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4年下半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三五”期间要重点解决能效问题

——中国经济年会(2014~2015)述要之十二

⊙傅成玉

【摘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认为,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根本在于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目前,中国的能源效率太低,能效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应得到重视,要从规划、生产、消费等各环节大力提高能源效率。要从政府的改革和企业的改革同时入手,加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 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根本在于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十三五”期间,发展动力要变。从企业角度看,就是转型发展、调结构和技术创新,所有这些东西背后更重要的是改革体制机制的问题,它既管结构调整,也管技术创新,还管发展质量,因为体制机制问题真正制约了我们生产力的解放。改革体制机制最根本的还是在政府,政府改到什么程度,国家经济发展的效果就能到什么程度。这两年,新一届政府加大了改革放权的力度,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将会是促进生产力释放的根本性因素,包括促进技术创新、万众创业、全民创新,没有这些机制,创新红利将不能得到充分释放。我们有信心,就是因为国家抓住了这一点。这些年积累了很多矛盾,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又是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手里的“牌”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好牌”都要多,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出,什么时候出,能不能打好组合拳。我国外汇储备在全世界规模是最大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最高的,财政状况是最好的,我们还有很多土地、资源、矿山,在政府手里还有庞大的国有资产,这些资源的发展潜力都应该得到充分释放。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好这些资源,所有看到的难题都能解决好。

中国的发展如何往前走,不能仅仅看中国,也应跳出来站在世界角度看,然后回过头来看我们怎么和其他国家竞争。应该看一看约束全球经济增长、制约人类未来发展的都有哪些主要因素,然后再看我们应该在这些制约因素当中,怎么走到前面去,包括技术创新。现在制约整个人类发展的有很多问题,比如粮食问题、水的问题、能源问题,还有健康的问题,但是所有东西都离不开能源安全。现在说,几次大的工业革命都是由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配合带起来的,没有能源革命的话,整个工业革命将很难单独进行。

二 要从规划、生产、消费等各环节大力提高能源效率

现在制约能源安全的不仅仅是能源自身的问题,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气候变化,另一个是环境保护,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在中国讨论能源安全,其实本质上应该是讨论能效问题。我们的能源效率现在低到不可接受,跟欧美、日本比,虽然在产业结构上有差别,它们的第三产业水平比我们高,但是我们的能效不应该低到这个程度,不仅比欧洲低、比日本低,而且与美国相比,我们只有它的1/3。能效问题还在于有很多领域还没有真正被纳入管理。第一个问题是,最大的能源浪费在规划。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是一个实行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是一个什么都“一盘棋”的国家,但我们在规划方面的资源浪费最多,受过去计划经济思路影响太深。内蒙古的煤外运,是将低级的能源用高级的汽油往外运,这是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产电煤的地方不发电,要运出来再到别处发电,效率非常低。第二个问题是能源生产环节效率很低,包括能源物流的倒流问题很严重,比如炼油,我们的能源很多是从南往北走,如原油;而成品油再往南运。在生产环节里头,工业标准、技术标准低,导致能源环节的生产效率很低。第三个问题是,能源转换环节效率也很低,现在从煤到电整体转换效率非常低。不管是从煤到电,还是从能源到化工产品,中间转化效率都非常低。我们仍然沿用前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和标准,现在中石化搞了一个叫“能效倍增”计划,打算投入100个亿,效率到2025年要翻一番,其实没啥高科技,主要是更新原来的泵、锅炉,这些东西的能效太低。

以上是生产环节中能源形式转换的浪费,消费环节浪费更多。很多的余热、气基本浪费掉了。我们的能源效率提高50%应该说不需要大的投入,而因此GDP则可能会翻一番。中国要在不消耗更多能源的情况下GDP能翻番,技术创新、发展方式转变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制造业不能小,还得大,但是质量要升级,技术要更新换代,效益要提高。制造业很大一块要靠技术创新,应放在提高能效方面,提高能效就能减少排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不仅需要企业做,政府也必须强制往下推,就像现在的环境标准,如果你同情企业,水平就永远上不去,企业是被逼出来的。巴斯夫公司有个差不多30平方公里的化工厂,以前污染很严重,20世纪80年代莱茵河是黑的,政府逼它必须消除污染,企业说要我搞就得破产,政府说你破产就破产吧,企业被逼寻找出路,结果也没有破产,而且发展越来越好。可见政府该管的地方必须管,企业要想升级就必须置之死地后生。

三 要同时从政府改革和企业改革入手,加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发展质量问题和效益问题,对中国整体来说主要是产出太低,投入太高,整体产出和投入不成比例。在国际上,我们竞争力低,过去主要靠人力成本低优势,这个方向既不可持续,也不能再走了,因为制造业工人生活水平不改善,劳动工资不提高,我们搞社会主义干什么?要提高质量和效益,关键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技术要升级换代,要创新;第二个问题,管理水平要上去;第三个问题,劳动者素质要提高,产出率要提高,工资要提高,把成本消化掉,这是我们要管的。对于企业,不改革什么都搞不上去。其实企业哪有权力垄断,国有企业自己不能定政策,是政府在垄断,政府要改。现在中央非常明确,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本质上就是要从政府改起,资源不在企业,而在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方面,政府制度一改,全都改了,这条路必须得走。为什么效率低,如央企,很多事还得办,例如中石化在职人员有一百万人,如果他们不在职国家又得养一百万人,要改就说影响稳定,一说稳定谁也不敢动。因此必须下大决心,改革才是出路。这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这个路给我们指出来了,但一是政府要下决心,企业也得准备去过苦日子、过难日子,但是经过几年改革,相信一定会走出来。我们不能把大象变成恐龙,但一定要把大象变成会飞的象,在世界上才会有竞争力。

(战略研究部任海平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