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文化发展战略基础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历史变迁中的“番禺”的文化价值

(一)作为珠江三角洲城市母体的“番禺”

番禺在先秦时代已经是岭南地区的一个中心地域单位,秦统一后建县,是岭南地区的行政中心。虽然古番禺县的辖区边界已不可能精确划出,但据史料记载,番禺自秦建县至清代,先后直接或间接地析出了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县市。番禺的历史,同今广州和邻近县市的历史密切相关。番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番禺县志》。从历代番禺析出的行政单位,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其原来覆盖的范围包括了清代广州府的大部分地区,也就是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全部地区,包括今天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广州)、两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和三个地级市(佛山、中山、东莞)。

建县之初,境域广阔,北隔洌江与中宿(今清远)相望,东与博罗(今博罗、惠阳一带)相接,西与四会(今四会、鹤山一带)相连,南止于滨海之地,相当于现县境的十多倍。秦代以后,番禺地域就开始出现变化。据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六年(201),分番禺龙门地和东莞东南地及博罗县部分土地设增城县。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五年(226)以海东四郡(南海、苍梧、郁林、高凉)设广州,番禺为州治所在地。东吴甘露元年(265),划番禺的香山地归东莞郡。南北朝梁武帝初年(约502),划番禺地置南海县,作为南海郡治。隋开皇十年(590),番禺并入南海县。唐代复置番禺县,长安三年(972)分番禺的顺德地、三水地归南海县。宋开宝五年(972),番禺、南海二县入广州府治,至皇祐三年(1051)又恢复二县,分番禺花县归南海县。明弘治三年(1490)划番禺东北部土地归从化县。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划番禺狮岭司地与南海、从化部分土地合置花县。至此,番禺县尚有鹿步司(禺东)、慕德里司(禺北)、茭塘司(禺南)、沙湾司(禺南)和捕属区。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又将番禺捕属地区(广州东半部分)及河南街区划入广州市区。番禺县署于1933年从广州城内迁至禺南新造,1945年迁至市桥。1949年10月23日番禺解放。1958年1月,禺北、禺东一带划为广州郊区,仅余禺南为番禺县。同年12月,番禺与顺德合并为番顺县。半年后,恢复两县建置,并将中山县属的大岗镇、大岗公社、万顷沙公社和珠江农场划属番禺。1959年6月,将中山县所属的大岗、万顷沙、南沙、黄阁、珠江农场划归番禺。1992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省辖县级市,广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撤销番禺,设立广州市番禺区。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将原番禺区南沙街、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出,设立广州市南沙区。2012年12月,国务院再批准将本隶属于番禺的东涌镇、榄核镇、大岗镇等地一并划入南沙区。至此,番禺已经缩减成为顺德南海以东、狮子洋以西、沙湾水道以北、海珠区以南的529.94平方公里的区域。目前番禺区下辖16个镇(街),有177个村民委员会、84个居民委员会。其中16个镇(街)分别为市桥街、沙头街、东环街、桥南街、大石街、洛浦街、钟村街、大龙街、石壁街、小谷围街以及沙湾镇、石碁镇、南村镇、新造镇、化龙镇、石楼镇。

图1-6 2012年重新划定的番禺行政范围

由于历代行政地域范围的不断变化,番禺的总体面积也随着行政单位的划定而不断缩减,从而最终形成今日之番禺区。虽然“番禺”在外在形式上不断收缩,但是“番禺”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却永不会消失,“番禺”的文化意义也并没有因为行政区域的缩减而降低。“番禺”在历史上作为珠江三角洲最古老的城市,历代析出产生了珠江口的众多周边城市,“番禺”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文化地域的象征符号,其在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珠江三角洲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取代。“番禺”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范围绝不止于今日之番禺,而是辐射整个珠江三角洲。

(二)浮生之“番禺”文化

如上文所述,“番禺”在行政管辖区域上不断“收缩”,同时也有不断衍生的新土地,这些往河海衍生的新土地被称为沙田。番禺原来是星罗棋布的海岛台地,不断冲积的沙田将其联结起来,从而逐渐形成聚落,并发展成为文化中心。今天番禺的核心地区曾经被称为“大谷围”和“小谷围”,这种名称体现了番禺的地貌形成过程,而这个形成过程孕育了新的文化特性。

根据地理学家的研究,现代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源于中全新世时期发生的海侵。距今六七千年前,在今珠江三角洲的地方,形成一个深入内陆达150公里的河口湾。在这个海湾周围,有多条江河从不同方向流入,而在海湾中间,又分布着无数大小不一的岛屿。现代珠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就是各个河口三角洲逐渐向湾内伸展,各个小三角洲逐渐并拢起来的过程,同时又是由于湾内的岛屿对波浪、潮流的顶冲作用而在周围形成多个沙洲浅滩连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从地貌学的角度看,海湾内岛屿周围的淤积,并没有改变珠江三角洲发育以河口放射状汊道为特色的地貌结构;但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海湾内星罗棋布的岛屿,对珠江三角洲发育形成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重大。

图1-7 古代番禺水陆变迁示意图

在唐宋以前(10世纪前),现在广州以南的多处丘陵台地,还是一些海岛,正所谓“海浩无际,岛屿洲潭,不可胜记”。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大海在府城(指广州)正南七十里。”也就是现在的顺德大良和番禺沙湾一带。在番禺,直到今天,沙湾一带的丘陵台地还被称为“小谷围”,沙湾以北由大乌山至莲花山一线的丘陵台地被称为“大谷围”。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云:“下番禺诸村,皆在海岛之中,大村曰大箍围,小曰小箍围,言四环皆水也。”下番禺所指的地区,包括现在番禺的新造、化龙、石楼、石碁、市桥、沙湾、大石、钟村、沙头等镇街。下番禺地处河网地带,四周环水。水道像米桶铁箍,将四乡箍围起来形成岛国。被沙湾水道、新造水道、三山水道包围起来的大石、钟村、南村、化龙、石楼、石碁、市桥、沙湾、沙头、新造(部分)等镇街被称为“大箍围”;新造镇下属被新造水道、黄埔水道包围的原南亭、北亭、沙溪、郭塱、贝岗、穗石、路村、大塱、赤坎、南埗、大湴、诗家山等自然村,形成的小面积海岛,被称为“小箍围”,误读作“谷围”。因下番禺民丰物阜,谷物满屋,将“箍围”称作“谷围”,也顺理成章。于是“大谷围”与“小谷围”的称谓,便约定俗成地被传开来。以上都证明古番禺就是从这些零星的海岛逐步扩展发展起来的。“大谷围”和“小谷围”两个名称是对番禺的形成历史最贴切的描述。

珠江三角洲在古代是一个岛屿星罗棋布的海湾,大量以艇为居的人漂泊在岛屿波涛之间,以渔盐贩运为业,被称为“疍”。宋明以后,在这个海湾上的大小岛屿的周边逐渐淤积出大片不断扩展的陆地,形成了水陆相错的三角洲平原,水上的生计空间日见缩小,而农耕则在沙田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作为沙田开发和农业经营的主要劳动力,疍民在已经开发成沙田的基围上搭寮居住。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发展,上岸改业农耕的疍民沿河涌基围搭建茅寮,并逐渐在一些围涌的出入口或沙田经营的据点(如围馆)聚居。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新的聚落社区。

番禺沙田浮露海面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00年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形条件以及特殊的历史文化过程,使该地区分成两大部分:由多块低丘台地和唐宋以前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被称为“民田区”,明清时期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被称为“沙田区”。现在的市桥、沙头、钟村、大石、南村、石楼、化龙、新造等均属民田区,化龙东岸沿海及过去隶属番禺的东涌、鱼窝头、灵山、榄核及沙湾的部分地区均属沙田区。

沙田的含义相当广泛,它不仅仅局限于可耕作的冲积田地,凡是一切淤积涨生的田坦均属于沙田范畴,诸如围田、潮田、草坦、水坦、单造咸田等。甚至有人认为,有潮水所到者,即可统谓之“沙田”。沙田的形成主要有四种形式:(1)湾头淤积发育。由于河水受潮水顶托,便在海湾回流形成沙田。(2)沿河岸发育。即在河两岸淤积而成沙田。(3)沿海岛屿、台地发育。围绕海岛和台地而成沙田。(4)两主流线之间发育。一条河流为主流,另一条受潮水的顶托,逐渐形成沙田。

明代初年,大军征服广东之后,在广东沿海设置军屯,广州各卫所的屯田大多分布在市桥台地以南、顺德桂洲、香山小榄到新会江门一带,屯军开垦的土地,大多是在宋元以后西江北江河口伸出,在新会圭峰山经荷塘、均安、了哥山、顺德、沙湾到市桥一带台地外冲积形成的新生沙坦,由此开始了番禺地区新沙田区大规模开垦的过程。后来在中山冲决三角洲的西海十八沙和东海十六沙、番禺冲决三角洲和新会崖门之内的大片沙田,就是在这以后逐渐形成并被开发成为沃壤的。与此同时,在这个海湾以南的一列以古兜山、崖门、斗门和五桂山组成的海岛,由于海潮和江河冲积的相互作用,也开始逐渐在海岛周围形成浅滩淤积。这两个淤积过程形成了地理学家称为新三角洲的一大片区域,把由崖门到五桂山的一列海岛与大陆连接起来,形成今天珠江三角洲的基本格局。

图1-8 沙田区的条状村落

沙田的开垦权主要掌握在民田区的强宗大族手中,由于沙田距垄断沙田业权的大族居住地较远,他们往往以包佃转租制的租佃形式经营沙田,将沙田交给大耕家承包,大耕家再转租出去,承租人又转租或雇用农夫耕种,这样可省却收租上的麻烦。加之沙田本身成片,面积大,一般佃农又无法筹措大量的押金、批头银、预租等,因而包佃转租制成为沙田区租佃制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早在清初就已出现,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把包佃者称为“沙头”。包佃者一般雇用“沙夫”管理沙田。这样的沙田经营体系一直是番禺沙田开发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属于番禺的南沙地区经过人工开发的沙田将近10万亩,并且通过政府主导下的新形式沙田开发模式,使开发出来的沙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尽管过去番禺南部的榄核、东涌、鱼窝头等沙田地区如今已经纳入南沙区的管辖范围,番禺区的浮生沙田只剩化龙东部沿狮子洋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包括南沙地区的番禺,其文化中心也长期在现在的番禺区内,番禺在区域文化上的主导和核心地位并没轻易丧失。这是我们考虑番禺今后的文化发展很重要的出发点。

(三)番禺文化的“乡土”本色

古代番禺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划出,成为广州市新设的行政区,在广州大都市发展的背景下,番禺已经形成新的空间格局。如今其地理空间北与广州市海珠区相接,与荔湾区、黄浦区相邻,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及西南面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山区、顺德区及中山市相邻。当下番禺区已不再是史籍中的“番禺”,因此其所能囊括的文化含义已远不及过去广阔,现今番禺区的行政地域,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其范围跟过去的“番禺”有巨大差别,无法再跟过去的文化地位相比,因此很难再称得上是岭南文化最核心的地区。

我们必须在新的行政区划的背景下,结合以上对“番禺”的历史定位对比分析,总结现在的番禺究竟失去了什么、保留了什么,从而探寻番禺区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及其在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定位。试图抓准番禺区当下的自身定位,就必须考虑番禺北部的广州大都市圈,也要考虑番禺南部极具水乡特色及作为新兴产业开发区的南沙,在充分结合番禺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确立适合当下番禺的文化定位。

第一,番禺区可以成为广州辖区内岭南文化的“栖息地”,承担着“承前继后”的历史文化重任。番禺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之都,具有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历史文化厚重感。在历代的地理行政区划当中,番禺被分划出了大部分地域。自1958年1月起,禺北、禺东等划归广州市后,过去广阔的“番禺”就只剩下原来的禺南地区。由于中心城市的迫切发展需要,以及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那些被划分出去的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遭到严重破坏。虽然广州市历来都宣称在加大力度打造、宣传岭南特色的都市文化,但是城市发展的步伐仍不可避免地使传统文化受到损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番禺”应该并可以成为岭南文化的栖息地。同时,番禺作为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的“母体”,在保留和继承岭南文化传统方面,也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地位。

第二,番禺应该成为未来传承水乡文化的最佳地域。番禺南部沙田水乡文化亦是珠江三角洲文化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虽然本隶属于番禺的东涌镇、榄核镇、大岗镇等地已划入南沙区,但历史上番禺一直就是沙田开发者的角色,沙田水乡文化与番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已经成为番禺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广州南拓的脚步不断迈进,南沙区的沙田水乡将不断演变成为工业或高新技术业发展区域,水乡文化正在逐步消亡当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番禺历代作为沙田水乡文化的代言人,其所保有的沙田水乡文化传统,更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番禺地区所存的沙田水乡,与南沙区以围馆为中心的大片围田文化有所不同。番禺地区的沙田村多为分布较为分散的疍家墩,这些被称为疍家墩的沙田水乡,处于沙田村落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疍家墩村落,是整个珠江三角洲早期形成的历史的缩影。因此,番禺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有资格成为传承沙田水乡文化的重要地域。

第三,番禺充当连接南北新老经济发展区的重要角色,应发展符合自身乡土特色的城市“社区文化”。番禺位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且由于河网交错,番禺扮演着沟通珠三角地区水上交通的重要角色。一方面,番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处于珠江三角洲“人”字发展轴的交点位置;另一方面,番禺紧邻广州,是广州南拓的重点地区,南拓战略的实施可为番禺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活力。因而,番禺在以“乡土文化”为根基的发展道路上,也要兼顾其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在纵横都是中心地带、过渡地带的空间,充当连接南北新老经济发展区的重要角色。