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改革开放面临的挑战和应对
——中国经济年会(2014~2015)述要之四
【摘要】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森认为,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具有时代特征,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改革的关键仍然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有序开放和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同时加快推进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能源、医药等若干重点领域的价格改革。
一 中国改革的时代特征和挑战
2014年中国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改革具有一些时代特点:一是当前的改革由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部署,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指导,改革力度空前,改革方案取得社会共识;二是改革坚持顶层设计,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是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解决经济发展中重大体制性障碍,关注改善民生;四是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投资核准和备案制改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
然而,新一轮改革道路并不平坦,还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既有求稳怕乱的顾虑,也有维护既得利益的考量,对一些改革措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变通,可能导致其实施效果减小。尽管中央关于改革任务的部署很全面、很严格,但是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等待观望、改革方案难落地的情况。因此,中央多次重申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
二 改革的关键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按照中央关于2014~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路线图,改革包括336条措施,其中2015年要完成55项。要完成这些改革,关键还是应继续关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项改革主要任务是简政放权,实质是转变政府职能。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新一届政府成立时全国有1700多项行政许可,迄今下放了708项,剩下900余项。然而,以简政放权为主导的行政体制改革,应转换工作思路,从过去清理权力的方法改为规范确权的方法,对现行有效行政许可进行全面合法性审查,依法确定权力清单,清单之外都应放开。
三 加快推出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若干领域的价格改革
当前,应尽快推出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都在陆续公布政府权力清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定的负面清单,如果带有普通性,就不要仅限于扩大几个试点,应尽快在全国推行,真正使企业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
与此同时,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实行政企分开、强化特许经营监管的要求,加快石油、电力、天然气、电信等垄断性行业对所有资本的开放。对于网络型自然垄断行业,特许经营应向各种所有制主体开放,对那些长期以来民营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应不仅限于只开放一些可以参与的项目,而是真正向这些企业开放。
加快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和医药领域的价格改革,凡是涉及竞争领域的价格政府管得越少越好。政府能够放开的尽量放开,逐渐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的能源价格机制,包括油价、电价、气价等。油价市场化定价机制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原定“三步走”方案,最后一步迟迟未能启动。应抓紧当前有利时机,把市场化最后一步迈出去,由政府确定定价公式,中介机构定时、定期公布国际上几个参考标准的变化情况,企业自主定价,政府对企业定价进行监管。
四 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
建立全国统一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关键是清理各类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分割和地区分割,特别是清理地方各种优惠的财税政策。仅依靠财政部清理整顿财税优惠政策还不足以取得显著成效,应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以清理财税优惠政策为契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应抓紧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积极开展《反垄断法》执法检查,尽快全面清理和取消预算内资金对于竞争性领域的补贴,清理过度干预微观领域的产业政策,建立健全鼓励充分竞争、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平等自由流动、激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保护知识产权的竞争性政策,用普惠型的竞争性政策替代过去优胜劣汰的产业政策。
总之,只有抓住市场化改革这一最根本的环节,加强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中国经济才能化解新常态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焕发经济的内生活力。
(战略研究部徐占忱、黄志龙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