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杭州市促进消费升级存在的问题
杭州市释放新消费、培育新动能,面临消费主体、消费供给、政策体系、消费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一)优质消费供给不足
无论是商品消费还是服务消费均存在优质消费短缺,高端化、品牌化、个性化供给不足,供需失衡。企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不够。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领域,公共投入与市场化水平存在“双低”现象,导致海外留学、海外代购、海外就医大量产生。医疗服务方面,“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高端医疗机构少,难以适应高端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
(二)政策体系支撑不够
一是财政扶持政策与消费升级不匹配,缺少如“十城万盏”等引导绿色消费的消费补贴制度,补贴往往给生产企业而不是消费者;存在重商品消费、轻服务消费的现象,缺少支持服务消费的财政政策。二是消费金融不发达。目前,各家银行除住房、汽车消费贷款这两种消费信贷业务以外,其他信贷品种较少,贷款数量不大。个人信贷业务手续烦琐,信贷利息偏高。同时,适应新消费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不足,无法满足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三是服务消费缺少质量标准,导致消费服务参差不齐。
(三)消费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商贸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制定缺乏统筹机制,杭州市商业网点发展不均衡:部分区域商业综合体过剩;部分新建社区商业网点少,业态不丰富;部分开发区、园区等商业配套不完善,农村商业配套落后。二是消费投诉增多。2015年,杭州市共收到举报投诉咨询198150件,同比增长64.09%。商品质量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网络消费、跨境消费、服务消费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农村消费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一些生产者与经营者缺乏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消费维权寻求补偿难。
(四)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缺少与新消费相匹配的管理体制。消费涉及领域广、部门多,消费相关主管部门又存在职能交叉、重复等情况,不能有效统一管理消费促进工作。二是服务消费没有纳入发展目标。2016年,北京市提出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总和力争突破2万亿元的目标,同时将服务消费的增长作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杭州市消费增长的目标还仅限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是统计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北京市建立了以最终消费支出为统计方向的统计检测体系,对服务消费专门制定了一套新的指标体系,真实反映了社会消费水平。杭州市消费统计没有囊括服务消费,无法全面反映社会消费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