斯人同情心的同时,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潜藏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怒火。继布阿齐兹自焚之后,西迪布济德另外两名失业青年也自杀。

突尼斯多个城市的示威游行从西迪布济德开始,后来扩展到突尼斯其他城市,如卡塞林、穆纳斯提、加夫萨、巴杰等,突尼斯警方采取暴力方式来对付示威者,向示威民众开枪,双方之间发生冲突,导致了数十人伤亡刘滢:《突尼斯“变天”的缘由》, 《工人日报》2011年1月18日。。根据突尼斯政府的官方统计,截至示威游行开始起第三周,示威者与警方的冲击共导致18人死亡,而大赦国际组织宣布共有23人死亡,国际人权联合会会长则表示警队和示威者之间的冲突已导致超过35人死亡,甚至达到50人。《根据非政府组织报道突尼斯骚乱中的死亡人数继续上升》, http://www.france24.com/en/20110111-tunisia-death-toll-ngo-unemployment-ben-ali-protests-riots-economy-police。

突尼斯警察对人民采取暴力行动的同时,官方有关此事件的报道极少,报道内容主要涉及一些“骚乱与恐怖事件”。政府对抗议事件采取严厉的新闻封锁措施,《关于西迪布济德的新闻报道被封锁》, http://www.aljazeera.net/NR/exeres/46398755-0373-4f01-A832-DB2DAEFA93FA.htm。包括阻止国内外记者就示威与游行进行采访和拍摄。不过,封锁措施并未能阻碍当地人拍摄相关信息,并在Facebook和其他网络社区发布有关示威真实情况的照片和视频。互联网上有关警察暴力和示威者死亡的视频使突尼斯人民对政府越来越不满与愤怒,并由此使抗议示威扩展到突尼斯首都。从2010年12月27日起,突尼斯记者、律师和工会组织在首都开始示威与罢工,抗议突尼斯政府对西迪布济德和其他城市示威者,以及对突尼斯首都和其他几个城市的律师示威游行采取的暴力行动,也抗议突尼斯政府对此事件采取的新闻封锁措施,并呼吁政府倾听示威者的合法要求。记者、律师和突尼斯全国工会加入平民示威游行后,突尼斯社会抗议活动则进入新阶段——全国示威抗议。

2010年12月28日,本·阿里在讲话中强调,“我理解失业者的感受……我们要快速解决西迪布济德直接投资和就业问题”,但同时他将示威者称为“暴徒和恐怖分子”,并坚决地说:“我们要使用最严厉的方式来制裁他们。”本·阿里的讲话引起了突尼斯人民更大的不满,人民继续示威。突尼斯政府对示威的镇压也变本加厉,新闻和自由表达越来越受到限制。Viviane Bettaieb, Dégage: La Révolution Tunisienne Livre-Témoignages, Editions du Patrimoine, Tunis, 2011, pp.25-26.

2010年12月30日,本·阿里更换突尼斯通信部、青年与体育部和宗教事务部等几个政府部门的部长,以及圣杜拜、西迪布济德和幸格万三个省的省长。同一天,利比亚宣布取消任何有关突尼斯劳动力到利比亚就业等行政方面的限制,并将在利比亚就业的突尼斯人当做利比亚公民同等看待。穆罕默德·马特陆提:《暴君的倒下》,突尼斯市,马格里布图书印刷与发行出版社,2011,第80页。此后,突尼斯政府采取更严厉的新闻和网络封锁来控制手机视频和照片泄漏到国外媒体,警察逮捕有反政府倾向的记者、博客作者和反政府说唱歌手。突尼斯政府网络监督局封锁所有视频分享网站、博客、网络社区和某些国外新闻网如“半岛”新闻网,并入侵示威者的Facebook账户。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改变或控制当地的局势。

2011年1月10日,本·阿里发表第二次讲话,他再次承诺会快速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也承诺年底之前新增30多万个就业岗位。讲话中,他强调突尼斯社会动荡背后是“一帮蒙面歹徒”,他们的目的是危害国家利益与破坏突尼斯形象。本·阿里的第二次讲话引起了民众更多的不满,因为总统的讲话不但没有给民众一个有关突尼斯危机的明确交代,而且他在讲话中的承诺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办法。此后,突尼斯工会宣布2011年1月12日全国罢工,内政和地方发展部12日晚发表公报,宣布对首都突尼斯及周边地区(大突尼斯地区)实行宵禁。

2011年1月13日,本·阿里发表第三次讲话,他讲话的用词和语气均有所改变,使用的语言并非阿拉伯语,而是突尼斯土语,并多次强调:“我理解你们……是的,我理解你们,我理解你们当中每一个人,我理解贫民、失业者……我承认很多发生的事情不如我所愿……某些人骗了我,没有给我报告真实情况,他们都会受到一定的法律处置。”转自突尼斯国家电视台2011年1月13日晚上8点的突尼斯新闻。他在讲话中多次承诺不当“终身总统”,并承诺要进行政治改革,取消媒体与网络封锁,保证个人的表达自由。他也强调已经下令禁止向民众开枪(除非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然而,本·阿里已完全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当天,突尼斯陆军参谋长拉希德·阿玛尔军长违抗本·阿里的命令,拒绝向示威者开枪,《军队承诺维护突尼斯变革》, http://www.afriqueavenir.org/2011/01/25/l% E2% 80% 99armee-se-dit-% C2% AB-garante-de-la-revolution-tunisienne-% C2% BB/。并选择维护突尼斯人民安全和国家秩序,因此军队的立场成为突尼斯局势变革的关键。2011年1月14日,15万以上的示威者在突尼斯内政部前进行突尼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静坐示威,示威者呼喊:“本·阿里政权滚出去。”

突尼斯变革的进程表明了在此变革背后存在许多原因让突尼斯人民无法与本·阿里政府妥协。笔者认为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原因,也可分为长期积累的因素和直接、即时的原因。长期积累的因素主要指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直接因素是民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和意识差距、警方的暴力、新科技的作用以及军队的作用。虽然长期因素积累了突尼斯人民对政府的很多不满,但直接或即时原因加速了突尼斯局势的进程,从而导致本·阿里快速下台。

二 突尼斯变革的起因

突尼斯发生的变革,虽然表面看是由布阿齐兹的自焚抗议这一偶然事件引发的,但实际上其背后却有着极为复杂的必然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

1.长期因素

(1)政治因素。突尼斯变革的主要政治因素首先是政治腐败问题。突尼斯政治腐败问题并非新兴的问题,而是长期存在。从布尔吉巴到本·阿里政权突尼斯政治腐败问题一直存在,但腐败程度不一。本·阿里执政前十年,突尼斯政治局势比较稳定,国家迅速发展。最后十几年,政府腐败达到让突尼斯人民无法忍受的程度。突尼斯人以为1987年的政变会给他们带来希望,他们盼望本·阿里领导的新政府会拯救陷于政治与经济困境的突尼斯,当时本·阿里承诺要成立新民主政权,维护人权,保证言论自由并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突尼斯1989年总统大选成功后,本·阿里开始着手消除反对派根源,尤其是伊斯兰反对派。20世纪90年代,本·阿里开始消灭反对派势力,伊斯兰主义、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力量绝大部分被关进监狱或放逐国外,本·阿里政权完全控制了反对派势力,尤其是伊斯兰主义反对派,其手段和借口是消除恐怖主义,避免邻国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主义恐怖事件影响突尼斯。因此,“反恐”、安全和国家稳定成为突尼斯政府长期的口号。Alexander Christopher, “Anatomy of an Autocracy, ”Foreign Policy, January 14,2011.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突尼斯人的宗教自由被限制,突尼斯政府禁止妇女戴头巾,限制男人到清真寺做礼拜,清真寺的开放时间也受到限制。此外,突尼斯的言论自由、媒体自由也越来越封闭,《无国界记者》主编《突尼斯:黑暗的书》,突尼斯市,穆罕默德·阿里之家出版社,2011,第112页。任何批评本·阿里政权的记者、作家、艺术家、人权积极分子和知识分子都遭到秘密警察的骚扰,甚至被关进监狱。Béchir Turki, Ben Ali le Ripou, Kapitalis, Tunis,2011, p.24.90年代初,本·阿里成立突尼斯对外通信局(ATCE),主要负责监督突尼斯国内媒体和网络内容,并改善突尼斯在国外的形象。在突尼斯对外通信局的严厉监督下,突尼斯媒体大肆渲染本·阿里政权实现的“突尼斯经济奇迹”,媒体和网络内容从不涉及突尼斯社会与经济等关键问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媒体仍然宣称“突尼斯一直很好,什么问题都没有”。Béchir Turki, Ben Ali le Ripou, p.51.

21世纪初以来,本·阿里与其领导的执政党——宪法民主联盟,控制了国家机构、法院甚至教育和社会体系。2002年5月26日,通过民众投票,突尼斯政府进行第二次修法,修法内容主要针对修改选举法,成立议会新委员会,即顾问委员会。这次修法允许本·阿里参加2004年、2009年甚至2014年的总统大选,而且他通过新成立的顾问委员会,获得更大的立法权。Béchir Turki, Ben Ali le Ripou, p.134.在内政部和执政党的投票监督下,本·阿里在2004年和2009年的两次大选中都以超过90% 的得票率获得胜利。

本·阿里政党对国家机构的控制,也体现在排斥和压制任何不加入执政党或者不服从其政策的公民,如只有加入宪法民主联盟的成员才能享受突尼斯政府在投资、教育或者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优惠。1987年,在内政部和宪法民主联盟的计划和指导下,突尼斯成立了国内外的民间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加强本·阿里政权与宪法民主联盟在民间社会的支持力量,同时监督突尼斯境内与境外反对派势力的发展。Nicolas Beau, Catherine Graciet, La régente de Carthage, La Découverte, Paris,2009, pp.62-63.除了本·阿里与其领导的宪法民主联盟对突尼斯政治格局的控制之外,本·阿里的妻子莱拉与她的家族在突尼斯政治和经济界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莱拉·荅贝勒丝贪恋金钱与权力,自1992与本·阿里结婚后,她开始为其家庭成员谋官夺位,逐渐将突尼斯经济各个领域全部掌握在手中。她成功地掌控了迦太基宫殿而成为一位真正的“摄政女王”。近年来,任何有关突尼斯内外的决策都掌握在迦太基宫殿中的40名总统顾问、莱拉本人和莱拉兄弟们的手中。Nicolas Beau, Catherine Graciet, pp.47-65.突尼斯人对莱拉及其家族的霸道越来越反感,突尼斯经济发展的利益由本·阿里和莱拉及其家族掌握,并不服务于人民的利益,突尼斯社会中的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

突尼斯政治腐败问题是突尼斯内部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突尼斯政府对内部危机的处理方式却使突尼斯局势迅速恶化。近期,很多关注突尼斯局势的人将突尼斯变革的主要根源归于布阿齐兹自焚事件,其实问题的根源应追溯到两年前。2008年4月6日和12月12日,突尼斯西南部的加夫萨省曾发生多次抗议游行。陶菲格·本·贝利克:《突尼斯,负担……》, RMR出版社,2011,第162页。在加夫萨省西部的一个小城市——鲁代伊夫,当地人民举行了示威游行,抗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落后问题,如失业问题长期未解决、当地政府腐败严重及就业政策“不公正”等。当时抗议游行扩展到加夫萨省数个城市,随后突尼斯警察很快包围了这些城市,示威者和警察发生了冲突,导致1人死亡和20多人受伤。陶菲格·本·贝利克:《突尼斯,负担……》,第146页。加夫萨省拥有突尼斯最大的磷肥矿,磷肥出口收入达到全国出口总收入的3.1%,就业潜力很大,但本地失业率却达到21%(全国失业率为14%)。当时,为了平息当地人民的愤怒,本·阿里采取快速措施,解雇了当地加夫萨磷肥公司(突尼斯磷肥产业最大国有公司)的董事长,并更换了加夫萨省长。随后,在军队的控制下,加夫萨省逐渐恢复了平静。

其实,鲁代伊夫事件给了突尼斯政府一个警告,表明突尼斯人民对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政策十分不满。但政府对此事件的处理不当,突尼斯政府不仅没有满足当地人民的要求并化解这次危机,而且把它仅当做例外事件,对其采取最严厉的处理方式,对当时所有被逮捕的示威者加以严惩。可以说,突政府对鲁代伊夫事件的处理方式表明,本·阿里政权未能预测到危机仍在继续。

(2)经济因素。近年来,经济腐败问题是阻碍突尼斯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突尼斯经济各个行业掌握在本·阿里夫妇及其家族的手中。从工业到旅游业,从银行到证券,移动与通信甚至航空和媒体,不管是国家还是私营、大型或中型企业,所有股份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尤其是莱拉的哥哥贝勒哈桑·荅贝勒丝,弟弟伊玛德·荅贝勒丝,本·阿里的大女婿和二女婿。Nicolas Beau, Catherine Graciet, La régente de Carthage, La Découverte, Paris,2009, pp.65-113.除了国家与私营企业以外,本·阿里和莱拉的家族还控制了所有新兴企业,甚至通过慈善基金掌握了更多的资金资源。总统与其妻子家族的腐败及其对突尼斯市场的垄断,导致突尼斯国内外直接投资剧减,也使突尼斯青年投资者对投资产生恐惧。

长期存在且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加重的就业问题,是引发突尼斯2011年变革的主要经济因素。失业问题一直是阻碍突尼斯快速发展的严重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突尼斯直接投资和总统家族的资金流到国外,突尼斯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但突尼斯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据统计,突尼斯青年人口比重超过60%, 2008年青年失业率达到14.2%。突尼斯国家统计院:人口数据,http://www.ins.nat.tn/indexen.php。对前途不抱任何希望的突尼斯失业者,成为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

(3)社会因素。突尼斯社会问题与政治和经济腐败有着密切关系。1984年突尼斯“面包革命”和2010年的“茉莉花革命”背后的社会问题主要由政治和经济腐败引起的。一方面,突尼斯社会主要由中产阶级组成,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范围相当小。另一方面,突尼斯社会教育程度比较高。从2009~2010年,受教育比重高达98.2%(6~14岁),突尼斯国家统计院:教育比重,http://www.ins.nat.tn/indexen.php。突尼斯职业人口的55.8%都受过中高等教育。突尼斯就业部:职业人口比重,http://www.emploi.gov.tn/fileadmin/user_upload/PDF/statistique/publication/s6.pdf。

此外,由于突尼斯临近欧洲,双方悠久的历史关系以及突尼斯移民人数在欧洲的增长,令突尼斯人民对欧洲文化及其社会生活有较多了解,受此影响,突尼斯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突尼斯经济发展,突尼斯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据2005年的统计,突尼斯中产阶级占突尼斯总人口的81.1%。但在此后五年,莱拉家族对突尼斯经济的垄断以及国家资金的外流,加上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突尼斯经济数据大幅下滑,民众购买力下降,物价则快速增长,导致突尼斯中产阶级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成为突尼斯社会最大的负担。尽管突尼斯法律上规定了有利于民生的基本权利,但都被腐败的地方政府剥夺,有些地区家庭的社会条件特别差,其中一些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早晨周报”访问斯法克斯、比塞大和拉瓦德的贫困地区》,突尼斯《早晨报》2011年5月16日。

2.直接原因

(1)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问题和意识差距。从2010年12月到2011年1月,本·阿里几次讲话表明政府领导人对人民的心理解读有误,以为突尼斯人民仍然对自身政权抱有信任。这样一来,本·阿里政权本身的合法性在政府层面的表述与民间层面的真实看法完全不同。在政府层面,政府采取的措施反映了政府的老化与衰弱。在民间层面,民众(尤其是青年)的政治意识已超出突尼斯政府的预测。

(2)警察的暴力。突政府对民众抗议的镇压和警察对示威者的暴力行动,导致了与2008年鲁代伊夫事件完全不同的后果。政府越压制民众,民众越愤怒,抗议越多,尤其是当警察向普通民众开枪,本·阿里在讲话中宣布要严惩叛乱者以及官方媒体隐瞒真实情况的时候,民众的愤怒达到了突尼斯政府无法控制的程度。

(3)新科技的作用。信息与互联网在突尼斯变革中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突尼斯媒体隐瞒事实使人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更为严重,从而导致示威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方面,国际著名的社交网络Facebook以及国外新闻电视台(半岛,路透,BBC, France 24等)与新闻网对突尼斯情况的密切关注和及时报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军队的作用。突尼斯陆军参谋长拉希德·阿玛尔拒绝接受本·阿里向示威者开枪的命令,并选择维护突尼斯人民安全和国家秩序,因此军队的立场成为突尼斯局势转变的关键,使突尼斯变革的局势发生逆转。军队选择站在民众一边,给民众更大的勇气,并激励示威者进一步扩大其对本·阿里政权的反抗。

(5)律师工会、全国工会等的作用。突尼斯律师和法官工会宣布支持民众,并反对本·阿里政权,主要出于突尼斯律师和法官工会对突尼斯政府暴力行为的反对,也出于长期以来突尼斯律师和法官对突尼斯政府干涉司法的不满。突尼斯宪法规定司法独立,参见《突尼斯宪法》第65条。但由于突尼斯政府长期严重的腐败,政府对司法的干涉越来越多,《无国界记者》主编《突尼斯:黑暗的书》,第209页。几乎完全控制了司法工作。

突尼斯全国工会在突尼斯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突尼斯的解放运动以及七八十年代反政府事件。本·阿里上台后,尤其是在突尼斯经济从社会主义模式转向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模式的过程中,突尼斯全国工会的势力越来越弱。从九十年代至今,突尼斯全国工会的领导都被卷入政府腐败中,但在分会层面,全国工会还是有一定的代表作用。突尼斯的抗议活动开始后,全国工会尤其是分会选择与民众结盟,并在本·阿里下台之前,在动员全国工人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外部原因

(1)长期因素。除了突尼斯内部因素之外,某些长期存在的外部因素也导致了突尼斯人民对本·阿里政权失去信任。作为一个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突尼斯对阿拉伯世界的热点问题密切关注。中东问题尤其是巴勒斯坦问题是突尼斯人和整个阿拉伯世界人民最大的创伤,而在这个问题上阿拉伯国家政府的立场非常被动。突尼斯政府也不例外,本·阿里政权服从和支持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政策,尤其是在巴勒斯坦、伊拉克和黎巴嫩问题上,再加上本·阿里亲法和亲美的倾向,引起了突尼斯人民长期以来对本·阿里政权的不满。

(2)直接因素。突尼斯民众抗议初期,不少西方国家选择了沉默,希望等突尼斯社会抗议的局势明朗化之时再进行表态,但法国的立场却不同。2011年1月1日,法国外长在国家代表大会上建议派法国特警支援突尼斯警方镇压民众抗议,该建议及法国对突尼斯民众抗议的立场激起了示威者更多的不满情绪。

三 突尼斯政局变化及现状

在首都突尼斯市,2011年1月14日晚间发生骚乱和抢劫事件,在安全局局长阿里·谢里亚迪的指挥下,上百个秘密警察在突尼斯首都以及突尼斯东北和西北部城市向民众开枪,一些民众不得不自发组织起来维护社区安全。1月16日,突尼斯临时政府宣布,阿里·谢里亚迪及其助手已被逮捕,将以“危害国家安全、伤害他人、挑动民众相互仇杀、在突尼斯领土制造混乱和抢劫”等罪名对他们展开司法调查。

在政府工作方面,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下台之后,加努希总理宣布担任突尼斯临时总统。然而,突尼斯宪法委员会经过紧急磋商和在人民抗议压力下,15日又认定众议长福阿德·迈巴扎依据宪法有关规定,开始代行总统职权。迈巴扎当天宣誓就任代总统。根据突尼斯宪法第56条规定,总统在离开国家或暂时不能履行职权时,应通过委托书形式授权总理代行总统职权。宪法第57条则规定,在总统彻底不能履行职责时,应由众议长代行总统职权,并于45~60日内组织大选。突尼斯宪法委员会15日上午在召开紧急会议后认为,总统本·阿里在国家陷入混乱并实施全国紧急状态法后离开,并没有以委托书形式授权政府总理代行总统职权,同时本·阿里已彻底不能履行职责,故应根据宪法规定,由众议长代行总统职权,并在规定期限内举行大选。迈巴扎将负责组织大选,但根据宪法,他不得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总理加努希于1月17日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突尼斯临时总统迈巴扎和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辞去他们在宪法民主联盟的职位。在安全方面,突尼斯军队和特警继续通缉和逮捕谢里亚迪手下的秘密警察,以及骚乱期间越狱的囚犯。

突尼斯临时政府成立一周后,突尼斯多个城市民众代表团在突尼斯首都政府(卡斯巴)广场进行静坐示威,表示将继续示威直到临时政府满足他们的要求:第一,他们抗议突尼斯民族团结政府中重要的政府部门部长(如内政部、外交部和国防部)等均为前执政党的成员;第二,他们要求临时政府完全解散本·阿里的政党(宪法民主联盟),并没收其所有财产;第三,要求解散秘密警察,并使那些向示威者开枪的警察和秘密警察接受一定的法律处置。1月28日,政府广场第一次静坐示威被突尼斯警察强制驱散。1月27日,突尼斯新内政部长法勒哈特·拉杰黑宣布冻结宪法民主联盟的所有政治活动,并向突尼斯法院申请完全解散宪法民主联盟。2月20日,数千示威者举行第二次静坐示威,要求临时政府总理加努希下台,再次要求解散宪法民主联盟,解散议会,选举国民制宪议会。制宪会议的任务是重写突尼斯宪法,即突尼斯第二共和国宪法,要求将突尼斯政治制度从总统制改为议会制。《及时关注卡斯巴静坐示威》, http://www.tunisie-expression.com/actualites。突尼斯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加努希27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辞去总理职务。临时总统迈巴扎宣布选举国民制宪议会。3月7日,突尼斯临时执政当局任命新政府,并解散秘密警察。突尼斯新总理埃塞卜西(Beji Caid el Sebsi)宣布组成新的内阁名单,其中无一人曾效力于本·阿里政府。埃塞卜西担任新总理,在其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承诺要保护突尼斯革命,忠诚地为国家服务,并承诺挽回国家威望。埃塞卜西还承诺对任何参与前政府腐败、危害国家安全以及屠杀突尼斯公民的人进行严厉的审判,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制裁。此外,他多次强调目前突尼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济和安全危机,在这点上他承诺要通过找回突尼斯安全稳定来挽回国家威望。埃塞卜西:《本·阿里是背叛者,可以将其罪名称为叛国罪》,突尼斯《早晨报》2011年3月4日。发布会后,突尼斯民众慎重地接受了新总理的承诺。突尼斯政党和民众对埃塞卜西的个人背景没有意见,但因为民众和政府之间长期存在信任危机,突尼斯民众决定先观察新内阁的工作,再作出是否接受新临时政府的决定。《如果他们回来,我们也回来》,突尼斯《早晨报》2011年3月4日。突尼斯内政部部长法拉哈特·拉吉黑申请解散前执政党后,突尼斯法院于3月9日判定解散宪法民主联盟。除了解散秘密警察和前执政党由突尼斯内政部部长法拉哈特·拉吉黑提出,他推动了秘密警察和前执政党的解散工作,因此很快赢得民心,成为突尼斯近年来唯一获得广大民众支持的部长。之外,临时政府在其他方面,如反腐败和逮捕并制裁本·阿里和莱拉家族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狙击手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在这些方面没有给民众一个明确的交代,此事引起了突尼斯民众的不满。

在此期间,通过总统令,实现变革目标、政治改革和民主过渡的高级委员会笔者将其简称为“三个目标委员会”。成立了,该委员会由突尼斯一些独立政治人物、不同领域的专家、民间社会代表以及政党代表组成,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有关突尼斯政治制度的法律,在突尼斯政治改革和走向民主道路等问题上提出意见,并与总理进行有关政府工作的讨论。委员会成立后,引发了许多争议,主要原因是该委员会并非通过突尼斯政府、各个政党和民间社会的开放讨论而成立的。为了取得一定的代表性与合法性,委员会于3月26日决定扩大委员会的结构,将其成员数从71名增加到130名,以便让突尼斯各政党、民间社会重要人物以及各省代表都能加入委员会的工作。

通过对新临时政府工作的观察,许多突尼斯抗议者开始在社交网络动员民众于4月24日进行第三次静坐示威,呼吁政府在反腐败问题以及秘密警察和前执政党暗中操纵国家安全和政治格局等问题上给出一个明确的交代。几天之后,卡塞林和加夫萨两个省发生约600名囚犯越狱事件。《巧合还是阴谋:在卡塞林和加夫萨两个省598个囚犯越狱》,突尼斯《早晨报》2011年4月29日。此事件让很多人怀疑有一种力量在幕后操纵国家安全。此后,突尼斯前内政部部长拉吉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很多有关政府工作的秘密,其中包括更换他的真正原因是政府试图用安全筹码来交换人民的自由,并揭穿了临时政府背后隐藏着真正治理国家的影子政府的秘密,此影子政府由突尼斯最大资本家和前政府关键人物组成。拉吉黑揭穿这些秘密之后,抗议者在首都又进行了一次示威游行,呼吁政府对此问题给出明确的解释。《拉吉黑爆炸的炸弹:影子政府争取找回本·阿里政权,如复兴党赢会发生军事政变,安全唯一的条件是放弃自由》,突尼斯《早晨报》2011年5月6日。在此次示威中,突尼斯警方采取暴力镇压示威者,此事对埃塞卜西总理领导的新临时政府的声望的打击非常大,从此政府的支持力严重下降。2011年5月18日,在突尼斯西北部锡勒亚奈省,突尼斯军队和9名恐怖分子发生冲突,这些恐怖分子被认为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的成员,双方间的冲突导致3名军官和2名恐怖分子死亡。《军队与恐怖分子之间的冲击导致3名突尼斯军官的死亡》, http://ara.reuters.com/article/topNews/idARACAE74H0E920110518。

前执政党领导人在本·阿里离境后,原本以为能很快掌握内部政治格局,但抗议者的持续示威,使政府工作面临困难,政府的每次变动都是在人民示威的压力下进行的。可见,临时政府在政治改革上缺乏主动性。同时表明,由于突尼斯变革本身并非政党领导,同时在反政府政治力量缺席的情况下,人民的反抗力量成为唯一能对突尼斯政府产生压力的力量,因此变革后的突尼斯在政治局势的发展过程中,民众的推动力量不容小觑。此外,由于突尼斯政治舞台上没有一个完整的政治力量代替前执政党,再加上政府和民众之间长期存在的信任危机,临时政府未能采取有利于消除此问题的措施和政策。因此,突尼斯民众对10月23日举行的国民制宪议会大选抱有很大的希望,并开始期待新兴政党所承诺的政治改革、社会平等与经济发展等。

2011年10月23日,突尼斯制宪议会选举举行,该议会大选是突尼斯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选举,也是首次由独立选举机构组织和领导的全国大选。突尼斯共有700多万适龄选民,在大选前只有440多万选民完成了登记手续,但选举当天投票人数竟超过适龄选民总人数的90%,反映出突尼斯人民对民主与改革的追求和向往。最终选举结果为:伊斯兰复兴运动在217个议会席位中获89席(41.01%),保卫共和大会获29席(13.36%),人民请愿党获26席(11.89%),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获20席(9.22%),民主进步党获16席(7.37%),其他37个席位则由22个小党或独立候选人获得。突尼斯非洲官方新闻局,2011年10月23日。

选举结果公布后,获胜三大政党,即伊斯兰复兴运动、保卫共和大会和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一起结盟,形成右、中、左翼的阵营。此后,三大政党组成民族团结政府,并担任三个领导职位,即国家总统由保卫共和大会主席蒙塞夫·马祖吉担任,总理由伊斯兰复兴运动秘书长哈马迪·杰巴里担任,制宪议会会长由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主席穆斯塔法·本·贾法尔担任。

目前,突尼斯制宪议会着手制定有关议会和政府内部运作法律以及重新制定国家宪法,新政府也开始着手处理眼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即安全、反腐败和经济问题。但目前来看,新政府的表现并不如民众所愿。在安全方面,宗教激进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导致了多次社会动荡和抗议示威,新政府无法控制局势,反而有时候利用双方之间的冲突来掩盖其措施的失败。此外,内政部也未能完全控制不断增长的犯罪问题。在经济方面,由于社会动荡和多次罢工与示威,不少外国投资企业已离开突尼斯,对突尼斯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打击,使失业问题不断加重。新政府也未能控制物价的迅速上涨,尤其是基本食品的价格上涨,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特别是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援助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在反腐败方面,如让本·阿里夫妇及其家族和同谋等贪官受法律制裁一事,比起选举之前的承诺,新政府反而显得无动于衷。

可见,新政府执政不力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缺乏政治经验。伊斯兰复兴运动在选举前后一直在利用伊斯兰主义者的宗教情绪,在其话语中一直使用响亮的宗教理念号召民众并获得伊斯兰主义者的支持,但实际上,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并没有明确的改革和管理计划。第二,从新政府内阁组成以来,作为获胜的最大政党,伊斯兰复兴运动不断在垄断政治决议,并逐渐削弱保卫共和大会和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以及反对派的力量,使新政府失去平衡,并逐渐远离实现民众所向往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第三,曾经服务于前执政党即宪法民主联盟的不少投机者不断阻碍反腐败进程,他们一部分人甚至加入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宗教名义来激化伊斯兰主义者和世俗主义者之间的矛盾。

四 挑战与前景

突尼斯变革后,国家内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安全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在安全上,突尼斯民众示威者和警方不断发生冲突,导致数百人死亡。利比亚革命爆发后,卡扎菲雇佣军和一些恐怖分子多次袭击突尼斯南部地区,非法武器买卖也逐渐渗入突尼斯南部,对突尼斯国家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在经济上,由于旅游业收入不断下降、外来直接投资迅速减退、物价上涨以及失业问题不断加重等原因,突尼斯国家经济衰退十分严重。

除此之外,突尼斯还面临着其他挑战,即“隐蔽性政治干预”。伊斯兰复兴运动上台后,突尼斯外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伊斯兰复兴运动显得更亲近海湾国家尤其是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突尼斯变革前后,卡塔尔在中东地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半岛”电视台对突尼斯和埃及变革的支持,直到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即时播报,卡塔尔拼命扮演着“阿拉伯老大”的角色。从近期情况来看,尤其是在叙利亚问题上,伊斯兰复兴运动受到了卡塔尔的影响,加入了中东地区的政治外交博弈中。作为美国的“好朋友”,卡塔尔正在扮演北非新兴的伊斯兰主义势力和美国之间的中介角色。这种局面符合美国对伊斯兰主义势力的政策,美国表面上表示其对伊斯兰主义势力兴起的担忧,但实际上却通过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不断支持所谓的温和伊斯兰主义者,如突尼斯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美国对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支持,尤其是在伊斯兰复兴运动缺乏政治经验和政治谋划的情况下,对突尼斯的政治外交自主权带来一定的挑战。目前突尼斯在美国和卡塔尔的影响下加入的有关叙利亚的政治外交博弈,对突尼斯而言弊大于利。从目前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来看,突尼斯政府应着力解决国家内部问题,在外交上保持中立,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外交关系,反对任何国家干涉突尼斯的内政和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