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
——中国经济年会(2014~2015)述要之五
【摘要】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指出,近年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在“五个转变”指导下,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简政放权和对外开放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成为我国国际收支整体趋向平衡及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动力。未来一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将在均衡水平上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一 近年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取得重大进展
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简称外汇局)提出外汇管理体制要实现五个转变,包括从重审批到重监测的转变,从事前的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从重行为管理向更加强调主体管理的转变,从有罪假设到无罪假设的转变,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的转变。在这“五个转变”基本精神指导下,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近年来外汇局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上实行大范围的简政放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首先,从经常项目看,外汇局坚决完全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制度残余和进出口收付汇逐笔核销,大大简化了服务于贸易的换汇、购汇和汇出工作。同时,居民用汇出国旅游也大大便利化了。其次,从资本项目看,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DI)完全取消了汇兑限制。关于组合投资或者证券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和海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双向开放进展较快,通过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和沪港通,外资有序进入境内资本市场,如股市和债市等。中国居民对外投资,可以通过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和沪港通,促进居民对外组合投资的增加。此外,在资本项下,外债、贸易融资、跨境担保等都大幅度简化了手续。
总之,“五个转变”过程中的简政放权、便利贸易、便利投资,提高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中国整体竞争力。
二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注重内需和外需的平衡、进口和出口的平衡及引进投资和对外投资的平衡,从而保持国际收支整体基本平衡。2014年以来汇率弹性增强,成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机制。200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在10%左右,2013年已经下降到2%,国际收支平衡大大改善。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首先从供求关系来看,目前国内市场主体持有人民币、美元和其他外币的选择更多,基本具备藏汇于民的条件。其次,从汇率弹性看,人民币单向升值的预期基本消失,双向浮动预期明显,使得整个市场供求更加均衡。最后,从央行调控方向看,央行正在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基本平稳,这是一项重要的市场化衡量指标。
关于近期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看法,实际上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仅波动2%,而美元是最强货币,美元兑欧元升值超过10%,对日元升值超过11%。因此,人民币相对各国的货币仍然是比较强的,可以说美元是第一强,人民币是第二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继续保持升值。
三 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仍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2014年以来,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然而,近几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始终有较大逆差,同时居民境外旅游保持较大逆差。因此,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是顺差,服务贸易和旅游是逆差,两者相抵,经常项目总体的顺差规模较小,占GDP比重较低。从资本项目看,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资本长期来看仍具有吸引力,这也从基本面上支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另外,从汇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看,尽管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国际化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但多层次的外汇市场和较大的流动性规模等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例如,即期市场、远期市场的各种衍生产品和期货市场等套期保值工具不断完善,内地在岸有CNY人民币市场,香港有离岸CNH市场,两个市场良性互动,市场参与的广度大大拓展、深度大大提升。
从监管角度看,近年来我国逐步改善和加强了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大幅提高了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能力,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企业和居民明显感觉到了这些便利。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避税天堂等监管职能,从监管的角度为进一步市场化、便利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分析,从多角度看外汇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范围内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战略研究部徐占忱、黄志龙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